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預測小冰期即將到來,或導致全球降溫,人類科技能否應對?

2020-08-28 蒙蒙的小熊

普爾科沃天文臺曾表示地球將在2030年~2040年進入低溫期,並持續200~250年。但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表示小冰期會到來,但只會持續30年,應該屬於迷你小冰期。

圖:俄羅斯普爾科沃天文臺

地球正經受著全球變暖,怎麼畫風說變就變?小冰期人類並不是沒有經歷過,何況如今人類的科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冰期

一提到冰期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冰河世紀》的畫面,似乎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實際上小冰期並沒有那麼可怕。

圖:《冰河世紀》動畫

動畫片中是冰期,指的是地球被大量冰川所覆蓋,嚴重的時冰川會蔓延到赤道附近。地質學家推測,地球上甚至出現過幾次連赤道都被冰封的現象,取名為「雪球地球」。休倫冰期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生物只能出現在海中厚厚的冰層之下。

圖:休倫冰期雪球地球假說

每次冰期都伴隨著動植物大量的滅絕。有科學家推測,大熊貓就是度過了最近的一次冰期的少數物種之一,由於地球環境惡劣,食物稀缺,所以從食肉演化出了食草的本領。

小冰期

小冰期則是屬於溫度相對較高時期的低溫時期,持續時間較短,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這個概念不應該存在,只是正常的氣候波動。小冰期並不會造成物種大量滅絕,但是由於溫度較低會造成農作物減產,出現饑荒。

人類經歷了數次小冰期,明朝滅亡小冰期就是誘因之一。明清小冰期,持續了300多年,沿海地球例如廣州,福建等地區都出現了厚厚的積雪,長江也出現冰層,北部地區,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常年低溫還會造成乾旱,有些地方多年,甚至十多年不下雨。食物減產與物資匱乏帶來的壓力,朝廷也是力不從心,但是糧餉還得發放,稅收不能停,於是引發農民起義。歐洲同樣是饑荒、戰爭,大量冰川挺進歐洲北部地區,東歐一些國家凍死人是常有的事,這是一個至黑至暗時期,這裡不贅述了。

圖:歐洲小冰期畫作

形成原因

地球溫度主要取決於太陽輻射的輻射強度與地球接受輻射的能力。小冰期來源主要就是太陽活動將進入極小期。

平常太陽總會向四處吹出大量高速帶電粒子流,也叫太陽風。地球的磁場可以抵禦粒子流落到地球附近,從而避免幹擾地球衛星及地面用電設備及電解帶走水資源。有些時候太大了會形成太陽風暴,地球如果被波及就會出現磁暴現象。

圖:磁場是地球的保護傘;極地極光的形成

太陽風暴與太陽黑子的出現息息相關。當太陽某些區域溫度相對較低,亮度較暗,就會呈現出黑色的斑點。

圖:太陽黑子,及地球大小的參考

黑子一般並不會單獨作戰,它們主要是由於太陽磁場極度混亂,不均勻,不規則的活動造成的。下面是太陽的磁場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圖:凌亂的磁場

太陽磁場每隔11年就會完全顛倒一次,黑子數量隨之呈現11年的周期性變化。當達到峰值,伴隨著耀斑出現,釋放出大量能量,促使日冕(太陽大氣,引力較小)拋射出高溫的帶電粒子流,即太陽風暴。

圖:黑子、耀斑與能量釋放

小冰期是否會到來?

科學家認為太陽將要進入極小期,黑子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並且曾經出現過三個月內幾乎為零的現象,預示著太陽輻射的強度再減弱。

圖:黑子數量歷年記錄,左下角就是人類12世紀~16世紀經歷的多次極小期

如果把溫度曲線與太陽黑子曲線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它倆是息息相關。

圖:溫度曲線與太陽黑子曲線比較

而近年來,黑子數量銳減又出現,似乎又要重蹈覆轍。

圖:最近幾年太陽黑子走勢

溫室氣體

對於地球光考慮太陽能量釋放,不考慮地球對能量的吸收是不全面的。就目前而言我們正經受著溫室氣體劇增的困擾,此時此刻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漲才應該是我們所擔心的,而不是擔心冰川凍住。

圖:二氧化碳排放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未來的降溫並不足以顯著減緩人為的溫室效應。中國科學院秦大河院士曾在2015年表示,未來2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0.3至0.7攝氏度,而從小冰期的模型來看會使地球溫度降低0.3度左右,二氧化碳減排任重而道遠。

