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導帶您遊河北|小山村裡走出新中國,革命傳奇背後的紅色故事

2021-01-15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聯合策劃出品

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

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

帶您一起

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東麓、滹沱河上遊

鑄造了「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歷史輝煌

紅色基因在這裡傳承

青山綠水在這裡匯聚

擁有著壯懷激烈的紅色故事

沉澱著千年的人文底蘊

波瀾壯闊的革命傳奇在這裡上演

這裡就是西柏坡

今天,

名牌導遊趙玉賢將帶我們走進西柏坡

給我們講述這個紅色革命聖地的故事

名牌導遊 趙玉賢

走進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

崢嶸歲月讓西柏坡綻放別樣光芒

西柏坡紀念館

革命聖地西柏坡坐落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境內,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

西柏坡不僅風光秀麗,而且灘地肥美,物產豐富。據史書記載,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於唐代,因村後坡嶺上翠柏蒼鬱而得名。1935年,該村的一位教書先生將「卜」改為「坡」,又因與「東柏卜」村相對而居,遂改名為「西柏坡村」。

西柏坡村地處華北平原和太行山交匯處,滹沱河的北岸,三面環山,一面環水,西扼太行山,東臨冀中平原,距華北重鎮石家莊僅90公裡,交通方便,地勢易守難攻,打起仗來可進可退。

西柏坡一帶村莊稠密,滹沱河擦村而過形成的衝擊小平原,讓這裡地寬糧豐,一年稻麥兩熟。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元帥曾這樣說過:「平山縣可稱得上是我們晉察冀邊區的烏克蘭。」

西柏坡被選為解放全中國、籌備新中國的指揮中心,不僅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還與多年以來建立起來的革命基礎和政治優勢有關。

平山縣革命發動較早,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平山縣境內就已經有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活動,1931年7月正在省立邢臺第四師範學院讀書的於光漢利用暑假期間回到家鄉發展黨組織,在同年8月,由他主持成立了平山縣第一個黨支部——霍賓臺黨支部,隨後,黨組織迅速向全縣範圍發展,抗日戰爭時期,平山縣湧現了慄再溫、於光漢、王昭等優秀的領導幹部及「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平山團、回舍大槍班等英雄人物和集體。

因此,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物質基礎、優良的革命傳統和良好的群眾基礎無形中就成了中央工委選址西柏坡的決定性因素。

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中共中央舊址

在這裡,簡陋的土牆圍起幾間土坯房,對外宣稱「工人勞動大學」,這便是當時我黨我軍最核心機構的所在地。從延安到西柏坡,他們依然保持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革命作風。

在這裡,打麥場上開起了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了盤根錯節在中華大地上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暴風驟雨般的土地改革運動,把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變成了現實。

在這裡,晉察冀野戰軍以黨中央部署的「穩打穩進,勇敢加技術」的攻堅戰術,僅用了六天六夜的時間,就攻克了蔣介石口中憑藉「固若金湯的工事,國軍可坐守三年」的華北重鎮石家莊。石家莊戰役的勝利,開創了我黨我軍奪取大城市的先例,開始了我黨我軍由鄉村向城市轉移的戰略步伐,為我軍攻堅戰術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黨中央走出陝北、移駐西柏坡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裡,被稱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一部電話、兩幅地圖、三張桌子、四間打通的平房裡,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大書記運籌帷幄,部署和指揮了決定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

七屆二中全會會址

一個平凡的小山村,

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中國命運定於此村。

今天,

我們走進西柏坡,

追憶一代偉人在此開創的豐功偉績,

聆聽新時代徵途中趕考精神的偉大意義,

傳頌西柏坡精神,

讓西柏坡精神時刻激勵我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景區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

