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這是人們給它的稱號。
這隻鯨魚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很久了,但是至今沒有人見過它的真身。所有的一切,都是關於它的歌聲:「頻率為52赫茲的歌聲」。
故事起源於1989年,美國海軍設立的水底探測器在監聽敵軍潛艇時捕捉到了奇怪的聲音,這個聲音似乎是鯨魚的叫聲,但和其它所有鯨魚的叫聲頻率都不同,它的頻率是52赫茲。
鯨魚分兩種,齒鯨和鬚鯨,齒鯨的叫聲是哼哼,右後部唱歌的是鬚鯨,人們只知道這隻唱歌的鯨魚可能是鬚鯨,但正常鬚鯨唱歌的頻率大概是15-40赫茲,所以之後的十幾年,科學家們多次錄下「52赫茲」歌聲,卻沒有錄到任何其他鯨類對它的回應。
科學家們甚至知道歌聲的的主人每天旅行40多千米,但行蹤始終是個迷。每年它都在北太平洋中遷徙,但從來都是「孤身一人」。
有人認為「52赫茲」是一隻殘疾的藍鯨,也有人懷疑它是藍鯨和其他物種的混合產物,所以叫聲頻率不同。
沒有人確定它是不是一頭鯨魚,也沒有人見過它的樣子,但人們願意相信他是一頭孤獨的鯨魚,一頭經常歌唱需求伴侶和朋友,卻沒有共鳴和回應的鯨魚。
這張圖顯示了這些年錄下的「52赫茲」的歌聲。
最後一次有記載的錄音是2004年,最後一次錄下它聲音時,已經從聲音裡聽到了蒼老,頻率也由52赫茲降到了50赫茲。
甚至,沒有人知道它現在是否還活著,但是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海底的迷。人們還在繼續尋找它。
很多音樂家和小說家圍繞它的故事進行創作。比如,陳綺貞的歌《52赫茲》,德國作家Agnieszka Jurek的兒童繪本等等。
人們願意賦予「52赫茲」人格,可能是因為孤獨的共鳴吧,他的故事流傳開來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背上,終日吟唱卻無人理解和共鳴。一輩子可能都在孤獨的尋尋覓覓,甚至有網友都把鯨魚擬人化了。
我們何嘗不是和「52赫茲」一樣?一些事,一些追求,一輩子都可能無法找到那個真正理解和共鳴的人。
每個人,這輩子,可能都會寂寞孤獨渴望陪伴,但願這些時刻我們可以給彼此一個擁抱,相互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