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退役球員範-斯萊克和仍效力於道奇隊的老朋友肖恩-託勒森創辦了一家名為「Practicing with Pros」(與職業選手共同訓練)的公司,並和打造了人氣高爾夫app的V1 Sports公司形成了戰略聯盟,在今年11月發布了線上棒球指導平臺V1 Baseball,旨在將職業棒球手和業餘選手配對,為僱不起私人教練的孩子們提供接受指導的機會,同時也為退役球員創造更多授課收入。V1 Baseball內置的視頻播放器擁有強大的標註工具、精確到每幀的回放功能以及讓教練們方便在視頻裡給出反饋的音頻功能。同時,他們還想要建立龐大的揮棒視頻資料庫,讓用戶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確自身的進步所在。
斯科特-範-斯萊克打了14年的職業棒球,他在洛杉磯道奇隊度過了其中的六個賽季。2018年,32歲的範-斯萊克在韓國打了很短的一段時間之後宣布退役。那時的他還沒想過自己會擁有怎樣的未來,但在和兩個前隊友在桑拿房裡的一場深夜長談之後,範-斯萊克的人生有了清晰的方向。
範-斯萊克和他在道奇隊的老朋友肖恩-託勒森最終創辦了一家名為「Practicing with Pros」(與職業選手共同訓練)的公司,他們想通過一款視頻app,將職業棒球運動員和業餘選手湊對匹配。除了他們二人,還有一位斯萊克的朋友幫助推動了這個項目,以大使的身份參與了進來:他就是未來的名人堂投手克萊頓-克爾肖。
故事隨後又有了一點小小的變化。旗下擁有一款人氣高爾夫app的V1 Sports向Practice with Pros拋出橄欖枝,尋求合作。於是,兩家公司建立了戰略聯盟,並最終在11月發布了V1 Baseball這款app。它內置的高級播放器擁有視頻標註工具、精確到每幀的回放功能,以及讓教練們方便在視頻裡給出反饋的音頻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官網或蘋果商店免費下載V1 Baseball,app內也設有可付費的高級會員功能;它的安卓版目前正在開發當中。範-斯萊克自己就是這款app內可以提供指導的職業球員之一。於是,他也和他父親一樣——他的父親是前全明星球員、金手套獎得主,外野手安迪-範-斯萊克——在退役後開啟了執教生涯。
關於退役後的生活……
我們去韓國聯賽的時候,我妻子有孕在身。我們回國的時候,她差不多已經懷了八個月了。我當時覺得,我已經打了太長時間的棒球,我已經準備好去照顧我的家人,我要比之前更加融入這個家庭。
關於Practicing with Pros的任務……
2019年九月的這個夏末,道奇隊正好在舊金山,我、肖恩還有我倆的妻子決定去拜訪舊金山的克雷頓和艾倫,於是我們就出發了。有一天晚上,我們坐在蒸汽房裡,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你們未來打算幹什麼」。我們各自講出了每個人的想法,最終聊起了現在的業餘運動員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又在使用怎樣的科技來輔助訓練,這些科技對他們的比賽又能產生多大的影響。
Practice with Pros的任務非常簡單,我們想讓那種連一個擊球教練都僱不起的孩子們獲得這樣的機會。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機,他們能有機會向前職業球員討教,並獲得不錯的指導,他們的揮棒、投球或者跑壘——或者任意他們想被審視的技術環節——都能得到專業的分析。這在之前是難以想像的。
球員們退役之後,就好像他們所熟悉的一切都結束了。其它職業不會如此,如果你是個醫生或者其他職業,你的職業技能會一直都在——人們永遠會為了你的這份長處付錢。但在棒球裡不一樣,除非你能找到一群年輕的肯給你付錢學習的小夥子。但這種機會很有限,因為孩子們此時都在上學,而且你一周能上的課就那麼多。
我們想要讓這種機會增多。退役球員們將有機會提高(收入),即便他們通過app或者網頁每周只提供兩三節課程。我們認為,這在整年的時間裡還是大有裨益的。
關於創立公司……
在九月那次舊金山之行後不久,我們就建立了我們的有限公司,差不多10月的時候, Practice with the Pros的項目就開始了。我們僱了一個開發者市場團隊,在做好產品之後提交上了App Store。當和V1合作的機會找上門時,我們發現他們有非常好用的視頻標註工具,這在我們的產品發布時是沒有的。這樣一來,指導的流程就會很簡單,「這裡是一段視頻,用幾句話給我講講我的表現,還有我在哪方面能夠進步。」
V1的加入讓我們有機會通過這種視頻標註工具,將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我們的學員。但是,我們當時已經做好了向世界發布我們產品的準備。教練和我們自己都整裝待發,準備面對用戶了——可我們還是選擇了暫停。
關於和V1的合作……
V1在過去的25年裡一直在高爾夫領域幹著同樣的事情。他們的經驗、他們的CEO、他們的技術團隊、他們的CTO——他們的一切都那麼吸引人。V1已經幹了很多年的漂亮生意,我們看中的是,他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那些我們並不真正了解的問題。我們當時對後端的事情、支付系統和宣傳等事不像他們那麼了解。當他們找到我們談合作之後,我們意識到,將他們在高爾夫領域耕耘多年的經驗借鑑過來,開出一條棒球屆的新枝,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關於吸引更多觀眾……
這款app提供免費下載,也內置了可以額外付費的棒球增值項目Baseball Plus——其中包括了更多的視頻標註工具和視頻配音工具。新冠疫情阻礙了我們的工作,我們本來計劃找春訓的MLB的球員錄下一些訪談和指導課程,這些會作為增值的付費項目提供給花錢的用戶。就目前而言,我們app上大多數的訓練和課程都是免費的,有少量的內容是需要付費購買Baseball Plus後才能得到的。你可以免費下載、免費註冊我們的軟體,孩子們下載後就能找到一個可以指導他的教練。
