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考行測技巧:利用比較構造法巧解題目

2020-12-04 北京中公教育

公務員考試中,大家對行測中的很多問題都搞不清楚,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構造法巧解題目。

一、關於比較構造法

1.什麼是比較構造法?

所謂比較構造法,即當對同一事物有兩種或多種方案描述時,通過比較方案之間的異同構造等量或不等關係,進而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2.比較構造法的應用環境

比較構造法應用非常廣泛,在一些簡單計算、方程問題、工程問題中比較常見。

二、技巧應用

比較構造法,其實就是當題幹對一件事情有不同描述的時候,可以通過分析不同描述的差異性來進行解題。難點之在於,同學們要對同一事物不同方案描述的異同點要敏感。這裡通過下面幾個例子詳細說明。這裡通過下面例題來帶領大家學習比較構造法:

例.母親節小明準備送母親一束鮮花,來到鮮花市場選花第一次買15支康乃馨與6支向日葵共需付31.8元。

(1)若購買8支同樣康乃馨和6支同樣的向日葵要付款23.4元,求康乃馨的單價。

【中公解析】:

方法一:方程法:

方法二,比較構造法:

步驟一列出方案:

步驟二比較差異: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7支康乃馨,總價少31.8-23.4=8.4元,可以發現總價的減少是由康乃馨數量的減少造成的,所以康乃馨的單價為8.4÷7=1.2元/支。

(2)若第二次買來同樣的康乃馨8支與同樣的向日葵3支共付16.5元,求康乃馨的單價。

【中公解析】:

方法一:方程法:

方法二,比較構造法:

步驟一:列出方案:

步驟二比較差異: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7支康乃馨和3支向日葵,總價少31.8-16.5=15.3元。可以發現總價的減少是由康乃馨數量和向日葵數量同時減少造成的,要求康乃馨的單價應消除向日葵的影響,即應統一兩次向日葵的數量,如下所示:

相當於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買了1支康乃馨,多花了33.0-31.8=1.2元,則康乃馨的單價為12元/支。

通過以上例題,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可以理解比較構造的含義,重點是找準不同方案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再去進行比較差異從而求解,同學們如果可以建立起這種思維方式,其實比較構造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進行應用,大家快去找一些題目看看可不可以用比較構造法解題吧

相關焦點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利用比較構造法巧解題目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備考技巧:利用比較構造法巧解題目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已經開始,不知道考生是否已經著手複習。
  •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利用方程巧解濃度問題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利用方程巧解濃度問題 2020-04-20 11:35:20| 來源:中公教育馬子韜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山東省考行測備考資料,行測考點匯總等
  • 2021省考行測備考:定位法巧解概率問題
    在行測科目考試中,數量關係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破解數量關係,需要掌握各類知識點的求解方法,特別是一些操作技巧,從而使我們解題事半功倍,做到既快又準。今天,中公教育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巧解概率問題的方法——定位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 2020省考行測技巧:比較構造法速解數學運算
    大家都知道在行測考試中最核心考察的點其實是單位時間內得分率,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做題速度呢,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種新的做題方法叫做「比較構造法」。在了解什麼是比較構造法前,我們先來看一道題目:【例】有人測量一座橋離水面的高度,將一根繩子對摺,碰到水面時繩子還剩下6米,(按對摺後的長度計算);把繩子平均折成三段,碰到水面時繩子還剩下2米,問橋高多少米?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比較構造法速解數量關係
    推薦>>>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數學運算解題技巧匯總行測數量關係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解題技巧,包括數學運算、數字推理、數學公式等數量關係模塊寶典。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之十字交叉巧法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之十字交叉巧法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了備考階段,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比較好的進行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相關考生準備了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相關備考資料,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學習。
  • 2020山東省考行測資料分析考點:比重
    2020山東省考行測資料分析考點:比重 2020-06-02 13:55:48| 來源:中公教育周明月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特別整理了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山東省考行測備考資料,行測考點匯總等,供考生參考。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三段論題目技巧:文氏圖
    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2020京考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類比推理等解題技巧,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三段論題目技巧:文氏圖。更多北京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中公教育專家發現,省考中大家普遍對行測三段論頭疼發怵。
  • 2020省考行測判斷推理評價型題目解題技巧
    不論是在國省考,還是在事業單位的行測考查中,可能性推理都是考察的重點,而且近幾年它的考查題量也呈上升的趨勢,可能性推理常見的有五種考察題型:削弱型、加強型、解釋型、結論型以及評價型。今天中公教育跟大家重點探討一下評價型之相似結構型的題目,我們會通過具體的例題從題目問法、做題思路進行理解。
  • 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巧解」歸納概括創新問法題目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全年匯總京考申論方法技巧: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寫作答題技巧、申論怎麼寫、歸納概括、本文整理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巧解」歸納概括創新問法題目。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歸納概括,簡單來講,就是從材料中歸納提煉重點信息。在歷年公務員考試中都是考試題型,一直以來,該類題目一直是考生們的必爭之地。然而,近些年該類題目的問法越來越靈活,不再局限於傳統的概括問題、對策等,考生們在複習備考中也難以入手。
  • 2020福建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十字交叉法(上)
    2020福建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十字交叉法(上)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行測輔導資料,包含資料分析解題技巧、資料分析速算技巧、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資料分析視頻等。
  • 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技巧之比較分數大小_北京中公教育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行測資料分析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解題速算答題技巧、資料分析題庫、高頻使用公式匯總。本文整理2020京考行測資料分析技巧之比較分數大小。更多北京公務員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公務員考試網。
  •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構造數列巧解和定最值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數量關係:構造數列巧解和定最值 2018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到來,行測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之一,其中包含常識判斷、言語理解、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五大部分。
  • 【2020省考】廣東省考行測的科學推理考什麼?(附科推專項訓練)
    【2020省考】廣東省考行測的科學推理考什麼?(附科推專項訓練)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考試快訊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廣東省考備考,廣東省考行測備考資料,廣東公務員考試快訊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2015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常用5大計算方法
    2015省考行測:資料分析常用5大計算方法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5省公務員考試,2015聯考,北京人事考試網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巧解平面幾何最值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巧解平面幾何最值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中國郵遞員問題是一道比較經典的小學數奧題:郵遞員從郵局出發送信,要求對轄區內每條街,都至少通過一次,再回郵局。
  • 2020省考行測技巧:學會舉一反三,搞定年齡問題
    近年來省考行測數量關係題目不斷推陳出新,出現了很多變相的年齡問題,多數考生僅僅掌握了基本的方程法來解決年齡問題,但是對於題幹具體的條件梳理缺乏邏輯性,導致很多特殊的題型難以應對。其實解決年齡問題可以採用一種新的方法——列表法,通過列表梳理條件,建立等量關係,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 行測考試矛盾法巧解邏輯判斷題
    行測考試矛盾法巧解邏輯判斷題   歷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點和難點,考察形式多樣,涉及內容廣泛,是考生最頭痛的部分。本文歸納了如何運用矛盾法速解判斷推理題。
  • 2020廣東省考行測技巧:利用整除特性解決計算問題
    2020廣東省考行測技巧:利用整除特性解決計算問題 2020-07-30 17:41:49|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2021省考行測數量關係:「六字口訣」巧解「另類」和定最值問題
    今天中公教育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行測數量關係和定最值的「另類」考法,這類考法初識會覺得有些難,但只要掌握了它的解題技巧和對應原理,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下面,我們來通過一道例題剖析一下這類題型。當然,通過讀題我們發現這道題目也是容斥問題的一種。但是都不是很好去解出答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