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了40年撈屍人,他一共打撈上3000多具屍體

2021-01-12 文字怪人

2009年,湖北荊州的三個大學生跳入河中救人,結果不幸溺亡,獻出年輕寶貴的生命。

然而,這只是事件的開始。

這三個大學生的屍體由一家打撈公司負責打撈。

打撈公司到現場後,第一時間並不是下水打撈屍體,是在船上和家屬談價。

打撈公司開出了一具屍體12000元的價格。

家屬沒錢,學生們撲通跪在地上磕頭求打撈公司快點把屍體撈上來吧。打撈公司不為所動。

一個記者按下快門,於是就有了這幅獲得中國攝影最高榮譽「金鏡頭」獎的《協屍要價》。

在這幅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心位置站著一個70歲白襯衫老者王守海,他是這次打撈的撈屍人。

在畫面中他的那個手勢似乎是在說:錢到了,屍體才能給你們。沒錢,免談。

而在船下一條繩子上綁著一隻手,正是其中一個「救人而溺亡的大學生」。

他是一個英雄,英雄死後怎麼能受到如此對待,是社會道德的淪喪嗎?!

但倘若我們心平氣和、放下道德的制高點去看「協屍要價」,撈屍實際上只是一門稀缺的生意。

1、尷尬的「協屍要價」

首先,打撈公司到現場了解情況後,第一步肯定不是打撈,而是要談價格。

這是一筆生意,價格沒談清楚怎麼能打撈?

打撈公司的要求是錢先付過來,再撈屍。

一來是為了保障公司利益;

二,要是等屍體撈上來後,家屬萬分悲痛,那時候再要錢,更容易被激動的家屬罵說「都這時候你還急著要錢」,被揍。

試想一下,如果家屬一早不同意撈屍的價格,那打撈公司早就走了。

這恰巧也是「協屍要價」的無奈之處——

很多家屬貧困,是拿不出這筆錢的,但在那樣的情況下他們怎忍心看到死者在水裡多呆一秒?

可除了打撈公司,家屬又找不到其他人幫忙,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打撈公司也正是抓住了那些家屬「別無選擇」,才會死死咬著價格不降,逼著他們先付錢。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筆一次性的金錢交易。

那麼打撈公司提出的12000貴嗎?

2、撈屍是具有極大風險的行業

溺亡者死去的地方一般都是河流、海流的湍急處,下水打撈屍體是一個技術活。

撈屍不是一般人幹的了的,撈屍需要潛水鏡、服裝,設備動輒要數千甚至萬元。

潛入河底,水下地形條件複雜,本來那就是曾「死過人的地方」,撈屍人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保險公司對於「撈屍」這一高風險職業是不投保的,

這就意味著一旦撈屍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撈屍人的生命沒有任何保障。

撈屍的價格無法通過物價部門幹預,打撈公司本身承擔僱員和船隻的成本。而且由於審批困難,有不少不正規的打撈公司。

在這樣一個「發死人財」的特殊處境中,無論打撈公司開出什麼價格,大家都覺得是在「漫天要價」。

《挾屍要價》照片伴隨著報導,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報導出來後,圖中那個70歲的老者王守海回去後被村民圍打。

王守海大喊冤枉:「我只是個撈屍人,老闆一次才給我500元!」

正由於這500元,鄉鎮介入調查,打撈公司被認定為「詐騙亂報價」,受到了嚴厲的處罰。

王守海冤,他一次撈屍撈上來,老闆才給500,撈不上來有時候老闆只給一包煙。

王守海體現了傳統撈屍人這一行業的沒落——

他們精通水性,他們遊走在「陰陽界」。可這一職業晦氣,年輕人不願意做撈屍人,年老的撈屍人沒有客源。只能掛靠打撈公司。

以下文章將通過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撈屍人,來解讀這一神秘特殊行業,以及生命背後的思考。

一、唯利是圖,走刀口的黃河水鬼

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黃河蘭州段約80公裡的水域,飄蕩過至少一萬具浮屍。而且仍以每年200至300餘具的規模增加。