退一萬步假設

事情都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地球達到了明清小冰期的溫度,防寒保暖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問題,不過這對於中國來說並不會有太大問題,對於貧窮落後國家如何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或許才是最壞情況下應該考慮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連夜上報:小冰期即將到來,或導致全球降溫.
    雖然如今新型冠狀病毒非常的恐怖,但是病毒終究會被人類所解決的,可是縱觀全球氣溫變暖,卻是一個長期的鬥爭過程。全球氣溫變暖所造成的危害,想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無論是南北極冰川的融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又或者是一些極端的氣象災害,這都是人類應該要去害怕的。
  • 小冰期什麼時候到來?太陽或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地球要變冷?
    這是今年大家關注的一個話題,相信都能感受到,地球仍然正在處於一個升溫階段,可是剛剛進入10月份後,地球竟然開始降溫了,一時間大家不知道未來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甚至還有人傳言地球即將進入一個小冰河時期,可是今年又被研究人員譽為是有史以來最熱年,地球是變熱還會變冷呢?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期?
  • 全球變暖或要停止,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期,專家:至少冷20年!
    全球變暖已成定局,之所以會走到現在這般境地,和人類工業革命有直接關係,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工廠的出現開始肆意排放溫室氣體,直接導致地球環境陷入了一個僵局,尤其是近幾年來人類科技發展迅速,再次加快了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導致的溫室效應是人類無法逆轉的傷害,甚至已經嚴重影響了人類生存。
  • 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帶來「相反」效應,是冰河時代即將到來?
    這個降溫速度,相比平均的變暖速度儼然需要重視,因為它超過了十倍的速度降溫,而且在二十多年間總體氣溫降低了三度,伴隨著全球變暖的跡象,這顯然有些讓人不可思議,而也不得不讓人重視這個異常降溫信號。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 當有科學家提出地球的冰河時代可能到來,這讓許多承受過了全球變暖的炎熱的人是不怎麼相信的,因為許多科學數據理論指明的都是全球變暖,這出現的冰河時期會自相矛盾嗎?
  • 2030年太陽黑子減少,地球會迎來小冰期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或在2030年完全消失,到時很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期。 基於這些認識,科學家們認為當太陽黑子減少時,將有可能導致地球溫度下降。所以一些科學家們預測,在2030年左右太陽黑子完全消失時,將可能導致地球出現小冰河期。
  • 科學家:太陽活動急劇下降,或迎來「小冰期」
    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則擔心,這可能是道爾頓極小期的重演。在1790年至1830年期間,太陽活躍水平也是達到極小值,導致了那個時代出現了20年的「小冰期」,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2℃。相信大家也知道,我們地球的主要熱量來自太陽的照射,當太陽活動水平下降,釋放的熱量減少,從理論上來看,我們地球是應該會有降溫的。所以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會出現降溫,甚至可能會迎來小冰期的觀點。
  • 全球變暖即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專家表示:將會冷得離譜
    大家還記得幾年前全球「溫室效應」的事件嗎?當時有專家就提到極地的臭氧洞,並推論全球氣溫會逐年上升。但最近卻又出現了新說法: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
  • 17世紀地球曾出現小冰期,學者認為其導致明朝滅亡,靠譜嗎?
    伴隨著太陽的活動,地球也曾經歷過很多次寒冷的階段,科學家將這種情況稱作「大冰期」或「小冰期」。比方說在大約30億年之前,藍藻的出現就讓地球上原本並不存在的氧氣開始在大氣層中越聚越多。我們知道,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因而隨著二氧化碳的大幅度減少,地球也很快進入到第一個恐怖的大冰期中。
  • 人類將遭遇又一個小冰期?
    最近幾年,「地球將迎來小冰期」的傳言經常出現,其根據是太陽上的黑子越來越少,甚至有說法認為,未來幾十年即將出現一個看不到太陽黑子的「極小期」。真正激起公眾對太陽活動興趣的,是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瓦倫蒂娜·扎爾科娃教授的研究團隊於2015年發表的一篇審稿論文,以及她隨後在一系列國際會議上的演講。
  • NASA確認:地球不會進入30年小冰河期,全球變暖仍然主要威脅人類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小冰期」是指地球溫度比較低的時期,是世界氣候系統中的一種周期性「脈動」。地球歷史上的「小冰期」往往會導致地球氣溫的驟降。有氣候學家認為,目前太陽活動陷入極端低潮,這或許意味著新一輪的小冰河期即將到來。不過據美國宇航局(NASA)全球氣候變化小組的一項研究顯示,地球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冰河期,這種觀點是異想天開……太陽為地球提供必需的光和熱,雖然看起來很平靜,但卻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劇烈的表面活動。眾所周知,太陽活動的強弱會隨時間成周期性變化,這個周期大約為11年。
