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茲獎頒獎在即,這個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為什麼沒人重視?

2020-12-04 達夫觀察

根據8月1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人們普遍認為,數學是一種脫離公眾關注的孤獨學科,但每四年一次,人們會對數學的認識發生短暫的變化。

重點:

1、菲爾茲獎(Fields Medal)於1936年首次頒發,如今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

2、迄今為止全球只有56位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包括澳大利亞唯一獲得者陶哲軒 (Terence Tao),這也是2位華裔獲獎者之一;

3、德國數學家彼得·舒爾茨(Peter Scholze)是今年獲獎呼聲最高的人選之一。

在澳大利亞時間的周三晚上,該學科最聰明的人將聚集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在那裡只有幾個人,能夠獲得數學領域最令人垂涎的獎項——菲爾茲獎。正如電影《心靈捕手》中所強調的那樣,菲爾茲獎是數學學科上與諾貝爾獎最接近的獎項,近幾十年來它一直在不斷發展,它的知名度也一直在不斷上升。

播音員、作家兼自稱是數學狂人的亞當·斯賓塞(Adam Spencer)說道:「對於40歲及以下的數學家來說,這是一個職業成就獎,而不是一次性發現獎。這是數學領域含金量最高的個人獎項,所以每四年一次,當國際數學聯盟齊聚一堂,公開發放兩枚、三枚或四枚菲爾茲獎枚獎牌的時候,就會讓獲獎者感覺十分激動。」

2014年,伊朗數學家瑪麗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因對黎曼曲面及其模空間的動力學和幾何學方面的傑出成就,成為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可惜的是這位女數學家,於2017年卻因患乳腺癌而英年早逝了。她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思考複雜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撞球在不同形狀的桌子上的相互作用。

但菲爾茲獎也並非毫無爭議,仔細研究它的歷史,就會發現人們存在對數學家們的刻板印象的偏見,總是認為他們與現實世界脫節。

一、我們為什麼要關心菲爾茲獎?

偉大的科學突破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例如,保護數據安全傳輸的加密技術,就是主要有賴於質數的發現,這些質數被發現時,並沒有人會想到它們最後會被證明是「有用的」。

數學狂人斯賓塞表示:「目的是出於為了研究而進行的研究,最終將會對我們所有人都有益。有些人在純數學中取得重大突破,這些突破可能要在幾十年後甚至幾個世紀後,人們才會突然發現與其相關的驚人應用。」數學在現代世界是如此普通,以至於人們很容易忽視它所發揮的重要,它影響著從交通信號燈到股市交易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應用。最聰明的數學頭腦最終直接影響了我們的世界,間接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而我們甚至可能從未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二、今年有澳大利亞人獲得提名嗎?

在菲爾茲獎的82年歷史中,只有56人獲得了獎牌,其中包括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出生的華裔陶哲軒,他數學上的驚人天賦使他被尊稱為「數學界的莫扎特」。當他九歲的時候,他就在學大學課程了,陶哲軒現在是美國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

在大獎揭曉前,誰也無法猜測,最後誰會獲得菲爾茲獎,但是如果你對數學界關心的話,數學家彼得·舒爾茨應該是今年的最佳人選。這位年輕的德國人因其在兩個學科,也就是幾何學和數論的交叉領域的工作成就而聞名。

根據數學狂人斯賓塞的猜測,澳大利亞今年有機會獲得第二個菲爾茲獎,也就是雪梨大學的喬迪·威威廉姆森(Geordie Williamson)教授。今年早些時候,在他36歲時,成為英國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中最年輕的學者。斯賓塞表示:「喬迪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數學家,如果他獲得菲爾茲獎,我並不會感到震驚,因為他真的特別優秀。」

三、居然還有人拒絕接受菲爾茲獎?