「黃河水鬼」魏職軍算是比較出名的撈屍人。他從小就在黃河長大,水性好,也了解黃河。

魏職軍看著黃河,看著每每漂浮來的屍體,別人覺得那是閻王的「死人簿」避而遠之,魏職軍卻覺得是個發財的機會。

魏職軍採用主動出擊的方法,他是主動出擊的撈屍人。

屍體會順水漂流,魏職軍就天天在幾個水流交匯的埠等屍體。

他把一具具無名屍體撈上來,看屍體的身上有沒有電話、身份證。

如果有,就打電話給死者的家人,通知他們來拿屍體,談價格。

如果沒有,就把屍體拴在一條船邊,拖到某個山凹陷處,再繫到岸邊樹枝上,囤積在那裡「等」主人。

魏職軍每年撈屍50——100具不等。

他名氣很大,很多人要是死在黃河,家屬都會跑來找魏職軍。

只要是前來認屍的,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支付500至數千元不等的「油錢」。

然後魏職軍會帶他們去看屍體,確認是了,再談撈屍費。

撈屍對於魏職軍來說就是一門家族生意,他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幹這個的。

他們分早晚班,24小時都要在河上「等」屍體。這其中的油費、人工開銷很大。

他們是沒有任何保護的,接觸的腐爛屍體多,承受病毒的風險也大。

他們經常容易「撲空」,撈上來的無名屍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沒人領,越來越臭了,他們就要放棄。

可能打撈上來的100具屍體,真正能「賺錢」的只有10具。

魏志軍所代表著正是傳統的撈屍雜牌軍——無經營牌照,靠口口相傳、靠「名氣」做生意,在風險和罵名中賺著血汗辛苦錢。

二、義務撈屍的靈魂擺渡人

井池沱,位於重慶江北區魚嘴鎮,是一個天然的回水沱。

飄在大江裡的很多垃圾和漂浮物順著江水飄到這裡,就再也不飄了。

岸邊有個小房子,吳庭斌坐在小板凳上,吃著花生米喝著酒,正用望遠鏡觀察這江水中的情況。

忽然望遠鏡內出現了一具漂浮物,吳庭斌搓了搓眼睛,又看了看,是具屍體。

他趕緊起身,跳上了船,發動了馬達。

吳庭斌是這一代清理江中漂浮物和垃圾的工人,同時他還有一個特別的職業——撈屍人。

長江那麼大,又沒蓋蓋子,有本事你去跳啊!這雖然是一句「罵人」的話,但每年死在長江的不是少數。

發現屍體後,吳庭斌先撥通了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之後,他開船到屍體邊,戴上塑膠手套,用一根繩子拴住屍體的手,繩子的另一頭綁住船,之後他再次發動了船。

船開得很慢,一直拖著屍體到達了派出所要求的地點,一個岸邊。

民警已經到了,法醫同行。法醫和吳庭斌一起把屍體抬上案。

將屍體翻到正面,檢查屍體的五官,腳,手,鼻子,眼睛齊全不齊全。

民警會問詢吳庭斌發現屍體時候的大致情況,最後派出所通知殯儀館,將屍體進行處理。

吳庭斌就是魚嘴鎮唯一的撈屍人,他從16歲開始幹這一行。

在早年拉屍體是沒有戴手套和口罩的,拉著拉著手被拉屍體的繩子摩破皮,又和屍體上的細菌接觸。

吳庭斌手腳很多地方都爛了,剛一好又要下水,反反覆覆的,現在每到換季或者降溫他渾身都疼。

吳庭斌每天喝兩次酒,中午喝點,晚上喝點,做撈屍人的工作體力消耗很大,他每天要下水來回四次。

幹了40年撈屍人,他也不記得自己究竟打撈上了多少屍體。

他有家人,妻子陪著,兒子在城裡,他們對吳庭斌說,「你別幹了,來城裡不管做什麼都比這個強。」

兒子有次和他吵架,生氣發火說:「你管那些屍體幹嘛,又不認識,讓他們飄上來,被狗吃了就是。」

吳庭斌搖搖頭,他說,「我看不得那些,看到殘忍的就很難受。」

吳庭斌做撈屍人,是不賺錢的。

他打撈的都是無名屍體,鎮上會給一些補助,平時他會在河裡撈一些渣滓賣錢。

大夥都說,吳庭斌,你這是積德做好事。

每年清明節,很多死者家屬要到江邊祭祀,他們的家人都是在這江裡淹死了,到處找找不到,最後被吳庭斌找到了。

清明節那些人就會來感謝吳庭斌:「要不是你,他(死者)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吳庭斌所代表的是「義務」撈屍的人。

