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中,大家對行測中的很多問題都搞不清楚,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構造法巧解題目。
一、關於比較構造法
1.什麼是比較構造法?
所謂比較構造法,即當對同一事物有兩種或多種方案描述時,通過比較方案之間的異同構造等量或不等關係,進而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2.比較構造法的應用環境
比較構造法應用非常廣泛,在一些簡單計算、方程問題、工程問題中比較常見。
二、技巧應用
比較構造法,其實就是當題幹對一件事情有不同描述的時候,可以通過分析不同描述的差異性來進行解題。難點之在於,同學們要對同一事物不同方案描述的異同點要敏感。這裡通過下面幾個例子詳細說明。這裡通過下面例題來帶領大家學習比較構造法:
例.母親節小明準備送母親一束鮮花,來到鮮花市場選花第一次買15支康乃馨與6支向日葵共需付31.8元。
(1)若購買8支同樣康乃馨和6支同樣的向日葵要付款23.4元,求康乃馨的單價。
【中公解析】:
方法一:方程法:
方法二,比較構造法:
步驟一列出方案:
步驟二比較差異: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7支康乃馨,總價少31.8-23.4=8.4元,可以發現總價的減少是由康乃馨數量的減少造成的,所以康乃馨的單價為8.4÷7=1.2元/支。
(2)若第二次買來同樣的康乃馨8支與同樣的向日葵3支共付16.5元,求康乃馨的單價。
【中公解析】:
方法一:方程法:
方法二,比較構造法:
步驟一:列出方案:
步驟二比較差異:
第二次比第一次少7支康乃馨和3支向日葵,總價少31.8-16.5=15.3元。可以發現總價的減少是由康乃馨數量和向日葵數量同時減少造成的,要求康乃馨的單價應消除向日葵的影響,即應統一兩次向日葵的數量,如下所示:
相當於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買了1支康乃馨,多花了33.0-31.8=1.2元,則康乃馨的單價為12元/支。
通過以上例題,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可以理解比較構造的含義,重點是找準不同方案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再去進行比較差異從而求解,同學們如果可以建立起這種思維方式,其實比較構造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進行應用,大家快去找一些題目看看可不可以用比較構造法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