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和機器學習的超緊湊型粒徑分析儀

2020-11-26 科學網
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和機器學習的超緊湊型粒徑分析儀

 

近日,西班牙光子科學研究所(ICFO)Valerio Pruneri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荷蘭、丹麥、德國、英國等歐洲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發表題為「An ultra-compact particle size analyser using a CMOS image sensor and machine learning」的高水平論文。

該團隊製作了一種低成本的小型粒徑分析儀(PSA),其能夠確定懸浮在液體中顆粒的體積中值直徑。該設備在尺寸、重量和成本方面要比現有的小一個數量級,其測量顆粒大小的精度至少可與商用的基於光的顆粒大小分析儀相媲美。顯微鏡下的微粒肉眼看不見,但卻到處都是。在大氣中,它們使天空有了顏色;在洗滌劑中,它們提高了洗滌的效率;在藥物中,它們隨粉末製成藥片。通過使用低成本的電子元件和機器學習,該團隊開發出了一種新的低成本可攜式設備,這種設備能夠在廣泛的工業應用中高精度地測量微粒的大小。

近年來,基於光散射的顆粒尺寸分析在很多領域有廣泛應用,在用於顆粒表徵的光散射技術方面取得了許多進步。在許多工業和環境應用中,確定微觀顆粒的大小和分布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製藥工業中,對含有各種化學成分的顆粒進行在線測量和控制(在片劑固結之前)可能會極大地提高最終醫療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此外,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喝的水和我們吃的食物也可能含有許多不健康的微粒,這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 基於靜態光散射或雷射衍射(LD)PSA成為用於測量顆粒的最廣泛使用儀器,但是,這些設備通常尺寸較大,較重且價格昂貴。

傳統上,基於LD的PSA被廣泛用於測量從幾百納米到幾毫米的粒度。在這樣的裝置中,雷射聚焦在一個稀釋的粒子樣品上,產生衍射(散射)圖形,由一組光探測器測量,並利用成熟的散射理論轉換成粒子大小分布。這些設備精確可靠,但體積大(每個尺寸大約半米),重(幾十公斤),價格昂貴(通常要花費10萬美元或更多)。此外,它們的複雜性,以及它們通常需要維護和受過高度培訓的人員事實,使它們不切實際,例如在大多數在線工業應用程式中,需要在處理環境中多個位置安裝探頭。

新開發的PSA採用準直光束結構,使用一個簡單的發光二極體(LED)和一個單一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圖像傳感器,類似於智慧型手機中使用的傳感器。關鍵的創新是小角度空間濾波器(ASF),它由一組不同直徑的孔組成,這些孔是從聚合物棒中擠出來的。在照亮目標樣品時,光散射並通過ASF到達傳感器。從不同大小的孔中收集的光代表了不同的散射角度。採用自適應機器學習(ML)模型將傳感器圖像轉化為粒子大小。

為了驗證新的PSA,研究者在不同濃度的液體分散液中,測量了大小分布範圍從13 µm至150 µm的玻璃珠。雷射衍射系統不能測量如此高濃度的光,因為光被散射多次,導致散射模式不能轉換成粒子大小。利用隨機森林機器學習算法,可以成功地分析來自新設備的數據,增加可測量的顆粒大小和濃度的工作範圍。隨機森林算法克服了目前由於多次散射造成的理論局限性,擴大了工作尺寸範圍和應用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液體測量中。通過分析從CMOS圖像傳感器陣列獲得的ASF圖像,結果顯示了高濃度下多重散射如何根據被測粒子的大小來突出多重散射,以及隨機森林算法如何修正這個問題。因此,提出的PSA具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成為適用於多種工業應用的經濟高效且緊湊的解決方案。

圖1:基於機器學習的粒徑分析儀的工作原理 (a)測量顆粒懸浮物的實驗裝置示意圖,顯示了由耦合LED的光纖、CMOS圖像傳感器攝像機和聚合物角空間濾波器(ASF)組成的光學硬體。(b) ASF的工作原理: 將粒子樣品中的散射光收集到特定的累積截止角,截止角由孔的幾何尺寸確定。為了簡單起見,只表示了兩個孔,但是在最初的實驗中使用了23個不同直徑(即截止角)的孔。(c) ICFO中光學硬體實驗室原型。