他們的主業是在江河邊撈垃圾,養鴨子之類賺錢,而他們會經常接觸到漂浮的屍體。鎮上、縣裡會給他們一點好處,讓他們發現屍體之後幫忙報警,交給派出所處理。

此外也有一些撈屍人是由於自己的親人「病重殘疾」或者「死於河中」,而選擇當撈屍人。

他們撈屍一次收很少部分錢維持生計,他們內心想著「向善、做好事、積德」。

這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退休的機會,只有幹不動了才會停止。停了也沒人繼續,他們更像是靈魂擺渡人。

三、死亡的背後是觸目驚心的真相

根據近幾年數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溺水身亡的人數已經達到57000人,其中中小學生佔65%。

除此之外每年約有29萬人自殺,在這些自殺的人中,有很多人都是直接從黃河、長江跳下去的。

而這些跳江者中以女性,特別是農村女性居多。

在農村,剛結婚的女性搬到丈夫家裡,容易和丈夫有一些矛盾。

丈夫通過打罵、威脅暴力,甚至囚禁,女性孤立無援一死了之。

此外,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的女性,從事服務業、家政業工作居多。她們每日工作壓力大,體力透支,碰上壓榨的僱主,她們忍氣吞聲。

女性長期活在孤獨和情感問題的矛盾中,容易產生「抑鬱症」。

她們文化水平低,日子苦,不知道自己是得了「抑鬱症」,不知道去看醫,她們忍著不求助,終於忍不了了,走上了不歸路。

農村的老人也是自殺的高危人群。

他的兒女都在城裡打工,沒有人照顧他。

他們這個年紀面臨的是不斷襲來的病痛。如果是致命的病,疼痛得很厲害,治療費又很貴,

在沒有人照管時,如果心理有壓力,老人們就很容易想到自殺這種方式。

她們大多站在滔滔的江河邊,縱身一躍。

面對孩子玩水的意外溺亡、女性的脆弱、老人生命末路的無助,這是比「挾屍要價」更值得思考,社會更應當關注的問題。

結語:

