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2020-11-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需要不斷地被呵護,才能茁壯成長;需要不斷地培育、澆灌,才能生機勃勃。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牢記使命、主動作為,將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紅色傳統注入青年一代血脈中,讓紅色基因在沙磁大地上薪火相傳。

  讓「陣地處處有文化」

  「親愛的同學,你可知道,誰以堅強的毅力用手指挖通地牢的石壁,為監獄的難友準備了越獄的通道?你可知道,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是如何用生命和鮮血書寫出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沙坪垻區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讀本《繼承我們的父兄 時刻準備著》裡。

  這本書,是由現沙坪垻區關工委名譽主任左紹中牽頭,邀請紅巖文化研究專家「五老」組成撰寫小組,歷時大半年時間完成,凝結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沙磁革命先驅、紅巖英模故事。這些飽含「五老」深情厚愛的「紅色記憶」,迅速成為各級關工委和中小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好教材。

  走進烈士墓小學,「紅巖班」「周恩來班」處處浸潤著「嶺上開遍映山紅」的校園文化;踏入蓮光小學,承載著抗日記憶的「蓮光別墅」校史館時時激勵著學生奮發向上……

  從學校到課堂、硬體到軟體、校內到校外,沙坪垻區關工委將紅巖精神的文化符號和學校教育陣地有機融合,在校園裡打造紅巖烈士雕像、紅巖主題文化牆、紅巖故事欄等,讓「陣地處處有文化,文化時時寓紅巖」。

  讓紅色故事的傳播更加生動

  「人的一生縱然漫長,但關鍵時只有幾步。」11月12日,沙坪垻區關工委主任何澤政在重慶西藏中學開展的「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講座」反響熱烈;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數十年來深入中小學,為學生講紅巖英烈故事,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本該含飴弄孫的年紀卻放棄清閒的生活,何澤政說:「這麼堅持不為別的,就是不能讓歷史在這裡斷了檔。」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五老」衝鋒在一線:全區355個基層關工委相繼建立,鎮街、村社、學校關工委組織全覆蓋,13900餘名「五老」志願者加入關工委隊伍,極大充實了工作力量;2000餘名離退休幹部黨員走進學校、社區、鄉村,與廣大青少年面對面,講歷史、講傳統,傳思想、傳精神,每年受教育青少年15000餘人次。

  「紅色基因不是古董,其生命力在於挖掘出新的時代內涵。」沙坪垻區關工委創新活動載體,聯合區教委等開展「紅巖小義工」學生志願服務活動,在服務中踐行紅巖精神;啟動「沙磁紅巖小記者」項目,傳遞紅巖正能量;創作紅巖文化藝術作品,讓紅色故事的傳播更加生動接地氣。

  孩子們進步,是「五老」們堅守的理由

  「何奶奶,我得了一等獎!」2019年,喬典代表重慶市參加全國「中華魂」演講比賽,獲得小學組一等獎,她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沙坪垻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何渝。「從讀書夏令營到全國比賽,您每天都會關心我,陪伴我一步步成長,給我加油鼓勁,謝謝您,何奶奶!」喬典動情地說。

  清氣澄餘滓,杳然天界高。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樣力量,就是陣陣「清氣」,為所有孩子的成長成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施中,沙區關工委和區教委關工委注重從「思、行」教育入手,注重活動成果的轉化,幫助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改變正在悄然發生。烈士墓小學六年級二班的葛宇軒同學,在聽了「五老」講述的雷鋒的故事後深受觸動,主動尋找志願服務崗位,堅持每天幫助食堂阿姨收拾餐具,一天都未落下;五年級二班的孩子們,在「五老」和班主任老師的鼓勵下,積極開展「學英烈,見行動」活動,用行動踐行紅巖精神,班級面貌煥然一新。

  孩子們每一個點滴的進步,對於沙區關工委的「五老」們來說,都是堅守的理由:「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上,應當分外珍惜這一榮光,將它好好地傳承下去。」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20日 03版)

[ 責編:李方舟 ]