2006年,隱居在俄羅斯的數學天才格裡戈裡·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是唯一一位拒絕接受這一獎項的獲獎者,他是因為證明破解龐加萊猜想而獲獎,龐加萊猜想是一個有關三維空間抽象形狀的問題,屬於數學中的拓撲學分支。據傳言,他因為自己的研究成果引發學術上的爭議質疑之後,就對數學界很不滿。

還有政治活動家也受到過該獎項的表彰,包括直言不諱的反對越南戰爭的美國數學家史蒂芬·斯梅爾(Stephen Smale),以及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的亞歷山大·格羅騰迪克(Alexander Grothendieck)。1966年,格羅滕迪克拒絕前往莫斯科領取他的菲爾茲獎獎章,以抗議前蘇聯監禁兩名作家。

2017年,另一位菲爾茲獎得主塞德裡克·維拉尼(Cedric Villani)進入政壇,當選為法國議會議員,並加入了當選為法國總統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所創建的「前進運動」政治派別。

四、我們為什麼要重視菲爾茲獎?

上月早些時候,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宣布,全國所有高中都必須聘請科學老師和數學老師,而且他們必須是對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此舉目的在於提高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報考科學專業和數學專業的人數比例。

斯賓塞說:「政府和普通民眾都意識到,我們需要這個國家裡的有才能、有才華的傑出人才,帶領我們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本世紀將由數學家引領技術發展,包括計算機編碼、算法、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程序設計等都離不開數學的發展。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要麼選擇自己發展,要麼選擇在本世紀剩餘時間裡,去乞求別的國家研究的智慧財產權。這也是我們應該重視菲爾茲獎的最實際原因之一。如果我們放棄奧運會金牌,是因為其他國家的運動員真的很擅長跑步,如果我們要讓人們贏得世界盃足球賽,是因為數十億人想觀看總決賽,如果我們要重視在乎菲爾茲獎,那麼我們也應該承認數學思維的輝煌。」