時光匆匆,「協屍要價」已是11年前的事情了,而魏職軍、吳庭斌代表的那些撈屍人也已老去。

如今在各個大城市特別是沿海、黃河長江流域都擁有了國家專業的水下救援隊,而縣鄉鎮不斷與民間打撈公司合作,督促正規經營和價格的合理化。

撈屍人這個行業已經逐漸淡出我們的視線。

撈屍人更多的、更神秘的出現在那些懸疑誌異的故事裡。

他們被神化、被醜化,被口誅筆伐,也被歲月留名。

相關焦點

  • 揭秘沅江撈屍人:第一次打撈屍體拿到1500元
    25年前,從常德市水運公司下崗後,成希銀一直從事沉船、沉物打撈工作。上世紀90年代末,一次偶然的機會,成希銀一腳邁進了打撈屍體這一行。說是行業,其實,整個常德地區幹這活兒的就他一個人。撈屍近20年,每一次接活,都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他有過害怕,有過恐懼,甚至萌生過退意,卻至今都無法抽身。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凡是與屍體接觸的職業,人們多少都會覺得晦氣,比如趕屍人、殯儀館工作人員以及撈屍人等。現在交通便利,趕屍人這個職業已經不多見了;而殯儀館也形成了一個規範的制度,但是撈屍人這個職業,至今既沒有被替代,也沒有規範化。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曾一月撈出上百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
  •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而更很讓人心痛的事實是:佔據最大數量的自殺者中有八成左右都是中青年,他們正是16到45歲的中青年,而且基本都存在經濟困難,隨著現在治安條件越來越好,他殺造成的死者遺體已經越來越少。正是因為黃河浮屍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水葬的結果,再加上水葬本身也會對水域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撈屍人這個職業。
  • 長江撈屍人,撈屍價3.6萬一個人曾一天撈13人,身上要屍臭幾天才能消
    「撈屍人」的存在提醒著我們,大河流域的死亡時時都在上演,死亡的本質並不會因為時代進步而有所不同。 一、收費極其昂貴的「撈屍人」 既然是職業就要談到報酬,「撈屍人」作為一門稀有職業,願意從事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嫌棄觸碰屍體的晦氣。而又因為這門職業不可或缺,在報酬上就有上漲空間。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已經62歲高齡的老伯陳陽喜是武漢長江上最有名的撈屍人,從業到至今50多年,他在這條江裡已經打撈出400多具屍體,說起這些,老人對這些生命的逝去總是流露出無盡的惋惜。和別的撈屍人不一樣,老伯陳陽喜不信鬼神。他有著自己的生死哲言:他不信鬼神,但善待死者,因為活著的人會記掛死者。
  • 長江撈屍人:撈1人3.6萬,曾1天撈出10多人,身上屍臭7天才能消除
    除了給遺體美容化妝外,我國還有一個職業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那就是長江的撈屍人。 據統計,我國每年都有五萬多人因為溺水而身亡,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一百多人死於溺水。如果是因為不小心墜落溺亡於淺水中,那家人還能將他們的屍身收斂回去。但是如果在滾滾長將中溺水而亡,屍身很難找到,死者家人也會因此而悲痛欲絕。
  • 揭秘漯河撈屍人:自製「神器」做生命探測儀
    他是「撈屍體的」。「撈屍」,一件聽起來令人生畏、「特晦氣的事」。但是,這一二十年來,它成了丁存喜生活的一部分。那麼,「丁存喜們」是如何進行打撈的?他們害怕不害怕?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他們又有什麼委屈?「這是個技術活」3月29日上午,記者見到了丁存喜。提起3月16日晚上在市區107國道澧河河段的那次打撈,他直言有點後怕。
  • 撈屍人32年撈起400餘具遺體 夢中被蒼蠅圍著轉
    新京報記者 朱柳迪 攝  ■ 人物介紹  陳陽喜  湖北武漢陽邏鎮人,62歲,長江撈屍人。  ■ 對話動機  武漢陽邏長江段,陳陽喜是這裡最有名的撈屍人,也幾乎是唯一專職的一位。32年裡,他在此撈起了400餘具遺體,告慰生者,也讓死者安息。
  • 真實存在的恐怖職業:黃河撈屍人
    黃河撈屍人也被人稱作「黃河水鬼」,前往採訪他們時,眾人並不願意接受採訪,只有一位樂意接受採訪,他向我們透露了一些「黃河水鬼」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行業的各種規矩。黃河撈屍人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很少有人願意做這工作。他們也被稱為陰陽越界者,是處於生死邊緣的人。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他們打撈屍體是有原則的。