(來源:科學網 OSANJU)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0-0255-6

相關焦點

  • 機器學習的出現推動了圖像傳感器的創新
    機器學習的出現推動了圖像傳感器的創新 安森美半導體 發表於 2020-12-01 15:38:22 視覺傳感器對於數據採集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 cmos和ccd的區別 cmos和ccd如何區分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縮寫,指的是製造大規模集成電路晶片用的一種技術或用這種技術製造出來的晶片。而常見的感光元件還有CCD,cmos和ccd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基於tms320vc5416和圖像傳感器0v7620的足球機器人設計
    而自行開發足球機器人全套控制系統的底層硬體和底層控制軟體,雖然其自由度和靈活性高,但工作量很大。本文介紹了基於 0v7620圖像傳感器的足球機器人視覺系統。2 Robosot視覺子系統原理圖 1所示是一個嵌入式視覺子系統的硬體框圖。
  • 高速CMOS圖像傳感器的各種類型及應用介紹
    高速圖像傳感的最新趨勢 如今CMOS是高速圖像傳感器首選的技術。當今市場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速圖像傳感器的三個發展趨勢,即超高速,片上功能集成和普通的高速成像。 像素率是解析度和幀率的乘積,如今該指標提升了許多。目前所公布的圖像傳感器為1024x1024像素,每秒的全幀率超過了5000。
  • 利用機器學習管理車輛傳感器退化
    打開APP 利用機器學習管理車輛傳感器退化 EEWORLD 發表於 2020-11-29 10:29:00 例如,Microchip已經推出了用於汽車應用的感應式位置傳感器,如汽車節氣門體、變速器齒輪感應、電子動力轉向和油門踏板。需要位置測量不受雜散磁場的影響,不需要外部磁性裝置。 雖然工程師希望確保傳感器能在不同的溫度範圍內工作,但他們擔心機械結構的變化和磁性的退化從而影響精度。但是感應式位置傳感器使用的是金屬而不是一塊磁鐵,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
  • 植物冠層圖像分析儀(冠層分析儀)的功能特點介紹
    打開APP 植物冠層圖像分析儀(冠層分析儀)的功能特點介紹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2-04 14:00:53
  • 超低噪聲X射線CMOS圖像傳感器,為天文學和醫學成像實現突破
    X射線CMOS圖像傳感器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總部位於英國的vivaMOS日前正與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成像領域專家進行合作,開發用於光學天文學和醫學成像領域的超低噪聲CMOS圖像傳感器
  • 圖像法粒度粒形分析儀是保持材料一致性的解決方案
    有文獻報導,同等粒徑下(D50=10μm),球形的中間相碳微球(MCMB)比層狀石墨有更好的倍率和循環性能;相同形貌下,粒徑較小的石墨具有較好的倍率及循環性能。雷射粒度儀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要求,圖像法粒度粒形分析儀作為新一代粒度儀是保持材料一致性的解決方案。 圖像法粒度儀分為動態和靜態,也可以做幹法和溼法,完全符合ISO-13322規範。歐奇奧儀器的幹法粒度範圍從0.2μm到3000μm; 溼法範圍0.2μm-1000 μm。
  • 新型緊湊型超靈敏磁力計研發成功,比傳統霍爾效應傳感器高20倍
    打開APP 新型緊湊型超靈敏磁力計研發成功,比傳統霍爾效應傳感器高20倍 佚名 發表於 2020-06-10 14:56:26
  • CMOS圖像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及設計考慮
    CCD圖像傳感器由於靈敏度高、噪聲低,逐步成為圖像傳感器的主流。但由於工藝上的原因,敏感元件和信號處理電路不能集成在同一晶片上,造成由CCD圖像傳感器組裝的攝像機體積大、功耗大。CMOS圖像傳感器以其體積小、功耗低在圖像傳感器市場上獨樹一幟。
  • 低成本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醫學技術向前發展
    醫學技術一直是CCD(電荷耦合設備)圖像傳感器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現在,CMOS傳感器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究其原因,首先,CMOS圖像質量可與CCS圖像相媲美。其次,利用標準半導體製造工藝,CMOS傳感器在價格方面佔據很大優勢。第三,CMOS傳感器在電路集成方面的無限潛力可以減少輸入輸出接口數量。
  • 圖像傳感器大PK:CMOS較量CCD
