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坡村:一抹「紅色」帶出多彩生活

2021-01-11 央廣網

  陵水坡村發展鄉村旅遊,不少村民開起民宿當上「掌柜」。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陳思國 攝

  1919年秋,24歲的黃振士從陵水縣黎亭峒坡村(今陵水黎族自治縣文羅鎮坡村)走出,到廣州求學,為後來的革命生涯作好思想和知識的儲備;100年後,不少外出打工的坡村年輕人從城市回到坡村,靠著發展鄉村旅遊業與特色種養產業,用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改變著革命老區的面貌。

  漫步村中,滿目所見皆是歷史變遷的印記:村道多了路燈,門前多了家規家訓木牌,屋後多了花草,村裡多了民宿。曾經的土路變為寬敞乾淨的水泥路,茅草屋也變成了小平房,低矮破舊的小學也變成了嶄新美麗的現代化學校。

  而這裡經久不變的,是紅色基因的傳承:中共陵水縣委第一任書記黃振士的塑像屹立村口;黃振士展館裡一件件老舊物品述說著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煙;「公社食堂」裡,人們再次端起懷舊的餐盤,品味樸素的菜餚,仿佛又回到了革命年代……

  依託紅色旅遊資源, 傳承奮鬥精神,坡村通過全域旅遊示範村創建發展起多種特色產業,坡村村民正走向五彩斑斕的幸福生活。

  小村大變遷 旱地變水田

  在坡村村委會辦公室裡,海南日報記者見到了74歲的坡村小學退休教師鄭孝仁。雖然已是滿頭銀髮、步履蹣跚,但說起坡村的歷史,鄭孝仁卻精神矍鑠、思路清晰,「對比70年前,現在的坡村真是換了一個世界。」

  走出室外,鄭孝仁指著遠處的一塊田地說,1945年時那裡蓋起一座私塾,村子裡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去上學。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滿足村裡孩子上學的需求,於是重新蓋起一座茅草屋當作學校。

  「改革開放前村裡條件還是很落後,當時村裡幾乎全是茅草屋,我小時候坐在教室裡上學,一下雨教室裡就滿是水。」坡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仁會回憶說,在艱苦的條件下,村民們依舊不忘革命老區的奮鬥精神,通過肩挑手扛,興修了村裡的水利,讓曾經的數百畝旱地變為了水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歷程,時光來到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機遇燃起坡村人的奮鬥激情。

  1988年,剛從五指山農業會計學校畢業的王仁會回到村中,便被選為了村幹部。「當時看著村裡的田地水源好,又肥沃,但就是沒有好效益,我是看眼裡急在心裡。」王仁會說,「奮鬥是傳承不息的紅色基因。想到當年黃振士烈士敢為人先鬧革命,作為坡村後人也不能不思進取,通過考察,我決定帶著村民們種辣椒。」

  1989年,王仁會引來三位湖南的客商,將村裡的土地租三年給他們種辣椒。「我心裡也有『小算盤』,客商來種三年,讓村民給他們打工,同時也是學技術,過三年就讓村民自己種。」王仁會將一股子的機靈勁都用到村子的發展中。

  直到今天,辣椒依然是村中重要的農作物。「我自家去年還種了兩畝辣椒,每畝每年有五六千元收入。」村民李文會高興地說道。

  發展鄉村遊 村民當「掌柜」

  「這是按照黃振士烈士故居原貌布置的,黃振士小時候就是在這樣樸素的環境中學習成長……」4月28日上午,來自陵水中學的100多名師生走進坡村,換上紅軍軍服,在講解員的解說下開啟紅色革命之旅。

  「過去整個坡村3000多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0元。」坡村村委會副主任顧大峰介紹,村裡不少村民為了補貼家用選擇外出打零工。

  以紅色革命文化為切入點,發展坡村鄉村旅遊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是2014年作為大學生村官的顧大峰進村工作時就有的想法。「開發紅色資源既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發展。」

  機會出現在2016年底,一場名為「傳承紅色記憶 穿越時光之旅」的全域旅遊主題活動在坡村舉辦,讓這個沉寂已久的革命村莊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3個月便完成一期工程,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顧大峰介紹,坡村打造了時光郵局、公社食堂等特色景點並進行串聯,讓身著紅軍服裝的遊客穿梭其間,聽紅軍故事、領糧票吃革命餐、模擬戰場訓練。