相關焦點

  • 黃浦區以多樣化形式講好紅色故事
    「這是我們的光榮與驕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革命文化傳承好,更是每個黃浦人的使命與責任。」黃浦區相關負責人透露,自「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啟動以來,黃浦成立區推進小組,細化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區發展血脈。  深耕挖潛,傳承紅色基因  從復興中路505號的思南文學之家向西走百米,一幢歐式老洋房內人流不息。
  • 聽老兵講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人民網濟南8月23日電 近日,歷時一個多月的碧桂園魯南區域百城公益行活動——「尋找沂蒙紅色勳章」圓滿結束。 碧桂園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將始終秉持「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理念,本次「尋找沂蒙紅色勳章」活動也是堅持公益初心,從第一站沂南縣,到蒙陰、沂水、莒南、郯城縣,碧桂園的志願者們為老人們送去生活所需,並通過視頻、文字的形式來記錄老兵勳章背後的故事,讓沂蒙紅色精神得以世代流傳。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我深知:只要有黨組織和黨員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傳承紅色基因對老師十分重要,對學生更是重中之重。
  • 【365行動】紅色基因永傳承,百年奮鬥再出發!附屬華山醫院護理內科...
    近日,附屬華山醫院護理內科支部在華山花園大廳舉辦 「紅色基因永傳承,百年奮鬥再出發」主題黨日活動。馬擁軍從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講起,深入淺出地回顧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百年歷史,從理論層面為廣大黨員揭開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層層面紗。
  •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華彩少年 第三屆全省青少年讀書故事會開啟線上...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百歲華誕,傳承英雄精神,抒發對英雄和祖國的熱愛,山東省圖書館聯合全省市、縣(區)圖書館共同舉辦「傳承紅色基因·爭做華彩少年」第三屆全省青少年讀書故事會。本次大賽面向全省6--15歲青少年,旨在通過誦讀紅色經典著作、紅色家書、偉人傳記、革命英雄事跡等感人篇章,講述發生在山東當地或山東人的紅色故事,引導青少年悟紅色精神,做紅色傳人,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本屆大賽分為6--9歲、10--15歲兩個組別,分別設置一等獎5名、二等獎15名、三等獎30名和優秀獎若干,由主辦方頒發個人獲獎證書和獎品。
  • 【文明實踐】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安定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大講堂第十一講
    12月3日,福臺中學報告廳內座無虛席,一場以「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宣講活動正在進行。 「紅色故事孕育和承載著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紅色故事中包含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朱德、賀龍、趙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一個個紅色故事,就是一段段厚重的歷史……」
  •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
    近年來,梅州公安立足梅州市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全力推動「紅色工程」建設,挖掘考證紅色警史、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把加強黨性錘鍊和革命傳統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讓民警得到心靈洗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工作,在戰疫情、懲犯罪、保平安、護民生、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圖畫「四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記者了解到,為了引導廣大少年兒童進一步打好愛國主義的底色,講好「四史」故事,暑假期間,泗涇三小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了各類學「四史」活動。圖畫「四史」講述紅色故事什麼是改革?什麼是開放?改革開放的意義是什麼?改革開放的成就有哪些?泗涇三小馮光挺同學用一張圖進行了「闡述」。
  • 傳承紅色基因 西南政法大學500餘名新生同上一堂特色思政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5日21時23分訊(通訊員 譚嘯)9月24日晚,「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西南政法大學篤行樓學術報告廳隆重上演。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 西南政法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紅巖文化是新時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本次展演極具重慶特色和紅巖特色……對我們新同學們來說,這是走進西政的第一堂特殊思政課」 展演開始前,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樊偉在登臺致辭中表示,西政前身是誕生在紅巖村旁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西政的發展在歌樂山下,因此,西政精神正是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弘揚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鋁道網】紅色基因、紅色土地、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初心所在和革命傳承,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均因「紅色」而典藏了歷史,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均因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路徑?  第一,堅持「四個注重」,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宣傳。一是注重拓寬視野,深化紅色文化研究。應加強頂層設計,將紅色文化工程列入「十四五」規劃;制定地區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條例,為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加強紅色教育培訓,把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基層黨建工作,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貫徹執行。四是注重管理體系建設,激發紅色文化服務市場活力。特別是要運用大數據、雲計算構建紅色文化共享平臺,整合區域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具有時代性的紅色文化資源。
  • 海報時評丨讓紅色基因傳承有支點有抓手有實招
    一位機關幹部則表示,「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通過立法進一步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緬懷革命先烈、參觀紀念場館,並強調,「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 傳承紅色基因 築牢紅色根基
    戰爭是一代又一代作家著力關注並傾力書寫的主題,而從孩子的視角去描寫戰爭、詮釋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講,不僅是藝術範疇的探究,也是作家的責任擔當。 新蕾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浴火童心」叢書,是曾有情、張子影這對夫妻作家聯袂創作的長篇系列兒童戰爭小說,分為曾有情創作的《乞丐英雄》《少爺從軍》和張子影創作的《烽火狼娃》《我的兄弟我的馬》。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靠的就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以鮮活的建築講活「紅色故事」  一走進天津城建大學建築藝術館,「革命豐碑──天津革命遺址展覽」立刻映入眼帘,一個個天津歷史建築所承載的紅色記憶躍然紙上。  「革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既有展現中國人瑰麗奇幻想像的《神筆馬良》,也有表現中國人勤奮刻苦的《鑿壁偷光》......上古傳說傳達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寓言故事也描繪了中國人的生動的畫像。
  • 傳承紅色基因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校園
    中新網山西新聞11月30日電 (高瑞峰 陳霞) 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近日,山西財經大學開展「學四史守初心,致敬革命英雄」主題活動,其間,邀請抗美援朝老兵賈振鑫、呂良兩位老人分享戰鬥故事。賈振鑫,1933年出生,山西太谷人,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作戰人員,參加了4次戰役,1951年1月1日突破三八線戰役後,繳獲一架照相機;呂良,1934年生,山西稷山人,赴抗美援朝戰場時,年僅16歲。兩位老人的講述,將同學們帶回戰爭年代。
  • 韓國NDG親子恐龍樂園落戶重慶市沙坪垻區
    新華網(603888)重慶12月25日電今日,從重慶市沙坪垻區文化委、區旅發委獲悉,韓國NDG恐龍樂園將於12月30日元旦前夕正式落戶重慶沙坪垻區並對外開放,在歷史悠久的磁器口旁沙磁巷商業內,為親子家庭們帶來1000平米超大恐龍沉浸式樂園。
  • 學者研討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
    「加強『四史』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同濟大學召開,來自全國多所高校及中央媒體的30餘位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展開研討。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四史」是廣大師生的必修課。在學思踐悟中,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
  • 親近本土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上海陝西四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新華社上海11月15日電 題:親近本土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上海陝西四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有聲有色  新華社記者吳宇、許祖華、吳曉穎  徐家匯是上海一處人文薈萃、商貿繁盛之地。
  • 「醫」起學四史|紅色故事誦讀(三):銀杏樹下 紅色傳承
    「醫」起學四史|紅色故事誦讀(三):銀杏樹下 紅色傳承 2020-06-19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