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52赫茲鯨魚」的故事吧。
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一條鯨魚,我們就稱呼他為「52」吧。這條鯨魚的叫聲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魚的聲音頻率只有15~25赫茲。也就是說,其他鯨魚無法接收到它的聲音,它也無法接收同伴的聲音。
子非魚,誰都說不準「52」的真正感受。但這個故事倒是給了人類很多傷春悲秋的理由:「52」發出的聲音散落在浩瀚的大海,從不會得到任何回應;終其一生,它都只能獨自在海洋中生活。於是人們想:「啊,他多麼孤獨。」
最近,《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的新片《52赫茲,我愛你》,片名就源自這條「52赫茲鯨魚」。
人類中其實也有很多「52」。他們在偌大的城市裡散發著想愛和想被愛的信號,卻沒有人能接收到。有找不到男/女朋友的單身狗,也有身處戀愛關係卻無法理解對方的情侶。
《52赫茲,我愛你》說的就是這些「52」的故事。看這部電影的感覺很奇妙:理性的你知道它硬傷一大把,但是感性的你依然忍不住跟著劇情又哭又笑。
這是一部類似《真愛至上》的電影,講述了情人節當天台北發生的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主角是兩對情侶/準情侶:
開花店的小心和巧克力學徒小安是兩位單身狗,卻要在情人節當天為全城情侶快遞愛情,兩人因為一場交通意外而邂逅↓↓↓
婚禮策劃師蕾蕾和不得志的音樂人大河是一對相戀十年的情侶,蕾蕾覺得生活壓力太大而考慮分手,大河卻絲毫沒有察覺,還準備在情人節求婚↓↓↓
除了他們,電影還穿插了單身多年「老少女」和喪偶麵包師傅的愛情故事↓↓↓
一對渴望被祝福的準新人↓↓↓
還有決定同居的小戀人、忘記情人節的老夫老妻……
先說說缺憾吧。這是魏德聖第一次執導音樂電影——為什麼說是「音樂電影」而不是「歌舞片」?因為整部電影裡,主演們倒是經常唱歌,但基本沒有舞蹈可言……
四位主演都是臺灣音樂人。愛聽臺灣indie的歌迷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小安和小心分別由宇宙人主唱小玉和前棉花糖主唱小球飾演↓↓↓
蕾蕾和大河分別由小男孩樂團主唱米非、原住民歌手舒米恩飾演↓↓↓
他們的聲音表現力毋庸置疑,可惜的是,他們的肢體動作仍然只停留在素人水平……
電影一開場,是小心穿梭在賣花市場的一場群戲,有點類似《愛樂之城》開場的高速公路全員起舞的感覺。但是《52赫茲》的舞蹈,大多都只是踏步和轉圈圈。
其實導演也安排了一場致敬經典歌舞片《雨中曲》吉恩·凱利在大雨中邊舞邊唱的場面。
但舒米恩的舞姿……看起來很業餘。
沒有經過專業的舞蹈訓練,演員們經常就是站在鏡頭前唱歌。只有歌沒有舞的《52赫茲,我愛你》,更像一支長達兩小時的MV。
雖然沒有舞蹈讓電影看得有點尷尬,但在歌曲方面,還是做得很不錯的。歌曲編排很有意思,唱出角色的內心活動。
比如蕾蕾和大河對同一場太陽雨的不同態度,就用一首《太陽雨》唱了出來,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於愛情的分歧。
大河唱:「難得有了陽光,竟然還下雨,難道不是一種暗示;兩個極端,也有交集,不協調的多美麗」;
蕾蕾唱:「既然出了陽光,為何又下雨,難道不是一種暗示;兩個極端,再有交集,只是交錯出矛盾而已……」
那一句「我的聰明已全部拿來愛你」,更可能是年度金句。
《52赫茲,我愛你》的故事很簡單,卻有一種專屬臺灣的小清新。
在電影裡,臺北成了最浪漫的城市,這裡的愛情散落在街頭巷尾。落單並不可恥,因為,你只要哼著歌,沒準在下一個轉角就能跟愛情迎頭撞上。就像海報裡說的:「在這個擁擠的城市裡,愛無處不在。」
突然想到另外一部愛情電影《喜歡你》,為什麼金城武飾演的霸道總裁會愛上周冬雨演的廚師?陳可辛和導演許宏宇都說,沒有為什麼,愛情本來就沒有邏輯可言。
《52赫茲,我愛你》也一樣,電影沒有交代這些角色為什麼愛上了、為什麼和好了,但情節仍然是合理的。愛情本身既是過程也是結果。電影說了那麼多,其實只不過想表達一個道理:我們不是52赫茲鯨魚,我們說的話,總有一天、總有一個人能聽到。至於他是怎麼聽到的,這重要嗎?
P.S : 魏德聖在這部電影裡藏了好幾個《海角七號》的彩蛋,可以找找看。
編輯:慧玲
本塘原創,抄襲必究,公眾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那就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八卦、吐槽、福利,一朝關注日日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