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予果生物」獲北極光創投首輪...

2020-12-03 36氪

36氪獲悉,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予果生物」)已完成北極光創投首輪獨家投資,之後產業基金、金融機構對其持續注資,累計融資近億元。本輪融資將用於開拓和教育市場、擴充團隊、試劑盒報證以及持續投入更多新產品研發。

予果生物成立於2017年,專注於微生物核酸檢測,專注於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現在北京建立近4000平米的總部;在西安建立了近2000平方米的醫學檢驗實驗室,具備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資質。

據悉,予果生物創始團隊在2016年便開始創業,專攻腸道微生物領域,但很快他們發現,病原微生物檢測市場空間極大,在感染性疾病領域有著大量的未滿足需求,遂轉換跑道至病原體檢測領域。

據予果生物的創始人夏涵介紹,微生物依賴經驗送檢,檢測技術有限,陽性率僅為10-20%,如果僅憑醫生經驗使用廣覆蓋抗感染藥物治療,有效率不到50%,且臨床副作用大、費用高。針對該痛點,予果生物中美團隊共同研發了基於宏基因組測序產品,經過3年的不斷迭代更新,病原檢測的陽性率已超過50%,且完成各類型臨床樣本的病原體檢測的分析算法。

除此之外,予果生物已研發出雲端病原微生物數據分析系統PACE(PAthogen Capture Engine),它通過上百個維度的變量分析和先進的過濾模型,且基於高質量微生物基因組數據和樣本庫的持續更新。

基於該引擎,研究者能對臨床樣本(腦脊液、血液、肺泡灌洗液、無菌體液、組織等)進行病原微生物DNA&RNA序列測定,無需培養或特異性擴增,即能快速、準確檢測出臨床樣本中的多種微生物。在商業化上,團隊認為,該引擎未來將形成一個高效的IVD開發及商業化平臺。

截至目前,予果生物已累計服務全國300餘家三甲醫院,完成近2萬份臨床樣本測序工作;此外,與全球近20位微生物領域的頂尖科學和醫學專家建立合作,覆蓋微生物學及神內、呼吸、重症、感染、婦幼、免疫等多個領域,共同推進宏基因組測序的臨床應用。

此外,予果生物還與北京同仁醫院共建了「神經系統感染與免疫精準醫學診治創新平臺」;與西安交大共建「泛基因組聯合實驗室」,進行下一代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標準的研究和創新算法開發等等。

從行業端來看,36氪曾分析,在中國,疑難、危重感染大部分屬於診斷的空白地帶,基於新一代NGS技術展開的病原檢測正好能進入該領域。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就表示:「我們預測NGS的應用擴展到病原微生物領域,是很有可能改變行業的診療範式。」

與之對應的,國內的這一細分市場也在悄悄崛起,譬如專注於病原體檢測的金匙基因就在短短數月內獲得2輪融資;微生物研究企業銳翌生物、醫學檢驗公司卡尤迪、微遠基因也在2019年紛紛推出了病原體檢測產品等。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行業可能不會出現如腫瘤基因檢測行業那樣一擁而上的局面。過去,資本入局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拔苗助長」式催熟產業,但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產品在技術優化和生信服務都需要做到更進一步,即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不太具備被資本快速成熟的特質,需要通過真實的臨床案例積累和切實的市場教育來逐漸做大市場蛋糕。

最後介紹一下核心團隊,予果生物創始人夏涵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生階段師從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Ulf Landegren,並獲得了生物信息學的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到諾和諾德,任歐洲副總裁執行助理;此後回中國擔任大區經理以及高級市場經理職位。另外,公司首席科學顧問為世界頂級微生物學家,在美國多個著名實驗室領導微生物研究,並且在本世紀初領導了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uman Microbiome Project);公司首席科學家為美國著名微生物實驗室的青年PI,近十年發表學術文章的累計影響因子超過600分;司研發負責人從事病原研究超過10年,傳染病現場經驗豐富,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中,被選中參與國家疾控中心的測序工作。

