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有種能射三百步的神臂弓,因為一種動物滅絕,這種弓就失傳了

2021-01-12 歷史店

我們都知道,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本古代的大百科全書,能讓沈先生記下來的,當然都不是凡品。在這本書的第十六卷《器用》卷裡,記載了一張弓。說它的射程可達三百四十多步。在宋代,這個射程絕對是一把狙擊步槍。到底這張弓是何方神聖,為什麼能射得這麼遠?下邊小編就給您從頭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張弓就是西夏神臂弓。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西夏神臂弓其實是一把"偏架弩",由弩身,弩機和踏蹬三部分組成。從簡單的說起,踏蹬,就是放在地上,用腳踏住,然後雙手拉弓上弦。為什麼還要用腳,當然是要獲得更有的動能,讓箭射得更遠。弩機,是神臂弓的半個靈魂。沒有弩機,只是弓箭,頂多算是把半自動步槍。有了弩機,射手既能長時間保持射擊狀態,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瞄準敵人。所以,有了弩機,西夏神臂弓就成了那個時代的大威力「狙擊步槍」。

真正的西夏神臂弓,它的弩身的製作複雜,已經達到了神秘的狀態。而且弩身的製作材料還絕對要求原產地:主要材料,是西夏所產的一種韌勁十足的木材;關鍵配件,要用西夏所產的,一種成年公犛牛的巨角。這種犛牛牛角很長,顏色黃黑相間,還自帶花紋。製作步驟同樣神秘。今天,我們只知道要先將牛角切成長長的薄片,然後,再根據弓的不同部位,選擇不同長度,再用特殊熬製的膠,將薄片逐一粘起來。這才是西夏神臂弓的靈魂所在,因為在沒有碳纖維和納米材料的古代,唯有這兩各材料組合在一起,才能讓人把一支又一支鋒利的利箭,在三百多步之外,準確地射入敵人的胸膛。

西夏一朝,神臂弓的製作都被列為國家機密。西夏國地狹人少,在宋、遼的合圍之中,即使全民皆兵,也依然是危機重重。有了神臂弓,這個難題就好解決多了。在敵人的弓箭射程之上,西夏軍卻可以準確地射中對面的敵人。能讓西夏能存活近二百年,神臂弓當仁不讓,功不可沒。

就沒有人想克隆西夏神臂弓嗎?當然有,堂堂大宋朝就曾花高價買來走私的西夏神臂弓。可弓倒是好弓,就是不會造,用一把,少一把。一直到清朝,人們始終以國家的形式,試圖複製出西夏神臂弓。可是,西夏神臂弓的製作技術相當複雜,而且西夏人還代代口口相傳,絕對不留圖紙或安裝手冊。這也好辦,史上有記載,元朝曾經得到兩名西夏的專業制弩匠,而且還是一對父子,絕對正宗。可皇帝老兒根本就沒高興起來,因為,製作神臂弩的材料比技術更加難以得到,必須要西夏地區生產的。還有更要命的,造弩的重要材料犛牛角,而成年的公牛頭上的牛角,才是製造神臂弓的絕佳好料,因為連年的戰爭,成年公犛牛,竟被屠殺殆盡,而剩下的小犛牛的牛角質量和普通的黃牛和水牛也差不多,沒有了一流的犛牛角,神臂弓也就無從談起了。

西夏神臂弓的最後結局是:《宋史·兵志》上有神臂弓的記載,但僅是描述,連個正式的樣圖都沒有。《永樂大典》上記有神臂弓的機關圖樣,可惜這部典籍毀於第二次鴉片戰爭,神臂弓自此徹底失傳。

用武俠小說的筆法給西夏神臂弓做個總結:咚個咚,從此,世間再無西夏神臂弓。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

