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結果的結果,中國民航301航班88年香港墜海事故調查始末

2020-09-16 顧氏造船廠廠長

加快「八該一反對」出臺進程的一次一等飛行事故

中國民航「飛翔紅五星」標誌

1988年8月31日9時20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執飛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至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的CA301航班的霍克·西德利「三叉戟」2E型客機(註冊編號B-2218,1973年出廠並交付給中國,編入空軍某師,編號244,1974年2月中國加入國際民航組織後按照規則將註冊編號改為B-244,1981年6月被移交給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1985年1月改註冊編號為B-2218,至事發當日機齡15年,屬於一架「半老機」)在降落啟德機場31號跑道接地過程中因失去姿態導致右側主起落架折斷,最終飛機失去控制,向右偏離衝出跑道。高速衝過了草坪和滑行道後衝破了攔海壩一頭衝進了九龍灣。機上11名機組/乘務組(機長、副駕駛/教員、領航員、空中機械師、雷達操作員和無線電通訊員,4名女乘務員和1名安全員)成員和78名乘客(包括12名美國籍和1名法國籍乘客)中在駕駛艙內的機長、副駕駛、領航員、機械師、雷達操作員、報務員6人溺水身亡,客艙中1名乘客心臟病突發死亡,其餘82人均獲救(其中有15人受傷),釀成一起一等飛行事故(事故詳情請看本廠長一文)。

B-2218號三叉戟客機生前遺照

按照屬地管轄原則,這次事故由香港民航署組織調查,中國民航總局派出工作小組參加調查組。由於種種原因,事故調查整整持續了2年。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2218號「三叉戟」2E型客機二視圖

根據現場勘查、詢問目擊者和尋獲的飛行數據記錄器以及空地對話記錄(B-2218號機上沒有駕駛艙語音記錄器),調查組基本上還原了B-2218號機的飛行軌跡:

9時33分,B-2218號機從廣州白雲機場起飛,9時43分與香港進近管制取得聯繫,報告本機位置在石龍導航臺,飛行高度10000英尺;9時45分報告前方有積雨雲,需要左偏12海裡,香港進近批准請求。原本機組準備用13號跑道進近,接收的也是13號跑道的情報信息,不過當時因13號跑道進近方向有較強的雷雨,B-2218號機機組請求使用31號跑道落地並獲得批准;香港進近通報給機組的實時天氣情況為:能見度4500米,有雨。B-2218號機繼續向香港以東和東南繞行,最遠繞行50海裡。然後轉向31號跑道進近。在切入盲降前,香港進近管制指揮B-2218號機右轉切入,但B-2218號機機組為避開雷雨雲而向左轉270°後切入。10時14分飛機在啟德機場東南方向建立ILS盲降,並獲得香港進近的精密雷達管制員同意落地和進近指令。此時能見度降低到1.9千米以下,10時19分,B-2218號機稍偏跑道中心線左側略帶右坡度建立下滑道(當時下著大暴雨),在31號跑道口9.15米處飛機的右外襟翼撞掉了31號跑道口延長線延伸進海裡的引進燈。接著右側起落架撞在跑道口伸向海裡、呈45°斜度的水泥堤坎上(在堤坎上留下了明顯的4個輪胎印),撞擊後右側起落架的四個輪胎當即爆胎。左側起落架在31號跑道內接地後飛機微微跳起後再次接地,右起落架輪轂撞擊距離31號跑道口14米處的水泥道面上,輪轂隨即破碎,留下了240米長的碎片帶,在240米的滑行過程中右起落架艙門和右側襟翼也被部分打碎。滑行504米後右側起落架完全折斷,右側機翼在滑行600米後擦地,隨後飛機開始急劇右偏。機組為了克服右偏力矩,開啟了左側一號引擎的反推,可是依然無法糾正右偏力矩。飛機滑行800米後撞碎了31號跑道右側的跑道燈,機頭逐漸右轉到50°,滑跑方向約345°,形成了「側滑」狀態。隨後以這個狀態衝出了跑道,衝過了跑道於滑行道之間的草地,在這期間前起落架折斷脫落,機頭隨即擦地,側滑了160米後於10時19分一頭扎進了九龍灣。但由於當時速度已經減小,因此只有機頭入海、機身尾部依然留在了防海堤壩上。機身前部從第三排座椅處斷裂,斷裂的機頭迅速下沉並被海水淹沒(機頭駕駛艙內的6名機組成員因強烈的水流湧入根本來不及解開安全帶逃生而全部遇難),中部二號引擎隨即起火(香港啟德機場管理局行動迅速,搶救積極——飛機在接地時啟德機場救援值班人員就發現飛機滑行不正常,隨即拉響警報,機場消防和救護力量出動迅速,在飛機墜海後1分鐘消防車就趕到現場,在第一時間將飛機二號引擎的明火撲滅,在事發後10分鐘就派潛水員進入了斷裂的機頭部位,但進入駕駛艙時發現駕駛艙內的6名飛行機組成員已經沒有任何生命體徵)。

