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以多樣化形式講好紅色故事

2020-12-05 上海政務

  上海新天地東南角,紅色基調浸染的石庫門建築前,參觀者排起了長龍。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就坐落在黃浦區。該區也是共青團的發源地、國歌的唱響地、解放上海第一面紅旗的升起地,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悠久綿長的革命文化構築了黃浦的城區底色。「這是我們的光榮與驕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革命文化傳承好,更是每個黃浦人的使命與責任。」黃浦區相關負責人透露,自「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啟動以來,黃浦成立區推進小組,細化目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區發展血脈。

  深耕挖潛,傳承紅色基因

  從復興中路505號的思南文學之家向西走百米,一幢歐式老洋房內人流不息。門口一塊不可移動文物匾牌,亮出了這幢歷史保護建築的身份:建於1926年,歐式花園住宅,產權人曾為愛國將領馮玉祥,詩人柳亞子曾在此租住。據史料記載,以前數十位名家學者常常聚集於此談古論今。如今,這裡已變身思南書局,標誌著這棟花園住宅的人文因緣得以延續。

  思南書局舉辦的首個展覽是為期一個月的「從布魯塞爾到上海———《共產黨宣言》170周年主題展」。「《共產黨宣言》與思南街區有著特別的地緣情結,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就在這裡問世。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產生了改變中國歷史的偉大動力。」主辦方透露,今年適逢《共產黨宣言》問世170周年,主題展以真理的「足跡」「風採」「底色」「味道」等四大板塊,展出了多語種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

  據調查,黃浦區域內已查明的革命遺址遺蹟有127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0家,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如何盤活這些資源?黃浦區給出的答案是:深耕挖潛,傳承紅色基因。為此,該區不僅系統梳理這些遺址遺蹟的資料檔案,逐步建立資料庫;還通過多樣化的形式講述好、傳播好這些故事,從而喚醒紅色記憶,延續紅色徵程。

  內聯外拓,講好紅色故事

  4月底的一天,大雨滂沱,由40餘名黃浦區黨員組成的八支隊伍來到漁陽裡。他們每個人手中拿著一張《申報》,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上面的提示,在上海的紅色地標完成指定任務。這是由瑞金二路與淮海中路街道聯手推出的「紅色起點,不忘初心———情景移動黨課」。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早期共產主義者就在上海展開了有聲有色的革命啟蒙運動,其中大部分「第一次」就發生在今天的瑞金二路和淮海中路街道片區。瑞金二路街道聯合淮海中路街道,整合區域內紅色資源,為黨員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大型實景移動黨課。活動共分六幕場景,將《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團中央機關舊址、周公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轄區內的各處紅色地標連接起來。隊員們通過角色扮演、線上答題和線下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務,各場景均有微型情景劇、詩歌朗誦等拓展延伸項目。比如,在漁陽裡6號舊址,隊員們換上了上世紀20年代道具服模擬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成立和「外國語學社」學習的場景。在陳望道當年講解《共產黨宣言》的課堂裡,品讀革命故事、感受經典傳承。

  該區還推出了「逐夢新時代·黃浦新徵程」主題活動,廣泛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徵集以黃浦紅色史跡為主要內容的微電影、舞臺演出、書畫作品等。黃浦區還聯手市旅遊局等單位,定製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周邊「紅色一公裡」「品讀南東建築」等紅色微旅行線路,通過情景體驗、公益騎行、線上直播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黃浦這片熱土上的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

 

