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小冰期」是什麼?又要來嗎?

2021-01-19 歷史探秘大全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歷史探秘大全



字數:110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小冰期」概念首先由美國科學家弗朗索瓦-埃米爾·馬泰於1939年提出,大約從15世紀初開始,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通稱為「小冰期」,小冰期結束於20世紀初期。由於這一時期在我國正好是明清時期,因此在中國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不過根據NASA的定義,「小冰期」指1550年到1850年之間全球氣溫顯著偏低的時期,主要是與之前的中世紀暖期作比較。「小冰期」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主流的說法是與地球軌道變化、太陽活動偏弱以及大規模火山爆發等有關。由於地球軌道變化與大規模火山爆發發生的概率很低,太陽活動偏弱就成了一種佔據主導地位的觀點。

▲1683年,倫敦的泰晤士河上的弗羅斯特博覽會。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的冬天常常特別冷,這個時期被稱為「小冰河時代」。這些即興展會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

根據歷史記錄,從1645年到1715年,太陽活動處在一個漫長的平靜期,幾乎沒有太陽黑子出現的記載。這段時期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正好對應1645-1715年的極寒期。

目前太陽活動正在減弱的情況或許意味著太陽活動正在走向新的「蒙德極小期」。在此期間,地球最上層的空氣就會冷卻收縮,從而導致地球降溫,這也是太陽活動影響地球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有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的減弱可能對地球的天氣產生一些影響。一些更為悲觀的科學家認為地球會在不久後經歷一次小型的「冰河時代」。

NASA的最新研究並不是孤立的研究預測。它的新發現與2017年英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英國諾桑比亞大學發布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兩項研究均預測未來幾十年由於太陽黑子活動較低而導致太陽活動出現小值,並且兩項研究均預測太陽活動與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初的「蒙德極小期」相似,那時地球恰逢「小冰期」,其間太陽活動非常衰弱,地球遭遇了非常嚴酷的寒冬。

有科學家擔心,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地球會不會也將經歷另一次「小冰期」。不過由於太陽活動最小值與「小冰期」之間的關聯仍然比較含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陽磁場和太陽磁活動研究團組首席研究員張軍對這樣的預測依舊保持了十分謹慎的立場。他表示,太陽活動周期與我們地球天氣之間的聯繫仍有待確認,太陽活動極小期是否意味著地球變冷仍然不能完全對應。

北京市氣象局研究員吳正華表示,這幾年歐亞的極寒天氣與地球北半球異常的大氣環流具有很大的關係,而這種狀況的出現則是北極濤動出現了異常。冬季,由於北極上空的高氣壓、寒帶噴射氣流都被擠壓到比以往更遠的南部地區,從而造成了北美洲、歐洲和中國出現極寒天氣。地球北半球異常的大氣環流與太陽活動又是什麼關係?目前還缺乏十分權威可信的研究。

不過,「小冰期」給人類帶來的長時間巨大災難依舊值得警惕。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



詩詞大會第五季圓滿落幕

和酈波老師一起用100首唯美的詩詞

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和解和美麗

喚醒我們遠去的閒情和詩心

長按下方二維碼免費收聽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更多精品好書免費領!