相關焦點

  • 神臂弓到底是個什麼結構,真能射三百步,洞重札嗎?
    神臂弓的結構,是與常見的踏張弩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實際是弩,而名為弓。其實原始文獻裡已經說得很明確了,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或者根本就忘記了。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旋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党項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 古代的弩為何大受歡迎,統治千年戰場,著名的弩又有哪些
    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雖然和弓都是遠程兵器,但也是有所不同的,與弓手相比,優點是射程遠,命中率高,威力大,對使用者需求低。缺點也是明顯的,射速較慢,裝填時間長,但依舊不能影響在軍隊中的歡迎度。再來說一說弓弩的構造,弩的整體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弩臂、弩弓、弩機。弓橫放在弩臂的前端;弩機裝在弩臂偏後的地方。
  • 弩比弓強力得多,那為什麼古代打仗還有那麼多人愛用弓?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漢末馬均又對其進行改進,可一次發射五十支弩箭,「言作之可令加五倍」,重量也大大減輕,不過這種一次性發射全部弩箭的弩後來失傳了。這種弩有個裝滿弩箭的木匣,用一根木桿連續推動木匣,就可以連續上弦連續發射弩箭了,不過威力實在拿不出手,射程還不到十米,若論有效殺傷距離,恐怕只有面對面才能將人射死。
  • 史上最神秘的六種文字,全部失傳,精通一種你就成國寶級專家!
    後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一方面依靠中華文明的歷史記載,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文明留有文字記錄。但是,這些文明的文字已經徹底失傳,或只有極個別的人才真正精通,讀懂這些文明曾經的風雲歷史。當然,這些文字的存在,也在訴說著他們曾經的輝煌。只是,很多文字的失傳,和文字自身息息相關,利於承載信息的同時,也要利於傳承。因為這些文字不具備這樣條件,所以現在成為「天書」了。
  • 中國傳統弓磅數折算考(宋/明)
    故此處仍是元代史官筆下的漢制推算,而非宋制;《宋史》之庸凡冗雜,可見一斑。按漢制推算完開弓三百斤=145.5磅,弩八石=465.6磅;如果是不張弓測法計算再擠一擠水分,所謂的三百斤400磅神弓,最多就是一隻80~90磅左右普通的宋弓,所謂「八石」也最多就是宋斤制的二石。當然即便這樣也不算辱沒英雄,作為20歲左右的年輕人開80磅弓實射射準在今天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但由於各種人類和自然災害,有大量動物逐漸滅絕。人類的濫捕亂獵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受人類的影響而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那麼,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呢?
  •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3種動物,有一種被吃掉50億隻
    因為肉太好吃,被人類吃到滅絕的3種動物,有一種被吃掉50億隻地球46億年的歷史當中,誕生過無數的物種,一些物種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遷而滅絕,而另一些則因為天敵的影響從地球上消失了,但除了環境和天敵兩大因素以外,還有一些生物是因為「太好吃」而被人類吃到滅絕的。
  • 全球23種面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其中我國有10種
    根據2018年最新更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紅色名錄),我們了解到目前截止目前已經有96951個物種被列入紅色名錄,它們代表著這些動物數量稀少,物種的繁衍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其中26840種瀕臨滅絕,代表著它們它們已經接近於無法存續物種的基因。
  • 這種可愛的動物,幾乎沒有天敵,卻因為人類的出現瀕臨滅絕
    人類,作為地球上的統治者,不斷的改變著世界,也不斷在破壞著世界,許多生物都因為人類的出現而滅絕,也許我們並不是元兇,但我們肯定是誘因。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生物,是袋鼠的近親,可愛、呆萌,對人類幾乎沒有任何攻擊型,卻因為人類的出現逐漸走向滅絕,它就是--樹袋熊。
  • 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有時由於氣候因素,有時由於人類的幹預,或由於自然悲劇,甚至由於無法解釋的原因,某些動物物種正面臨從我們的星球上消失的危險。這絕對是一個壞消息,尤其是當某個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是由於人類的錯誤行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迫使我們認真思考我們在這個星球上所扮演的角色。這一次,V哥就要為你帶來:因為人類行為,11種存在滅絕危險的動物。
