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貴蘭和馬同學你們的準考證丟了?真相來了
2020年高考大幕已經拉開,有關高考的信息總是牽動著大家的心, 「粗心」學生不小心丟失準考證讓大家幫忙尋找的相關謠言也甚囂塵上。昨天開始,一則「楊貴蘭,你的準考證丟了」的消息在濟寧市民的微信群以及朋友圈中刷了屏,不少市民向平臺發來了求證消息。
-
【網警闢謠】網傳「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是謠言!
網警闢謠網傳「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是謠言!近日,一段「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的視頻在本地微信群、自媒體中傳播。經網警蜀黍核實:該消息系謠言,請大家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不知不覺,5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微信官方也及時整理了本月朋友圈的十大熱傳謠言。雖然微信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闢謠,每個月也都會做這樣的匯總,各種科技、科普媒體為了闢謠同樣不遺餘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謠言總是在滿天飛,尤其是朋友圈內,這就需要大家隨時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
11月起,微信頭像1年只能改5次?微信群無限期將取消?其實是這樣...
來源 | 中國經濟網 南方日報近日,有這兩個關於微信的消息瘋傳:微信頭像1年只能改5次!群二維碼保存後永久有效!小編的爸媽群就「中招」了……還有朋友問小編是不是真的微信官方深夜回應!網傳這張圖片是通過手機對著電腦屏幕拍攝的照片,照片中左上角有「騰訊客服」四個字,公告標題為《關於QQ微信等騰訊旗下軟體無法更改頭像資料公告》,內容中顯示「2017-11-1開始,QQ微信用戶資料(包括頭像暱稱籤名)1年只可以修改5次,在此1年等於365天」,落款為「騰訊系統項目組」,發布時間為10月27日,頁面底部客服號碼一應俱全。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高考前幾天,上面這條信息,通過好心網友,在微博、微信和QQ群、貼吧上瘋狂轉發。可這卻是一條不實信息,甚至暗藏騙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剛剛,微信公布了5月十大謠言!真相令人憤怒……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我們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5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最近,一個「人造假雞蛋」製作過程的小視頻在朋友圈瘋轉。兩個戴著袖套的人不斷從盆中撈出白色膠狀物質,塞入準備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放置了不少已製作完成的「假雞蛋」。
-
「992|闢謠」「鯊魚吃人」視頻瘋傳!恐怖謠言不可信!真相是這樣的!
驚悚消息瘋傳:「鯊魚吃人了」今天,有一則驚悚的消息在微信群中瘋傳:在海南三亞一處海灘上,「鯊魚吃人了」!與消息同時傳播的還有幾段小視頻,視頻中,一條鯊魚(疑似)在海灘上劇烈掙扎,周圍的海水被染成了紅色。
-
微信公布朋友圈8月十大謠言: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今天,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冠疫苗開賣、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行政拘留以及海霸王冷凍海鮮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等。日前,朋友圈流傳:「新冠疫苗已經出來了,498一支,打3支。部分人員可以優先使用,年底能普及。」
-
為什麼年年都有「準考證丟失」騙局?
