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8年,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
曾在北太平洋捕捉到一個頻率為52Hz的神秘生物,
隨後美國海軍對其進行了追蹤並證實聲音來自一頭鬚鯨。
它的發生頻率遠高於同類聽覺的上限,
因此獨自遊吟二十載而未有過一個知音。
她叫Alice,她在1989年被發現,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
在其他鯨眼裡,Alice就是個啞巴。
她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親朋好友,
唱歌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同類能夠聽見,哭泣的時候也沒有任何人能發覺,
快樂的時候不能和任何人分享,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
這隻孤獨的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與眾不同。因此,她從出生就註定孤獨。
知乎上有一個票數很高的贊同回答,提問時這樣的:
哪句話讓你一下就記住,並記了好多年?
回答是: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
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這句話,我忘了我最初是從哪兒看到的了,
可是一聽,就記住了很多年。
2
我一直在想究竟什麼才算是最深刻的孤獨。
之前網上有一個挺流行的表,把孤獨劃分了好多個等級。
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快餐廳,一個人去咖啡店。
獨自看電影,獨自吃火鍋,獨自唱K,獨自去看海,獨自去遊樂園.
適當的孤獨是可忍受的,而終極的孤獨則是52赫茲的孤獨。
我們身處這個時代,不是沒朋友,
只是大家都挺忙的,不想去打擾,
每個人都有一堆煩心事兒。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似乎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保持著歡笑和嬉鬧。
內心卻是孤獨的。
可是我們發出的聲音究竟有多少人在傾聽?
我們又有耐心傾聽別人發出的聲音嗎?
我們越是在人群中,
越是感到孤獨襲來時的恐慌。
看那些熙熙攘攘的接踵摩肩,
你知道,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生命裡的故事,
是有多麼的複雜難言。
你看見許多人都在說話,
可是沒有人在聽懂你在說什麼.
如果你覺得這頭鯨魚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那是你從這頭52赫茲的鯨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後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像那頭髮出52赫茲的鯨。
在尋找著相同的頻率。
也許窮極一生也難以遇到。
友情、愛情莫過於此。
我們發著朋友圈,刷著微博,追著熱點。
在等著別人的回覆。
不斷地尋找著各種未讀提醒的小紅點,卻一個都沒有。
你發現人類社會也浮華,人越孤獨..
3
這頭鯨魚的順應力,鼓舞著每一顆孤獨且冰冷的心。
儘管他孤零零的獨自漂泊,但西雅圖國家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研究員,
KATE STAFFORD教授對《紐約時報》說過:
「這頭鬚鯨能在如此嚴峻的環境裡獨自生存這麼多年,
這是事實足以說明它沒有什麼健康問題。
即使孤獨,它也在自得其樂。」
儘管他唱響的二十年無應答的吶喊,
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裡迴蕩,
可她一直唱下去,尋找著同頻的另一條鯨。
這麼想想,自己經歷的那點委屈和心酸,
好像都不值一提,不算什麼了。
一個著名的禪門僧人問道,
「一隻手的掌聲是怎樣的呢?」
我想,最佳回答是,
它可以引起「52Hz」的共鳴。
最怕眾人皆醉我獨醒。
——End——
覺民心理工作室
青島·香港西路32號
0532-8090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