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超導磁懸浮 時速三千是誤讀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高溫超導磁懸浮 時速三千是誤讀

  回放:

  5月7日,西南交通大學科研人員稱,現已搭建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原型試驗平臺,希望通過建造真空環境,減少空氣對磁懸浮列車的阻力。據媒體報導,該項技術創新將讓列車理論時速達到2900公裡,約為客機速度的三倍,還有些媒體報導稱列車時速可達3000公裡。

  疑問:

  磁懸浮列車真的可以這麼快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是什麼技術?目前該技術研究情況究竟如何?

  解答:

  「早在1992年,科研人員就已經依據高速旋轉實驗推論出高溫超導磁懸浮的實驗速度可達3600公裡/小時,但這只是理論上的,要做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對於我們實驗室來說,目標是首先突破600公裡/小時,但前提是需要國家支持和投入。」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副教授鄧自剛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澄清。

  不過,對於媒體報導的時速為2900或3000公裡,作為實驗項目負責人的鄧自剛也頗感困惑。

  「這是媒體的誤解。」鄧自剛介紹,目前研製的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線採用環形結構,以實現循環加速,線路總長45米,彎道半徑為6米,直線電機驅動段為3米。實驗車在載人情況下最高速度可達25公裡/小時,低壓真空環境下為50公裡/小時,但是有報導將速度誤解為50公裡/分鐘。

  鄧自剛表示,這輛新實驗車被命名為「超級磁懸浮」,採用高溫超導磁懸浮車技術。超高速磁懸浮車主要是考慮到未來在真空管道中的超高速應用。25公裡/小時的速度主要受實驗場地和線路所限,如果是長距離直線,且在低壓環境中,速度設計會高得多。

  據了解,目前有三種典型的磁懸浮技術:一種是德國發明的電磁懸浮技術,上海磁懸浮列車、長沙和北京在建的磁懸浮列車均應用此類技術;第二種是日本發明的低溫超導磁懸浮技術,如日本在建的中央新幹線磁浮線;第三種是高溫超導磁懸浮,與低溫超導磁懸浮的液氦冷卻(零下269攝氏度)不同,高溫超導磁懸浮採用液氮冷卻(零下196攝氏度),工作溫度得到了提高。

  「不過,真空管道超導磁懸浮的應用要在高溫超導磁懸浮商業化之後才有可能。」鄧自剛說。

  可是,談及高溫超導磁懸浮的研究和應用前景時,鄧自剛卻心急如焚。

  鄧自剛透露,2000年,西南交通大學超導技術研究所教授王家素和王素玉在世界上首先研製成功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但因受經費限制,從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時間裡,高溫超導磁懸浮幾乎沒有大的應用進展。

  北控磁浮公司副總經理武學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技術的應用不僅會考慮技術的成熟度,還會考慮運營維護等問題。

  「相較而言,超導磁懸浮的維護還是比較麻煩。所謂高溫超導也只是相對高溫,溫度還是很低的,在維護方面離實際應用相對較遠。而電磁懸浮技術之所以應用較廣,是因為在應用的可行性上已經得到了證實。」武學詩說。

  採訪中,鄧自剛承認,目前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尚不夠成熟,在應用前還需要進行中試線研究。

  「德國的電磁懸浮技術,從發明到實現商業化應用,用了66年。日本的低溫超導磁懸浮用了45年,我估計高溫超導磁懸浮要用30年左右。我們已經研究了16年,所以對於高溫超導磁懸浮來說,未來5到10年非常關鍵。」鄧自剛說。

  鄧自剛表示,目前國際競爭非常激烈。2011年,德國建成了80米的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線,今年巴西即將建成200米的實驗線。「如果國家的支持和投入再不跟上,我國的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必定會被國外趕超。」