    圖像傳感器包括CCD與CMOS兩種。其中,CCD是「電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簡稱,CMOS是「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簡稱。
  • CMOS圖像傳感器基本原理與應用簡介
    1 引言圖像傳感器是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裝置,在數位電視、可視通信市場中有著廣泛的應用。60年代末期,美國貝爾實臉室發現電荷通過半導體勢阱發生轉移的現象,提出了固態成像這一新概念和一維CCD(Charge-Coupled Device 電荷耦合器件)模型器件。到90年代初,CCD技術已比較成熱,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但是隨著CCD應用範圍的擴大,其缺點逐漸暴露出來。首先,CCD技術晶片技術工藝複雜,不能與標準工藝兼容。
  • CMOS圖像傳感器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浪潮
    通過機器視覺技術,無人機不但能感知障礙物,還能知道自己和障礙物的距離,實現精準的避障和繞障。 機器視覺的概念源自於機器人領域,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對其定義為:「通過光學的裝置和非接觸的傳感器自動地接收和處理一個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得所需信息或用於控制機器人運動的裝置。」 機器視覺常以完整系統形式出現,通常可劃分為光學成像、圖像傳感器、圖像處理、IO和顯示等五大模塊。
  • 利用RGB圖像和機器學習方法估算水稻氮素營養
    ,並使用了三種回歸方法(簡單的非線性回歸SNR,反向傳播神經網絡BPNN和隨機森林回歸RF)估算水稻地上部乾物質(DM)、氮積累(NA)和葉面積指數(LAI),植物表型資訊介紹如下。紅-綠-藍(RGB)圖像是作物氮素營養評估的有力工具。目前已經提出各種利用作物氮營養參數和圖像指數的回歸模型,但尚未對其氮素估算的準確性和泛化性能進行全面評估。
  • 【道科創】格科微,國內CMOS圖像傳感器龍頭公司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CMOS圖像傳感器(CIS)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圖像傳感器的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自從在手機中引入相機以來,CIS技術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最近科創板受理的企業-格科微,其主營業務為CMOS圖傳感器和顯示驅動晶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在手機鏡頭上,而我們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用到手機鏡頭。
  • 粉體學基礎知識——粒徑和粒度分布
    2、等效粒徑 等效粒徑的定義:當一個不規則體粒子的某種物理行為或者物理參量與材質相同的某球體相同或者近似時,我們把該球體的直徑稱為為此不規則粒子的某種等效粒徑。當參考的物理行為或者物理參量不同時,測量同一個不規則體粒子可能會得到多個等效粒徑值。
  • InVisage的黑科技:「量子薄膜」圖像傳感器 叫板CMOS
    量宏科技現場演示。量宏科技總裁兼執行長李政揚(Jess Lee)目前市面上手機相機裡的圖像傳感器,採用的絕大都是CMOS圖像傳感器,CMOS的材質是矽。而量宏科技所推出的量子薄膜(QuantumFilm)是基於納米技術的一個新材料,所研發出的Quantum13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量子薄膜而不是矽材料來捕捉光線的圖像傳感器。它的自然光響應曲線與人眼類似,Quantum13傳感器包含一種強大的單景高動態範圍模式,稱之為「QuantumCinema」。與傳統的CMOS圖像傳感器相比,這種模式能提高近18dB的動態範圍。
  • CMOS圖像傳感器推動機器視覺技術系統軟體的發展
    機器視覺技術的定義源於智慧機器人行業,美國機器人行業協會將其定義為:「根據光電設備和非接觸式傳感器,自動接收並求解真實物體的圖像,從而獲得 所需的信息內容或用於控制智慧機器人健身運動的設備。」機器視覺技術往往以詳細的系統軟體形式出現,可分為電子光學成像、光學鏡頭、圖像處理、IO、信息顯示五大控制模塊。
  • 5年內手機將用上量子點圖像傳感器!CMOS或將成為歷史
    看點:五年之內,我們很可能會在手機中看到基於量子點的圖像傳感器。  智東西2月26日消息,近日,兩位科學家在IEEE上發布文章,稱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可能將逐漸取代CMOS圖像傳感器。量子點圖像傳感器對於光線的吸收是可調的,並且光線吸收能力更強、成像動態範圍更廣、尺寸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