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世界》雜誌刊出世界十大經典物理試驗(圖)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牛頓的稜鏡分解太陽光
    最近,美國兩位學者在全美物理學家中做了一份調查,請他們提名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十大物理試驗,結果刊登在了9月份的美國《物理世界》雜誌上。其中多數都是我們在中學課本中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
    令人驚奇的是十大經典試驗幾乎都是由一個人獨立完成,或者最多有一兩個助手協助。試驗中沒有用到什麼大型計算工具比如電腦一類,最多不過是把直尺或者是計算器。
    所有這些實驗的另外共通之處是他們都僅僅「抓」住了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最簡單的儀器和設備,發現了最根本、最單純的科學概念,就像是一座座歷史豐碑一樣,掃開人們長久的困惑和含糊,開闢了對自然界的嶄新認識。
    從十大經典科學試驗評選本身,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出2000年來科學家們最重大的發現軌跡,就像我們「鳥瞰」歷史一樣。9月24日的《紐約時報》(按時間先後順序)對此做了專門介紹。
    埃拉託色尼測量地球圓周
    排名第七。在公元前3世紀,埃及的一個名叫阿斯瓦的小鎮上,夏至正午的陽光懸在頭頂。物體沒有影子,太陽直接照入井中。埃拉託色尼意識到這可以幫助他測量地球的圓周。在幾年後的同一天的同一時間,他記錄了同一地點的物體的影子。發現太陽光線有稍稍偏離,與垂直方向大約成7度角。剩下的就是幾何問題了。假設地球是球狀,那麼它的圓周應是360度。如果兩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圓周,就是當時5000個希臘運動場的距離。因此地球圓周應該是25萬個希臘運動場。今天我們知道埃拉託色尼的測量誤差僅僅在5%以內。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試驗
    排名第二。在16世紀末人人都認為重量大的物體比重量小的物體下落的快因為偉大的亞里斯多德是這麼說的。伽利略,當時在比薩大學數學系任職,他大膽的向公眾的觀點挑戰,他從斜塔上同時扔下一輕一重的物體,讓大家看到兩個物體同時落地。他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學而不畏權威的可貴精神。
    伽利略的加速度試驗
    排名第八。伽利略繼續他的物體移動研究。他做了一個6米多長,3米多寬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這個木板槽傾斜固定,讓銅球從木槽頂端沿斜面滑下。然後測量銅球每次下滑的時間和距離,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亞里斯多德曾預言滾動球的速度是均勻不變的:銅球滾動兩倍的時間就走出兩倍的路程。伽利略卻證明銅球滾動的路程和時間的平方成比例:兩倍的時間裡,銅球滾動4倍的距離。因為存在重力加速度。
    牛頓的稜鏡分解太陽光
    排名第四。艾薩克·牛頓出生那年,伽利略與世長辭。牛頓1665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當時大家都認為白光是一種純的沒有其它顏色的光,而有色光是一種不知何故發生變化的光(又是亞利斯多德的理論)。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牛頓把一面三稜鏡放在陽光下,透過三稜鏡,光在牆上被分解為不同顏色,後來我們稱作為光譜。人們知道彩虹的五顏六色,但是他們認為那時因為不正常。牛頓的結論是:正是這些紅、橙、黃、綠、青、藍、紫基礎色有不同的色譜才形成了表面上顏色單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會發現白光是非常美麗的。
    卡文迪許扭矩試驗
    排名第六。牛頓的另一大貢獻是他的萬有引力理論: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與他們質量的平方成正比,與他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是萬有引力到底多大?
    18世紀末,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許決定要找到一個計算方法。他把兩頭帶有金屬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屬線懸吊起來。再用兩個350磅重的皮球放在足夠近的地方,以吸引金屬球轉動,從而使金屬線扭動,然後用自製的儀器測量出微小的轉動。
    測量結果驚人的準確,他測出了萬有引力的參數恆量。在卡文迪許的基礎上可以計算地球的密度和質量。地球重:6.0×1024公斤,或者說13萬億萬億磅。
    託馬斯·楊的光幹涉試驗
    排名第五。牛頓也不是永遠都對。牛頓曾認為光是由微粒組成的,而不是一種波。1830年英國醫生也是物理學家的託馬斯·楊向這個觀點挑戰。他在百葉窗上開了一個小洞,然後用厚紙片蓋住,再在紙片上戳一個很小的洞。讓光線透過,並用一面鏡子反射透過的光線。然後他用一個厚約1/30英寸的紙片把這束光從中間分成兩束。結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線和陰影。這說明兩束光線可以像波一樣相互幹涉。這個試驗為一個世紀後量子學說的創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米歇爾·傅科鐘擺試驗
    排名第十。1851年法國科學家傅科當眾做了一個實驗,用一根長220英尺的鋼絲吊著一個重62磅重的頭上帶有鐵筆的鐵球懸掛在屋頂下,觀測記錄它的擺動軌跡。周圍觀眾發現鐘擺每次擺動都會稍稍偏離原軌跡並發生旋轉時,無不驚訝。實際上這是因為房屋在緩緩移動。傅柯的演示說明地球是在圍繞地軸旋轉。在巴黎的緯度上,鐘擺的軌跡是順時針方向,30小時一周期。在南半球,鐘擺應是逆時針轉動,而在赤道上將不會轉動。在南極,轉動周期是24小時。
    羅伯特·米利肯的油滴試驗
    排名第三。很早以前,科學家就在研究電。人們知道這種無形的物質可以從天上的閃電中得到,也可以通過摩擦頭髮得到。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託馬斯已經得知如何獲取負電荷電流。1909年美國科學家羅伯特·米利肯開始測量電流的電荷。
    他用一個香水瓶的噴頭向一個透明的小盒子裡噴油滴。小盒子的頂部和底部分別放有一個通正電的電板,另一個放有通負電的電板。當小油滴通過空氣時,就帶有了一些靜電,他們下落的速度可以通過改變電板的電壓來控制。經過反覆試驗米利肯得出結論:電荷的值是某個固定的常量,最小單位就是單個電子的帶電量。
    盧瑟福發現核子
