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魚類(象鼻魚)可以通過電色識別獵物

2021-01-22 可為漁業

弱電魚的化學定位顯示出驚人的視覺相似性在不同的環境中非洲象鼻魚通過產生微弱、短暫的電脈衝進行導航並且感知周圍的環境。通過研究表明這種方向感與人類視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同的物體具有不同的電「顏色」。非洲象鼻魚通過這些顏色來覓食、區分幼蟲與其他小動物或植物。

波恩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目前的一項研究顯示,非洲象鼻魚的方向感與人類視覺驚人的相似,研究表明不同的物體有不同的電「顏色」。如圖所示,水生植物顯示紅色或者藍色、昆蟲幼蟲顯黃色以及非洲象鼻魚最喜歡的蚊子幼蟲顯橙色。

象鼻魚是夜間活動的,這意味著它們在捕食時不能依靠眼睛。在他們的尾巴上有一個每秒能產生80次段脈衝的「手電筒」。它的像象鼻一樣的下巴被一種小型電感受器覆蓋,象鼻魚可以通過下巴測量這些脈衝如何被環境反射。

在這方面,象鼻魚優於其他魚。通過它們的電感覺,可以估計距離,區分物體形狀和材料,區分動植物的死活。更重要的是: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裡,它們能夠準確的識別出它們最喜歡的食物蚊子幼蟲是藏在沙礫裡還是藏在它們棲息地底部的沙子裡,基本上忽略了其他昆蟲的幼蟲。象鼻魚是如何做到這麼多的目前還不確定,波恩大學動物研究所的Martin Gottwald說:象鼻魚發射的電脈衝信號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但還有一個特徵:它們也會改變電脈衝的形狀。即使是這種信號的變化也會隨著距離、大小和位置的不同而變化,但是它們依然能準確覓食。這一系列的原理與人類的眼睛有類似的工作方式:它的視網膜含有接受紅、綠、藍光的受體。然後我們的大腦使用「混合比例」來計算我們看到的物體的顏色。不管這個物體有多大或多遠,在很大程度上是恆定的。

象鼻魚有兩不同的受體。領導這項研究的格哈德馮德埃姆德博士解釋說:「象鼻魚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電感受器。一個只測量信號的強度,另一個測量信號的形狀。象鼻魚利用這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來確定它們的獵物。」研究還發現,無論距離和其他參數如何,信號強度和形狀之間的比率總是恆定的。蚊子幼蟲與其他幼蟲、植物器官有著明顯不同的『電色』。

格哈德馮德埃姆德帶領的團隊還用電子晶片來模擬蚊子幼蟲他們喜歡的食物,大多數情況下,即使實驗晶片聞起來一點都不像典型的獵物,象鼻魚會本能地咬下來。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象鼻魚也沒有學會如何避開晶片。他們基本上拒絕使用不同顏色的晶片,甚至完全無視電無色的晶片。埃姆德預測「這可能暗示著獵物的顏色在魚的大腦中是固定的。」這些現象都表明生物的電特性(也就是它們的顏色)是由它們的內部結構決定的。而這是不容易改變的。因此,要讓一隻蚊子幼蟲僅僅增加偽裝是不可行的。

信息來源: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Bonn. Note: Content may be edited for style and length.

參考文獻:Martin Gottwald, Neha Singh, André N. Haubrich, Sophia Regett, Gerhard von der Emde. Electric-Color Sensing in Weakly Electric Fish Suggests Color Perception as a Sensory Concept beyond Vision. Current Biology, 2018; DOI: 10.1016/j.cub.2018.09.036

