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步宇翔教授團隊光能轉換研究成果取得新進展

2020-11-02 小材科研

近日,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步宇翔教授團隊在單線態裂分(singlet fission)研究領域取得了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eneral Dual-Switched Dynamic Singlet Fission Channels in Solvents Governed Jointly by Chromophore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Solvent Impact: Singlet Pre-Fission Energetics Analyses」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化學類頂級期刊J. Am. Chem. Soc.(J. Am. Chem. Soc. 2020, 142(41), 17469–17479. DOI: 10.1021/jacs.0c06919)。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化學與化工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薛利娟,其指導教師步宇翔教授為通訊作者。山東大學為獨立完成單位。

太陽能電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日益廣泛,而單線態裂分能夠打破Shockley-Queisser效率極限(~33%)並提高有機光電器件的轉換效率,因此備受關注。對任何光能轉換體系,在光激發前,溶劑效應和發色團的結構微擾對激發態的能量、態混合和疊加、發色團間的軌道相互作用都有很大的影響。這種結構微擾會進一步影響單線態裂分機制和效率。然而,目前的研究關於溶劑對單線態裂分的影響都來自光激發之後的過程。此外,一直以來預測體系是否能夠發生單線態裂分僅使用傳統的能量判據(DESF£0),但這一判據無法解釋發色團的靜態結構在不滿足能量判據的情況下而發生了單線態裂分的實驗事實。

作者首次通過從頭算動力學模擬取樣研究了溶液中發色基團BODIPY二聚體在光激發前的體系結構動力學,並在預裂分能量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動態雙開關單線態裂分通道來預測單態裂分能否發生。有意義的是該雙開關單線態裂分動態通道機制具有普適性,利用提出的雙能量判據可以對有關體系直接有效預測其發生單線態裂分的概率,進而確定其發生單線態裂分的可能性,為實驗研究和實際應用提供重要信息和理論指導。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

來源:山東大學

原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06919

相關焦點

  • 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研究團隊兩項成果取得新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理學院王德松教授研究團隊在構建負載型銀納米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催化領域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1, 283, 119592, IF="16.68)。
  • 山大韓克利教授團隊在非鉛全無機鈣鈦礦納米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分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韓克利教授團隊在全無機非鉛鈣鈦礦納米晶體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 近期,山東農業大學研究團隊在植物科學領域取得一系列進展
    來源 | 山東農業大學近日,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在蘋果側根形成、植物生長發育、蘋果響應乾旱脅迫等調控機制方面取得多項研究成果、園藝學院郝玉金團隊在《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的研究論文,解析了蘋果側根形成調控分子生物學新機制,認為蘋果SUMO E3連接酶MdSIZ1可以促進側根形成。
  •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建明教授團隊在利用木質纖維素降解液合成生物基產品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5年影響因子為
  • 西北大學王仲孚教授團隊硫酸化寡糖研究取得新進展:用於糖晶片分析...
    近日,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王仲孚教授團隊在硫酸化寡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一項研究成果、題為《Strategy for Isolation,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Chondroitin Sulfate Oligosaccharides
  • 東理工大學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SCs) 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索比光伏網訊: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解永樹教授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DSSCs) 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Efficient Solar Cells Sensitized by Porphyrins with Extended Conjugation framework and a Carbazole
  • 同濟大學馬傑教授團隊電容去離子除氯脫鹽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馬傑教授團隊在電容去離子除氯脫鹽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該成果以「銀/碳化鈦電極耦合電池-贗電容電荷存儲機制,實現高容量、快速率的氯離子捕獲」(Combining Battery-Type and Pseudocapacitive Charge Storage in Ag/Ti3C2Tx MXene Electrode for Capturing Chloride Ions with High Capacitance and Fast Ion Transport
  • 西工大張健教授團隊:水分解制氫領域重要進展
    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催化材料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工作分別以第一作者/第一單位和通訊作者/通訊單位發表於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光電/電催化水分解制氫能將光能或新能源產生的電能轉化成便於儲存、環境友好的氫能,是未來氫能時代的核心技術,理學院張健教授團隊在該領域研究成果如下:1)通過精確調控1,4-二乙炔苯與1,3,5-三乙炔苯的共聚作用,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具有連續彎曲能帶的梯度同質結材料(圖1),這種結構有效促進了光生電荷載流子的分離與轉移,從而2.5倍提高了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效率,相關研究成果「Poly
  • 孟傑教授研究團隊在原子核自旋-同位旋激發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Lett. 101,122502 (2008))刊發了物理學院和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梁豪兆(第一作者)、孟傑(通信作者)等人的論文「Spin-Isospin Resonances: A Self-Consistent Covariant Description」,報導了該研究團隊在原子核自旋-同位旋激發研究中取得的新進展。
  • 成果!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團隊先後全職引進國家級、省級人才工程人選解明教授、王德宇研究員、劉志宏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破格晉升教授!團隊和多人研究985!山東這個團隊重新發行頂級期刊
    近日,山東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孔強教授團隊在人工溼地處理含鹽廢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項研究工作是與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Derek Hao博士合作開展的。王倩副教授和本科生丁傑偉為共同第一作者,孔強教授為通訊作者。
  • 學術快遞⑯| 青島大學雲茂金教授指導本科生在Optics Expres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該工作為設計高靈敏度雙波段傳感器及其他等離激元光學器件提供了新方向。青島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本科生葛家豪為第一作者,雲茂金教授為通訊作者。推薦閱讀研究快報① | 山東大學陳峰教授團隊受邀在Advanced Optics Materials發表綜述文章!研究快報② | 山東理工大學張芳和邢飛團隊在新型低維材料光學非線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 湖南大學譚勇文教授團隊在納米多孔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上述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湖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湖南大學汽車車身先進設計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項目的資助。同時,該研究得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寧守從博士、臺灣同步輻射中心詹丁山博士團隊、以及湖南大學潘安練教授和段輝高教授團隊的支持。
  • 【科研新進展】(13)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納米載藥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日前,理學院裴玉新教授課題組在糖納米載藥的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成果以「Glyco-Nanovesicles with Activatable Near-Infrared Probes forReal-Time Monitoring of Drug Release and Targeted Delivery」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材料化學》上(Chem
  • 中科院大化所新型光熱電探測器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姜鵬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團隊在新型光熱電探測器開發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 山東理工大學一項科學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針對這一難題,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清潔化工技術研究院副教授黃昊飛和特聘教授王鳴帶領團隊與國內外多所高校合作,在新型手性萃取劑及萃取方法方面開展了大量基礎研究工作,並在JACS、Chem.Eur.J.等高水平期刊發表多篇研究成果。2017年,該團隊創造性地開發了一種全新的含叔丁基酮結構的手性萃取劑分子,實現了對手型胺基酸99%以上對映體選擇性。
  • 南科大何鳳團隊在三維網絡受體上取得多項研究成果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何鳳團隊在三維網絡受體設計和合成領域取得豐碩研究成果,先後在Angewandte Chemie,CCS Chemistry 和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 楊建明團隊微生物光能異養條件下生長關鍵基因研究取得突破
    楊建明團隊微生物光能異養條件下生長關鍵基因研究取得突破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建明團隊與美國華盛頓大學,美國科學院院士Caroline Stone Harwood課題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系統報導了光合微生物在厭氧光能異養型生長狀態下,微生物生長所必需的關鍵基因研究進展
  • 「JACS」華東理工大學解永樹教授團隊在異卟啉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期,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解永樹教授團隊在擴展卟囉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最新研究成果「Expanded N-Confused Phlorin: A Platform for Multiply Fused Polycyclic Ring System via Oxidation within the Macro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