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古代的戰爭是非常頻繁的,如果說到軍隊中最重要的是什麼,絕對非兵器莫屬了,好的兵器甚至能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所以鐵匠在軍隊中是非常吃香的。大家都知道我國兵器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後來專門排了十八般武藝,就是對武器做了個排名。
明代記載: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可見早在以前人們就認為遠程兵器要優於近戰兵器。無論是是守城還是大規模的戰鬥,甚至是水戰的最佳選擇。下面就具體談談排名第二的弩。
弩是古代最常見的冷兵器,和弓手共稱弓弩手,在軍隊中的人數達到六成左右,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雖然和弓都是遠程兵器,但也是有所不同的,與弓手相比,優點是射程遠,命中率高,威力大,對使用者需求低。缺點也是明顯的,射速較慢,裝填時間長,但依舊不能影響在軍隊中的歡迎度。
再來說一說弓弩的構造,弩的整體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弩臂、弩弓、弩機。弓橫放在弩臂的前端;弩機裝在弩臂偏後的地方。弩最重要的部分是是弩機,弩機一般為銅製,裝在弩「的匣子裡,前方是用於掛弦的,現在的說法叫做扳機。再之後就是瞄準用的準星;從西漢開始弩的「望山」上刻有刻度,作用相當於現代槍械上的標尺,便於按目標距離調整弩發射的角度,提高射擊的命中率。這就是弩的方便之處了,即使新手很快就能熟練運用。
由於弩的製造困難,所以出現的時間要比弓晚,即使如粗,弩的最早記載記載時間也是在三千年前,早在戰國時代長平之戰遺址:秦弩射殺40萬趙俘留下的部分青銅箭鏃遺物,可見戰國時代使用弓弩參戰很常見,秦時已經廣泛用於大規模戰爭,秦朝軍隊之所以所向披靡與弩是脫不了干係的,到了宋朝更是發展到了頂峰,到了清朝,由於火藥槍枝的廣泛應用,弩最終沒落下來。
再來說說我們國家最出名的幾種弩
連弩車
連弩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是戰國時期出現的最強大的遠射兵器,屬於多發弩炮。連弩車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是裝在車上的,體型巨大,需要多匹馬拉動,靈活性出眾,這種弩炮一次可以發射七支弩箭,弩箭長一丈,粗如鵝卵。中間的一支弩箭最長,兩邊各三支略小。連弩車的射程可以達到七百米左右,傳說就連房屋都能射塌。
諸葛弩
一般叫做諸葛連弩,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在妻子黃月英的幫助下發明的一種武器,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強大,射殺效果非常好。但由於製作困難只有少數人使用,可惜在後世中失傳,但仍有民間大神能夠仿製出來。
神臂弩
又名「神臂弓」,是宋朝時期研製出來的一種威力強大的單兵弩,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步,弩箭可射入榆木半杆,當時在宋朝可以算是制式武器,北宋抗遼、抗西夏、南宋抗金的遠射利器。保衛大宋邊境,此後一直使用到大明晚期,可見它的歡迎度。
從弩的發展過程就能體現古代人的高超智慧和出色的想像力,即使現在仍然在使用,在特定環境中綻放光彩,如果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