「有誰認識楊貴蘭這個孩子 ,麻煩告知一聲,準考證掉在104路公交車上 ,放在新西站調度亭自己去拿。請轉發!日行一善,讓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能找到這位同學,孩子考上大學不容易。謝謝!」瘋傳「楊貴蘭丟失準考證」
-
網絡瘋傳「核輻射擴散示意圖」 四川核專家闢謠(圖)
網絡瘋傳「核輻射擴散示意圖」 四川核專家闢謠(圖) > 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氫氣爆炸事故之後,網際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張「核輻射擴散示意圖」。不過,果殼網網站欄目之一「謠言粉碎機」發現,這張圖的內容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而且是個「很沒有誠意」的謠言。3月14日晚上9點36分,「謠言粉碎機」在微博向廣大網友闢謠。 「謠言粉碎機」調查員也通過網絡信息查找,發現這張所謂的「核輻射擴散圖」最早出現和傳播於美國,但其真正製圖者不明。圖上的數據被誇大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
闢謠!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
6月14日晚間消息,最近很多人都認為國內疫情已經結束,然而最近兩天北京地區又出現了數例本土確診,網絡上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甚至謠言也出現。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其中有一則所謂網友投稿的謠言表示,這次微信和支付寶立了大功,很快就鎖定了 35 萬人,因為疫情之後市場內一直沒有現金交易,所有人都通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這個支付方式也方便了大數據確定有關人員,據說圈定了一個35萬人的大名單。
-
疫情謠言滿天飛?闢謠神器來幫忙
從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來看,在微信群但有部分人就信了,一傳十十傳百,甚至還加上自己附加的言語,以「標題黨」形式出現,可惡至極!官方還未闢謠,就信以為真了,導致別人受到謠言的傷害,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上學時老師就教導我們要明辨是非,講真話,不撒謊;父母大人也是同樣的教育我們,要三觀一致等,如今謠言已經被那些別有企圖的鍵盤俠搞得難辨真假了,現主要依靠專業的機構或官方進行闢謠,從而減少謠言的傳播。
-
微信公布2017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上榜
微信發布《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紫菜是塑料做的」高居榜首,「打開《川普患中風》的圖片會中病毒」、「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等也上榜。謠言不止,闢謠不歇闢謠君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
-
2014年哈爾濱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造謠—傳謠—闢謠—新的謠言—再傳謠—再闢謠,不少市民都感慨:微信就是稍微信一點。「H7N9死人」被轉發17歲女孩散播謠言被行拘「賓縣人民醫院醫生昨天凌晨四點二十一分因H7N9死亡,年齡31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被隔離。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但很快氣象官方局就出來闢謠了此事。真相是客觀的,不在乎人們信不信,但謠言的出現從本質上就是為了滿足人們主觀的情感訴求,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所以在迎合了人們的情感之後,謠言的傳播速度是超乎想像的。⒋信謠是烙印在基因裡的本能輕信謠言是烙在我們骨子和基因裡的。
-
微信頭像1年只能改5次?微信群的無限期將取消?官方回應
近日,有兩個關於微信的消息瘋傳: 微信頭像1年只能改5次! 群二維碼保存後永久有效! 騰訊官方回應: 都是謠言! 微信頭像即日起1年只能改5次? 10月27日晚,騰訊公司官方微博對此闢謠稱是謠言。
-
五月微信朋友圈謠言出爐:吃小龍蝦長蟲、吃活蝌蚪治病 ...
5、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最近,一個「人造假雞蛋」製作過程的小視頻在朋友圈瘋轉。通過視頻畫面中疑似塑料的透明外殼和右下角的黃色商品標籤這一信息,媒體記者在網購平臺上搜索到相關仿真玩具雞蛋。對比兩者可以發現,網上售賣的這款「惡搞玩具」——沙皮膠雞蛋,和網傳視頻中的「假雞蛋」一模一樣,連使用的標籤都是相同的。那麼,是否會有人將仿真玩具雞蛋冒充真雞蛋來售賣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
微信官方發布年度十大謠言:收文件有毒類謠言上榜
>2016年即將過去,趕在元旦到來之前,微信安全中心從年度熱傳的朋友圈謠言中,為大家選取了TOP10,它們或以一類謠言的形式出現,或是某個具有代表性的個案,一起來看看吧。真要都接力起來能幫助多少走丟的孩子......」真相:經證實,全國銀行系統並未發布此類通知,銀行網點也沒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上述信息為謠言。實際上,早在今年五月份,網絡上就流傳起了各種兒童守護點的版本,比如公交車站、某連鎖企業門店、書店、藥店等,然而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警方也表示,讓走失兒童離開原地去尋找特定場所,反而有可能加大走失風險,這種做法並不值得推廣。
-
第三季度謠言盤點
2018年的第三季度都出現了哪些謠言?你又信了幾個?「求真」欄目與百度闢謠平臺聯結推出第三季度謠言熱度榜,與您一起認清謠言背後的真相。 該傳聞是典型的「舊謠新傳」,幾年前就已經被官方闢謠過的傳聞,又換了一種說法在網上傳播,利用公眾對食品健康的關注來製作恐慌。需要提示大家的是,食品類謠言,傳播速度快,危害大,除了無心的傳聞,還有「有心人」故意散播謠言。所以面對這類謠言時更不應盲目相信和傳播,平時應多關注官方的科普貼。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謠言一:青島將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