  紅色鄉村旅遊的發展,改變了許多村民的生活。今年50歲的黃亞福怎麼也想不到如今能在家門口當起「掌柜」,去年他經營的民宿營業額達到了3萬多元;對年過六旬的村民鄭有深而言,一天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到黎樂堂排練、演奏八音,節假日參與村中的八音表演還能拿到補貼與演出費用;更多的村民加入農家樂當上了大廚,經營起售賣特色農產品的店鋪……

  顧大峰介紹,2016年坡村成立了以黨總支部為核心的坡村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由他擔任總經理,負責坡村全域旅遊示範點日常運營管理工作,實行村民收益共享,增加了村民收入。

  鄉村謀振興 青年成主力

  4月28日下午,豔陽高照,陵水中學的學生們卻熱情頗高:一個個早已來到坡村的真人CS(軍事模擬類戶外競技運動)樂園,穿上迷彩服,躍躍欲試想要體驗一把。

  「坡村想要真正吸引遊客,僅靠紅色文化的講解還不夠,還需要開發更多吸引人的項目,這個真人CS便是前不久打造完成的一個項目。」顧大峰介紹說,這個項目由被村裡人稱為「五虎將」的5位返鄉青年牽頭打造。

  走入真人CS園地,記者見到了「五虎將」之一的王葉。王葉今年29歲,身材高瘦的他戴著鴨舌帽正在烈日下忙活。

  「過去在家種過地,也出去務過工,但想著這裡是我們的家園,總想盡一份力把它打造得更好。」休息的間隙,王葉告訴記者,這個真人CS項目由村裡的文化演繹公司出資金,他們5位年輕人出創意與人力,兩個月時間便把園區打造出來。

  「知道村裡要發展紅色旅遊,我想都沒想就跑回來了。」吉雄峰從小在坡村聽著紅色故事長大,對家鄉很有感情。2016年年底,已經在外打工10年的他放棄了海口的工作,回到家鄉當了一名園區講解員,為遊客講述坡村的歷史故事。

  「同學們,『一腔熱血赴革命,熊熊烽火不顧身』,革命先烈用生命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當傳承與發揚紅色革命精神,讓自己的青春在奮鬥中綻放光彩……」採訪結束正要離開時,講解員的聲音在美麗的坡村中久久迴蕩。