B-2218號墜機現場

根據香港啟德機場提供的天氣實況,9時30分的時候風向90°,風速9節,能見度4000米,有陣雨,東南方向能見度6000米,1/8雲量雲高500英尺,3/8雲量雲高1800英尺,6/8雲量雲高8000英尺,場溫25℃,露點25℃,海壓1010,未來2小時趨勢是短時能見度3000米,1/8積雨雲高1200英尺,5/8雲量雲高1400英尺;10時整的時候風向110°,風速2節,能見度4500米,有大陣雨,2/8雲量雲高600英尺,4/8雲量雲高1500英尺,6/8雲量雲高8000英尺,場溫25℃,露點25℃,海壓1011,場壓1010,未來2小時趨勢是短時能見度3000米,1/8積雨雲高1200英尺,4/8雲量雲高1400英尺,6/8雲量雲高8000英尺,場溫25℃,露點25℃,海壓1011,場壓1010。

在B-2218號機在向31號跑道進近時,在積雨雲附近有風切變現象和中度至重度的顛簸對流天,短時風向不定,風速15節,陣風28節,能見度2500米,瞬時雷雨天。

在B-2218號機失事後2分鐘的10時21分,根據啟德機場的《天氣實況增加報告》:風向100°,風速9節,能見度4200米,有大陣雨。

啟德機場

根據事發當天31號跑道的跑道視程RVR記錄:從9時43分至10時17分(即B-2218號機的進近入五邊為止),在螢光屏上顯示跑道南頭RVR視程低於1600米的就有22次,其中9時44分的RVR只有1100米,在B-2218號機失事前2分鐘,RVR視程從1600米一路降低到1100米,但這段時間的跑道RVR視程數據啟德機場塔臺始終沒有通報給B-2218號機機組。

根據以上天氣情況可以看出:CA301航班B-2218號機的五邊下滑是在大雨和暴雨中進行的。當時進近航路上的氣流不穩(31號跑道進近航路——即著名的鯉魚門航線是出了名的「妖風盛行」),能見度持續變差,又是順風落地加上跑道溼滑,著陸條件極其惡劣(啟德機場31號跑道ILS著陸最低標準為:決斷高度405英尺,跑道視程能見度不能低於1500米,全場能見度不低於1600米,但顯然,當時的跑道視程顯然不能滿足這一最低ILS著陸標準)。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2218號「三叉戟」2E型客機細節1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2218號「三叉戟」2E型客機細節2

1990年8月,在徵得中國民航總局的同意後,香港民航署公布了CA301航班B-2218號機啟德機場墜海一等飛行事故的調查結果——通篇沒有一個字的肯定答案:沒有足夠的證據確定事故發生的原因。看來可能是機長在決斷高度之前的某一點轉換到目視參考(即參考目視助降設施——比如進近燈),儘管在最後進近階段遇到大雨,突然降低的能見度導致目視參考物突然減少,但B-2218號機的機組依然選擇繼續目視進近。沒有結論性的證據證明B-2218號機在進近過程中遭遇到較大的風切變等強對流天氣,但根據當天各時段的氣象資料,不能排除飛機進近時遭遇風切變的可能性。因此,風切變是導致B-2218號機進近姿態不穩定的一個影響因素。

參加調查組的中國民航總局方面派出的調查成員和專家認為:B-2218號機進近31號跑道時是香港啟德機場天氣最壞的時候,下降時遇到大暴雨和不穩定氣流,以及跑道能見度瞬間變得極差,這種惡劣的天氣影響了機組的操縱,使飛機低於下滑道,最終導致起落架提前撞擊了引進燈和堤坎,成為導致墜海悲劇的重要引發因素。

最後,對這起一等事故,中國民航總局總結出了以下教訓:

