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西藥傷胃」的觀念根深蒂固,導致很多人濫用胃藥的狀況。再加上現代人生活作息不規律,胃一痛,就喜歡吞幾顆胃痛。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吃了很長時間的胃藥效果不好?一停藥就復發?胃藥到底是飯前還是飯後吃?常見的胃藥究竟該怎麼吃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呢?
今天我就與大家分享你弄錯了的胃藥吃法。
首先,我先解釋一下關於吃胃藥效果不好,和胃藥一停就復發的問題。
吃藥是為了治療胃病,但是引起胃病的原因多數是因為不良的作息、飲食習慣、吸菸、喝酒等造成的。停藥後不良習慣不改變很容易引起復發。
常見的胃藥究竟該怎麼吃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呢?
常見的胃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比如奧美拉唑、泮託拉唑、雷貝拉唑。
這一類胃藥一般是飯前吃,因為食物會影響這類藥物的吸收。 第二類是中和胃酸,吸附胃酸的藥,比如鋁碳酸鎂、氫氧化鋁等。這些藥吃進去之後可以直接把多餘的胃酸中和掉。所以大部分是建議感覺胃疼或者胃酸多的時候服用比較好。
如果是輔助治療胃潰瘍,那就飯後服用這類藥。但是不能長期吃,長期吃不利於消化吸收,最好不要超過一周。 第三類就是保胃的藥,比如替普瑞酮、胃蘇顆粒等。這類藥大部分應該飯後一小時吃會比較好,這樣受食物影響小一點。
還有就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四聯療法。一般來說,膠體果膠鉍和奧美拉唑類的藥物放在飯前吃。另外阿莫西林和奧硝唑這兩種抗生素藥需要放在飯後吃,這樣可以減少對胃的刺激。

來源:西安大興醫院微創外科主任施海
文章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