相關焦點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很快就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頒獎1950年,1950年時候當時主席是Harald Bohr,他當時建議把年齡設置為42歲,大家肯定會問,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42這個數?因為他不想Weil得獎,Weil當年43歲,Weil是當時最好的年輕數學家,跟原來得獎宗旨矛盾了,建議設在42歲,1950那屆沒有發給Weil。
  • 江澤民出席2002國際數學家大會 為菲爾茲獎頒獎
    菲爾茲獎今日在北京揭曉 江澤民頒獎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消息 今天下午,法國數學家洛朗·拉佛閣和俄羅斯數學家弗拉基米爾·沃沃斯基在此間舉行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榮獲2002年度菲爾茲獎。  每次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都同時舉行數學學科中最有名的國際獎--有「數學中的諾貝爾獎」之譽的菲爾茲獎頒獎儀式。據悉,江澤民主席稍後將親自為獲獎者頒獎。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本次大會。
  • 為什麼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茲獎」的獲得者年齡要限定在40歲以內?
    那麼講這麼多,為什麼要去比菲爾茲獎獲獎後的論文發表數量呢?這就要說到菲爾茲獎的特殊性了。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誕生於1936年。由於一些原因諾貝爾獎裡並未設置數學獎項。因此數學家們對此只能羨慕嫉妒恨。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全世界60位獲獎,其中2位華裔數學家
    他們是目前唯一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華裔數學天才。他們就是——數學家丘成桐和陶哲軒。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先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菲爾茲獎吧。
  • 2018菲爾茲獎結果出爐!
    在他和Philippis的努力下得到了關於這個方程的一些重要結果。他擅長於將本來看似是偏微分方程的問題轉化為幾何不等式的問題。以至於後來很多重要的方程,比如哈密頓-雅克比方程、薛丁格方程、伏拉索夫-泊松方程,都會受到他的工作的影響。
  • 她從樸槿惠手中接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我本人對數學基本上沒什麼興趣,但是近日,在伊朗出生的數學家瑪麗亞姆·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女性,這個聲名顯赫的獎項被視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 數學界的最高獎項「菲爾茲獎」
    2020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於10月5日至12日宣布。 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
  • 菲爾茲獎今午人民大會堂揭曉 江澤民主席將頒獎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消息:今天下午3點,國際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四年一度的菲爾茲獎,將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產生兩位「新科狀元」。中國領導人將為他們頒獎。  北京青年報的消息說,據可靠消息,此次菲爾茲獎將被兩位年輕數學家——法國的拉佛閣和俄羅斯的沃沃斯基奪得,而華人數學家再次與菲爾茲獎失之交臂。
  • 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含金量 - CSDN
    (這個說法我也無法確認真實性,Arnold維基百科介紹裡面有提到他是菲爾茲獎的遺憾)。括號內放的都是數學界如雷貫耳的名字。美國數學會2014年出版的書,書名是《阿諾德:逆流而上》讀了它,人們就會發現,阿諾德的確是舉世無雙、魅力無窮的數學家!
  • 你知道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時間嗎?
    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正式拉開帷幕,而去年的1919年諾貝爾獎「開獎周」是從10月7日拉開帷幕的,1918年的「開獎周」是從10月1日,1917年為10月2日……,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時間有什麼規律嗎?
  • 伊朗裔學者成首位獲菲爾茲獎女性 菲爾茲獎並非唯一數學「諾獎」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8月13日報導,女數學家瑪利亞姆是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ICM)上,獲得菲爾茲獎的。菲爾茲獎是數學界最高的獎項之一(與之齊名的還有沃爾夫數學獎),每四年頒獎一次,最多選出4位獲獎者,獲獎者必須在數學領域做出過傑出貢獻。此外菲爾茲獎還要求候選人年齡必須小於40歲,不少傑出數學家因此與該獎失之交臂。
  • 全球首位「數學界諾貝爾獎」女性得主英年早逝 終年40歲
    人民網訊 據BBC報導,全球第一位獲得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女數學家瑪麗安·米爾札哈尼(Maryam Mirzakhani)因癌症去世,終年40歲。伊朗裔的米爾札哈尼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她的死因是乳癌癌細胞擴散至骨頭。
  • 「數學界的諾獎」菲爾茲獎的 40 歲命門,竟是誕生於私心
    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諾貝爾獎獨缺數學門類,也是非常惋惜!但是數學界也有堪比諾貝爾這樣高含金量的獎項,分別是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沃爾夫獎有點類似終身成就獎,而菲爾茲獎的門檻就要更高一些,首先年齡限定在 40 歲,所以必須要在 40 歲之前作出卓越貢獻,才有機會摘取這項榮譽。
  • 為什麼諾貝爾獎中沒有數學獎?數學算不算是科學?
    至此,每年的諾貝爾獎包括了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但很多人不禁好奇,為什麼諾貝爾獎中就偏偏沒有數學獎呢?諾貝爾獎牌對於諾貝爾獎中為什麼沒有數學獎,歷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是諾貝爾青年時期在巴黎邂逅的一個法國姑娘,不幸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第二個是他的秘書奧地利大元帥弗蘭茲·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諾貝爾對她一見傾心,可惜伯莎早有心上人,後來成為男爵夫人,不是被數學家拐跑的;第三個是諾貝爾去奧地利進行商業旅行時,在維也納的一家花店裡結識的一個叫索菲的賣花姑娘,此後諾貝爾與索菲維持了近15年的關係,最後這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背叛了諾貝爾,但對象是一個匈牙利的軍官,也並非數學家
  • 沒有天資,卻獲得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他的經驗讓你輕鬆學好數學
    他叫小平邦彥,學數學的人都應該認識他,日本著名數學家,在代數幾何和復幾何領域都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證明了復曲面的黎曼—羅赫定理,證明了小平消滅定理和小平嵌入定理,對緊復曲面做出了系統的分類,並發展了高維複流形的形變理論。他於1954年獲得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
  • 2020年阿貝爾獎揭曉,兩位概率論大佬橫掃數學界最高榮譽
    阿貝爾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號稱數學界三大獎,均是國際數學界推崇的最高榮譽。
  • 諾貝爾獎中為什麼沒有數學獎?真正原因眾說紛紜尚無定論
    諾貝爾獎是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科學獎項,目前包含: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獎,但是一直未設置數學獎。每年到了諾貝爾獎公布時期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數學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設置諾貝爾數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