1、當天香港地區處在低氣壓帶,受西南季風影響,天氣不穩定,航路和機場都是雷雨天氣。B-2218號機從廣州起飛後10多分鐘就開始向東繞行規避雷雨區。開始因香港北面進入(13號跑道)方向有較強雷雨,因此機組選擇了由南向北(31號跑道)落地,所以飛機一直向香港的東面和東南方向繞行,最遠距離啟德機場50海裡。在由南向北切入盲降的著陸過程中,一直是在大雨和暴雨中進行的,跑道能見度很差。這樣的惡劣天氣是不適合繼續飛行的。

為此,要求今後在每次飛行前,機組必須認真研究航路和航站天氣。把困難想得多一些,把情況想得複雜一些,多做幾手準備,防患於未然。B-2218號機組存在飛行前準備不認真,不掌握天氣情況和變化趨勢,甚至片面的認為「三叉戟」飛機大、設備好、全天候,迷信「三叉戟」,麻痺大意思想較重,盲目性較大,這種思想對保證飛行安全危害很大。飛行中一旦遭遇複雜天氣,要做到頭腦冷靜認真分析,安全第一,謹慎從事,切忌存在僥倖心理,堅決反對盲目蠻幹。只要天氣不夠標準或者沒有把握降落,機長就應果斷而堅決的返航或者備降機場。

2、根據香港方面的調查,B-2218號機在五邊下降過程中下滑道航線忽高忽低,引起進場不穩定,但機組成員並未注意到這點。在進場後半段,飛機在多數時間沒有在雲裡,但當時跑道南頭下著大雨。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在決斷高度(甚至之前)由儀表進近擅自轉為目視進近,當接近31號跑道口時飛機進入暴雨區,使得原來比較充足的目視參考條件瞬間惡化,前方視線變得模糊不清,以致無法辨認海空交際線,大雨中的能見度可能低於400~500米,此時飛行員在大雨中繼續進近,努力從風擋玻璃上尋找前方的視線,幾乎可以肯定忽視了儀表指示,也不太可能看見精密進近航道指示器(即PAPI燈),因此對於飛機低於下滑道未能做出有效反應。如果B-2218號機機組注意到儀表指示或者看到了PAPI燈,則有可能修正進近高度,至少說明B-2218號機機組的駕駛艙資源管理和分工配合上存在問題。

為此,要求今後每個飛行機組在進入著陸前必須明確決斷高度,如無十分把握落地,應果斷復飛,決不能勉強。對於複雜氣象條件下的機組配合問題,必須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動作協調,配合默契,不得有絲毫馬虎。為了提高飛行機組的儀表駕駛技術,凡有條件的,都要利用好模擬機訓練的機會加強複雜天氣條件下的儀表進近科目訓練。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2218號「三叉戟」2E型客機細節3

本廠長繪製的中國民航B-2218號「三叉戟」2E型客機細節4

3、重申嚴格執行機組定員規定的重要性,「三叉戟」型客機飛行機組定員為3人,駕駛艙內有5個人的座位(包括摺疊觀察座),但B-2218號機當時駕駛艙內有6人,第6人是坐在活動板凳上的,對飛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求嚴格見習和臨時加入機組的額外人員在起飛降落和顛簸時不得有多餘固定座位的人員使用活動板凳或者站在駕駛艙中;飛行過程中機組成員都要按照規定系好安全帶和肩帶;航站和走廊內飛行時,駕駛艙內的全體機組成員必須佩戴耳機,正副駕駛員中至少應有一人和報務員應全程佩戴耳機,認真收聽地面指揮和空中飛行動態。另外對安全帶使用規範要加強監督,對錯誤的系安全帶的行為要及時糾正。

4、在海上飛行時客艙必須配齊救生設備,起飛前乘務員應該向乘客作緊急撤離和救生設備使用方法的示範(有緊急供養系統的應演示氧氣面罩的使用示範),機上必須配備緊急設備使用和撤離程序說明書。

5、鑑於香港啟德機場管理部門在救援B-2218過程中表現出的高效、快速、專業和負責的作風,要求國內機場相關部門人員學習有益經驗,加強機場應急救援演練。高標準、嚴要求,無論是滅火還是搶救,都要和國際民航組織的通行標準和要求對齊。

B-2218號機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3人+載員115人

長度:39.98米

翼展:29.87米

高度:8.61米

空重:370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8040千克

發動機:三臺斯貝RB.163-25MK512-5W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53千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967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3840千米

