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關注陳小魯,並不僅僅他是大名鼎鼎的陳毅元帥之子,更主要的是他曾經為十年動亂期間的行為進行過公開道歉。尤其他那句「我的正式道歉太遲了,但是為了靈魂的淨化,為了社會的進步,為了民族的未來,必須做這樣的道歉,」這種正視自己錯誤和勇於剖析自己的勇氣,不能不令人心生敬佩,因此從網上讀到才72歲的他辭世的消息後,就不能不倍加惋惜。
據長安街知事今年3月1日報導,陳小魯於2月28日晚上在「去世前說了一句『我不好』,隨後倒下」,後因大面積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亞301醫院搶救無效去世。
「我不好」,看來有可能是陳小魯留在世上最後的遺言了,聯繫到媒體披露的相關信息,有若干值得世人品味和感悟的玄外之音。
據說,2月28日「晚上21:20,陳小魯準備洗澡睡覺,解大便很用力,然後就說了一句:小惠,我不好!就倒下了」。因解大便引發大面積心梗而辭世的人很多,不僅平民百姓多多,即使馬季這樣著名的相聲藝術家,問題也出在這上面。有人將這種現象形象地稱為「危險的1號事件」(上廁所俗稱上「1號」)。
從醫學角度來看,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當用力排便時,有可能可發生心臟破裂猝死。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和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用力排便時也可發生腦卒中如腦出血和腦梗死。
由此應當悟出的弦外之音多多
比如目前醫學科普教育的短板問題——如何通過相應的科普宣傳,讓高血壓老人知道生命道路上的「排便」這一「雷區」,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著意予以規避和防範?
比如如何通過建立健全家庭醫生制度,在強化科普宣傳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的預防性治療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規避排便問題成為老年患者病情驟然惡化的轉折點?
比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國家大力倡導醫養結合的良好政策環境,大力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大力加強醫養結合機構建設,並借鑑醫療機構臨床路徑建設的成功經驗,在相關機構內鎖定心腦血管患者這一老年群體,制定富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涵蓋範圍儘可能大的相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規避「1號事件」的發生?
如果以上所說的都屬於大而化之的泛泛之談的話,那麼作為醫療機構來說,就必須更加認真更加嚴肅地對待這個悲劇了。
比如各類醫療機構,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住院老年患者,是否針對類似「危險的1號事件」,充分和詳盡地向患者和其家屬履行了告知的義務?
比如是不是有必要在衛生間設立相應的報警裝置,在最大限度防止患者此類事件發生的同時,也補齊可能由此引發醫患糾紛的「短板」?
不要忘了,患者在住院期間如發生此類問題且進而由此引發醫患糾紛,並非是一個假設性事件。
再說了,我們不是常說「於細微處見精神」、「細節決定成敗」嗎?何不在這類事情上多用點心思?
總之,陳小魯先生辭世前的「我不好」這短短三個字,弦外之音多多,教訓多多,值得其親人、醫療機構乃至整個社會為之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