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改革試點分析之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

2020-11-28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三供一業」指的是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其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國有企業承擔著的社會職能還包括辦醫院、辦學校等。

長期以來,企業辦社會、包袱沉重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國有企業,成為制約其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推進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領域的改革,是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任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也是提升公共管理服務水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大民生工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三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解決國有企業辦社會負擔和歷史遺留問題。

2015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其後,《國務院關於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印發,提出從2016年開始,全面推進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隨即,國資委、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國有企業辦市政、社區管理等職能分離移交的指導意見》,對國企剝離社會職能的具體實施提出了針對性要求。為了更加積極穩妥推進這一工作,國資委還將其作為十項改革試點工作之一,推出了一批試點地區和試點企業。

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下,相關試點地區和企業的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他們為全國國有企業的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探索出了豐富的經驗和多樣化的路徑,帶動了其他企業的相關改革工作。

加強組織 制度先行

國有企業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涉及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多個部門。沒有堅強的領導和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很難實現。

為了推進本省的國有企業辦社區移交工作,2016年8月29日,在江西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會議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向各設區市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下達《江西省國有企業社區移交目標任務書》,使社區移交工作成為全省上下共同的工作目標。

哈電集團醫院交接會議

接到社區移交任務書後,江西各設區市均成立市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領導小組,牽頭負責轄區內社區移交工作。各省屬國有企業集團公司同步成立相關領導機構,建立工作機制、明確責任、落實任務、主動對接屬地政府。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專門聽取情況匯報,對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作出了明確指示,要求分管副省長牽頭,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具體負責,各市、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參加,推動各市在籤訂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分離移交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哈電集團為加強組織,成立集團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周例會月匯報工作制度,制定專項改革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移交企業成立精幹小班子,完善移交基礎材料,會同專家組按標準詳盡測算移交費用,同接收企業對接,協商移交具體事宜。全集團上下一心,各單位緊密配合,協同利用各種資源,形成了上下齊動、左右聯動的良好氛圍,加快推進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

有了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各試點地區和企業加強頂層設計,為分離移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比如,江西省國資委從2015年下半年即著手草擬社區移交工作方案, 2016年7月15日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於印發全省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16〕96號)。同時還會同省直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三供一業」、市政、社區管理、教育醫療、消防機構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構建了基本完善的改革政策體系,為推動各項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哈電集團在經營資金緊張情況下克服困難積極籌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廠辦大集體改革配套資金,並將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列為集團戰略任務,納入有關企業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堅定不移地推進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目標任務。

東風公司將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列入公司「十三五」戰略課題—— 「突破改革創新瓶頸」,與「壓減」、「處僵治困」等改革協同聯動,下達戰表,尋求重點突破。

加強督導 跟蹤考核

為了各項規劃工作落到實處,各試點地區和企業十分重視相關工作的督導和考核。

比如,江西省國資委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建立定期調度機制、開展集中督查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分離移交工作。特別是2017年5月至12月底,基本做到每半個月調度一次進展情況,針對移交緩慢或者存在困難的有關單位,組織召開專項工作會議,現場協調解決具體問題。

重慶市專項小組辦公室制定全市統一的年度任務目標考核標準。各區縣政府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完成情況納入市政府考核;市屬國企完成情況納入年度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目標考核;駐重慶市中央企業完成情況納入央企負責人經營業績目標考核。對認識不到位、進展滯後、進度較慢的企業,重慶市國資委約談其主要負責人。同時,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層層加壓驅動,把此項工作任務納入對所屬各層級企業考核的重要內容。

2017年以來,由重慶市國資委牽頭、市級有關部門參與的督導組赴40個區縣開展三輪具有針對性的現場督導工作,現場協調解決一批「卡點」,發現一些亟需明確的具體問題。個性問題現場協調解決,共性問題由各專項辦抓緊研究後,提出相應處理意見,下發全市執行。

為確保「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合法合規、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補助資金規範使用,中國中車集團吸收建築、暖通、水電、消防、教育、醫療等各方面專家,建立專家評審機制和評審專家庫,從專家庫中抽取相關人員組成專家組從政策、標準、流程、可操作性等層面進行全過程審核、把關,提出審核意見,報集團黨委常委會和總經理辦公會審批後組織實施,確保改革工作合法合規。2017年以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項目通過評審審減分離移交費用支出5.5億多元,大幅度降低移交成本。

以人為本 凝聚合力

國企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涉及廣大國企職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地方政府和電力企業等多個利益方,在推進的過程中,各試點單位重視宣傳工作,重視溝通工作,以凝聚共識,推進改革。

為使省屬集團公司進一步統一認識、理解政策,2016年9月,江西省國資委召集有關企業分管領導開會,專門對相關政策進行宣講,同時提工作要求,作動員部署。為使移交接收雙方儘快籤訂協議,避免不必要分歧,制定了《社區移交屬地管理協議》(參考樣本),供雙方參考。相關工作人員多次深入設區市、縣(市、區)、有關企業及其社區進行政策宣講。通過一系列工作安排,減少有關各方對社區移交工作認識上的偏差和對政策的疑惑,有力推動移交工作開展。