關於克爾肖的加入……
他的職業生涯正在走向尾聲——我不清楚他還能再打一年、兩年、三年還是四年,我不知道那會是怎樣一個情況——但目前來說,他覺得這件事在未來幾個月裡將會成為他做慈善的好機會。他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為他的Kershaw Challenge(克爾肖挑戰)慈善項目籌款。也許他會舉辦一個「和克萊頓-克爾肖一起訓練」的抽獎活動。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他還只是藏在幕後,他曾經表達過想幫助V1的強烈願望,我們只能等他有更多自由時間的時候了。
關於他的朋友,也是商業夥伴,託勒森……
肖恩太棒了,我們倆九年前在2A聯盟相遇。作為室友,我們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他看人的能力好到不可思議。後來他上了貝勒大學,這所學校很好,所以論商業這塊兒,他的確比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他更適應商界,也懂得如何用商業的方法和別人處好關係。他是公司的重要一環。
關於自己在打球時使用視頻、科技和數據的情況……
直到2014年我才開始接觸這些東西,當時馬克-馬圭爾成為了我們的擊球教練,他當時在揮棒分析上是個權威。如果你打的不好,這就意味著你做了一些平時不常做的動作。但這種問題在大聯盟球員身上很難發現,因為大部分大聯盟擊球手的揮棒都特別穩定,前後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就意味著僅憑肉眼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
我從小就聽說託尼-格溫是一個特別、特別崇尚揮棒分析的球員。他會讓球隊工作人員把他在比賽中揮棒的錄像帶發給他,然後在飛機上觀看分析。所以我一直都知道,視頻分析對你在大聯盟裡的成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在職業生涯中期的時候才開始關注這件事。和其他人相比,我的意識確實是來得慢了一些。我在大聯盟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已經把錄像分析引入了小聯盟。小聯盟的球員們可以隨時回看昨天的揮棒錄像。我可能是最後接觸到這項科技的幾人之一。如果我晚幾年能把我的觀念改變過來的話,我可能會更理智、更頻繁地使用這項技術,它也很可能會幫到我。
關於他父親在視頻上的經驗……
我小時候沒注意到他會用這些東西。我知道他看比賽,如果在跑壘道上發生了什麼事,或者在外場的哪個回合他覺得自己本可以打得更好,他就會回去觀看錄像,看看他是否選擇了最佳的路線。我知道他偶爾會看揮棒錄像,我覺得那時這項技術還不像現在這麼流行。我問過他,他跟我說他可能錯過了把這種方法引入俱樂部的機會。
關於即時反饋的重要性……
我父親本身就是大聯盟的球員,他時不時地就會給我傳授一些小知識和小竅門。如果我狀態不好,即便是在小聯盟的時候,我也會給他打電話。他的建議都特別有效,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父親給我提供的信息,我可能都很難打進大聯盟。因此,我想你也能看出來,大部分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或者說是之前沒有,但現在有了。如果哪個孩子在周日打了場錦標賽,他狀態不佳,幾次被三振出局,幾次內野飛球出局,這時候他就可以拿出手機,把視頻發給他的指導教練來分析問題。
比如我是他的教練,他周五晚上把視頻發給我,我周六一大早起來分析他的揮棒。我會說,「嘿,小夥子,你的後肩沉得太低了,看這裡,看你上周末擺出的角度,再看看你這周末的角度。你在熱身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保持雙肩的水平。」這個孩子馬上就得到了這種即時的反饋。放在傳統的訓練模式下,類似的反饋應該需要一到兩周才能完成。
關於構建自己的揮棒資料庫……
有一件事我覺得所有讀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應該知道,如果你現在十三四歲,然後你再V1上註冊之後與一個教練建立了聯繫,等你到十四五歲的時候,你的揮棒能力就會被訓練得很好了。你可能會擁有很好的未來。但如果你現在是高二或者高三,也就是十六七歲,事情可能就會沒那麼容易。
每一個你在V1上發給教練的視頻都會被保存下來。所以如果你在17歲的時候遇到了一些挫折,你可以回去看看你在15、6歲擊出的那些好球。之前的話,你只能靠猜想和回憶幫助自己在每天的訓練中取得進步。所以揮棒資料庫是V1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可以和教練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也能認清自己現在的水平相比於去年,進步到了一個怎樣的位置。
關於道奇贏下今年的世界大賽……
他們已經連續八年打進季後賽了,所以這次終於贏下世界大賽,他們可能真的鬆了一口氣。而且這也仿佛在對質疑他們的人說,「你們現在還有什麼可說的」。我和克萊頓聊過這件事,也和基凱(埃爾南德斯)和JT(賈斯汀-特納)以及幾個教練聊了聊。看到他們終於邁過了這個坎,我還是很開心的。
如果喜歡本文
歡迎拉至文末點擊「在看」
如果「喜歡作者」也可以進行打賞哦~
感謝您的支持!
我們會持續為您提供優質內容^_^
—End—
聲明:本文為THU體育科技評論編譯自Joe Lemire,中文譯者義強。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