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猜想!科學家聲稱宇宙是全息圖,它完全改變了場景!

2020-12-04 仰望星際

一些科學家相信,宇宙不像球體或立方體那樣是一個體積空間,而是一個全息圖,這讓我們對現實的整個理解都受到了質疑。

相信我們的宇宙是全息圖的天體物理學家聲稱,我們所感知的三維生命僅僅是一種幻覺。全息宇宙原理的支持者說,這個想法讓專家們能夠解決愛因斯坦理論和量子力學之間的矛盾。例如,如果宇宙是一個全息圖,它將為科學家提供一個「二元性」,他們可以在其中一個模型中解決在另一個模型中似乎不兼容的問題。

史丹福大學(Stanford)物理學家、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倫納德·蘇斯金德(Leonard Susskind)說:「大多數理論物理學家並不認為這是胡亂猜測。「

科學家聲稱宇宙是全息圖——「它完全改變了場景」。

「它已經成為解決物理學問題的日常工具。」

這個理論把宇宙和氣球作了比較。

如果宇宙是氣球形狀的,氣球的表面被認為是「全息圖」,內部是我們的感知——全息圖在球體內部的投影。

但是表面積比內部的平方面積小得多,儘管我們不這麼認為。這導致了全息宇宙的誕生。

大多數宇宙學家認為,在大爆炸後的極短時間內,宇宙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膨脹,然後才穩定下來,形成現在的狀態,充滿了恆星和星系。

一些人提出,這種擴張將永遠持續下去,從而產生一個「多元宇宙」——由不同的宇宙按照它們自己的物理定律組成的馬賽克。

他們聲稱,我們只是生活在這些「袖珍」宇宙中的一個,而這個區域的通脹已經結束——或者一個氣球已經達到最大容量。

如果宇宙是氣球形狀的,氣球的表面被認為是「全息圖」。

來自凱託利克魯汶大學(KT Leuven)的赫託格教授表示,全息宇宙的概念源於弦理論,即宇宙中最小的構件由微小的振動弦組成。

他說:「這是一種非常精確的全息數學概念,它來自於弦理論,在過去的幾年裡還沒有被完全理解,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完全改變了整個場景。」

應用於暴漲理論,新發表的理論表明,時間和宇宙的「開始」是由大爆炸之外的一種不可知狀態全息產生的。

他說:「關鍵的一點是,我們沒有投射出一個空間維度。我們正在預測大爆炸前的時間維度。」

我們只生活在這些「口袋」宇宙中的一個,而這個區域的通貨膨脹已經結束。

「這個理論設想了宇宙的開端,在那裡時間不存在,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是明確的。」

