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榆林市第二醫院正式將「PICC門診」更名為「血管通路門診」,成為全市首家開設「血管通路門診」的醫院。「血管通路門診」的開展標誌著我市靜脈治療護理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據了解,PICC是由外周靜脈置入、導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靜脈的深靜脈置管,可保留7天至1年時間。它主要適用於中長期靜脈治療、腫瘤化療、胃腸外營養治療、外周靜脈條件差、輸注強刺激性或腐蝕性藥物的患者。PICC的使用,避免了反覆穿刺靜脈給病人造成的痛苦,能保護外周靜脈,穿刺危險性低、損傷較小,不受年齡限制。真正能做到靜脈輸液「全程治療、一針穿刺」,不限制手臂的活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總治療費用。
榆林二院於2008年率先在榆林地區開展PICC置管穿刺技術,至今已有12餘年。2015年成立了PICC門診,為了滿足各種置管及帶管出院患者延續護理服務的需求,給患者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靜療護理服務,經過前期的籌備,正式將「PICC門診」更名為「血管通路門診」。門診共分為四區,分別為:患者等候區、辦公區、維護區、置管區。配備了PICC引導穿刺專用超聲導引系統,將超聲引導聯合塞丁格穿刺置管技術運用於臨床,在置管成功率及併發症控制等方面收到滿意的效果。培養了PICC專科護士11名,擁有一支操作規範、經驗豐富的靜脈治療團隊。
據了解,血管通路門診的宗旨是為中心靜脈置管患者提供連續、優質、高效的專業化服務,為廣大患者帶去更多福音。
來源 榆林日報微信
通訊員 劉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