  • 黃河巨龜事件和水晶棺材,撈屍人都是怎麼回事?科學能解釋嗎?
    說起與黃河有關的奇異事件,自然少不了老人傳下來的1965年黃河巨龜事件,80年代在黃河清除淤泥時發現的不明來歷水晶棺,以及至今依然存在的黃河撈屍人。接下來,我就一件一件的給你分析看這些所謂的奇異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撈屍人為什麼不願意打撈一些特殊的死者遺體。
  • 城市裡的「船上人」:年均六旬 日撈數噸垃圾還撈過屍
    魏衍勇說,因為損耗快,平均10來天就得換一副新手套;舊手套他也捨不得扔掉,磨出洞也會多戴幾天。  「打撈水面上的垃圾比掃馬路上的垃圾難太多了。」魏衍勇說,塑膠袋和紙殼子是最難打撈的,平時看著輕飄飄的塑膠袋和紙殼子,落到水裡重量會增加好幾倍,有時候紙殼子比網口還大,只能慢慢划船過去用手撈上來。有些垃圾掛到攔截網上撈不上來,他們要下到兩米多深的水裡用手撈到船上。
  • 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3.6萬一天曾搭救13人,屍臭要好幾天才能去掉
    但說到撈屍人,這樣的職業在長江流域旁還存在著,據說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都要3.6萬元一天,曾經搭救13人,身上的屍臭都要好幾天才能去掉,那麼關於長江職業撈屍人又是怎樣的呢? 當地部門也曾對撈屍的漁民發出呼籲,希望能夠對收費價格有一定的規範,但對於那些支付不起高昂打撈費用的家庭來說,始終也沒有給出確切的回應,才導致了這件事的發生。
  • 長江職業撈屍人:要價3.6萬,曾一天救13人,屍臭得花幾天才能洗掉
    根據撈屍人所說,他們每撈屍一次,身上的屍臭得要好幾天才能洗乾淨。據官方規定,打撈屍體的價格是不可能這麼高的,但是這對於撈屍人來說毫無意義,官方的規定對他們來說沒用。正是因為如此,撈屍人要價才敢這麼的離譜。因此當時的記者也詢問一位撈屍人,想看看打撈的結果如何,不曾想引出了撈屍人背後的秘密。
  • 黃河撈屍人,湘西趕屍人,西藏天葬師
    中華大地歷史文化色彩豐富,幾千年來,埋葬的歲月中流傳了太多的隱秘,近代受西方文化的衝擊,許多故老相傳的技藝慢慢消逝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那無盡的傳說讓我們這些後人慢慢追憶!黃河撈屍人,是獨屬於遍布黃河流域的一門特殊職業手藝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在黃河裡撈屍體。
  • 珠穆朗瑪峰上有具屍體,登山者必能看到他,但20年來卻無人願埋
    據統計,自1924年人類第一次登頂成功到現在,因挑戰遇難者的知名者已超300人,其中大多數屍體一輩子都未能離開,比如接下來的這具被登山者稱作「綠靴子」的屍體,就在山峰上靜靜地躺了20年。「綠靴子」的位置位於珠峰東北山脊的關鍵地帶,幾乎每位攀爬珠峰的登山者都能看到他,無法迴避。
  • 巴西今天在大西洋打撈起17具屍體
    人民網(巴西)巴西利亞6月7日訊 記者吳志華報導:巴西軍方發言人今天傍晚在巴西累西腓向新聞界表示,今天巴西五艘軍艦和一艘法國軍艦,12架巴西空軍飛機和2架法國飛機在大西洋繼續搜尋和打撈法航447航班客機的殘骸和遇難者屍體。今天打撈起17具屍體和數十件飛機殘片和物品。
  • 此湖底有數十萬具屍體,以及300噸黃金,為何無人打撈
    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被無數詩人和作家筆下描繪得美輪美奐,也被當地居民稱為「黃金湖」,只因其中埋藏了10萬具屍體和三百多噸黃金,卻因種種原因無人打撈。在大約2500萬年前,貝加爾湖就在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互相碰撞的地震中形成了。
  • 屍水流出臭氣燻天!紐約驚現數十具屍體堆滿貨車廂
    美國疫情仍沒有放緩之勢,紐約一間殯儀館外的貨車上驚現數十具屍體堆迭,由於貨車上沒有空調,加上屍體已放置一段時間,屍水不斷滲出,現場臭氣衝天,鄰居受不了趕緊報警。
  • 日本載有40噸黃金的阿波丸號沉沒,我國打撈3年,只找到368具遺骸
    德國的一位作家雷納·科特·文等幾人將世界上的未解之謎編撰成了一部科普巨著,而在他之後也有人編撰了不同的未解之謎系列。今天要帶來的是一艘輪船,傳說這艘船是一艘寶藏船,裡面有足足40噸黃金以及12噸的白金,以及大量的戰備物資。甚至還有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北京人頭蓋骨」。二戰後期,這艘船沉溺於海底,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國開始對阿波丸號進行打撈。
  • 世界上讓人驚悚的變態美食:油炸蜘蛛烤蝙蝠(圖)
    (組圖)  盤點全球奇葩離奇荒唐事件 和尚愛上香客還俗求同居  揭秘長江撈屍人:每年撈屍體超過200具350天漂在江上2.(組圖)  盤點全球奇葩離奇荒唐事件 和尚愛上香客還俗求同居  揭秘長江撈屍人:每年撈屍體超過200具350天漂在江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