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2020-10-18 地理沙龍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是在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其實不僅如此,可以說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的運動之中的,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

一個區域的氣候是以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來衡量其特徵的,所謂氣候變化,其實就是指氣溫、降水、光照、風力等要素的變化來體現的。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可以把地球氣候的變化歷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其中近現代氣候,是指近一兩百年以來,人類有氣象觀測記錄的時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時期相對應差不多是工業革命以來到現在,這一時期地球氣候的整體變化主要體現為「全球變暖」。


19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變化  

而「歷史時期」是指第四紀冰期結束後近10000年以來的地球氣候變化,這一時期對應人類的發展歷史大約是從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等時期,對於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研究,我們主要是通過對於古代文字記載和考古發現來進行的,歷史時期近5000年以來,全球氣候有兩次較大的波動,分別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溫暖期」,當時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大約3至4℃;另一次是從15世紀以來的「寒冷期」,其中大約1550年至1850年屬於十分寒冷的時期,當時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大約1-2℃,差不多是對應我國的明清時期。


中國野象活動歷史分布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  

對於1萬年以前的地球所有歷史時期,我們稱為「地質時期」,對於這一時期,人類幾乎和動物也沒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人類幾乎沒有對當時的氣候進行任何的記錄,所以人類主要是通過地質考古和研究來加以實現的。我們發現地質時期全球氣候一直處在波動變化之中,冷暖乾濕相互交替,變化周期長短不一。我們把地質時期氣候寒冷的時期稱為「冰期」,而兩個冰期之間氣候相對溫暖的時期稱為「間冰期」。

我們研究整個地質時期,總共經歷了大約三次大的「冰期」,分別是震旦紀大冰期,距今大約7億年前;石炭二疊紀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大約距今3.5億至2.7億年以前;第四紀大冰期,大約開始於距今約200至300萬年前,普遍認為結束於大約1至2萬年前。在這三次大冰期間間隔的2至3億年時間,氣溫通常較為溫暖,稱為「間冰期」,比如在恐龍生活的白堊紀,距今大約1億年以前,剛好間隔於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之間,當時全球氣候表現為十分溫暖。


第四紀冰期

從地球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的特點來看,通常「冰期」持續的時間較短,而「間冰期」持續的時間較長,冰期的時間只佔整個地球地質時期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震旦紀大冰期大約持續了4000萬年,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大約持續了8000萬年,而對於第四紀大冰期持續的時間科學家是由爭議的。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第四紀大冰期始於200至300萬年前,結束於1至2萬年前,那麼就只大約持續了300萬年時間,在時間上與前兩次大冰期差距明顯。所以在自然的演化過程中可能第四紀冰期還會繼續延續,但是由於人類工業革命的開始,在氣候變化中加入了人類因素,地球平均氣溫已經迅速升高,因此地球的氣候變化模型也就發生了改變,第四紀大冰期只能是結束了,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到了新的「間冰期」,你覺得呢?