相關焦點

  • 烈火焚身,中國民航B202號機82年廣州降落起火事故調查始末
    1982年12月24日,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執飛西安西關機場經停長沙大託鋪機場前往(舊)廣州白雲機場航班任務的伊爾-18B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02,是中國民航於1959年從蘇聯進口的第一批5架伊爾18之一,至事發時機齡已經23年,是一架老機)在向廣州白雲機場進近過程中客艙冒煙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發生事故 一工人工作時墜海死亡 2014-07-24 10:56:57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大嶼山赤臘角機場對開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昨天(23日)發生奪命工業意外。一名工人在人工島旁海面的躉船上工作時,懷疑失足墜海失蹤,正在人工島海底工作的潛水人員聞訊趕至現場協助搜索,終在出事一小時後於躉船底尋獲事主,惟當時他已昏迷,送院搶救終告不治。
  • 違規進近手腳慌,記東方航空5398航班93年義序事故調查始末
    月26日13時03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齊魯分公司,正在執飛從深圳黃田機場(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至福州義序機場的MU5398航班的麥道MD-82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103,1985年8月從麥道公司的長灘飛機總裝廠出廠,出廠序列號49355,同年10月7日交付給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第五飛行大隊執管,1988年中國民航改制後被分配給了由民航上海管理局改制而來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機隊。
  • 泥蜂在757皮托管築巢闖大禍 1996年致189人遇難伯根航空301號航班
    喬善勳/文伯根航空301號航班是從多米尼加共和國格雷戈裡奧盧佩龍國際機場飛往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機場的包機航班,中間經停加拿大甘德國際機場和德國柏林舍內費爾德機場。1996年2月6日,執飛該航線的一架波音757-225型客機從格雷戈裡奧盧佩龍國際機場起飛5分鐘後便墜入海中,空難共導致189人遇難,這也是多米尼加共和國史上最致命的一場空難。
  • 縫翼非指令放出,東方航空583航班1993年二等事故調查始末
    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執飛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經停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前往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的MU583航班的麥道MD-11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171)在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謝米亞島南部約950海裡的空域33000英尺的巡航高度飛行時因前緣襟翼意外放出而發生猛烈的俯仰震蕩,並在短時間內喪失了5000英尺的飛行高度。
  • 機齡26年印尼客機墜海,坐老飛機還安全嗎?
    據航班追蹤數據顯示,客機在失聯前的不到1分鐘內急速下墜1萬英尺(約3000米)。在雷達屏幕消失前,飛機高度僅250英尺,航班的ADS—B信號終結於14時40分27秒。印尼客機失事位置示意圖。事故當天,印尼總統確認,失聯的客機已經墜毀。
  • 川航3U8633航班備降事件調查結果公布
    6月1日,中國民航局發布《航空器嚴重徵候調查報告》。記者第一時間向中國民航局西南地區管理局求證得知,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
  • 抬輪檔口引擎罷工,東方航空5510航班89年虹橋空難調查始末
    ,一架(編制上)隸屬於民航華東管理局江西省局、正在執飛由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飛往南昌向塘軍民兩用機場的MU5510航班的安24PB型客機(由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執管,機體塗裝也是東方航空的塗裝,註冊編號B-3417,生產序列號37309006。
  • 飛入死地、渾然不知,回顧中國民航502航班1958年來安空難
    中國民航標誌1958年8月20日11時02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上海管理處的TC-62「革新」號客機(註冊編號「革新106」,1943年交付作為C-47出廠美國陸軍航空隊使用,1946年作為剩餘物資甩賣給中國國民黨當局,1949年因機械故障被國民黨當局遺棄在龍華機場,1951年被中國民航成功修復重新投入運營,1954年因美制R-1830-92「雙黃蜂」14缸氣冷雙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壽命耗盡而由民航北京維修隊換裝了蘇制AⅢ-62NP9缸氣冷單排星形活塞發動機成為TC-62「革新」機繼續運營,至事發時機齡15年左右,是一架中年機