  • 「小冰期」要來了?NASA:太陽黑子出現新變化,地球還降不降溫?
    進入2020年以來,全球的氣候變化就變得非常極端。一直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關注小冰期的到來。有很多人認為太陽活動已經越來越弱,日本的科學家也曾聲稱,當太陽活動到達最弱的時候,地球或將迎來小冰期。也有人認為如今全球變暖速度加快,即使太陽活動減弱,溫度也不可能下降到這樣的地步。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能漸漸感受到全球氣溫升高,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升高。而如今全球變暖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熱議的一個話題,但美國NASA最近卻發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消息,那就是全球變暖已經成為過去,推測「小冰河期」或將到來。
  • 科學家推測「小冰河期」可能會到來,可以抵消全球變暖嗎?
    近年來,想必大家都能漸漸感受到全球氣溫升高,尤其是從上個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 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升高。
  • 全球氣候變暖停止,地球大範圍降溫是好事嗎?科學家:冷的離譜!
    地球的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讓科學家感到頭大,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於地球資源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的,但是人類對於資源的不斷開採使地球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地球資源越來越匱乏,溫室氣體的不斷排放,使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不斷加劇,並且也將越來越難以控制。
  • 太陽活動降低,「小冰河期」即將來到?科學家:可抵消全球變暖
    我們知道,自從人類進入工業革命時期以來,人類的科技得到了質的飛躍,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然而,這一切都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換來的。為了進步,人們不得不向大氣中排入過量的二氧化碳,超量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溫室效應,使得地球不斷升溫。
  • 全球變暖將停止,大範圍開始降溫?科學家:將會冷得離譜
    ,全球變暖不但成為了現實而且愈發難以遏制,2019年更是成為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這也證實了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但是前段時間有一位科學家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他表示認為「全球變暖即將停止,全球開始變冷了」!
  • 太陽「休眠期」何時到來?最快可能10年之內,或許對人類是好事
    當然,太陽休眠期並非每次都會引發冰河事件,如果持續時間很短,那就是一次小冰期。對於太陽活動的研究,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預測下一次小冰期的到來。一旦科學家預言的事情成為現實,地球勢必將會迎來一段降溫期,甚至是小冰期事件。至於冰河世紀,還沒有科學家能夠準確預測時間。實際上,太陽活動有它自己的規律,比如太陽黑子,它的活動周期就是11年,而兩次黑子活動後太陽磁極就會倒轉一次。上一個太陽磁極翻轉發生於2009年,那距離太陽磁極的下一次倒轉,也就是在2030年前後。
  • 歷史上的「小冰期」是什麼?又要來嗎?
    字數:110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小冰期」概念首先由美國科學家弗朗索瓦-埃米爾·馬泰於1939年提出,大約從15世紀初開始,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通稱為「小冰期」,小冰期結束於20世紀初期這段時期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正好對應1645-1715年的極寒期。目前太陽活動正在減弱的情況或許意味著太陽活動正在走向新的「蒙德極小期」。在此期間,地球最上層的空氣就會冷卻收縮,從而導致地球降溫,這也是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有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的減弱可能對地球的天氣產生一些影響。一些更為悲觀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會在不久後經歷一次小型的「冰河時代」。
  • 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來了?8月我國罕見降雪,最低溫降至零下
    夏季降雪意味著地球進入「小冰期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認為明朝時的夏季降雪,和當時的地球進入到一段「小冰期」有關,所以,這次青海等地三伏天下暴雪,自然也被一些人認為和地球的氣候變化有關。研究者認為,雖然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預測,地球即將進入到「小冰期」,不過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小冰期」真的會發生。因此地球除了受到太陽光線的影響之外,如今還與人類的活動有關。
  • 科學家作出預測,明朝時期曾出現過
    科學家預測地球小冰期即將到來 而西方在文藝復興後,已經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各項科學啟蒙,為即將到來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進行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