它說的是時間從根本上來自於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其他狀態。

「一些非常抽象的永恆狀態——這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大爆炸是假的!宇宙其實是張巨大全息圖...
    數十年來,全世界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我們的宇宙,曾經或者現在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全息圖的可能性,在這個碩大的全息世界中,傳統物理學的規律只適應二維空間,但是,似乎我們眼前的一切都是三維,甚至多維的。全息圖理論最初20世紀90年代提出,當時企圖統一現代物理學中的兩大無敵的武器——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這個想法描述了一個空間容量的所有信息都可以被認為是在該區域的二維邊界上編碼的,這類似於我們日常中的二維碼。關於黑洞,一些科學家認為,所有落入黑洞的「信息」實際上保留(或編碼)在它的邊界,形成了事件的視野。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全息對偶原理表明,包含引力的高維空間可以從不含引力的低維量子理論中像全息圖一樣產生。這一原理使物理學家們自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宇宙是不是也只是一張「全息圖」呢?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想法;它意味著,我們所處宇宙中的各種豐富現象,大到星系形成、小到電子躍遷,都可以用一個低維的、不含引力的量子場論加以描述。
  • 顛覆性理論:宇宙只是一幅巨大的「全息圖」?
    在你眼裡,宇宙是真實的嗎?我們對世間萬物,包括你、我甚至是空間本身的理解,真的是正確的嗎?有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宇宙可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全息圖」,我們對三維空間生活的看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這有點像全息圖的信息,它其實是儲存在一片薄薄的塑料上的。但如果說宇宙是全息圖,這可能是對我們設想的空間和現實世界提出的最為慘烈的修正。而證據則來自太空中最怪異的空間,那就是黑洞。我們可以這樣思考,假設我把我的皮夾丟進一個黑洞,那會發生什麼呢?我們以前認為,由於宇宙萬物,包括光都逃不過黑洞的巨大引力,因此皮夾會永遠消失。但現在看來,這或許不是故事的全部。
  • 宇宙只有三維嗎?更高維時空存在嗎?宇宙會不會只是它的全息投影
    我們的宇宙可能成為全息圖嗎?全息圖是人類所能創造的最有趣的"平面"物體之一。通過將一組全三維信息編碼到二維表面上,全息圖會隨著視角的改變而相應地更改其外觀。我們目前對宇宙的理解的許多外延表明,空間三維可能只是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三個維度;維度實際上可能不止這些。
  • 宇宙是一張全息圖? 費米實驗室將通過實驗揭開秘密
    宇宙的本質是不是就是一張二維全息圖?
  • 宇宙或許只是一張全息圖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息圖中嗎?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奇特的理論暗示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全息圖。根據當前的全息原理,需要一個二維的平面,這個平面內擁有能夠描述三維圖像的所有信息。自1997年以來,科學家就開發出基於宇宙理論的全息理論,現在這一理論得到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已經能夠展示建立在全息理論基礎之上的宇宙間如何進行工作。
  • 科學家提出新思路,宇宙可能是一種全息投影
    人們開始慢慢的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很多科學家們,對於一些現象都非常的好奇,試圖去解釋它。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除地球上的人類之外的外星生命,但是目前為止,一直沒有任何的跡象。有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是一種非常獨立的存在,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一些器官感知到外界帶給我們的各種信息。有科學家們甚至認為說,我們所有的意識可能是一種數據,並不是物質,他們的這一種理論也被稱為是宇宙全息理論。
  • 生活在全息宇宙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種一致性完全出乎人意料,因為引力是在三個空間維度中被描述的,而量子場論只需要兩個維度。在二維和三維中,物理定律產生了完全一樣的結果,這表明了反德西特空間的全息特質。「這是第一個證明了全息是如何運作的例子。」Grumiller說道。「但既然我們的宇宙在很大程度上幾乎是扁平的,並不是反德西特空間,研究全息理論對扁平宇宙也是否適用就很有趣了。」
  • 原創:全息宇宙
    如果其中一條魚的狀態改變了,另一條魚的狀態也立即隨之改變。 在1982年,科學界發生了一個驚人的事件。物理學家阿萊恩•阿斯派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巴黎大學進行了後來可能是20世紀最重要的實驗之一。他們發現,在特定情況下,兩個電子,無論彼此相距多遠,都能互通信息。不管是10英尺還是100億英裡,它們似乎總能知道彼此所處的狀態。這個現象激發了極具震撼性的解釋。
  • 科學家:宇宙是大型全息圖,我們都被編碼在二維
    或許這種「錯覺」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但相當一部分科學家認為:至少在理論上,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全息圖。這個細思極恐的觀念首先於20世紀70年代被提出。科學家對黑洞的屬性以及物體的熵值如何在遵循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條件下「消失」這兩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最後得出:黑洞內 「收納」的物質與黑洞的體積無關,而與其表面積有一定聯繫。