相關焦點

  • 南灣的獼猴、"三灣"的海灘 去陵水"踏浪戲水"(圖)
    據陵水黎族自治縣旅遊委統計,今年中秋節3天假期,陵水共接待遊客3.7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00多萬元。其中,過夜遊客2.43萬人次,過夜遊收入1800多萬元,創下歷次假期新高。  陽光、沙灘、碧海、藍天、青山、白雲……站在陵水金色的海岸上,這些美景將盡收眼底。這個「十一」黃金周,帶上家人,帶上朋友,讓我們相約陵水,置身於山間,縱情於大海。
  • 食味陵水 | 陵水美食篇之特色餐飲
    帶你領略陵水特色餐飲 好不好玩, 這種來自陵水的美味,在4個月前還是和普通小雞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到了4個月 光坡雞就要迎來他們命運的轉折點——切除睪丸 這樣做可以讓公雞長得更快一些,肉質更嫩 既不會有公雞的腥羶味,跟普通雞相比肉質更加厚實鮮美、有嚼頭
  • 陵水光坡鎮大力發展高效水產養殖產業 淡水龍蝦「遊」出脫貧路
    7月30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嶺門村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內,工作人員展示澳洲淡水龍蝦。■ 本報記者 鄧鈺特約記者 陳思國「看,這些龍蝦從小就有自己的『別墅』,生活舒服得很。」7月30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嶺門村的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內,貧困戶王振華從淡水龍蝦育苗箱裡撈出一個約20釐米長的塑料管,向下一倒,一尾色澤豔麗、身型優美的澳洲龍蝦便從管中掉落。「這些長管便是龍蝦的『別墅』。
  • 陵水白石村流轉60餘畝撂荒地種百香果 荒地「騰挪」產業活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李豔玫 特約記者 陳思國  巍巍吊羅山山腳下,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白石村百香果基地內,一片60餘畝的百香果園地生機勃發,細長的瓜藤上結著一顆顆圓滾嫩綠的百香果,工人們忙著修剪瓜藤,期盼著一個月後的第二輪收穫。
  • 城川鎮:鄉村振興「藍綠紅」繪出多彩小康生活新畫卷
    這裡是「全國特色小鎮」「國家4A級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2.5萬農牧民在這裡描繪著多彩小康生活新畫卷。調整產業結構,「一帶三區」布局圖上的「藍色實踐」城川鎮依託北緯37度的地域優勢,建設優質果蔬經濟帶、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經濟區、現代農牧業綜合經濟區和現代畜牧業高效經營經濟區,「一帶三區」產業發展格局為老百姓帶來了可喜的經濟效益。
  • 從空中探秘:海南陵水疍家人的海上生活,什麼是詩和遠方
    南灣猴島索道在海南陵水有一條亞洲最長的跨海觀光索道,乘坐這條索道可以讓人充分領略南灣的美麗風光。青山、碧水,沙灘、椰林和腳下迷人的濱海漁港風情盡收眼底。新村港灣上密密層層的漁船,順著航道延綿數裡,就像水上城市一般。但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漁民們會整天在漁排上生活工作。房子的四周浮著一個個網格狀用木塊圍成的大小相仿、呈井田式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漁排」。
  • 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疍家人的「兩棲」新生活
    航拍陵水新村漁港(資料圖)。 王曉斌 攝中新網海南陵水9月21日電 題: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疍家人的「兩棲」新生活中新網記者 王曉斌海南省竣工最早的國家級中心漁港是陵水新村中心漁港(下稱「新村港」)。陵水新村不少疍家人過著「兩棲」生活。 王曉斌 攝「潮水的落差有一兩米,漲潮的時候水緊貼著那個房子的地面,房子就像直接建在水面上,直到退潮才露出高腳屋的本來面目。」郭世榮回憶道,最多的時候,兩百多棟高腳屋被密密麻麻建在新村港邊。居住在船上的疍家漁民。
  • 拒絕只有黑白灰的沉悶穿搭,一條紅色半裙讓你在冬天穿出一抹亮色
    如果在黑白灰或者是暗色系穿搭裡,加入一點點彩色,形成「一抹亮色」,不僅能打破沉悶,還能增加時髦與活力!▲我想沒有哪個彩色能比紅色更合適了!熱情又溫暖的紅,只需要一點點就能夠點亮全身,而且還能提升整體的質感。紅色單品有很多,冬天建議選一條半身裙。所有人都能穿,還能避免穿出俗氣感。
  • 陵水這些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和個人受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陵水提蒙鄉遠景村美麗鄉村  遠景鄉村振興工作隊自駐村工作以來,發展集體產業,指導成立村集體公司,流轉土地800畝,發展遠景苗圃花卉培育、百香果、斑斕葉種植等產業,建立差異化分紅機制,截止目前集體收入28.4萬元,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收入達9955.64元,較2016年增長400.7%,協調上級部門進行危房改造52戶,廁所改造
  • 達倫攻略|三亞萬寧陵水 · 上帝精心打造的伊甸美景