  • 射箭高手教會徒弟,徒弟卻想害死師傅,最終絕技失傳!
    古時候有一個射箭高手叫甘蠅,開弓放箭,箭無虛發,射獸獸倒,射鳥鳥下,那叫個百發百中。甘蠅將技藝傳給了弟子飛衛,飛衛得其真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師傅甘蠅的技藝有過之而無不及。飛衛也收了個徒弟叫紀昌,紀昌拜師過後,飛衛的教學方法很特別,他對紀昌說:「學習射箭的最關鍵的是練眼功,第一步是練習眼睛的定力,你要練到眼睛不受外界影響,看東西時眼睛能一眨不眨,才能開始第二步。你也沒有必要在我這兒練習,你回家自己練習去吧,練好後回來找我。」紀昌一路想怎麼練習眼的定力呢?嗯,有了。他回到家裡,他老婆正在織布,他想仰面躺在織布機一側,他老婆問:「怎麼了?
  • 古代弩歷史告訴你這是種武器
    不少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希望能夠停售這種危險的「牙籤弩」。牙籤弩殺傷力有多大,經過相關實驗,發現其殺傷力的確不小。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
  • 地球上最難以置信的8種美麗動物!因為獵殺,而瀕臨滅絕|第一波
    以目前的滅絕速度,我們可以預計——世界上20%的物種,將在未來30年內滅絕。自從恐龍在6500萬年前結束統治以來,這種破壞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儘管造成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破壞;但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狩獵戰利品,也同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中,狩獵的原因之一,包括食用。
  • 太陽比月亮更難射,為啥后羿能射下九個太陽,卻射不下一個月亮?
    女乙和女庚從堂屋中央取下那強大的弓,拂去塵埃,並三枝長箭都交在他手裡。他一手拈弓,一手捏著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個滿弓,正對著月亮。身子是巖石一般挺立著,眼光直射,閃閃如巖下電,鬚髮開張飄動,像黑色火,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見他當年射日的雄姿。颼的一聲,只一聲,已經連發了三枝箭,剛發便搭,一搭又發,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別那聲音。
  • 5種已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
    5種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被發現冰凍遺骸,或能被重新「復活」!成年個體身長足有三米長,四肢均有利爪。中新世時期因為不能適應急劇變化的氣候,在此後的數十萬年中逐漸消失。
  • 因為人類行為,這6種動物未來或將瀕臨滅絕!(下)
    這篇文章我們接上篇文章,《因為人類行為,這6種動物未來或將瀕臨滅絕!》,很抱歉,再就是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編將會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感謝大家的理解。6、袋鼠袋鼠是有袋動物,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是唯一跳躍的大型動物,它的外觀,有袋動物的條件和跳躍成為旅遊景點的亮點,雖然數量龐大,但也有肉類消費、觀光開發、偷獵、地球變暖等問題,也有滅絕的危險。
  • 五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最後一種見證了恐龍的興起和滅絕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動物會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這些動物都是在地球生生活了最少活了百萬年的存在,其中的一些佼佼者甚至見證的恐龍的興起以及滅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五種生活在地球上的「活化石」,看看它們究竟有什麼特點。
  •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第一種,長江鰣魚,聽名字也知道,這是一種產於長江的魚,但是這種魚對溫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般只在二十到二十二攝氏度生存的,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使它們斃命的,算是十分嬌貴的了,但是這也是個致命的缺點,而且這種生物都已經30年沒有見蹤影了,要是再過20年還沒有見到一隻的話,那就真的是已經滅絕了。
  • 因為肉質鮮美,這2種生物被吃到滅絕,有一種連它的皮都不放過!
    地球在宇宙當中誕生大約有46億年的時間,在漫長的歷史當中出現過無數的物種,甚至有些物種是人類從未見到過的,適者生存不適應環境的就被淘汰,一些物種因為沒能適應地球突如其來的環境變化,慢慢從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也有一些物種是因為自己的天敵過度捕捉,慢慢從地球上消失了,但是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地球上有這樣2種生物全是被人類給吃滅絕的,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