相關焦點

  • ...永放光彩——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重慶市沙坪垻區關工委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掠影  光明日報記者 俞海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袁僑偲 範益宇  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英雄的故事有口皆碑,革命的印記隨處可見;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基因代代相傳。
  • 聽老兵講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人民網濟南8月23日電 近日,歷時一個多月的碧桂園魯南區域百城公益行活動——「尋找沂蒙紅色勳章」圓滿結束。 碧桂園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將始終秉持「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理念,本次「尋找沂蒙紅色勳章」活動也是堅持公益初心,從第一站沂南縣,到蒙陰、沂水、莒南、郯城縣,碧桂園的志願者們為老人們送去生活所需,並通過視頻、文字的形式來記錄老兵勳章背後的故事,讓沂蒙紅色精神得以世代流傳。
  • 封面故事 | 鍾楚曦 :講好我的故事
    封面故事 | 鍾楚曦 :講好我的故事 2021-01-1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抗疫背景下講好科學家故事的再思考
    同時,在實踐中又該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對社會輿論起到積極引領作用呢?由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主辦的「第二屆科學文化論壇:抗疫與科學文化建設」,特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北京大學科學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任福君教授,就抗疫背景下如何講好科學家故事做報告。
  • 「黃浦區特色小店星光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黃浦區是上海的窗口、名片和心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南京路、淮海路、豫園、田子坊、外灘等區域擁有眾多具有特色的小店。經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從最初參與報名參選的307家小店中層層篩選,包括餐飲類、文化休閒類、生活服務類、零售類共計32家黃浦區特色小店,榮獲2020年「黃浦區特色小店星光獎」的殊榮!
  • CNN與BBC的探索:如何通過數字媒體講好地方故事
    原標題:通過數字媒體講好地方故事 CNN最近正在繼續實施「移動先行,數字第一」的新媒體發展戰略,並努力探索通過數字媒體向全球觀眾講好地方故事的方式,和它一樣,BBC正通過它的「Pop Up」新聞報導來琢磨怎麼通過數字媒體講好地方故事。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這些都是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首先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外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有利於塑造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也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 走出兩個誤區,講好漢字故事
    因此,有必要從學理上澄清有關漢字認知的這兩個怪論,在漢語國際傳播中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江蘇南通崇川區唐閘鎮街道組織青少年體驗活字印刷,感受中國漢字之美。新華社發 樹立漢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誌,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樹立文字自信,講好漢字故事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其中以消除「漢字繁難論」和「漢字落後論」的影響尤為重要和緊迫。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宜川中學的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上,以學習英語的形式了解中國文化故事,得益於陝西省教育廳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在教育精準扶貧方面的合作。《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的視頻課程選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這套書從策劃、編寫到出版歷時近兩年,由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國內外教育專家共同編撰。
  • 《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立足科普 講好故事
    此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一舉跨過了這兩道坎兒,科普性、原創性、可讀性、多樣化一個不少。選題源於「夢想」廣義的科普內容既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的責任編輯傅箎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他以往的編輯工作中就涵蓋了這兩個方面。「我們很早以前設計了一本關於中西文化對比的書,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出成。」
  •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講好襄陽故事,也就講好了中國故事!
    《舌尖上的襄陽大頭菜》工作照 導演鄭永強表示,用鏡頭講好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故事,也就講好了精彩的中國故事!要講好襄陽故事,創作好作品,就得趴在襄陽生活土地上,去感受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深入體驗,才能寫出真實完整、充滿溫度、震撼人心的襄陽故事。藝術最忌諱雷同,跳出前人窠必須走進傳統,再掙脫傳統羈絆,脫穎而出,開闢一方屬於自己的新領地!
  • 「理響兩江·六講」持續開展 形式越來越豐富
    志願服務活動正在新區各街道、社區如火如荼開展,將理論知識宣講與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廣受好評、反響熱烈。  其中,講典型的志願者分享了《中國機長》原型劉傳健的故事;講理論的志願者就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提升方法進行宣講;講科學的志願者普及了綠色蔬菜的相關知識;講健康的志願者普及了秋東季養生知識……志願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和生動詳實的案例,帶來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宣講。
  • 講好黨課 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原標題:讓聽的人和講的人同頻共振   「感謝組織,讓我再次重溫誓詞,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日前,85歲高齡的華中科技大學退休教授樊孝述,收到了學校黨委發來的「政治生日」簡訊,這是他在入黨60周年紀念日收到的最珍貴禮物。
  • 講好百姓故事 傳播社會正能量
    本次賽事經過全市各縣(市、區)委宣傳部、市直和中央、省駐湛有關單位的層層海選和推薦,以及複賽遴選,最後決出25個故事類作品、13個曲藝類作品參與金銀銅獎的角逐。最終分別決出故事類:金獎3名、銀獎8名、銅獎12名、優秀獎28名;曲藝類: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7名、優秀獎8名。金銀銅獎選手擇優聘任為湛江市第二批市級百姓宣講員。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活動】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
    【活動】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 2019-08-1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中國故事背後的理論
    當今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成就世界矚目,故事精彩紛呈,引來了世界的熱切讚許。然而,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也難免會遇到一些誤解甚至有意的曲解。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變得更加重要。相信,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也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
  • 「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培訓開講啦!連企學習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2020大連品牌故事大賽」於11月27日-11月29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辦賽前宣講培訓,由好典品牌智庫創始人、「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發起人鄭策文向企業代表分享講好企業品牌故事的方法及技巧,並有近10萬網友通過直播參與了此階段的培訓。
  • 【馬修為你講故事】紅色的鳥(惡魔龍的真相9)
    點擊藍字收聽往期故事【馬修為你講故事】惡魔龍的真相【馬修為你講故事】海東青與天鵝【馬修為你講故事】忘記名字的怪獸【馬修為你講故事】玉山歷險記【馬修為你講故事】單腳獸【馬修為你講故事】老柏樹的房客【馬修為你講故事】商羊舞點擊以下圖片收聽往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