△內容來源漁情海況,翻譯:王茜,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怎樣養好熱帶魚,今天推薦兩種熱帶魚,象鼻魚非常漂亮
    魔鬼刀魚與象鼻魚的飼養方法,魔鬼刀又稱輕背電鰻、黑魔鬼、無背鰭鰻、線狀鰭鰻科魚類。魔鬼的刀有一種特殊的形狀,不像魚。身體又長又平,頭部鈍,眼睛又小。胸部和腹部較寬,逐漸變細,回到尾部,成為細杆。從後到尾直,無背鰭;胸鰭高;骨盆鰭胸位,靠近長臀鰭直到尾鰭柄;尾鰭非常小,像尾巴尖端的刷頭。
  • 象鼻魚:電流雖弱,本領卻不小 | 玉米熊小報No.301
    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電鰻呢,沒錯,電鰻可謂是最厲害的會放電的淡水魚類,可以在2毫秒內釋放出860瓦特的電流,足以擊昏一個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電鰻雖然名字裡有個「鰻」字,但人家並不是鰻魚,而是鯰魚的近親。
  • 『每日精品魚推介』象鼻魚
  • 珍奇怪魚 | 象鼻+飛刀=象鼻飛刀?!
    光看頭像非洲的象鼻魚,但下半身又是南美的飛刀的身子,難道是跨大洲的私生子
  • 2600米海底突現一種長有「象鼻」的神秘魚類,我們對它一無所知
    大象鼻子的確是世界上最長的鼻子,有資料顯示出象鼻最長可達2米,那條靈活無比的長鼻子不但能幫大象抵禦敵人,而且還能起到喝水、溝通、覓食等作用。然而最近,一名來自NOAA Okeanos的探險家在距離海平底2600米的黑暗海洋世界裡,拍攝到一種長著「象鼻」的神秘魚類,這種魚類被科學家稱為小尖刺魚,英文名字為Harriott a haeckeli。
  • 研究發現一種聰明的魚能切換使用兩種感官
    魚類可能比我們所想像的要聰明得多,早先科學家發現了能夠識別人臉的魚,如今又有一種魚可以像人類或其他哺乳類動物一樣,根據情況使用不同的感官。
  • 俄漁民捕怪異長翅深海魚 盤點十大可怕的深海魚類!
    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隻「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羅曼在俄羅斯西北部的一艘拖網漁船上工作。在捕魚的過程中,他經常會捕獲一些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並將它們的照片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
  • 「海洋發光魚類」深海龍魚能吃嗎?
    深海龍魚是一種生活在1524米深的海底的海洋發光魚類,它的體型不大,卻是一種兇惡的捕食者,以甲殼類、撓足類為食。那麼,深海龍魚能吃嗎?一、深海龍魚是什麼魚?2、深海龍魚是海洋發光魚類,它的下頜長有發光器釣餌,不斷閃爍,前後擺動,以此來誘惑獵物,等獵物近了之後就用尖牙利齒一口咬定;身體兩側還有兩排發光器,可以在交配中向其它巨口魚發信號,也可以模仿從海面射入的粼粼波光,從而誤導那些來自下方深處的捕食性魚類。
  • 魚類之間靠什麼交流?
    魚類通常用三種聲音彼此交流——咕嚕聲、咯咯聲和噗噗聲。這些聲音大部分是人類聽不到的,通常在產卵、繁殖和戰鬥中使用。聲音也可以用於導航,以及識別捕食者和獵物的存在。例如,在與他人進行激烈的互動時,巴氏巖頭長頜魚(學名:Petrocephalus ballayi)和伊氏矮長頜魚(學名:Pollimyrus isidori)會發出頻率低於1kHz的嗚響聲和爆破聲。
  • 基於百度EasyDL定製化圖像識別平臺的海洋魚類識別方法
    1 引言魚類不但有一定的食用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所以世界各國對魚類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非常重視,在對魚類資源開發過程中,必須對魚類進行識別,了解其分布情況,但魚的種類繁多,形狀大小相似,識別起來較為困難。
  • 魚類之間是如何交流的?方式豐富多樣
    魚類通常用三種聲音彼此交流——咕嚕聲、咯咯聲和噗噗聲。這些聲音大部分是人類聽不到的,通常在產卵、繁殖和戰鬥中使用。聲音也可以用於導航,以及識別捕食者和獵物的存在。例如,在與他人進行激烈的互動時,巴氏巖頭長頜魚(學名:Petrocephalus ballayi)和伊氏矮長頜魚(學名:Pollimyrus isidori)會發出頻率低於1kHz的嗚響聲和爆破聲。
