很多叛變的計劃,都一定要小心自己的隊伍裡出現「叛徒」,否則很有可能多少年的籌劃和精心算計,都會被毀於一旦就此破滅!大師張角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他們起義的籌備階段,張角的好徒弟,也就是唐周莫名其妙突然覺得起義叛變實在是風險太大了,於是貪生怕死的他就偷偷地朝當時的朝廷告密,還希望能夠因此博得一些功名,真是一個小人!而漢靈帝聽了唐周的那些話,肯定要氣得半死,於是讓人馬上把馬元義給抓起來,並且還把他殘忍地殺死,以此警告叛軍。
之後,官府也得知了命令,開始在洛陽城裡抓那些信「太平道」的普通百姓,並且對張角和太平道的統治圈的人開始了地毯式一般的搜索和全國性的大面積通緝。張角得知這些消息之後,真是恨鐵不成鋼,於是只能提前自己起義的計劃,趕緊找人通知下去,大家一起行動,提前開始起義叛變、造反。
得知了張角的命令,全國各地就開始這裡起義、那裡起義,而這些軍隊也因為頭上有著一塊標誌的黃布,所以有了「黃巾軍」一樣的稱呼。他們最開始非常猖狂,不僅去官府搗亂放火,還會打劫當地的富豪和貴族,一開始聲勢浩大,也獲取了小部分的勝利。值得一提的是,黃巾軍還算蠻厲害的,不僅武力值暴漲,而且還有點民心所向的感覺,於是一時之間,很多城鎮都被攻打,官府的軍隊也無能為力,落敗而逃。
黃巾軍這樣的起義趨勢,讓當時的東漢朝野震動,他們沒想到一個區區的小小起義軍,竟然能夠真的把形勢弄得如此誇張,於是他們趕緊轉變態度,找了一堆將領和小兵前去抵抗黃巾軍的攻勢。不過這個時候,朝廷上出現了一個叫張均的人,他向漢靈帝建議把這些讓百姓們民不聊生的宦官們殺掉,這樣百姓自然就歸順了,也會對朝廷比較信賴。
本來這事就是一個極大的轉機,正常的皇帝都會考慮這個意見,但是漢靈帝在看了這份上書之後,竟然把這些罪大惡極的宦官們叫過來,還把這封奏摺直接給他們看,搞得宦官們嚇得半死,各種求饒表忠心。而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漢靈帝是真的昏君,竟然如此寵愛這些無用的宦官,而忠心耿耿的張均,最後卻被這些卑鄙宦官給活生生地害死在牢獄之中。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漢靈帝真的是個昏君啊,所以百姓們才不得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