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認為是地球上除人類之外第二個懂得構建複雜群落的生物

2020-09-06 歷史奇異聞

螞蟻一般都會在地下築巢,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一般工蟻負責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個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其次也有用來通風的洞口。 巢穴裡的每個房間都有明確分類。

它們也喜歡潮溼溫暖的土壤。

它們通常生活在乾燥的地區,但鮮為人知的是,它們能勉強在水中存活兩個星期。

一般來說普通的螞蟻巢穴佔地面積大約為3平方米左右,這些渺小的精靈會在方圓3平米的地下深挖洞廣積糧,只需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以大致構建出一個結構完整的家園。當然螞蟻的家園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會夜以繼日地繼續向下挖掘,以應對家庭成員的不斷增多。

除了向地下挖掘之外,為了防止敵人的襲擊或是雨水灌入巢穴之中,螞蟻也會在地上築起一座「摩天大廈」(學名稱之為蟻山)。這座摩天大廈的材料主要是比較細的沙子,沙子一旦混合上螞蟻的唾液,就會變得很有黏性可以彼此牢固地粘合在一起(有點像人類做的混凝土)。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支科學家研究小組在巴西境內發現一個龐大的螞蟻地下之城,這是一個可棲息上百萬隻螞蟻的地下巢穴。這個龐大的切葉蟻地下之城是被廢棄的,裡面有大量的大道、小徑和菌圃,科學家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巢穴之一。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個切葉蟻群會搬遷離開,荒廢這個地下巢穴。