    萬寧陵水作為地中海氣候的海濱度假區,不僅有著優美的景色,更有著眾多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不僅可以享受到天然溫室的氣候,更能感受到黎族的獨有風情。Day3: 蜈支洲島Day4: 檳榔谷 - 呀諾達雨林旅遊區Day5: 亞特蘭蒂斯 - 海棠灣免稅店 - 海棠灣Others: 泡泡酒店 - 玩玩沙灘 - 賞賞日落 - 看看演出主題樂園推薦:1 亞特蘭蒂斯水世界/水族館/C秀2 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3 影畫·紅色娘子軍
  • 陵水一男子抓了2隻,被判緩刑!
    2018年12月7日,陵水22歲小夥龐某,帶著自製的拍網捕籠到陵水提蒙鄉後頭塘村五隊野外,捕獲2隻鷹。隨後,龐某將2隻鷹的照片傳到網上叫賣。12月10日,龐某在陵水高鐵站路口處交易,被民警抓獲,現場查獲2隻野生鳥類。經海南省森林資源司法鑑定中心對龐某非法獵捕的兩隻野生動物種類、保護級別進行鑑定:兩隻被獵捕的野生動物為雀鷹和松雀鷹,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坐標中國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世界羽聯宣布陵水大師賽推遲舉辦
    北京時間2月1日,世界羽聯官方發布公告宣布:陵水大師賽將推遲舉辦!這一消息猶如一場「及時雨」,打消了世界各國參賽選手和球迷緊張的心情,世界羽聯官方終於在今天表態,這一決定,不管是對身處國外的參賽選手,還是身處中國的參賽選手和球迷,無疑都是一則好消息!
  • 來到陵水怎麼能不嘗嘗這些美食呢!
    光坡閹雞白斬或者煮湯,味道都是一等一,白斬的閹雞金黃油亮,肉質厚實松韌適中,有嚼頭;煮上一鍋雞湯,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香味,湯麵暈出一層油光、放上一些枸杞、黨參、香菇、油菜,營養又美味!五腳豬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有一些疑惑了,五腳豬真的有五隻腳嗎?
  • 同安褒美村:一棵彩紅楊 「紅」了一個村
    成片種植的彩紅楊紅黃相間,陽光下煥發出勃勃生機。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韓超 何東方 攝東南網9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韓超 何東方 文/圖)5日,周六。春季紅色、夏季多彩、秋季金黃、冬季殘紅……「善變」的彩紅楊讓褒美村「紅」了,更鼓了村民的錢袋子。如今,從褒美村培養出的彩紅楊逐漸走向全國各地,裝點了人們的幸福生活。2017年,褒美村村委會主任葉躍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中環達(廈門)生態科技集團正在尋找彩紅楊種植基地合作對象。葉躍新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 名導帶您遊河北|小山村裡走出新中國,革命傳奇背後的紅色故事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策劃出品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聯合製作的「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帶您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東麓、滹沱河上遊鑄造了「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的歷史輝煌紅色基因在這裡傳承青山綠水在這裡匯聚擁有著壯懷激烈的紅色故事沉澱著千年的人文底蘊波瀾壯闊的革命傳奇在這裡上演這裡就是西柏坡今天,名牌導遊趙玉賢將帶我們走進西柏坡給我們講述這個紅色革命聖地的故事名牌導遊 趙玉賢走進紅色革命聖地西柏坡
  • 以精"智"體驗 與愛普生暢享"多彩生活"
    12月22日,各界媒體朋友齊聚北京,參加了愛普生"精'智'開啟多彩生活"媒體溝通會。回顧2020這一整年的經歷,人們都感慨頗多,長達數月的"被迫"居家生活,讓人們對"家"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依賴,主動創造更為智慧、更加多彩的家庭生活愈發重要。
  • 海島「原住民」坡鹿一萬年前紮根海南
    毛色是「半年拋」不似梅花鹿般外形華麗,海南坡鹿身上沒有明顯的花紋,但脊背上一條褐帶的兩邊整齊地點綴著兩行銅錢般大小的斑點,與其在鹿種中算得上小巧的體形相得益彰,海南坡鹿因此顯得格外清秀。從脊背到腹部再到腳臁,坡鹿身上由褐漸黃而白,顏色自深到淺鋪開,掩映在草色青青的灌叢中,看上去十分和諧。長而濃密的冬毛是屬於坡鹿的「秋冬穿搭」,這時淺色斑點幾乎不可見。
  • 在多彩澳大利亞的紅土中心開啟一場「活力」之旅
    在多彩澳大利亞的紅土中心開啟一場「活力」之旅 2020-11-19 15:26:00來源:大眾網
  • 陵水整合旅遊資源 南灣猴島提質爭創5A景區
    據了解,猴島三面環海,生活著2500多隻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獼猴,同時還有熱帶植物近400種、動物近百種以及原始的自然環境。  省旅遊發展研究會研究員李青建議,目前猴島的項目還是偏於單調,可以在增強獼猴主題氛圍上再下功夫。
  • 陵水當代八景值得一去!
    在上一期《讀城|陵水新舊八景,你知道幾個》中,甜甜介紹了陵水新舊八景,但因歷史的變遷,它們如今大多不復存在,而陵水民間文化藝術研究會根據陵水當今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舉薦了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