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年來最讓人類頭疼的問題,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一定會榜上有名,比方說四季的氣候變化開始越來越不正常,即便是我國北方地區,冬天來得也要比過去要晚,而夏天的時間則要明顯變長。在20年以前,30攝氏度在北方是不常出現的高溫,可是在如今的夏天卻早已變成常態。
此外,隨著溫室效應的出現,還有更大的威脅朝著人類襲來,首當其衝的就是永凍土和兩級冰川的融化。它們不僅會讓海平面變高,淹沒地球上本來就僅佔29%左右的大部分陸地,同時也會釋放出很多遠古病毒和細菌。比方說,此前科學家們就在永凍土中發現了上萬年前的遠古病毒,在實驗室環境中竟然還會復活。
直到今天,究竟該如何治理溫室效應,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因為新能源的研發已經遇到了瓶頸期。目前人類所需要的或許仍然是傳統的資源,不過,這些資源在燃燒等的時候會排放更多的有害氣體、溫室氣體等。而在進入大氣層後,還會讓溫室效應進入惡性循環中,看起來觸目心驚。不過,前段時間一個新的報導,卻似乎讓溫室效應的惡化有了轉機。
科學家預測地球小冰期即將到來
在觀測太陽的時候,科學家們意外發現了太陽黑子活動不尋常的變化情況。簡單來說,看起來熊熊燃燒的太陽似乎在不久之後就會進入到一段「休眠期」中。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太陽不會燃燒了,而是太陽內部核聚變所產生的熱量會減少。這樣一來,抵達地球的熱量也會降低,地球的氣溫也會隨之進入到一個「小冰期」。
根據資料顯示,地球上一次進入小冰期的時間是在17世紀初,那個時候我國明朝剛剛滅亡,清朝剛剛建立,正處於朝代更迭的過程之中。而西方在文藝復興後,已經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各項科學啟蒙,為即將到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行著準備。
是小冰期導致明朝滅亡嗎?
有觀點認為,明朝末年出現的小冰期是讓明朝滅亡的關鍵原因之一,因為當時隨著全球氣溫的大幅度下降,糧食大幅度減產,再加上當時明朝統治者的無能,底層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不過,小冰期導致明朝滅亡的觀點是國外學者提出的,我國的歷史學者並不是普遍認同這個觀點。
那麼,未來如果地球再次進入小冰期,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科學家表示,其實人類並不需要擔心,因為如今幾百年過去了,地球的氣溫已經比明朝末年是提升許多。而且根據預測,地球的平均氣溫最多也不過會下降1攝氏度左右,這對於溫室效應而言,並不會起到徹底讓溫室效應消失的作用,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影響。大家覺得地球會迎來小冰期嗎?歡迎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