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是我們所知的企鵝的棲息地,它們是那些熟悉的、不飛的黑白鳥類。企鵝主要居住在南極,可以被發現遷徙到南非、南美和澳大利亞的南端。那北半球呢?有沒有一種企鵝曾被稱為北極圈家園?
企鵝是在16世紀首次出現這個詞的,最早是與一種被稱為「大鳥」的鳥類聯繫在一起的。大鱈魚原產於北半球,在加拿大、北歐、格陵蘭和冰島的海岸都能找到。
儘管與南半球的企鵝沒有直接關係,但這兩個物種實際上相當相似。兩種動物的羽毛顏色相似,不會飛,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而且都是水生動物。19世紀,當歐洲探險家們來到南極時,他們看到了一種不能飛行的鳥類,它看起來就像大羚羊。他們稱這些鳥為「企鵝」。
北方企鵝的滅絕
當現代企鵝沒有陸地上的天敵時,大羚羊不得不與飢餓的北極熊和狐狸搏鬥。這使得他們的人數相對較低。但並不是土著的陸地掠食者消滅了大海龜,而是更可怕的東西--人類。歐洲人非常珍惜用來製作枕頭的大Auk。鳥類在築巢季節很容易成為目標,這使得它們的數量進一步減少。
最終,大多數歐洲國家通過了嚴厲的法律,禁止獵殺奧克,然而,這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他們變得更加珍貴,因為他們越來越稀有。富有的歐洲人花高價購買了歐克蛋和填充標本。
由於歐洲人的過度捕獵,大奧克最終在19世紀中葉被獵殺至滅絕。1830年,在冰島海岸外的火山爆發摧毀了最後一個已知的大奧克繁殖地。
目前已知只有78塊完整的皮膚,24塊完整的骨骼和75塊完整的卵。這些標本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標本於1971年被賣給了冰島國家歷史博物館,其價格創下了14425美元的紀錄。這種填充鳥的銷售使金氏世界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填充鳥」。
額外的事實:上一次在英國看到的奧克是被聖吉爾達的三個人抓住並殺死的。他們把奧克綁起來,讓它活了三天。第三天,一場大風暴襲擊了該地區,人們認為奧克是個女巫,並引發了這場風暴。他們用棍子打那隻鳥,殺死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