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在往期的文章中,已經不止一次地告誡過新生父母們,我們養孩子的責任十分重大,因為孩子小,而且完全沒有自保意識和能力,所以,父母一定要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萬個小心,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些家長一再的犯錯。
小雨今年2歲了,已經會跑會跳的他更是調皮起來。這天,媽媽正在廚房做飯,他看見餐桌上正在燒水的熱水壺極感興趣,索性等著一上爬上去,就想了解一下那些買起來的熱氣是怎麼回事。
這是水壺燒開響起來。小雨的媽媽尋聲出來,卻看見兒子趴在水壺邊上,不禁喝了一聲,孩子一個戰慄,竟然小手一滑,小臉正拍在水壺上,媽媽嚇壞了,手忙腳亂中打翻了水壺,大人孩子都被熱水不同程度的燙傷。媽媽沒有時間管自己,急中生智給孩子倒了些蠔油,然後關好電熱爐帶娃就往醫院跑。
結果,醫生看到孩子的情況後責怪了小雨的媽媽,這不是幫倒忙嗎,孩子原本燙得不嚴重,可這蠔油,根本就是雪上加霜。小雨媽媽這會兒還挺委屈,她說自己也是聽自己的姥姥告訴的,說這是鄉下的土方子,很好用。
其實,家裡有小孩的,一定要將防範做法做到極致,當我們發現孩子遇到危險時,要竟可能的保持冷靜,不能一驚一乍,更不能聲音到了,身體還不到。這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安全威脅。
另外,關於燙傷的一些科學的方法,還得學。
1、給燙傷處降溫處理
皮膚之所以被燙傷,那就是因為局部的溫度太高了,所以才會造成灼傷。所以,家長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將孩子的高溫皮膚進行降溫處理。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涼水衝,一達到降低溫度的作用。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衝水的過程過短,如果是自來水一般要十五分鐘左右,如果是瓶裝水,時間要更長才好。
2、合理處理冷水衝泡過的患處
用冷水處理後的患處,家長可以嘗試著去除孩子患處的遮蓋物,比如衣物,如果出現了粘連等情況,覆蓋物不容易除去時,那就索性保持這個狀態,不要生拉硬拽,防止形成患處的二次外傷。
可以用乾淨的紗布輕輕覆蓋在患處表面防止室外灰塵,然後立即將孩子送醫。
3. 絕不要自行對燙傷處進行任何塗抹
不管誰說有燙傷的偏方,都不要嘗試,絕不要在孩子本就燙傷的皮膚上塗抹任何物質。由此是燙傷情況比較嚴重的孩子。
好多女性缺乏這方面的常識和經驗,往往聽信老人的傳統方法,解果導致孩子皮膚感染,甚至潰爛,不但影響孩子日後的皮膚美觀,甚至還會引發孩子的生命危險。
最後,還要注意一點,如果出現水飽的皮膚,一定要不弄破。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地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