相關焦點

  • 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宏基因組測序,在本季度獲得資本追捧
    這種核酸是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留下的「痕跡」,通過對這些痕跡進行測序,便可以分析出感染的病原情況。該技術可以識別和量化 1250 種臨床相關的病原菌,包括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Karius 測試工作流程傑毅生物傑毅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 Pre-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比鄰星創投、普華資本和體外診斷資深產業人士等。資金將用於病原宏基因組 mNGS 相關設備及試劑盒的註冊報證、檢測服務網絡建設等。
  • 36氪首發|臨床微生物精準診斷成新風口,「迅敏康」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臨床微生物精準診斷企業迅敏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敏康)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翕然資本投資,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迅敏康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公司新產品研發、新技術平臺建立以及現有產品的優化升級和推廣。
  • 傑毅生物完成近億元首輪融資,用NGS和CRISPR技術革新病原微生物...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近日,杭州傑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比鄰星創投、普華資本和體外診斷資深產業人士等聯合投資。所融資金將用於病原宏基因組mNGS相關設備及試劑盒的註冊報證、檢測服務網絡建設等。本次融資為傑毅生物成立以來的首輪融資。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智能硬體融資披露:AR眼鏡在手訂單接近20萬臺,「Kura AR」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AR眼鏡品牌「Kura AR」近期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天使基金領投,某光學廠商以及數個行業內個人投資者跟投。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 | 「金匙醫學」獲2.3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醫療...
    據悉,「金匙醫學」已於近日完成2.3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華蓋資本、杏澤資本和元生創投,A輪投資方君聯資本第三次追加投資,華興資本擔任本次交易獨家財務顧問。「金匙醫學」全稱北京金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是一家基因檢測醫學診斷服務商。
  • 聚焦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及應用,「景傑生物」完成5.3億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景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5.3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達晨、弘暉資本、蘇州隆門創投等知名投資方跟投,上一輪領投方國投創業繼續跟投。本輪融資是繼年初由國投創業領投,博遠資本跟投的首輪融資後,「景傑生物」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共計6.6億元,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進一步推動其新業務線的開發、市場拓展以及團隊優化。
  • 創投日報|「明略科技」完成3億美元E輪融資,「豐行智圖」完成過億...
    此外,Homeyoga還將為用戶與優選場館和教練搭建試課互選平臺,未來還將上線智能AI、瑜伽生活等服務.....(查看更多請點這裡)疫情期間心理諮詢人次增加3-5倍,「壹心理」想要打造心理健康服務綜合體「壹心理」,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提供專業心理服務的平臺。2019年7月,壹心理獲得來自楓海資本的數千萬B輪融資,此前曾獲得賽富亞洲、北極光創投的A+輪投資和頭頭是道基金的戰略投資。
  • 專注微液滴數字PCR技術平臺,「新羿生物」完成1.5億B輪融資
    據悉,「新羿生物」已於近日完成1.5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禮來亞洲基金領投,華創資本、高瓴創投及老股東青島禹峰、重遠匯晨跟投。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新羿生物」數字PCR技術平臺的進一步發展,推進多款創新型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和臨床試驗,推動數字PCR系列產品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領域的應用並加速其商業化布局。「新羿生物」是一家體外診斷產品研發商,在中關村科技園擁有高標準的生物醫學儀器、耗材和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該公司在數字PCR領域擁有從晶片、儀器、軟體到原料、試劑、耗材全系統研發能力,已申請國內外相關專利九十餘項。
  • 幫助病人快速找到致病原,「IDbyDNA」用AI提高宏基因組檢測效率
    由於目前醫學檢測病菌的種類和數量有限,經常醫生也很難判斷病人究竟被什麼感染。這個時候,宏基因組檢測會是一個好方法——它能一次性檢測出病人身上的多種微生物和致病原,幫助醫生快速找到病因。36氪近期接觸的「IDbyDNA」就是宏基因組檢測賽道的主要玩家。
  • 創投日報 |「久趣英語」完成數億元 C1 輪融資,跨境商品綜合服務...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融資新聞報導 36氪首發 | 百度、深創投、前海母基金押注小班課,「久趣英語」完成數億元 C1 輪融資 36氪首發 | 跨境商品綜合服務平臺「行雲全球匯」完成1億美元 B+ 輪融資,重點發力線下門店 36氪首發 | 圍繞最高
  • 張文宏:宏基因組使感染科飛速發展,從新冠開始進入新的時代
    近年來在感染領域備受關注的宏基因組技術是否徹底改變了該領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改變或者未改變事實上需要一次考驗,「當考驗來了以後,我們就知道是不是改變,我認為至少在這次新冠來臨中改變了。」
  • 新冠疫情影響下,引燃臨床病原微生物診斷百億市場
    」 「重要結論」 我國病原微生物診斷領域沒有絕對的龍頭,上市公司安圖生物、萬孚生物、東方生物、萬泰生物、達安基因、碩世生物等,或是只有部分微生物診斷業務,或是只有新冠檢測產品業務,市場格局比較分散,對於一些在某類病原微生物診斷細分領域具備領先優勢、或是微生物診斷產品線和技術儲備豐富、或是在新技術平臺上佔據技術領先優勢的項目,將成為病原微生物診斷賽道的優質投資標的。
  • 創投日報|「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新融資,「Indigo AG」籌集 2...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項目報導:潮科技 |「戴森(Dyson)」推出全新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戴森在北京正式發布了全新「Dyson Pure Humidify+Cool Cryptomic加溼空氣淨化風扇」,售價6490元。
  • 揭開病原宏基因組學技術的神秘面紗
    mNGS中文全稱是宏基因組新一代測序技術,mNGS在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領域大顯身手,尤其在新冠肺炎的病毒檢測中發揮出色,科學家採用mNGS系統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 mNGS不依賴於傳統的微生物培養,直接對臨床樣本中的核酸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快速、客觀的檢測臨床樣本中的多種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尤其適用於急危重症和疑難感染的診斷。
  • 創投日報| 「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金竟科技」獲1200...
    圖片來源 | Pexels1月20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項目報導: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近兩年來在落地層面的實踐,都揭示了與產業緊密結合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 宏基因組測序(mNGS),風口還是泡沫?
    為了分辨不同的微生物以揭示其與人體的「關係」,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被應用於臨床微生物診斷!mNGS病原微生物診斷新風口201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了一個通過宏基因組輔助檢測治癒了一位原因不明、反覆發熱、具有癲癇及腦積水症狀的14歲男孩的案例,這是歷史上首個宏基因組臨床應用成功的案例。
  • 2020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請了疾控、臨床、檢驗等感染相關領域的大咖專家,就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的現在與未來,以及臨床宏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兩大專題進行溝通交流,同時華大因源在本次論壇上重磅發布了病原分子診斷的一系列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