  • 中國科學家力證:宇宙確實是全息屏幕
    知名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坦言,模型就是對宇宙演化的「預言」。儘管全息原理是最近二十年來,量子引力研究唯一被公認的原理,但這一「看扁宇宙」的理論目前仍然是科學家小圈子中悄悄進行的一場革命。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科學家給出猜想引言:宇宙一直都是我們想要探索的奧秘,而且在宇宙中有很多奧秘都是人類一直在探索的,就是希望以後人類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畢竟人類在宇宙中生存,而宇宙中充滿了危險,如果人類的科技不強大, 那麼很可能會被宇宙毀滅,目前人類能夠探索到的宇宙範圍大約是900多億光年,而且這還不是宇宙的全部直徑,宇宙比我們現在看到的還要大,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目前還不知道,
  • 全息的宇宙
    通常的照相底版上只記錄了光的強度,而全息照相不僅能記錄光的強度,還記錄了光的相位,所以可以用相干光從中提取三維物體的全部幾何信息。但你可曾想過,我們身處的宇宙也是張全息圖。   說宇宙是張全息圖,是指宇宙具有類似全息圖的性質。這一發現源於黑洞物理的研究。黑洞是一類特殊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以至於連光也被吸引住了。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全息投影
    我們的宇宙?願景已經存在。你應該聽說過全息投影。所謂全息投影是指將物體保存成三維圖像的技術。然而,可笑的是我們的宇宙是這樣的,我們眼中的一切和感知都是幻覺。我們只是這個超全息投影圖像的一部分。1982年,發生了一件驚人的事情,在巴黎大學的一個物理實驗室裡,科學家們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我們朝相反的方向發射基本粒子,比如說電子,它們可以在運動時相互交流!它們彼此之間有多遠?無論相距10釐米10億公裡,它們總是知道對方的動作方式。這反映在當一方因幹擾而改變方向時,其合作夥伴也會改變方向。
  • 擁抱第五維:這宇宙 只是個全息圖?-宇宙,天文,維度,二元性,弦理論...
    「我們生活在一幅全息圖中。」物理學家經常這麼說,但是這其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莫非有另外一個「平面世界的我」生活在房間的牆上?莫非我們只是超越人類理解能力的神秘五維生物的投影?假如頭腦中的一切都可以用「邊界」來解釋,那麼我們究竟生活在幾個維度上?假如這些問題讓你夜不能寐,那麼請你往下看。
  • 宇宙沒有更多維度,我們可能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感覺太燒腦了!
    宇宙沒有更多維度,我們可能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感覺太燒腦了!根據玻色子弦理論,弦理論的原始版本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根據理論所說,宇宙實際上有25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忘了那些額外的維度吧——我們生活在二維全息圖中!又有瘋狂科學家,發表了令人震驚的言論,並且他們還能拿出數據和理論!全息宇宙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指出構成我們的三維現實的所有信息,空間、物質、時間等等,實際上都包含在其邊界的二維表面中。
  • 宇宙是一塊巨大的二維全息屏幕?
    或許,宇宙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屏幕,我們生活在二維全息影像之中?這些聽上去猶如天方夜譚的觀點,不但有科學理論依據,而且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著密切關係。  「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經典力學,認為萬有引力是時空彎曲表現出的結果。從中,我們又推演出了宇宙學全息原理以及全息暗能量模型。」知名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坦言,模型就是對宇宙演化的「預言」。
  • 宇宙是一張全息投影圖?
    弦理論中,有個基本概念,宇宙可能是一張全息影像圖,人類每天在三維空間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宇宙最遙遠的地方的全息投影,我們感受到的宇宙其實是外界的信息,所以有可能我們的生活真的只是在宇宙這張廣闊的畫布上表演繪畫而已。你的人生就是一齣戲,是不是很浪漫。
  • 全息宇宙,如是我聞
    但是飲譽當代的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拋出了一個大膽卻十分直接、簡單的想法:此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其實它只是一個幻象,是一張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息攝影相片!全息宇宙理論-發展首先我們得了解什麼是全息相片。
  • 世界是一張全息照片,全息宇宙假說
    有一種理論,叫做「整體包含於部分中」例如,將一根磁棒折成幾段,每個棒段的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棒的全息縮影,是整根棒的成比例縮小。一面鏡子碎裂成幾塊還是鏡子,每一面小的鏡片仍然能夠被當成鏡子使用,每一塊鏡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鏡子的全息縮影。人的受精卵和它發育成的各種細胞相比較,其DNA是相同的。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這個人全部的遺傳信息,所以克隆技術才可以利用一個細胞複製出一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