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10日訊(浙江日報記者袁豔 區委報導組呂耀明 華夏 蔡卡特)如果要問,如今在蕭山最熱的詞是什麼?無疑是G20杭州峰會。
對於即將在家門口舉辦的國際盛會,蕭山如何以更美的姿態展示浙江風採、中國形象?蕭山的幹部群眾正以G20杭州峰會為圓心,共繪同心圓。
幹部行不行,就看如何服務保障G20。距離G20杭州峰會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蕭山黨員幹部越發鼓足幹勁擰緊「發條」。
作戰圖上
紅色標線顯擔當
清晨,天蒙蒙亮,妻子和女兒還在睡夢中,秦君彪躡手躡腳地起床,向蕭山機場公路改建工程工地奔去。
蕭山機場公路,「省門第一路」,而在即將召開的G20杭州峰會期間,這條路也被稱為「國門第一路」,受關注程度可想而知。
眼看著通車時間越來越近,身為杭州蕭山交通投資集團基礎設施建設指揮部工程管理部副經理,秦君彪正和同事們忙著對高架箱梁進行又一輪的檢測。
自2014年7月初第一臺鑽機開工,20多個月來,秦君彪每天都早早來到指揮部,經常最後一個離開工地。身為工程進度、質量管理人員,秦君彪時常幾天幾夜不離工地。
有時候抽空在工地給家裡打個電話,聽著4歲女兒的埋怨:「爸爸什麼都好,就是不回家不好!」愧疚之感總是湧上秦君彪的心頭。
匆匆掛斷電話,這個七尺男兒自覺虧欠家人太多。記得1月那次強寒潮天氣來臨,家中水管因為冰凍爆裂,妻子萬般無奈下打來電話求助。「天氣這麼惡劣,工地忙,實在走不開。」正在組織工人做防寒工作的秦君彪只能在電話裡叮囑家人先關了總閥門。誰想到,在工地一連忙了一周,家裡的水管也沒換上,妻子每天只得到鄰居家接水用。
如今,站在高架橋上,春風拂面,想像著14.6公裡高架橋通車後,車輛疾馳而過的場景,秦君彪心裡感到有些高興,「工程即將交付使用,就像交卷子一樣,為了G20杭州峰會期間展現浙江交通風採,我們再苦再累也值得。」
正是有「秦君彪們」的舍小家顧大局,這條迎賓大道改建工程才能如此順利迅速推進。
在蕭山機場公路改建工程指揮部牆上的「作戰圖」中,這條迎賓「國門第一路」清晰可見:全長約19.55公裡,其中高速公路高架橋長約14.6公裡,全線設互通立交7處。每完成一段,指揮部便會在「作戰圖」上用紅線標註出來。
「每一段紅色標線,都凝結著幹部、工人的奉獻和擔當。」杭州蕭山交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機場公路改建工程指揮長金文華告訴記者,「施工高峰時,有1萬多名幹部、工人日夜奮戰在一線。指揮部的幹部為了保障工程推進,『5+2』、『白加黑』,毫無怨言。」原定工期3年的改建工程,一再優化方案,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僅用20個月提前完成高架橋貫通,並且未發生一起責任事故。
環境整治
開弓沒有回頭箭
以最優良的城市環境迎接G20杭州峰會。如今,在蕭山,無論是峰會項目建設工地,還是治水拆違等環境整治一線,廣大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動真碰硬,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寧圍街道寧安社區在當地很出名,因為這裡曾經是「握手樓」林立的社區。
寧安社區是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後歷史遺留下來的城中村,既有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房,又有新農村區塊。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湧入,催生了火爆的租房市場。在高額租金收益的驅動下,且因過去管轄單位不明確等問題,社區違法建築「遍地開花」,很多舊房套新房、樓上又建樓,出現了樓宇之間只留縫隙的「握手樓」「親吻樓」,各類管線、電線等穿牆而過、錯綜複雜,更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
