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宏基因組使感染科飛速發展,從新冠開始進入新的時代

2020-12-04 澎湃新聞

近年來在感染領域備受關注的宏基因組技術是否徹底改變了該領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認為,改變或者未改變事實上需要一次考驗,「當考驗來了以後,我們就知道是不是改變,我認為至少在這次新冠來臨中改變了。」

8月22日下午,在上海舉行的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上,張文宏分享了宏基因組檢測技術在整個大感染科中的應用。基於宏基因組學測序(mNGS)的病原學診斷技術是一種非靶向的廣譜病原學篩查技術,其不依賴於傳統的微生物培養,直接對臨床樣本中的核酸進行高通量測序,能夠快速、客觀地檢測臨床樣本中的較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

張文宏在現場以此次新冠疫情為例,宏基因組測序利用其技術優勢,數天內快速鑑定並分析出新冠病毒的基因組,中國團隊也在1月11日率先向全球公布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與之對比的是,2003年SARS的鑑定耗時5個多月、2013年H7N9的鑑定也耗時1個多月。「有誰說這個時間還不夠快,應該更快一點,我倒是要問在世界上任何一次對新發傳染病的識別有沒有比這次更快的?事實上沒有。」

張文宏表示,「相信這一次從疾病的預警到確認都跟二代測序的應用有關,所以新技術的應用和誕生對整個領域的進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張文宏團隊在現場也提到其團隊用宏基因組技術確診不明原因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多個案例。其中提到一名曾經到過非洲的患者感染了非洲錐蟲病,該患者在長達6個月的時間裡未得到確診,耗費近百萬。「來的時候奄奄一息,當時第一個技術啟動了抗體檢測,第二個技術啟動了二代測序檢測,在48小時的時候拿到測序數據,最終在72小時內我們從日內瓦找到藥,最終病人治癒。」

張文宏認為,這再次證明宏基因組技術診斷寄生蟲疾病也是非常好的。「這樣一個病例就成為在世界上第一例非洲錐蟲病可以用基因組學診斷的病例,所以我認為我們要解決臨床的問題,這是醫生和臨床微生物學要做到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張文宏在現場提及,「盡一切能力找到病源學的依據,這個應該成為我們感染科將來新一代發展的主要方向。」

不過他同時提醒,宏基因組技術並不是一個唯一的解。「事實上我要提醒大家,NGS的功能強大,但是不能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要第一時間拿過來用,除非它是白菜價,如果人家不是白菜價,我建議大家要節約病人的醫療資源。」

張文宏表示,傳統的臨床微生物是根本,堅決不能丟掉,需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考慮其他的分子診斷等方法,「應該是一個多種辦法的聯合診斷,我們最懼怕的是人家給你介紹一樣東西,我們就都盯著這個東西,把最根本的最原始的東西給放棄掉了。」