    排名第九。1911年盧瑟福還在曼徹斯特大學做放射能實驗時,原子在人們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乾布丁」,大量正電荷聚集的糊狀物質,中間包含著電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發現向金箔發射帶正電的阿爾法微粒時有少量被彈回,這使他們非常吃驚。盧瑟福計算出原子並不是一團糊狀物質,大部分物質集中在一個中心小核上,現在叫作核子,電子在它周圍環繞。
    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應用於電子幹涉試驗
    排名第一。牛頓和託馬斯·楊對光的性質研究得出的結論都不完全正確。光既不是簡單的由微粒構成,也不是一種單純的波。20世紀初,麥克斯·普克朗和艾伯特·愛因斯坦分別指出一種叫光子的東西發出光和吸收光。但是其他試驗還是證明光是一種波狀物。經過幾十年發展的量子學說最終總結了兩個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亞原子微粒,(如電子、光子等等)是同時具有兩種性質的微粒,物理上稱它們:波粒二象性。
    將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改造一下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科學家們用電子流代替光束來解釋這個實驗。根據量子力學,電粒子流被分為兩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產生波的效應,他們相互影響,以至產生像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中出現的加強光和陰影。這說明微粒也有波的效應。
    是誰最早做了這個試驗已經無法考證。根據刊登在《今日物理》雜誌的一篇論文看,人們推測應該是在1961年。
    (吳曼編譯)

相關焦點

  • 揭秘:世界上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一的雙縫實驗
    作為被列入世界上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一的雙縫實驗,讓很多物理學家和科學家們傷透腦筋。
  • 世界十大最美物理實驗
    美國兩位學者在全美物理學家中做了一份調查,請他們提名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十大物理試驗,結果刊登在了美國《物理世界》雜誌上。但是其他試驗還是證明光是一種波狀物。經過幾十年發展的量子學說最終總結了兩個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亞原子微粒,(如電子、光子等等)是同時具有兩種性質的微粒,物理上稱它們:波粒二象性。 將託馬斯·楊的雙縫演示改造一下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科學家們用電子流代替光束來解釋這個實驗。
  • 「魔角」石墨烯獲評《物理世界》2018十大突破之首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張瑩)英國物理學會主辦的《物理世界》雜誌近日公布由其評出的2018年十大突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團隊用「魔角」石墨烯實現超導位居榜首,被認為在量子計算等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
  • 《物理世界》雜誌年度十大發現:首張黑洞照片居榜首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物理世界》雜誌最新評選出2019年十大發現,其中科學家拍攝黑洞照片排名第一,以下是該媒體評選的2019年十大發現:1、直接觀測黑洞及其「影子」圖中顯示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的星系中心
  • 世界上十大偉大公式之一:薛丁格方程,它顛覆了整個物理世界
    堪稱是對量子力學發展的神助攻~薛丁格方程可以說在物理史上具有極偉大的意義,被譽為「十大經典公式」之一,是世界原子物理學文獻中應用最廣泛、影響最大的公式。他本意是為了反擊海森堡的,然而這個公式卻成為量子力學最基本的方程之一。
  • 《物理世界》今年十大科學突破評出:首獲室溫超導體等入選
    新型薄膜鈣鈦礦X射線探測器的靈敏度是傳統矽探測器的100倍。圖片來源:《物理世界》雜誌網站英國《物理世界》雜誌的編輯對該網站上今年刊發的數百篇研究成果進行嚴格篩查,基於在提升我們對知識或科學理解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對科學進步及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影響以及讀者深感興趣等原則,遴選出了其中最重大的10項突破。
  • 那些經典的物理實驗
    那些經典的物理實驗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物理是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人們一直都好奇這個世界的運轉方式,也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嘗試去解釋。其中就產生了一些經典物理實驗,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吧!自由落體實驗最美物理實驗自由落體實驗,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由靜止狀態開始下落的物體。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恆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伽利略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憑藉數學的推理,將落體實驗轉化成斜面實驗,從而有可能精確地測量路程和時間的關係,作出判決性的實驗結論。
  • 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 阿基米德將數學物理推向了新高度
    以下是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排名。10.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認為地球不需要它來支撐它。他說地球漂浮在無限中心,因為它與宇宙的其他部分距離相等。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的看法,並同時引入了地球與天空中的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吸引力。
  • 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盤點世界十大最美物理實驗!