  • 深航ZH9247航班遇險!調查結果出爐,飛機腹部兩處受傷
    10月16日,深航zh9247航班降落在四川攀枝花機場。已經取得了最新進展。10月19日深夜,民航西南管理局通過媒體發布初步調查報告。民航業內人士對上遊新聞記者表示,深航機組人員在降落階段的處理是否符合規定,損壞是否構成飛機報廢條件,還需要民航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但機長未經許可在跑道上降落,並在降落1小時後向塔臺報告的行為,已嚴重違反民航有關安全規定。
  • 民航人士:客機遭遇恐怖襲擊的可能性非常小
    最後,飛機上所有探頭堵塞,在錯誤的飛行數據引導下,飛機超速、解體、墜海。當代大型客機極度先進,由於機械故障導致的空難可能微乎其微。本次事件,客機誤入積雨雲的可能性很大。  機組人員自身失靈也有可能,比如突然的暈厥或者突發疾病。但飛行過程中始終保持主駕和副駕,兩個人同時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
  • 中國民航風雲20年
    直到10年後的2007年6月,3456號航班上的黑匣子錄音被相關人士上傳網絡並傳播後,這段塵封的往事被再次揭開。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民航事故不同於一般鐵路、陸路、水路交通事故,民航機失事的機率通常在400~500萬分之一左右,飛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一種交通工具。
  • 民航局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7月民航運力繼續回升,兩起飛機故障事件調查結果公布
    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截至7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19個月、8494萬小時。國際航班恢復方面,截至8月12日,共計93家中外航空公司(國內19家,外航74家)運營187條定期國際客運航線,每周執行210個往返航班,與50個國家保持定期客運通航。較疫情嚴重時期,已與20個國家恢復定期客運航班。
  • 中國民航史上最大空難——1994年西北航空2303航班墜毀26周年祭
    這次中國民航史上罕見的空難震驚了省、市、民航總局及國務院。當天下午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便趕赴現場,到晚上21:00點止,160具遇難者遺體全部找到。在WH2303航班空難遇難的160人中,除西北民航14名機組人員外(飛行員5名、乘務組9名),遇難乘客146人,其中內地乘客133人,香港乘客3人,臺灣乘客1人,外國乘客9人。
  • 旋翼離身自顧飛去,記中國民航716號機70年首都機場墜毀事故
    1970年10月17日8時33分,一架隸屬於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該大隊專門負責北京管理局轄區內的農業林業藥劑噴灑以及航測等專業飛行)的直-5農/林業型直升機(註冊編號716,1964年作為基本型出廠,同年接受農/林業型的改裝後交付給北京管理局第二飛行總隊第二十飛行大隊,至事發時機齡將近6年,總使用時間不詳)從邯鄲馬頭直升機機場(1958年建成,是2007年
  • 一日內兩航班出現故障,民航局發布調查結果
    今天,民航局相關部門負責人,發布相關調查結果 。這位負責人說,8月9日,深航空客330-343型飛機執行深圳至西安航班,在廣州區域上升至9200米時,出現座艙高度、座艙壓力警戒信息,機組依程序處置並宣布緊急下降,之後返航深圳。
  • 盤點:近年國內國際主要空難事故
    :B-266/中國民航廣州管理局  機上人員:機組8人,旅客104人  執行航班:3303航班廣州--桂林  傷亡情況:全部遇難  事故簡介:  在向桂林奇峰嶺機場進近過程中,失去控制,於16:45猛烈撞擊陽朔附近的崩山粉碎性解體,原因不詳  2.1982年中國民航IL18廣州事故  時間:1982年12
  • 焦點科普:一片襟副翼,能否指向MH370墜海原點
    馬航MH370航班消失一年多後,在印度洋西南部的法屬留尼旺島發現了其第一塊殘骸。鑑定結果顯示,它應該是飛機上的襟副翼。那麼,能否根據這片襟副翼上的信息,反推出飛機墜海的原點,從而幫助解開種種謎團呢?
  • 科比直升機事故調查結果出爐:飛行員關鍵時刻出現致命誤判
    調查報告中稱:「計算得出的角度表明,飛行員可能誤視了俯仰和滾轉角度。」「他不是第一個經歷這種情況的人,」航空安全顧問約翰-考克斯表示,「這是造成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悉,在飛機起飛前45分鐘,Zobayan給監督員發簡訊說,天氣看起來「不錯」,直升機公司的老闆理察-韋伯也同意這一觀點。
  • 美國突然翻臉,公布「301調查」結果,印度這回恐怕要坐不住了
    要說印度和美國的關係確實也在這些年變得更加密切,但這並不代表美國就真的把印度當成了自己的兄弟。近期,美國就突然翻臉,公布"301調查"結果,印度這回恐怕要坐不住了。印度政府應當看清,美國只是想要利用印度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印度認為美國是可以依賴的對象,那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