相關焦點

  • 名導帶您遊河北|於雜技大世界邂逅「鬼手」,是他的手疾還是你的眼快?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河朔明珠風物宜,人間熱土寫傳奇。吳橋雜技八方動,古郡功夫萬裡知。
  • 名導帶您遊河北|中國北方唯一!這裡是古代科舉制度的歷史見證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疫情過後,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它始建於清是中國北方唯一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科舉考場是古代科舉制度的歷史見證它建築規模宏大
  • 名導帶您遊河北|承德武烈河,從歷史中走來,如今重煥光彩!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人人都贊家鄉美我的家鄉在河北今天說說家鄉水本期名牌導遊姜偉將帶我們看看承德的母親河——武烈河
  • 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全國唯一大理巖峰林地貌就在咱河北!這裡自古...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風景如畫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讓我們走出家門放飛心情、擁抱自然「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大家好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 中國故事100部 ▏隱蔽戰線的傳奇故事(22)隱蔽戰線上的特殊犧牲
    邱榮昌:父子三人,前赴後繼在雞西市城子河區小城山附近,有個小村叫新陽村,紅色交通員邱家父子的故事至今還被大家傳頌。1933年,抗日隊伍來到穆稜河北岸一帶活動,司務長張發到城子河收集糧餉時,在向陽村(今新陽村)結識了農民邱榮昌。幾次接觸後,張發覺得老邱這人「特實在」,而且有很強的愛國心,就動員老邱為抗日工作。
  • 陵水坡村:一抹「紅色」帶出多彩生活
    曾經的土路變為寬敞乾淨的水泥路,茅草屋也變成了小平房,低矮破舊的小學也變成了嶄新美麗的現代化學校。  而這裡經久不變的,是紅色基因的傳承:中共陵水縣委第一任書記黃振士的塑像屹立村口;黃振士展館裡一件件老舊物品述說著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煙;「公社食堂」裡,人們再次端起懷舊的餐盤,品味樸素的菜餚,仿佛又回到了革命年代……  依託紅色旅遊資源, 傳承奮鬥精神,坡村通過全域旅遊示範村創建發展起多種特色產業,坡村村民正走向五彩斑斕的幸福生活。
  • 「決勝2020」這裡「紅加綠」,這裡「古與新」,沁水的小山村就是...
    山西日報新媒體侯璡報導:小山村裡故事多,充滿喜和樂。山西不乏古村落,古香古色的宅院裡寫滿了歲月沉澱,那你見過古樸鄉村與現代建築結合在同一院落的鄉村嗎?在晉城沁水的杏則村,這種混搭風相得益彰。「紅加綠」為鄉村振興添彩遊山西就是在讀中國紅色革命史。作為著名革命根據地,太行山下流淌著紅色基因,傳頌著英雄故事。在過去幾十年間,堅持艱苦奮鬥的抗戰精神、太行精神一直砥礪著沁水縣土沃鄉南陽村在脫貧振興之路上不懈努力。
  • 《新電影傳奇》獨家深度解讀《建黨偉業》
    為此,《新電影傳奇》特別推出了《建黨偉業》系列專題節目。  《建黨偉業》導演黃建新接受了《新電影傳奇》的獨家專訪。在三個多小時的訪談中,黃導講述了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發生的故事,深度解析了《建黨偉業》的創作過程,以及黃導由拍攝先鋒實驗電影到現實主義電影再到紅色革命電影的轉變過程和感受。  中影集團還特別將上百碟片場花絮素材帶傾囊相授,配合欄目組的製作。
  • 赤色的故事,玉林的這個綠色村屯流淌著紅色基因
    「赤」字有紅色、真誠和忠誠的意思或許就是因為村名帶有「赤」字的緣故玉林市博白縣那卜鎮名六村赤竹山屯這個有300多年歷史的自然村屯在革命戰爭年代也閃爍著耀眼的紅色光芒留下一個個震撼人心的紅色英雄故事如今的赤竹山屯綠意盎然,成為遠近聞名的廣西「綠色村屯」。
  •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
    今天,讓我們翻開檔案,一起來重溫這些「國潮老字號」的傳奇往事,以及一個個金字招牌背後的匠心、堅守與傳承.....部分上海老字號商標光明冷飲很快又將迎來夏天,也到了可以愉快吃冷飲的時節。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獨特的夏日記憶,而「光明牌」冷飲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已成為我們夏日回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 汕尾市海豐縣新山村:紅色旅遊帶旺「空心村」 春節迎客15萬人
