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深圳12月29日電 SARS危機後,門診部選址成為引發矛盾的敏感問題,居民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居住的小區是否存在公共衛生安全隱患。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佳嘉豪苑社區,門診部設在住宅裙樓的規劃引起了3000戶居民的聯名反對。昨天,應業主的要求,南山區衛生局為此舉行了聽證會。
據悉,這是《行政許可法》今年7月1日實施以來,該市首次舉行行政許可聽證會。
據了解,南山區衛生局於2004年6月,根據市衛生局公告,開始受理區內單位和個人申報社會醫療機構申請。之後,李壽民申請在佳嘉豪苑一樓、二樓商鋪開設「同德門診部」,申請科目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等診療科室,衛生局審查合格。而在此期間,佳嘉豪苑業主代表多次到市、區信訪部門和衛生局上訪,反對在佳嘉豪苑開設門診部,主要理由是怕醫療汙物有可能傳染疫病給小區居民。
聽證會上,業主們作為「利害關係人」,從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三個方面闡述了他們的觀點。
他們說:「門診部的醫療汙物將直接破壞我們『宜居』的生活環境,導致我們的房屋貶值,疫病的傳染性更會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
據了解,2002年12月28日,佳嘉豪苑預售開盤,售樓書與廣告銷售宣傳等未明示小區有醫院的規劃。2003年,SARS暴發。此時,業主發現佳嘉豪苑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記載有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門診部規劃指標。業主強烈要求開發商變更門診部的規劃。2003年7月7日,開發商通過81%以上業主籤名,向深圳市規劃委與國土資源局南山分局提出變更門診部規劃的申請。2003年9月10日,深圳市規劃委與國土資源局南山分局就門診部的規劃變更致函南山區衛生局,請南山區衛生局拿出意見並復函。但此後,佳嘉豪苑業主沒有見到任何答覆。2004年8月22日,業主突然發現「同德門診部」已經施工,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投訴。
佳嘉豪苑業主還曾經尋訪到鍾南山院士。鍾南山就此給南山區衛生局出具了書面的個人意見:「從專業的角度看,在居民小區興建醫療機構應優先考慮公共健康問題,要妥善處理好排汙和空氣汙染的問題。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如SARS來臨時,香港淘大花園社區感染的嚴重事件。」
「同德門診部」申請人通過委託人也在聽證會上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同德門診部是依法申請並經過有關專家審核和評定獲準開設的。國家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進社區,門診部建設在小區裡是為了方便居民,是一項便民服務。門診部的設立不會給附近居民帶來環境問題,其醫療廢氣、廢水將按標準處理,派專人負責;並在排汙、通風等問題上加強管理,不存在病菌危害問題。而且,門診部建設的科室裡並沒有肝炎科、皮膚科等傳染病科室,不會對居民造成病菌汙染。
南山區衛生局則認為,門診部的審批有一系列的參照標準。是否因大多數居民反對就要變更規劃,這並沒有相關法規可循。衛生局同時認為,門診部建在居民樓裡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
聽證會從上午一直持續到下午。此間人士評論說,不管最後結果如何,聽證會把停留在紙面上的《行政許可法》落到了實處,表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自覺性提高了,市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嚴格監督政府部門依法行政。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