    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盤點世界十大最美物理實驗!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07 14:40:58 被評出的十大最美物理實驗共同之處是:它們都「抓」住了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這種美麗是一種經典概念:最簡單的儀器和設備,最根本、最單純的科學結論,就像是一座座歷史豐碑一樣,人們長久的困惑和含糊頃刻間一掃而空
  • 人類歷史十大經典物理實驗,有些實驗就在你身邊為何你沒注意到?
    現代實驗技術的發展,不斷地揭示和發現各種新的物理現象,日益加深人們對客觀世界規律的正確認識,從而推動物理學的向前發展。回顧歷史,那些物理巨匠們僅用簡單的儀器和設備,發現了最根本、最單純的科學概念,抓住了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今天讓我們回顧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大經典物理實驗,向那些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的科學家致敬!
  • 【物理實驗室】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實驗室大揭秘!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成立於1943年,以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而聞名於世。物理學家奧本海默是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擁有3臺開展研究用的反應堆和同步輻射光源、強場核磁共振儀、投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正電子斷層成像儀、回旋加速器等一大批大型儀器和設備。除開創了核技術、高能物理、納米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外,該實驗室還在生物、化學、醫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和技術等多學科開展研究。
  • 世界十大最佳科學雜誌 了解科學的最佳雜誌
    科學雜誌是非科學門外漢的期刊,它包含自然科學和技術領域的最新新聞、發現和創新。它是由科學界的技術專家撰寫的,這裡我們列出了世界上十大最佳科學雜誌,其中有些可能是你平時喜歡看的。10.國家地理《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學雜誌之一,也是世界十大熱門科學雜誌之一。這本美國雜誌是科學和歷史愛好者的必讀讀物,它還以各種領域的有趣文章為特色,如地理、考古學、野生動物、旅遊、遺產和世界文化。
  • 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和科學時報社共同主辦,在院士、科技人員、科技新聞工作者推薦候選新聞的基礎上,54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0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於2008年1月20在京揭曉。
  • 《物理世界》評選2020年十大科學突破!全看懂的,給你點讚
    英國《物理世界》雜誌的編輯對該網站上今年刊發的數百篇研究成果進行嚴格篩查,基於在提升我們對知識或科學理解方面取得重大進步、對科學進步及實際應用具有重要影響以及讀者深感興趣等原則測量量子系統會導致它發生變化,迫使量子系統變成確定的經典狀態,這是量子力學奇怪但基本的方面之一。但這一最新研究表明,某些測量不會破壞所有量子信息。
  • 經典物理學才是最偉大的科學理論
    現在,真相已經曝光,「光速不變原理」只是一種誤會,經典物理能夠圓滿解釋零結果,相對論就應該一筆勾銷,世界科學理所當然應該回到經典物理。然而,有很多人說推翻了一個錯誤理論,應該創立一個新理論取而代之,我說,是愛因斯坦要推翻經典物理,建立相對論,現在我們發現相對論錯了,經典物理沒錯,必須為經典物理正名,我們批判相對論,如給孩子洗澡,洗完澡還要把髒水連同孩子一起倒掉嗎?
  • 【物理電影】6部超經典的物理電影 5部物理紀錄片
    原標題:【物理電影】6部超經典的物理電影+5部物理紀錄片  01  《阿波羅13號》  Apollo 13  類型: 劇情 / 歷史 / 冒險  豆瓣評分:8.0
  •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大公式,你都知道哪些?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
  • 【物理公式】這4個物理公式改變未來,重新定義世界.
    便在電腦前繼續碼字,跟你分享我所理解的物理。如同喜歡數學公式那般的簡潔,對於物理,超模君也喜歡物理的公式。物理公式就像是魔法一樣,我們通過他,了解了世界的過去:宇宙的誕生,地球的年齡;也是通過他,我們也知道了未來:地球破滅的時刻,地外文明是否存在;通過他,看到了宇宙的終極命運。
  • [科技創新與品牌雜誌]文科物理還可以這樣上!
    經過教研室多次研究論證,人大物理通識課程的構架體系涵蓋了力學、熱學、聲學與振動、電磁學、電學、光學和近代物理7個方面的內容,並在課堂中著重介紹對當今世界格局和社會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科學成果以及物理學史上重要的驗證實驗。課程設計不僅有助於學生的整體物理知識體系構建,更有益於其了解前沿科技的最新發展。
  • 物理世界的基本圖像(全局詮釋之四)
    關於物理世界的基本理論我們的物理世界,紛繁複雜,天地萬物,古往今來,它們是如何運作的?經過無數科學家們幾千年的努力,我們應該差不多弄清楚了物質間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如今,描述日常事物,包括宇宙萬物基本作用的理論,我們把它叫做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