    汕尾市海豐縣新山村:紅色旅遊帶旺「空心村」 春節迎客15萬人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19-02-27 在許多人的記憶裡,有著濃厚紅色基因的汕尾市海豐縣附城鎮新山村曾是一個敗落、冷清的「空心村」。如今,這個省定的貧困村和紅色村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藍了、水清了、路寬了……現在的新山村經常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春節期間,我們共接待遊客近15萬人次,到了節假日或周末,到村裡的紅色景點和農家樂旅遊觀光者絡繹不絕。」新山村黨總支書記呂湖泳臉上洋溢著笑容,向新快報記者介紹。
  • 在山城陽泉,藏孤洞中敬忠義,娘子關上嘆神勇 || 金牌導遊帶您遊...
    >「誰不說俺山西美 金牌導遊帶您遊」主題宣傳活動走進陽泉。▶ 金牌導遊帶您遊·首站 || 汾水之濱,追尋華夏的根祖,探訪嚮往的生活▶ 金牌導遊帶您遊·第二站 丨在古都大同,攬雲岡千年傳奇,享方特歡樂時光娘子關:沉浸太行水鄉 感受北國江南娘子關山清水秀,風光秀麗,境內到處是水鄉澤國,懸流瀑布,形成了「太行水鄉、北國江南」
  • 【蘭州故事】傳奇故事從隴原走出的名將嶽鍾琪
    傳奇故事從隴原走出的名將嶽鍾琪  古老的永泰古城  距離蘭州西北一百多公裡外,是一大片的荒原,青色的沙礫,黃色的土壤,紅色的細沙,黑色的石子鋪滿了來訪者的視線。一座古城就在這戈壁荒原寂靜矗立。  讓人們想不到的是,在這個荒原城堡中,走出了一代名將嶽鍾琪。嶽鍾琪(1686年--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他被雍正帝譽為「當朝第一名將」,乾隆帝稱為「三朝武臣巨擘」。關於嶽鍾琪的籍貫,很多地方都說他是成都人。其實,他是甘肅人。康熙五十二年,隨祖母落籍成都,這才成了四川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就讓我們聆聽一代名將的傳奇往事?
  • 追著紅色光 傳承愛國情 ——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新區(新北...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懷,9月23日,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組織開展「紅色地圖進校園」活動。分局規劃技術科副科長、T計劃講師團成員繆媛同志帶著新北紅色地圖和新北紅色故事走進第一站——新橋初中,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富有本地紅色文化特色的思政體驗課,引起熱烈反響。
  • 荊州旅遊攻略:還可以這樣遊荊州!
    ,您還可以有其他不一樣的體驗,比如生態文化遊、紅色文化之旅,相比於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這趟行程一定會讓您有深度體驗及慢節奏的感受。這一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在紀念園裡面的湘鄂西蘇區革命歷史館裡,有著詳盡的講述。湘鄂西蘇區蘇區革命鬥爭歷時7年,艱苦卓絕,可歌可泣,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走出了元帥賀龍、大將許光達、上將賀炳炎、中將廖漢生、王尚榮等等67位共和國的開國將帥。
  • ...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 一封日文信 揭開兩位日本「紅色間諜」的傳奇
    收信人叫方知達,新中國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寫信人則是一位日本人,名叫西裡龍夫。 信簡單幾頁,裡面透出的信息卻無比重大。 日本人西裡龍夫,曾和方知達並肩戰鬥過。抗戰期間,血與火的歲月裡,兩人還結下了袍澤之誼。 而當時他們的身份,都是情報員,活躍在中國共產黨組建的秘密戰線。 西裡龍夫,還只是日本「紅色情報員」的其中一位。
  • 青春勵志故事
    臨終前,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同志。紙包裡竟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全部補助款和一張記帳單。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1970年11月15日,王進喜永遠地離開了,年僅47歲。  王進喜一生心系鑽井,魂系石油,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
  • 雷鋒,從苦孩子到「好榜樣」 - 青春勵志故事
    青春勵志故事:新中國成立之初,當黑色油流在祖國東北角噴薄而出的時候,「愛國、創業、求實... 少遊京城:借用朱自清先生的評價:你是一團火,照亮了魔鬼;燒毀了自己!遺燼裡爆出個新...
  • 「紅色種子」在少兒心田發芽
    2019年12月的一天,祝子龍前往位於六安市金安區翁墩鄉的成功希望小學支教,為學校30多名二年級小學生上了一堂「校園安全」普及課。幻燈片放完了,離下課還有十分鐘,為填補時間空白,他給孩子們講起了上將洪學智的少年故事。祝子龍清楚記得,當時舉手提問的小朋友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