相關焦點

  • 歷史上四次小冰期 上一次於1850年結束
    來源:中國天氣網  小冰期的出現有規律嗎  五千年來  中國經歷了四次冷暖交替  距離現在最近的小冰期發生在什麼時候  而實際上,就地球的歷史而言,已經歷了無數個小冰期。早在20世紀70年代,竺可楨就曾經對我國5000年來的氣候做過研究,發現我國近5000年來,就有四次溫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明清小冰期到來之前,大象從河南「撤退」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前左右,這個時期我國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
  • 地球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次「大冰期」,下一次大冰期什麼時候來?
    不僅是一個地區的氣候在變化,我們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也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氣候變化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徵,如氣溫、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度量的。下次冰期什麼時候來?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
  • 【冰期】什麼導致了冰期,冰期還會不會再來?
    我們知道地球歷史上出現過好幾次大冰期,也就是溫度低、冰川多作用強的時期,最直觀的地質證據就是像冰鬥、冰鬥湖這樣的冰川遺蹟,比如長白山天池上的冰鬥,我們之前說過了,又比如喀納斯湖,也是在冰川消退之後,在U形谷上形成的湖。
  • 小冰期什麼時候到來?太陽或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地球要變冷?
    今年夏天大家都感受到極為炎熱,甚至極寒地區都突破歷史高溫,這似乎和傳言中的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河時期不符合,可是地球以實際證明告訴我們,目前它的地表溫度仍然在持續上升中,並且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地球溫度只升不降,這全都是因為人類過多行為造成溫室效應,讓地球一步步走到了現在這般模樣,然而在今年科學家竟然提到了,預計再過幾年時間,地球將會進入一個小冰期,那麼下一個小冰河時期,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4次超大冰期:休倫冰期、瓦蘭吉爾冰期、安第薩哈拉冰期、卡魯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此外還有數不勝數的小冰期。其中最持久的一次,也是最早的一次,就是休倫冰期。冰川期的地球休倫冰期,又叫第一次「雪球地球」事件,出現於24億年前到21億年前,沒錯,地球被冰凍了2億~3億年,差點就把剛剛出現的原始生物徹底滅絕。
  • 8月我國多地罕見降雪,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真的要來了?
    研究認為地球或迎來「小冰期」雖然有關地球將於2030年左右正式進入新一輪小冰期的說法,是近年來才開始被大家熟知的,但是,早在1972年,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多名科研人員,就曾經通過聯合研究,認為地球未來會進入到一段漫長的小冰期之中,而且很可能會引發大冰期的到來。
  • 8月我國多地罕見降雪,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真的要來了?
    雖然有關地球將於2030年左右正式進入新一輪小冰期的說法,是近年來才開始被大家熟知的,但是,早在1972年,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多名科研人員,就曾經通過聯合研究,認為地球未來會進入到一段漫長的小冰期之中,而且很可能會引發大冰期的到來。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這是要哪樣?
    文/仗劍走天涯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這是要哪樣?全球氣溫變暖所造成的這些危害,很顯然是不可忽視的,但是科學家們卻表示,全球氣溫或將進入小冰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難道不是和全球氣溫變暖的現象,和趨勢相悖嗎?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廣泛且影響巨大的氣候變化呢?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或許冰期時代的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地球氣候的未來!第一次冰期始於24億年前,當時地球上唯一發現的生命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單細胞厭氧生物。然而,由於藍藻的出現,地球上的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 是什麼引發了冰期?
    地球曾出現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從而形成冰期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冰期?科學界對此說法不一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而大冰期內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氣候冷暖交替和冰蓋規模的擴展或退縮時期
  • 冰期是指什麼?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寒冷的冰期?有怎樣的假設?
    ,是指地球歷史上大規模的寒冷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不僅地球的兩極和高山頂上有冰川分布,就是一些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和低矮山嶺上,也分布著許多冰川。地球的歷史告訴我們,全球各地在地質歷史中曾發生過3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冰期和第四紀冰期。而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許多小冰期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萬年前開始的,至今已發生過7次小冰期,每次持續時間為9萬年之久,而兩次冰期之間總是伴隨著大約1萬年的溫暖的間冰期。
  • 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來了?8月我國罕見降雪,最低溫降至零下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會覺得下雪只是會在冬天才會出現的事情,不過事實上,雖然從實際經驗上來看,的確下雪普遍集中在冬天,但是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多次夏季下雪的情況,而且這背後也是有科學規律在裡面的。科學家表示,一個地方是否會下雪,並不是受到季節因素決定的,而是取決於當地的氣象環境,即使是在夏天,只要氣象環境滿足下雪的要求,即使是在三伏天的炎炎夏日,也會天降大雪。
  • 你所不知道的「小冰期」
    它會引起空氣中、地面上一些物質的變化,甚至可能改變氣候。通過計算可見的太陽黑子出現的頻率和位置,這個周期可以被觀測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上次太陽活動周期是從2009年開始,正常到2020年就該進入下一周期了。
  • 2030年太陽黑子減少,地球會迎來小冰期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在太陽的光球層上,有一些亮度較低的區域,看起來似乎是黑黑的,所以人們稱它為「太陽黑子」。 雖然太陽黑子看起來黑,但實際上它的亮度非常高,溫度也非常高,達到了4500攝氏度,只是相比於太陽的其他區域溫度要低1-2000度,在更加明亮的襯託下,該區域看起來亮度較弱。
  • 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
    然而,一些特殊的變化也會時常在地球上出現:世界氣溫下降,冰川擁抱地球。這些特別的情況被稱為——冰期(Ice Age)。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廣泛且影響巨大的氣候變化呢?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
  • 2020年地球或迎來小冰期?研究發現與太陽黑子活動有關
    在前幾個月,有天氣學家預測,隨著南北極冰雪的融化,全球或將迎來小冰期時代!冰期,可劃分為大冰期和小冰期。大冰期指的是全球氣溫普遍極低,且持續時間較長。地球曾經歷過四次大冰期時代,最近一次大冰期時代距今有260萬年。此外,大冰期中間會穿插時間短、溫度較低的小冰期,據記載,地球一共經過四次小冰期。
  •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一個區域的氣候是以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來衡量其特徵的,所謂氣候變化,其實就是指氣溫、降水、光照、風力等要素的變化來體現的。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  而「歷史時期」是指第四紀冰期結束後近10000年以來的地球氣候變化,這一時期對應人類的發展歷史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
  • 大地震會引發下一次大冰期嗎?板塊運動控制氣候走勢
    在地球45億年的漫長歷史中,地球從一個遍布火山的巖石行星好幾次蛻變成一個孤獨漂浮在太空之中的冰雪世界——地球上的氣候常常會發生周期性的極端改變。有證據顯示就在這兩次冰期發生之前,時間大致是8000萬和5000萬年前,都出現了在赤道附近的大型板塊碰撞。近期日本和厄瓜多等地接連發生重大地震,這可能與板塊運動的活躍有聯繫。那麼這樣的情況會對地球的氣候產生顯著影響嗎?會不會觸發下一次大冰期的來臨?
  • 問答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一個區域的氣候是以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來衡量其特徵的,所謂氣候變化,其實就是指氣溫、降水、光照、風力等要素的變化來體現的。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  而「歷史時期」是指第四紀冰期結束後近10000年以來的地球氣候變化,這一時期對應人類的發展歷史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以來
  •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
    2020年全球變暖,又說將進入小冰期,這到底是變冷還是變暖?地球的全球變暖想必大家已經感同身受,已經感覺到了周圍氣溫的明顯變化。全球變暖是非常「致命」的在我們的心中認為,全球變暖不過是溫度的升高而已,只需要有充足的降溫措施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全球生態來說,全球變暖卻是非常致命的,冰川的融化和坍塌,動物失去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這樣的後果又該由誰來承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