格陵蘭島冰蓋

相關焦點

  • 問答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可以把地球氣候的變化歷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其中近現代氣候,是指近一兩百年以來,人類有氣象觀測記錄的時期,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時期相對應差不多是工業革命以來到現在,這一時期地球氣候的整體變化主要體現為「全球變暖」。
  • 正處在十萬年間冰期的地球,歷經多次冰期,因人類活動推遲到來
    如今的地球雖已從冰期中走出,正處在十年間冰期,但下一個冰期或大冰期何時到來,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攸關生死。 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周期十萬年 冰河時期是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冰川的地質時期,在大陸學術界,也稱冰河時期為「大冰期」,而在大冰期中,又存在多個冰期和間冰期。
  • 地球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次「大冰期」,下一次大冰期什麼時候來?
    不僅是一個地區的氣候在變化,我們整個地球的氣候系統也是處在不斷變化之中,氣候變化是以某些與平均天氣狀況有關的特徵,如氣溫、降水量、風等要素的變化來度量的。下次冰期什麼時候來?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
  • 釋惑 | 冰期、間冰期與寒冷期、溫暖期
    水平方向兩端的地球其北極端指向太陽的表示夏至日,水平的另一端(或者說北極端偏離太陽的)表示冬至日。循著地球公轉方向以四季的順序來定春、秋分。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
  • 冰期與間冰期
    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
  • 250萬年前,地球曾進入「間冰期」,如今人類正往「間冰期」前進
    由於氣候變化稍縱即逝,無法像古生物那樣留下痕跡,因此現代科學家為了研究幾百萬年前、幾千萬年前的地球氣候情況,一般需要通過研究古生物的生存情況來進行間接研究。比如猛獁象種群繁榮昌盛的時期,地球很可能處於冰河時期。前段時間國外一支考古團隊在加拿大地區發現了美洲乳齒象化石,通過對該化石的研究發現了那個時期的地球氣候情況。
  • 【微地理】冰期與間冰期
    天文學成因說         天文學成因說主要考慮太陽、其他行星與地球間的相互關係。①太陽光度的周期變化影響地球的氣候。太陽光度處於弱變化時,輻射量減少,地球變冷,乃至出現冰期氣候。米蘭科維奇認為,夏半年太陽輻射量的減少是導致冰期發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黃赤交角的周期變化導致氣溫的變化。黃赤交角指黃道與天赤道的交角,它的變化主要受行星攝動的影響。
  • 地球化學空中會議室之十三:冰期-間冰期碳循環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我們也將持續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期待周日上午十點與大家在會議室相見。地球化學空中會議室組織委員會大氣CO2濃度及其溫室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球的氣候狀態。在冰期-間冰期旋迴中,大氣CO2為何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化?巨大的海洋在CO2的吸收與釋放中扮演了何種角色?CO2變化如何驅動地球氣候的演變?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那地球往後的幾十年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首先我們說下什麼是「小冰期」?由於大量的海水被凍結,冰期的海平面要比現在低將近100米,冰河時期也稱為大冰期,每個大冰期之間至少會間隔1.5億年的時間,這個間隔被稱為間冰期。
  • 早期一直說全球變暖,2020年又說地球進入小冰期,現狀是怎麼樣?
    ,所以導致了地球就像是處在一個溫室之中,氣溫也在逐漸上升,人類也是感覺到了地球的變化,包括極地冰川的融化以及一些物種的滅絕,這些讓人深感悲痛。對於全球變暖這個事情來說,人類還是有普遍了解的意識。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個詞,叫做「小冰期」,其實所謂的冰期,意思是指地球經歷的冰河時代,在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四次冰期時刻。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為何又說要進入「小冰期」了?這是怎麼回事?那地球往後的幾十年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 首先我們說下什麼是「小冰期」? 由於大量的海水被凍結,冰期的海平面要比現在低將近100米,冰河時期也稱為大冰期,每個大冰期之間至少會間隔1.5億年的時間,這個間隔被稱為間冰期。
  • 地球環境所發現冰期-間冰期流域侵蝕風化與印度夏季風同步變化
    地表巖石/礦物風化被認為是維持地球宜居性和不同尺度碳循環平衡的重要因子,是系統地球科學和地表地球動力學領域研究的基礎理論前沿之一。但是,巖石風化與高原隆升、氣候變化之間的內在聯繫存在較多爭論,特別是季風盛行的青藏高原周邊。
  • 冰期
    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進入休倫冰期以後,雖然太陽光度的周期變化也會影響地球的氣候,但是由於實在太遠,太陽的溫度變化也不大,因此對地球影響很有限。其實,歷史上的地球冰期都有相似的「套路」:首先,看似人畜無害的生物讓地球的溫室氣體減少,然後進入冰期,生物被凍死之後,又進入下一個比較溫暖的間冰期;溫暖的時候,生物也大量繁殖,搶佔水體中的氧氣,導致大量其他生物死亡;死去的生物成為肥料供其生長,最終再度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讓地球再度變冷。所以,對於地球來說,含氧量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恰當就行。
  • 冰期是指什麼?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寒冷的冰期?有怎樣的假設?
    在這個時期裡,不僅地球的兩極和高山頂上有冰川分布,就是一些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和低矮山嶺上,也分布著許多冰川。地球的歷史告訴我們,全球各地在地質歷史中曾發生過3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冰期和第四紀冰期。而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許多小冰期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萬年前開始的,至今已發生過7次小冰期,每次持續時間為9萬年之久,而兩次冰期之間總是伴隨著大約1萬年的溫暖的間冰期。
  • 簡單規則預測間冰期發生時間
    原標題:簡單規則預測間冰期發生時間   科技日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1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論文報告稱,使用一條簡單的規則就可以預測間冰期的發生時間。實驗顯示,這條規則不需要獲取氣候或大氣數據,就可以成功推演過去幾百萬年裡的每一個間冰期。
  • 託聽力的福第2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個啥?
    教授暗示過去的幾百萬年地球氣候如何?在過去的幾百萬年間,地球的默認氣候就是冰河時代,但也經歷了規律的階段性冰雪消融。14.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or, what factor is extending the duration of the current interglacial period?是什麼因素延長了現在間冰期的時間長度?
  • 【冰期】什麼導致了冰期,冰期還會不會再來?
    我們知道地球歷史上出現過好幾次大冰期,也就是溫度低、冰川多作用強的時期,最直觀的地質證據就是像冰鬥、冰鬥湖這樣的冰川遺蹟,比如長白山天池上的冰鬥,我們之前說過了,又比如喀納斯湖,也是在冰川消退之後,在U形谷上形成的湖。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廣泛且影響巨大的氣候變化呢?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或許冰期時代的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地球氣候的未來!這次事件把大量的碰撞碎片送入地球軌道。經過幾十萬年,這些碎片會落到地球上,使大氣中的塵埃水平比現在高出幾個數量級。
  • 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
    然而,一些特殊的變化也會時常在地球上出現:世界氣溫下降,冰川擁抱地球。這些特別的情況被稱為——冰期(Ice Age)。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廣泛且影響巨大的氣候變化呢?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