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談歷史點滴
洪秀全領兵數十萬殺到南京後,專門殺一類人,婦孺老幼皆慘死
清朝直到在辛亥革命之後才徹底的消失了,其中,這與各國列強的入侵有著極其大的關係,原因是在面對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次由農民發動的他們起義的時候,清王朝就很可能束手無策,關於這次有秩序的起義,我想大家可能不陌生,那便是洪秀全領導的關於太平天國的起義運動。
各國列強的入侵很大程度上反而幫助清朝延續了壽命,這時有一定的道理的。太平天國從1850年開始起義到1853年佔領南京,他們只用了三年時間。隨即就攻下了中國的大片疆域,直接與大清朝形成分庭抗禮的勢態,儘管如此,當時的太平天國仍然沒有滿足於已有的領土,而是接著謀劃著向北進攻,想藉此一併完全推翻清朝。
那時的清軍早已不是幾百年前努爾哈赤皇太極領軍的鐵騎部隊了,所以在太平軍北進的時候,清軍也是接連敗退。即便是後來一舉剿滅太平天國的曾國藩,他也曾被太平軍逼到絕路差點跳河自殺,從中足以見得當時的太平天國是多麼強大,清軍是多麼不堪一擊。
到最後因為太平軍的入侵違背了西方各國列強的利益,引發列強的出動,再加上太平天國內部就有許多矛盾,這才阻礙了太平軍向北進軍的步伐。戰爭總是殘酷血腥的,這是不爭的事實,洪秀全高喊著救國救民的口號,以此方便自己的起義,然而他卻做過一件殘忍的事,引發無數爭議。
這件事就是太平天國攻佔南京城之後,洪秀全下令屠殺守在這裡的滿清旗人。1853年3月份,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已經把南京正式控制住,而在佔領南京之前,太平軍一路都打的十分順利,然而這時駐守在南京城的清兵又有多少呢?大約只有不到五千人,加上這五千人的戰鬥力也不太強。
當時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有數十萬,而他們面對的只是五千清軍駐守的南京,所以洪秀全勢在必得,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就連進行到最後的攻城階段,也只是使用大炮連番轟炸,果不其然,當時領導五千清軍的是兩江總督陸建瀛,他看到太平軍的攻勢,也感覺堅持不住了。
於是乎自己先棄城而逃,導致那些原本就欺軟怕硬的清兵一鬨而散,兵敗如山倒。隨後太平軍進了城,當地的老百姓並沒有頑強抵抗,在老百姓眼裡誰佔不是佔呢,所以他們對太平軍反而十分歡迎,然而在南京城中仍然有個地方在頑強抵抗,那便是滿城。
滿城是清朝所設立的營駐地,這裡主要是八旗軍,這塊地佔了整個南京城的近五分之一,周圍的城牆全長十多公裡,在這裡有3萬人常住,其中全都是滿清旗人,沒有漢族人。這裡的旗人似乎一開始就預料到太平軍會攻下南京城,那時他們便會走投無路,所以就在太平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這些陷入絕境的旗人都表現的十分亢奮起來。
決定殊死一搏。可是我們都知道打仗是要靠硬實力的,在當時情況不容樂觀,清軍節節敗退,還駐守在滿城的清兵戰鬥力也大大減弱,更別說那些婦孺老幼了,他們根本毫無辦法。可太平軍也明白,他們曉得把兔子逼急了還咬人的道理,現在倘若派發兵力去攻佔滿城,毫無疑問最後肯定是能夠攻下的。
然而有打仗就會有犧牲,洪秀全可願意白白浪費掉自己的兵力。於是他們商定了一個陰謀,楊秀清到滿城城牆下勸降,說到只要是滿城裡的旗人能放下武器,放棄抵抗投降,他們就可以活命。然而,滿城旗人卸下防備打開城門後,他們才發覺自己被騙了,洪秀全完全不理會楊秀清對旗人的承諾。
相反地,他下令無論婦孺老幼,只要是旗人,一律趕盡殺絕。這時城門已開,毫無防備的旗人能做的只有等待死亡,人們四散而逃,場面十分慌亂。見到這個場面,洪秀全發動當地的老百姓幫著抓旗人,規定凡是抓住一個旗人,就能得到五兩賞錢。
這下好了,就連城中的百姓也紛紛上前去抓旗人,不僅能得到賞金,還為多年來受旗人的欺壓出了一口惡氣。最終,沒用多久,滿城中的旗人被悉數殺光,據粗略統計就大概有2萬多人遭到殺戮,然而這當中也許很多旗人都是無辜的受害者,他們絕大部分就是婦孺老幼,根本沒有能力參與戰爭。而正是因為他們旗人的身份,受到牽連,對他們是多麼不公平啊,而這就是戰爭的野蠻和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