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魚
象鼻魚即白鱘(Psephuyrus gladius),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匙吻鱘科的亞種。另名為中國劍魚,是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為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為象魚。體長梭形,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長劍狀,其長為眼後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後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當代因為其生存水域遭受破壞,其物種稀少,所以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外形特徵:象鼻魚屬於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的一種。因體色較淺而得名。又名琴魚、朝劍魚,古名鮪。體長梭形。 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長劍狀,其長為眼後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後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
生活習性:白鱘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白鱘同時還是一種大型的魚類。據著名動物學家秉志教授的記載,在南京曾捕獲一尾7米長重數千斤的個體,迄今為止它仍是世界淡水魚類身體長度的最高記錄。四川漁民也有「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的說法。
分布範圍:白鱘為半溯河洄遊性魚類。棲息於長江幹流的中下遊,也可在河口鹹淡水水域成活,偶亦進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個體多棲息於幹流的深水河槽,善於遊泳,常遊弋於長江各江段廣闊的水層中;幼魚則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長江口的半鹹水區覓食。白鱘是否象中華鱘那樣需要出海肥育生長,且尚不清楚;但從現有的資料分析,還不能肯定它是一種進行江海洄遊的魚類。過去在中國浙江的錢塘江曾有發現,可能是繞過長江口而進入的。
關於我們
天津嘉禾田源觀賞魚養殖有限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也是中國最大的觀賞魚進口平臺。
天津嘉禾田源觀賞魚養殖有限公司始於2008年,佔地面積1600畝,主營魚種有血鸚鵡、銀龍、金龍、紅龍、羅漢、小型熱帶魚、進口觀賞魚等眾多品種;另公司擁有自主品牌「嘉禾」「田源」「嘉禾田源」的魚糧、魚藥、水族器材等系列水族用品。
聯繫我們官方網站:www.jhtycn.com
官方淘寶店:shop115712577.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