相關焦點

  •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超導技術應用多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重科院首席科學家、重慶超導科技研發中心主任範江弟介紹,該中心一直從事高溫超導技術的研究,在聯盟中主要負責該項目的關鍵部分——超導磁懸浮技術的工程設計和實施。  範江弟說,超導磁懸浮技術主要是利用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實現懸浮的一種方式。
  • 超導磁懸浮列車能比飛機快 理論時速達3000公裡
    工博會上,上海超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臺前的「超導小列車」成為一大亮點。目前,日本東海旅客鐵路株式會社研發的超導磁懸浮列車,測試時速已經達到603公裡,為世界高鐵之最,從東京到名古屋的超導磁懸浮鐵路已於2014年動工興建。更稱奇的是,在低壓管道中,超導磁懸浮列車可實現1500公裡的時速,理論時速可高達3000公裡。超導磁懸浮列車為何能實現「飛一般」速度?
  • 時速620千米!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試驗線
    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正式啟用,設計時速620千米,標誌著我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1月12日拍攝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內部。
  • 【科技咖】時速600+!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這臺神奇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時速620千米,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該樣車及試驗線於13日在成都下線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超級高鐵」是以「低真空管(隧)道技術」、磁浮技術為核心的交通工具。若在低真空狀態下,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在理論上可將時速提高到1000公裡以上。
  • 全球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時速620KM,突破真難
    4年後的1月13日,全球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在成都下線,時速可達620公裡,最高可達最高時速800公裡,高速試驗線同期啟用,這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從無到有的突破,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範工況。從微小模型,到首臺載人高溫磁懸浮樣車,再到現在的「工程化樣車」,沒有捷徑可以走,每一步都很難。那麼這臺全球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有何神奇?
  • 我國時速620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其技術厲害在哪裡?
    在成都下線啟用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時速可達到620千米,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這次試驗有何重大意義?高溫超導磁浮列車和過去的低溫磁浮列車有何不同之處?它的技術難點在哪裡?裡面包含了哪些先進設計技術?乘坐舒適度如何?
  • 設計時速600+!世界首輛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長這樣→
    離千公裡時速的超級高鐵有多遠?乘坐這樣的列車會不會有不適?技術研發歷程據了解,西南交通大學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磁浮的研製,1997年獲批國家863計劃項目「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正式開展高溫超導磁浮車的研究。2000年12月31日,學校研製成功世界首輛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世紀號」。2001年,該成果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同年被評為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 中國研製超級磁懸浮列車 時速可達2900公裡
    當日,記者來到西南交通大學超導技術研究所、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探秘國內首例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實驗線。  香港《商報》網站5月12日報導稱,在西南交通大學的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超導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完成載人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一項目由鄧自剛博士領導,他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數年研究。  《科技世界》報導稱,去年3月,鄧自剛率領的研究小組進行了第一次高溫超導磁懸浮環形軌道測試。這種新型環形軌道將掀起一股速度更快的列車的浪潮。
  • 高溫超導磁懸浮助力高鐵加速,理論...
    永磁集團是做磁鋼的,他們與西南交通大學正在研發的項目聽起來非常「科幻」:高溫超導磁懸浮,理論上最高速度可達1000公裡/小時以上,比飛機還快,又稱「超級高鐵」。永磁集團總裁冒守棟博士說,高溫超導磁懸浮正在研發中,杭州永磁集團主要負責磁軌和永磁電機兩部分。
  • 時速620公裡!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啟用
    央廣網成都1月14日消息(四川臺記者馮娜 蒲昭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1月13日,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成都下線啟用。車輛採用西南交通大學原創技術,設計時速達到620公裡。
  • 中國高溫超導重大突破令世界震驚 磁懸浮電廠可應用
    中國高溫超導重大突破令世界震驚 磁懸浮電廠可應用 原標題:中國高溫超導重大突破令世界震驚,磁懸浮、電廠均可應用
  • 設計時速620千米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這是由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正式啟用,設計時速620千米,標誌著我國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據悉,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項目位於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驗證段全長165米,由西南交通大學聯合中車公司、中國中鐵等單位協同攻關研發。
  • 設計時速620km/h,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在成都「開...
    早在2014年,西南交大就建成了一條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懸浮車環形試驗線,2019年又建成了真空管道高溫超導磁浮車高速試驗平臺,最高試驗速度可達400km/h,可開展高溫超導磁浮車動力學
  • 時速600+公裡!我國自主研發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
    昨天(1月13日)上午,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在成都下線,理論設計時速可以達到620公裡。 高溫超導高速磁浮交通樣車驗證段建設項目位於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驗證段全長165米。該項目的建成是推動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列車技術走向工程化的重要實施步驟,可實現高溫超導高速磁浮樣車的懸浮、導向、牽引、制動等基本功能試驗,以及整個系統工程的聯調聯試,滿足後期研究試驗,對於技術轉化、工程示範、學科建設都有著重要意義。
  • 中國造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開跑,時速600+!
    200公裡,新建時速達250~300公裡的鐵路定為高鐵。和諧號CRH380動車組速度達到300KM/H復興號CR400動車組速度高達350KM/H  高溫超導高速磁懸浮的出現緩解了,中間的坡度差。1月13日上午,採用西南交通大學原創技術的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四川成都正式啟用,這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從無到有的突破,具備了工程化試驗示範條件。
  • 科普 超導磁懸浮列車的原理
    在列車車輪旁邊安裝小型超導磁體,在列車向前行駛時,超導磁體則向軌道產生強大的磁場,並和安裝在軌道兩旁的鋁環相互作用,產生一種向上浮力,消除車輪與鋼軌的摩擦力,起到加快車速的作用。高溫超導體在懸浮列車上應用的研究集中在日本。超導在運載上的其他應用可能還有用作輪船動力的超導電機、電磁空間發射工具及飛機懸浮跑道。
  • 西南交通大學:時速620公裡!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本報成都1月13日訊(記者 倪秀)今天上午,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西南交通大學正式啟用。該試驗線是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真車驗證線,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 德專家:中國太「逆天」,世界首臺620公裡時速磁懸浮車都造出來
    德專家:中國太「逆天」,世界首臺620公裡時速磁懸浮車都造出來了,就在昨天四川成都當地交付了全球第1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懸浮工程化樣車,這是由西南交通大學的研發團隊在歷經數年的努力之下攻克的技術
  • 「中國造」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試驗線在川啟用
    四川在線記者 朱雪黎1月13日,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自主製造的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及世界首條高溫超導高速磁浮真車試驗線在四川啟用,標誌著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實現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高速磁浮是當前世界軌道交通技術的一大「制高點」。
  • 20年潛心製造 世界首臺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成都啟用
    記者看到,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車頭採用流線設計,形狀如子彈頭。不同於高鐵靠車載電源驅動在鋼軌上「奔跑」,該樣車懸浮在永磁軌道上,軌道中間鋪有直線電機,在車子底部裝有超導懸浮裝置替代了車輪。據悉,該樣車採用全碳纖維輕量化車體、低阻力頭型、大載重高溫超導磁浮技術等新技術和新工藝,設計時速620千米,有望創造在大氣環境下陸地交通的速度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