為維護企業和社會和諧穩定,東風公司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始終堅持思想引導,回應職工關切,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代會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公司主要領導敢於正視問題,主動與職工溝通,統一思想,消除顧慮,堅定信心,做到了職工思想不散、企業秩序不亂、經營工作不斷、國有資產不流失。

哈電集團積極與有關部委、地方政府溝通請示,爭取支持。有關部委和黑龍江省政府共同組織召開駐黑龍江省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工作會議並籤署《關於駐黑龍江省中央企業分離移交「三供一業」工作協議》,多次聽取有關情況匯報並提出具體工作要求。哈爾濱市政府主動承擔責任,建立廠辦大集體改革審批綠色通道,集中審核職工身份,核定經濟補償金,組織專家組對「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費用進行審核、仲裁,協調解決移交接收雙方爭議。佳木斯市為廠辦大集體改革開設社保補費綠色通道,有關集體企業上千人社保補費僅用3個月時間,相關費用能免則免、能減則減,就低不就高,大幅降低改革成本。

哈電集團辦社會職能移交涉及國家電網、中國華電、國藥集團等多家中央企業,哈市供水集團、物業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通過加強與接收單位溝通交流,接收單位積極組織精兵強將及時召開協商會,商議移交相關事宜,討論接收具體細節問題,落實具體工作任務,為完成移交工作奠定基礎。

中國中車多角度調研全集團企業辦社會職能和歷史遺留問題現狀、地方政府配套政策出臺情況、接收方意願、改革費用等情況,獲得詳實資料,為制定工作方案、推進計劃、籌集費用提供決策依據。所屬企業主動與地方省市主管部門建立溝通機制,共同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全方位溝通,加快分離移交。針對個別企業特殊困難,中國中車集團主動向地方政府反映,爭取個性化支持。

因企施策 創新思路

我國國有企業數量多、分布廣、行業雜、貧富不均,這些影響著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的節奏和質量。在試點過程中,相關單位實事求是,因企施策,基於實踐探索了多種移交模式。

比如,中國中車集團所屬資陽廠作為典型獨立工礦區,工作推進面臨無接收平臺、無配套公共資源、無人員安置途徑等「三無」問題。企地反覆研究溝通,形成「移交對象既是負擔、也是市場資源」共識。地方政府專門成立國資公司負責資陽廠「三供一業」資產接收、維修改造等工作,接收平臺問題迎刃而解。以此為基礎,多措並舉解決人員安置問題,政府、企業實現雙贏,為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探索出「先移交後改造+設立國資平臺+整體打包移交」一攬子解決方案。

東風公司主動以市場化方式,將所屬原提供「三供一業」管理服務的企業無償劃轉給行業內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將公司電力處移交給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將東風水務公司移交給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將東風(襄陽)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移交給中廣核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將東風物業管理企業移交給中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整體無償劃轉東風公司原「三供一業」管理服務企業,進而一次性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實現地方政府、接收企業、「三供一業」企業及職工、職工家屬區職工群眾都滿意的結果。

東風(十堰)實業公司是東風公司廠辦大集體集中管理機構,經營性業務集中在東風實業有限公司,改制涉及企業戶數多、人員多、資產總量大,情形十分複雜。東風公司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抓手,推進相關改革。改制全過程平穩有序,原企業近兩萬名在崗、內部退養及退休職工得到妥善安置。