他在最後總結道,「從新冠開始,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一個精準治療的時代,中國今天的新冠防治也是一個精準防治,所以在未來的感染科,我相信在臨床微生物基礎上的精準治療將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醫院最新排名:這家醫院成最大的黑馬,張文宏團隊連續10年感染...
    例如鍾南山院士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呼吸科第1名(去年也是第1名),王辰院士所在的中日友好醫院,是呼吸科第2名(去年第3名);張文宏所在的華山醫院感染科,是傳染感染專科第1名(去年也是第1名),而李蘭娟院士所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是傳染感染專科第2名(去年也是第2名)。
  •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張文宏:三類人首當其衝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 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哪些人群?
  • 2020華大基因感染分子診斷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的李金明教授對宏基因組學測序技術的發展、檢測的原理以及臨床應用的方向展開了深入介紹。在中國的神經感染專業團隊共同努力下,引領了中國乃至世界的腦脊液mNGS臨床轉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胡必傑教授介紹了中國感染病科的發展歷程,提出了感染病科3.0版的建設模式,並結合中山醫院感染病科自身的建設經驗,分享了新形勢下感染科的建設理念與發展方向。
  • 不能再忽視「不賺錢的感染科」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張文宏:先思考兩個問題。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近段時間,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因其專業人做專業事,說真話說人話而屢屢霸屏。而據《中國新聞周刊》今天報導,張文宏在博士畢業後,曾經因感染科邊緣化、待遇低,想過另謀出路——這並非嬌嗔,在這次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醫院感染科,長期以來都是弱勢的存在。
  • 科技的飛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是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慶幸我們沒有出生在「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年代。而是出生在這個數位化、信息化、充滿無線可能的時代。人類開始進入了以電能的突破、應用以及內燃機的出現為標誌的「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還有政治和軍事等很多方面發展變得不平衡,從而導致了各個國家之間開始市場經濟的掠奪,也導致爭奪世界霸權變得愈發激烈。第二次世界大戰隨之爆發。
  • 張文宏:人類要學習如何與微生物共存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9日訊 29日,趕到武漢參加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研究員,以鮮活的臨床案例詮釋「基因組學」:「今年,中國新冠肺炎病毒的數據快速釋放到世界資料庫,對世界作出巨大貢獻,用的就是『基因組學』的技術。」
  • 重建大感染科 一個張文宏救不了這個「不賺錢科室」
    2003年SARS結束後,中國曾迎來一輪感染科的發展熱潮。然而,17年之後,在眼下這場新冠病毒阻擊戰中,原本應是主力軍的醫院感染科,卻顯得力不從心,暴露出人員、場地、設備均嚴重不足等諸多問題。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貴強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從這次疫情可以看出,國家需再次重視感染科的發展,感染學科的發展應回歸到「大感染學科」建設的路徑上來。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已發現4例!鍾南山、張文宏給出建議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宏基因組測序(mNGS),風口還是泡沫?
    宏基因組學(Metagenomics)又叫微生物環境基因組學、元基因組學,通過直接從環境樣品中提取全部微生物的DNA或RNA,構建宏基因組文庫,利用基因組學的研究策略研究環境樣品所包含的全部微生物的遺傳組成、群落功能,並可開發新的生理活性物質(或獲得新基因)。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基於二代測序的宏基因組學(宏基因組測序)成為了臨床的焦點。
  • 教師張文宏:對學生的唯一要求,是希望他們都具有合作性
    張文宏:感染病學科跟其他學科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性。其他學科研究的都是器官,比如心臟病科研究的主要是心臟和血管,風溼科研究的主要是免疫系統,血液科研究的是血液系統,呼吸科研究的是整個呼吸道。只有感染科,你找不到身上有個叫感染的器官。我們人類一直跟微生物相處,但不是每種微生物都會讓我們生病。
  • 無錫獎勵張文宏別墅和5000萬獎金?官方闢謠來了
    全文如下:9月14日,某微博發布信息稱:張文宏去無錫了,無錫市政府獎勵了他一套湖墅+1200萬現金,另加5000萬研究資金。現將具體情況說明如下:為貫徹《無錫市衛生健康「三名」戰略實施意見》精神,我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柔性引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張文宏教授專家團隊,為進一步推動我院感染科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無錫公共衛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無錫獎勵張文宏別墅和5000萬獎金?闢謠來了
    新京報快訊 9月14日,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關於「無錫市政府獎勵張文宏一套湖墅和數千萬獎金」相關傳言的情況說明。全文如下:9月14日,某微博發布信息稱:張文宏去無錫了,無錫市政府獎勵了他一套湖墅+1200萬現金,另加5000萬研究資金。
  • 人民日報:無錫獎勵張文宏別墅和5000萬獎金?闢謠來了
    9月14日,無錫市第五人民醫院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關於「無錫市政府獎勵張文宏一套湖墅和數千萬獎金」相關傳言的情況說明。全文如下:9月14日,某微博發布信息稱:張文宏去無錫了,無錫市政府獎勵了他一套湖墅+1200萬現金,另加5000萬研究資金。
  • 張文宏:50%的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張文宏:50%的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張文宏:50%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
  • 流感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否出行?張文宏這樣說
    昨天,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上海科普大講壇開展了專題講座,並對熱點問題作出了回應。不用恐懼 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當下要應對新冠肺炎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的問題,「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
  • 張文宏等專家建言獻策
    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楊震表示,著力解決危害民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確保環境和健康得到有效保護,是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切實維護民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務。雲南省副省長李瑪琳介紹,近年來,雲南紮實推進生態環境和衛生健康工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健康指標持續下降,傳染病發病率繼續保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LEAD 立德人物|優秀學科帶頭人張文宏,網民心中的「硬核」醫生
    距離2021年還有288天「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張文宏,浙江溫州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員。1987年,張文宏考入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醫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