  • 剛果河:非洲生物地理大屏障,3段河流地貌孕育了獨特的魚類
    那魚類呢?也是概莫能免,剛果河上遊、下遊兩座瀑布群就是魚類無法逾越的障礙。不僅如此,激流像一條條高壓水管將下遊魚類封在一個個小區域裡關「小黑屋」。只有一種魚可以無視激流的存在,它就是剛果河的「惡魔」--巨型水虎魚,稱得上是剛果河水生生物中一個BUG般的存在。
  • 魚類知識(2)--哪些種類的魚可以養在珊瑚缸(非常見)
    先說一下:1.上次的文章有筆誤,䲁科魚的配圖是對的,不過圖片是小丑蝦虎,我寫成了雙色蝦虎。2.玉米炮彈不是炮彈魚,所以沒有必要特別註明。而且是職業吃SPS的魚,也不可能用飼料養活。3.另外關於神仙魚,他們對腦珊瑚是一定有興趣的,同時也會多多少少騷擾一些軟體和SPS,所以個人是不建議的。
  • 科學家利用「魚臉識別」關注三文魚健康
    編者按:本文由「圖普科技」編譯自How Fish Farms Can Use Facial Recognition to Survey Sick Salmon 人臉識別技術廣泛應用於刑事偵查,或是在臉書上將照片中的朋友標記出來,但如今,這項技術的使用卻帶上了一些 「魚腥味」。
  • 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海馬科普知識
    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海馬科普知識時間:2021-01-13 21:13   來源:百思特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
  • 魚的視力究竟怎樣?
    世界上大約有3萬種魚類,每種魚類的視力還是有所差別的。 不過,魚眼睛的組成和人的眼睛很相似,我們會看到有些魚的眼睛會咕嚕嚕地轉得很明顯,這就是魚眼周的肌肉在控制,魚可以像我們一樣轉著眼睛觀察周圍的環境。 此外,它們還能認出熟悉的人。很意外吧,讓我們來看看魚的視力究竟怎樣。
  • 常見養殖魚類介紹,魚的種類和圖片,對照文字看圖識別
    常見養殖魚類介紹,魚的種類和圖片。三農知識:常見淡水養殖魚類識別,看圖識別。我國的淡水經濟養殖魚類很多,下面只給大家介紹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養殖種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草魚。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的名稱估計就是因為食草而得名的。
  • 這種魚看起來平庸無奇,卻被稱之為最毒的魚類,被它傷到可致命
    魚可以說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一種食物,一般來說魚肉比較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比較豐富,所以適當的多吃一點魚類,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一般來說我們吃的魚類基本上都是淡水魚,當然有的時候也是能夠吃到一些海魚的,尤其是沿海地區可能會比較多一些,不過有一種魚即便是沿海的朋友好像也不敢吃,這種魚叫做石頭魚
  • 它是出生在淡水裡的極品魚,也可以生活在海裡,有魚類軟黃金的美譽
    我們本地人叫河鰻為毛魚。小時候聽老人說這玩意是吃死人肉長大的。再想想我們這裡是水鄉,早期下葬的都靠著水邊,沒多久棺槨裡面就全是毛魚了。特別是當年抗戰的時候死了很多人,聽老人說屍體都扔在水裡最後肚子裡面全是毛魚。最後聯繫一下河鰻是食腐性的。想一想你還吃得下嗎?
  • 十種最怪異的魚:墨西哥六角龍魚長四條腿水陸兩棲
    湖中的六角龍魚與其他大多數蠑螈的區別在於它們永久生活在水中,在極少情況下,蠑螈會逐漸成熟並從水裡出來,但總的來說,它們滿足於呆在湖底。蠑螈壽命很長,以軟體動物、蠕蟲、昆蟲幼蟲、甲殼類動物和一些魚類為食,可存活15年。墨西哥六角龍魚比較兇猛,在缺少食物時侯,會自相殘殺同類以充飢。第二名、蝦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