切葉蟻可在橡子大小的空間裡建築巢穴,形成一個螞蟻群落,由一隻蟻后來統治,切葉蟻巢穴遍及美國境內。切葉蟻被認為是地球上除人類之外第二個懂得構建複雜群落的生物

相關焦點

  • 土壤生物體型影響群落構建—新聞—科學網
    通常在少量的土壤中就能發現數百萬個物種和數十億個生物個體,包括一些微小的生物,例如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線蟲等,以及一些肉眼可見的土壤動物,例如馬路、蜈蚣等。體型大小是生物的基本屬性之一,決定了生物個體的生活史特徵。通常,較小的生物具有較短的代時和較快的突變速率,從而導致其具有較大的種群數量和物種多樣性。
  • 土衛六有巨型生物存在?是第二個月球,將給人類帶來利用價值
    土衛六,又名「泰坦星」,是圍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經過科學家的探測和推測,在這個充滿甲烷和碳氫化合物的星球上可能真的存在著非常有趣的生命,眾所周知,生命的源頭就是水源,最近幾年,卡西尼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發現了湖泊和河流,在土衛六的極地地區甚至還發現了最大的湖泊。
  • 南京土壤所在土壤生物體型影響群落構建研究中獲進展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產生和維持的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是微生物生態學的基本問題,控制微生物種內遺傳多樣性的進化過程包括突變、選擇、基因流動以及遺傳漂變,與之對應,控制微生物種間多樣性的生態過程包括物種形成、選擇、擴散和生態漂變。在微生物生態學中,選擇是確定性過程,漂變是隨機性過程,擴散和多樣化通常被認為是隨機過程,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是確定性過程。
  • 基於擴增子與GeoChip 5.0 聯合分析的噬菌體與原核微生物群落研究
    二、材料和方法本文從不同地理分布選取了中國三個地方的汙水處理廠的4個厭氧沼氣池(中國北部的北京1個、中國中部的山東青島1個、中國南部的浙江寧波2個,除寧波有一個厭氧沼氣池的發酵溫度為高溫,其餘均為常溫),從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每月進行一次採樣。
  • 科學家利用網絡參數定量表徵人類活動影響下湖泊生物群落結構的喪失
    人類活動已顯著影響了生態系統,造成了生物多樣性下降,物種間的關係發生改變,生物和非生物的反饋機制的重組。生態系統應對這種外界幹擾,並保持功能不變的能力稱之為彈性。持續的人類活動會使得生態系統彈性下降,難以維持其功能。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關於彈性的任何信息都對生態系統管理和決策至關重要,也應該是管理和決策的關鍵。可是,這樣的信息卻極難獲得。
  • 人類源於地球之外,還是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科學家:已有定論
    人類起源於地球之外或人類就是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進化論的回答:地球。 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比進化論更能擬合人類起源問題。 1974年,人類發掘出一具較為完整的阿爾法南方古猿化石,順著當時營地裡播放的歌曲取名露西。它不一定是人類的祖先,但是對人類來說卻意義非凡,因此它有一個別稱「人類的祖母」。
  • 生態篇——關於生物群落內涵、植物群落概念及其發展簡史
    動物學家也注意到不同動物種群的群聚現象:美國著名生態學家 E.P.Odum在他的《生態學基礎》一書中,對生物群落定義做了補充,他認為除種類組成與外貌一致外,生物群落還「具有一定的營養結構和代謝格局」,「它是一個結構單元」,「是生態系統中具生命的部分」。
  • 章魚的基因不屬於地球生物 比人類還要複雜的多
    根據一份新的突破性研究指出,章魚的基因不屬於地球生物!章魚的基因有三萬三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比人類基因組複雜很多。這是我們目前所研究地球上所有生物裡都看不到的基因組。海洋裡充滿了許多人類至今仍然不清楚的神秘生物,隨著科技進步,海洋生物學家們可以往更深的海洋進行研究,每年都會有新發現。
  • 【名詞解釋】伍光和自然地理: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並受其生命活動影響的區域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和巖石圈的上部,厚度20公裡。生物圈存在所需要的條件,首先需要有大量液態水,其次要有物質的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相變化和其間的變化;還要有必須能得到來自太陽的充足能量。
  • 人類來自其它星球嗎?科學角度:人類可能就是地球之外的生物
    轉眼又已經來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季,銀裝素裹的世界很漂亮,看見這些雪白的雪花不禁想起「人類的起源」,人類真的是地球上的本土生物嗎?會不會來自其它的星球呢?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人類很有可能是地球之外的生物!未來火星能否成為人類的另一個家園還有待時間的考證,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人類是否是地球之外的生物呢?早在三疊紀時期地球被恐龍稱霸,沒有其他生物,但是當恐龍統治地球8000萬年左右之後又離奇消失,現如今人類僅能通過化石知道它的存在,恐龍的滅絕是為了給人類騰出生存環境嗎?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從大腦中迸發出來,相信這並不只是一位科學家的想法吧!
  • 地球軌道上出現神奇星球,科學家認為其是地球的第二顆天然衛星
    在知識匱乏的遙遠年代,我們的祖先不知道月球的真正角色是什麼,他們只是把它當作神創造的世界的一部分,因而膜拜它,給它創造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寄託自己的崇拜之情以及其他更加複雜的情感。而在人類技術得到飛速發展之後,我們才知道原來月球是地球周圍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命運息息相關,因而人類就更加關注月球了,科學家們對它的研究也就越來越深入了。
  • 這種生物智商僅次於人類,差點進化成智慧生命,很多人都見過它
    引言:地球上存在著一種智商僅次於人類的生物,它們極具天賦,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與感知能力,差點就進化成與人類一樣的高級智慧生物。提示到這,你猜到它們是誰了嗎?我們知道,人類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在這相對短暫的時間裡,人類成功實現完美蛻變,從初級原始生物進化成了高級智慧生命,要知道,前代地球霸主也十分渴望能演變成智慧生物,它們為此努力了一億多年,但此願望最終因一顆無名小行星的突然光臨而化為泡影。
  • 科學家發現第二個地球,認為金星上存在生命,你怎麼認為?
    由於高溫和令人窒息的環境,金星被稱為地球的邪惡雙胞胎,但金星總是和地球那麼敵對嗎?人類之前有在金星上生活過嗎?今天就揭開這個神秘的面紗。有一種說法是如果全球變暖,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金星快車任務的一個關鍵發現,進一步被報導為金星上曾有過海洋的證據。最起碼從懷疑金星上可能存在種類的生命,到認為人類可能在這裡生活之前就已經存在。
  • 地球上的外來生物,基因程度複雜,它可能不是「本地魚」
    可惜,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從外層空間接收到任何信息,難道這一望無際的宇宙,真的只有我們人類一個智慧生命?由於找不到外界的回應,科學家們逐漸把目光投向地球內部,他們研究了數千個生命,研究它們的 DNA和奇特的形態,最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生命,這種生命不同於其他生命,而且身體裡的基因也與地球上的生命大不相同,這個生物就是章魚。
  • 地球上的外來生物,基因程度複雜,它可能不是「本地魚」
    由於找不到外界的回應,科學家們逐漸把目光投向地球內部,他們研究了數千個生命,研究它們的 DNA和奇特的形態,最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生命,這種生命不同於其他生命,而且身體裡的基因也與地球上的生命大不相同,這個生物就是章魚。
  •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人類在探索很多未知領域時,沒有放棄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身上藏著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宇宙的誕生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奇點大爆炸,才逐漸形成的各種星體,人類的誕生就無從知曉了。世界萬物皆有聯繫在早期之前,民間流傳著女媧造人的傳說,很多人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才明白,這一切跟女媧並沒有聯繫,人類能夠進化至今都是不容易的,與一句話相互呼應,那就是萬物皆有聯繫。
  • 除地球外,太陽系天體上有生命嗎?
    地球上存在生命或許是宇宙中最神奇、最不可思議的奇蹟之一了。這顆星球的生物圈包含了維持地球生命所需的所有已知成分,比如液態水,以及一系列構成了生物分子的重要元素。雖然火星上甲烷的實際來源尚不清楚,但這卻是個引人矚目的發現,因為這種氣體可以由生物過程產生。儘管如此,我們離斷言火星上存在生命還非常遙遠,它的大氣太過於稀薄且乾燥,幾乎完全由二氧化碳構成,無法抵禦紫外線,從而對生命構成威脅。
  • 華北平原麥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構建研究取得進展
    生物群落如何構建是生態學中的核心問題之一,生態學家對植物的群落構建過程已進行大量研究,然而在微生物群落構建方面的研究則相對滯後。當前,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學主要關注微生物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其驅動因子,而對不同空間尺度下微生物的群落構建過程研究較少。
  • 城市規劃師: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群落
    城市規劃師: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群落  1)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簡稱群落,指一定時間內居住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的生物種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各個物種的種群,共同組成生態系統中有生命的部分。
  • 擁有世界上最靈活的丁丁,海豚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上最淫亂的生物?
    這是海豚的代表生物。它們的智力非常高,有著超凡的學習能力;它們像人類一樣群居,從十幾條的小群落、到數百條的大群落,發展出複雜的社會關係,但是海豚和人類不一樣,人類在悠久的歲月中進化出來了一套社會的道德倫理秩序。它包含著對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關係處理中的行為規範,而且也深刻地蘊涵著依照一定原則來規範行為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