山東省國企辦「三供一業」總量大、分布廣,多數位於獨立工礦區,地方政府承接難度大。工作中,有關企業和市縣政府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分離移交方式和路徑,形成了「四種模式」。一是企地充分協商的「淄礦模式」。二是組建公司移交的「兗礦模式」。三是引入外部投資的「肥礦模式」。四是搭建平臺移交的「油田模式」。(《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國資委、財政部共同舉辦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
    3月29-30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在京共同舉辦了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培訓,總結2017年工作,部署2018年目標任務和工作安排,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孟建民和財政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許宏才出席並講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沈瑩通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
  •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六大重點整合行業迎新機
    摘要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鋼鐵等六大重點整合行業迎新機】隨著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央企改革再次到了整合的關鍵時期。日前,國資委、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發布會對外披露了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
  • 開放大學試點轉型改革發展研究
    1.系統理論詮釋了開放大學體制差異化發展的必然性系統理論打破了傳統固定思維,不是從線性的自上而下的層級分析視角而是從有關聯的多種元素和結構之間豐富的多維關係來分析事物的發展,因此,教育體制改革的成敗在於能否根據特殊性和差異性來統籌協調其內部各個要素的職能及相互關係[1]。
  • 全國社會力量辦體育改革試點現場推進會在溫召開
    溫州試點經驗獲全國推廣9月29日,全國社會力量辦體育改革試點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總結推廣溫州改革試點經驗,部署深化全國社會力量辦體育改革工作。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副省長成嶽衝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匯報溫州改革試點工作情況。
  • 海墾大膽探索辦社會職能改革 創造典型
    海南日報海口10月9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倪德馨)在近日揭曉的全國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2018年度年中考核評估結果中,海南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工作第三次位居全國各墾區之首。農業農村部高度評價海南農墾,稱「海南農墾改革為全國樹立了一個標杆」,特別是在辦社會職能改革上大膽探索,創造了改革的典型。
  • 問政山東丨本應剝離社會事務的開發區依然「啥業務都辦」山東商務廳廳長:把改革推向深入
    ,但現在仍有部分開發區「啥業務都能辦」「不知道能否剝離」。推進開發區改革是省商務廳的一項重要攻堅工作,2019年7月10日,山東省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各開發區積極穩妥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交由地方政府承擔,這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 國務院國資委就國企改革發展問題答中外記者問
    應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國資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國企國資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實「1+N」系列文件提出的各項改革要求,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落實。應該說,通過國有企業改革,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一些改革難題。
  • 試點與實驗:社會實驗法及其對試點機制的啟示
    試點有助於在可控範圍內降低政策創新和制度變遷的風險,但對試點效果的評估容易受到選擇性偏差和霍桑效應的影響。社會實驗技術的運用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改善的可能性,它比自然實驗設計和統計控制分析方法對觀察數據的處理更能有效地減少各類偏誤的影響。本文在討論社會科學偏誤類型和控制機制的基礎上,總結了社會實驗法的分類、設計原則、實施程序及其在社會科學中的應用。
  • 獲國務院批覆的這項浦東試點,對企業究竟意味著什麼?
    開發開放30年來,浦東堅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在浦東誕生並複製推廣,「一業一證」便是浦東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又一改革創新成果。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大幅降低行業準入成本總體方案的批覆》,同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開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試點期為自批覆之日起至2022年底。
  • 陝西省國有企業改革進程回顧及問題建議
    三、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陝西省國有企業經濟效益連創歷史新高,但我們應該看到,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也要清醒地看到,國企改革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長期過程。
  • ...主任肖亞慶:落實「1+N」提出的改革要求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
    肖亞慶:謝謝您的問題。應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企國資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國企國資改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落實「1+N」系列文件提出的各項改革要求,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落實。應該說,通過國有企業改革,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一些改革難題。
  • 企業給政府職能部門「打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3日訊(通訊員 曾武)近日,瀏陽市永安鎮組織轄區內25家重點企業對21家政府職能部門及6家金融機構進行了服務滿意度測評。為保證此次測評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工作人員在測評結束後現場對測評結果進行了公示,測評結果在末位的部門負責人當場進行了表態發言。 測評會後,25位企業負責人充分肯定了永安鎮政府在為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績,同時向鎮政府反映了企業在發展運行中遇到的瓶頸和困難。
  • 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
    總體來看,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9家試點開發區通過改革有效提升了效能、增強了動力,也探索形成了一批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從管理體制上看,開發區發展經濟的主業主責更加聚焦。各試點開發區把釐清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職能放在重要位置,著力劃清職能界限,強化開發區的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經濟職能。
  • 堅持市場化 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要以問題為導向,始終堅持市場化方向,不斷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與時俱進、行穩致遠、漸入佳境。  賦予市場主體地位更具獨立性、自主性、異質性  新時代堅持市場化縱深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需要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獨立性、自主性、異質性。
  • 「383」方案亮點多 仍需冷靜區分改革夢想和現實
    (3)在現有土地權屬基礎上,賦予農民集體土地處置權、抵押權和轉讓權。在規劃和用途管制下,允許農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平等進入非農用地市場,建立統一土地市場下的地價體系。相應收縮政府徵地範圍,逐步減少直至取消非公益性用地的劃撥供應。在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的架構下,對已經形成的「小產權房」,按照不同情況補繳一定數量的土地出讓收入,妥善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 ...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桂林市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桂林市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方案的批覆》(桂政函,探索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創新行政審批方式、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
  • 2018年山東省屬企業主要經營指標創歷史新高
    2018年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主要做法2018年,全省國資系統不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省屬企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綜合來看,主要得益於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加強工作調度,強化任務落實,推動《國企十條》任務落地。
  • 未央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試點多證合一改革
    根據《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探索推進藥品零售行業「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西市監處發〔2020〕282號文件精神,未央區市場監管局從「一件事」出發,以群眾利益和方便群眾辦事效率為著力點,依託省級藥品綜合監管平臺和食品監管平臺不變的基礎上,主動作為,整合受理、審核和發證流程,以前藥品零售行業準入涉及的藥品經營、醫療器械經營及備案
  • 關於推進揚州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
    在此基礎上,再經過5-10年的努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力爭達到蘇南地區平均水平,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運河名城和生態宜居城市特色充分彰顯,汽車、機械、船舶、建築、軟體、旅遊和現代農業等產業優勢更加明顯,城鄉發展一體化、寧鎮揚同城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融入蘇南、融入長三角核心區的目標基本實現。(三)基本原則——創新發展、開放融合。
  • 解決「亂停放」問題 長寧楊浦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原標題:長寧楊浦正在試點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  眼下,城市共享單車方興未艾,「亂停放」問題也日漸突出。近日,有市民建議進行共享單車停車區域限定。市交通委肯定市民的建議並同時表示:待各區部分非機動車停放點設置虛擬電子圍欄試點有成果後,再決定是否在全市實行進一步大範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