迎接G20杭州峰會,髒亂差的「硬骨頭」必須啃下。蕭山區委、區政府下定決心啟動寧安社區城中村綜合整治。
20萬平方米違建,涉及656幢房屋,拆違阻力之大、任務之艱巨,可想而知。
「開弓沒有回頭箭」,蕭山專門成立寧安社區綜合整治指揮部,精心挑選10名年輕後備幹部進駐支援,與街道幹部組成16個工作小組分戶包幹。
近日,記者跟著寧圍街道城管科科長徐鴻剛一同走進寧安社區,流動宣傳車在社區來回行駛,滾動播放有關拆違的規定。置身在拆違的轟鳴聲中,眼見一幢幢「握手樓」分離,拆出了生命通道,更拆出了新空間。
幹部們深知,拆違沒有捷徑,秘訣只有兩個字:「溝通」。「剛啟動拆遷時,幹部走在路上,經常要被指指點點。我們就對600多戶農戶,挨家挨戶上門把問題說清、講透,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徐鴻剛說,社區內所有違建戶,幹部登門走訪每戶不下10次。社區黨員幹部、村民小組長「打頭陣」,自家的違建帶頭拆除,清退租戶。正是這份執著和「走心」的工作作風,打消了群眾的觀望心理。
綠化美化,庭院改造、公共配套設施改造……如今,一張新型城市社區的規劃藍圖展現在寧安社區居民面前。「房子拆的時候,的確很心疼。可黨委、政府都幫我們規劃好了,想想以後社區環境越來越美,這房子拆了也值。」社區一位居民不禁感嘆。
乘「峰」破浪
鐵的作風贏民心
「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實作風、最好效果,精心做好峰會服務保障工作」,蕭山新街街道的幹部微信群裡,黨工委書記湯衛每天一早都會發出「作戰」指令。
新街街道辦公樓一樓的公示牌上,峰會倒計時牌醒目可見。身穿衝鋒衣、腳踩運動鞋的城建科副科長朱亮梁,從村裡的拆違整治一線回來,跳下車、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走進辦公樓,他習慣性地看一眼倒計時牌,給自己提個醒。
「服務保障G20,我們幹部就得像戰士一樣,時刻準備衝到一線。」80後幹部朱亮梁早已把這身裝束當成「標配」。
不僅要「祛斑洗臉」,更要借著峰會,迎難而上,把「裡子」治理好,該拆的拆、改整的整。截至3月底,新街街道已拆違30多萬平方米。拆除的每一平方米,都傾注著幹部們前期的艱辛付出。其中的酸甜苦辣鹹,幹部各有品味。
新街街道農業科長董葉峰是沿江村的聯村組長,如今對村裡的家家戶戶情況都瞭然於心。
「現在,我每天都和村幹部打成一片做工作,就像『戰友』一樣。」董葉峰坦言自己工作更接地氣了,做群眾工作也更有底氣。前幾天,他在微信群裡發的一條信息,引來同事點讚。原來,走訪村民時,一名拆遷戶熱情地端上蘋果、瓜子招呼他們。董葉峰連說「沒想到」,「前幾天,遇到一大姐,拉著我說『當初拆了違法建築,心裡真是不捨得,可現在村裡治理得清清爽爽,打了圍牆、種了綠樹,看著心情都好了,這違建該拆』。」
風清氣正,心齊勁足,蕭山黨員幹部以鐵一樣的作風服務保障G20杭州峰會,更感動了廣大群眾,贏得百姓理解和支持。67歲的唐秋珍帶頭拆除了自家違建的廚房和老人房,還燒水慰問拆違人員,幫助做左鄰右舍的思想工作;農戶傅建忠、傅建榮兄弟自願拆除了近1000平方米的違建廠房;有的農戶為了拆房機械進出,忍痛割捨了自己種植的苗木和庭院花草……
在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俞東來看來,服務保障G20杭州峰會的最前線,是檢驗蕭山黨員幹部精神狀態的試金石,也是錘鍊幹部優良作風的大賽場。在這場大考中,蕭山不僅城市「顏值」高了,黨員幹部作風實了,幹群關係也更加和諧,「我們借著G20杭州峰會的東風,促進幹部作風轉變,打造一支有激情、過得硬、能打勝仗的幹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