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聽力的福第2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個啥?

2021-01-15 新航道南京學校

下面來看看託福聽力中的考題吧~


TPO20 Lecture 2 Interglacial Period


13.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about Earth’s climate over the last several million years? 教授暗示過去的幾百萬年地球氣候如何?


正確選項之一:Ice ages have alternated with warmer periods.冰河時期與較溫暖的時期交替


原文:And for over the past several million years, Earth’s sort of default climate has actually been Ice Age, but we have experienced periodic regular thaws.

在過去的幾百萬年間,地球的默認氣候就是冰河時代,但也經歷了規律的階段性冰雪消融。


14.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or, what factor is extending the duration of the current interglacial period?是什麼因素延長了現在間冰期的時間長度?


正確選項:An increase in the quantity of certain gases in Earth’s atmosphere. 地球大氣中某些氣體量的增加。


原文:Now, the typical pattern for an interglacial period i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gas actually reaches its peak, that is, there is the most carbon dioxide and methane gas, uh,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just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glacial period.

間冰期的一個主要模式是大氣中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也就是說間冰期開始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量會達到峰值。


相關焦點

  • 釋惑 | 冰期、間冰期與寒冷期、溫暖期
    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狹義冰期是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即較寒的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為一相對溫暖時期,即兩次冰期之間氣候變暖的時期稱為間冰期。冰期時,冰川大規模擴張或前進;間冰期時,冰川消融後退。
  • 冰期與間冰期
    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
  • 地球化學空中會議室之十三:冰期-間冰期碳循環
    在冰期-間冰期旋迴中,大氣CO2為何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化?巨大的海洋在CO2的吸收與釋放中扮演了何種角色?CO2變化如何驅動地球氣候的演變?本周日(6月7日)上午10:00(北京時間),在Zoom空中會議室(8314254773),邀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Senior Fellow於際民和南京大學陳天宇教授來解密冰期-間冰期碳循環,敬請期待!
  •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是在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其實不僅如此,可以說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的運動之中的,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
  • 問答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一個區域的氣候是以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來衡量其特徵的,所謂氣候變化,其實就是指氣溫、降水、光照、風力等要素的變化來體現的。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可以把地球氣候的變化歷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
  • 【微地理】冰期與間冰期
    天文學成因說         天文學成因說主要考慮太陽、其他行星與地球間的相互關係。①太陽光度的周期變化影響地球的氣候。太陽光度處於弱變化時,輻射量減少,地球變冷,乃至出現冰期氣候。米蘭科維奇認為,夏半年太陽輻射量的減少是導致冰期發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黃赤交角的周期變化導致氣溫的變化。黃赤交角指黃道與天赤道的交角,它的變化主要受行星攝動的影響。
  • 冰期
    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
  • 【冰期】什麼導致了冰期,冰期還會不會再來?
    雪球地球的在我國的證據——南沱組冰磧巖那麼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冰期的出現呢,冰期還會不會再來呢? 地球上的太陽輻射受什麼因素影響呢,米蘭科維奇總結出了三個因素,黃赤交角、歲差和地球軌道的偏心率。 一些數據的周期對比但是呢這個理論只能解釋為什麼溫度是波動的,冰期的間冰期是循環出現的(口誤),但是大冰期為什麼會忽然出現呢,還需要一些其他理論,比如第四紀大冰期的出現,也就是溫度整體都很低,被解釋為:
  • 正處在十萬年間冰期的地球,歷經多次冰期,因人類活動推遲到來
    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周期十萬年 冰河時期是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冰川的地質時期,在大陸學術界,也稱冰河時期為「大冰期」,而在大冰期中,又存在多個冰期和間冰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地球都在低溫的冰期和溫暖的間冰期之間呈現周期性波動。
  • 簡單規則預測間冰期發生時間
    原標題:簡單規則預測間冰期發生時間   科技日報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1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論文報告稱,使用一條簡單的規則就可以預測間冰期的發生時間。實驗顯示,這條規則不需要獲取氣候或大氣數據,就可以成功推演過去幾百萬年裡的每一個間冰期。
  • 地球歷史上一共出現了三次「大冰期」,下一次大冰期什麼時候來?
    下次冰期什麼時候來?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把地球氣候變化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地質時期三次大冰期地質時期中的寒冷期通常表現為,全球平均氣溫偏低,冰川覆蓋面積巨大,通常被稱為「大冰期」,在地球地質時期總共經歷了三次大冰期,分別是距今6億年前的震旦紀大冰期、距今2.5億年前的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距今200萬年前開始的第四紀大冰期。大冰期之間大約間隔2至3億年時間,這一時期相對溫暖,稱為「大間冰期」。
  • 地球環境所發現冰期-間冰期流域侵蝕風化與印度夏季風同步變化
    地表巖石/礦物風化被認為是維持地球宜居性和不同尺度碳循環平衡的重要因子,是系統地球科學和地表地球動力學領域研究的基礎理論前沿之一。但是,巖石風化與高原隆升、氣候變化之間的內在聯繫存在較多爭論,特別是季風盛行的青藏高原周邊。
  • 250萬年前,地球曾進入「間冰期」,如今人類正往「間冰期」前進
    從乳齒象的復原圖上可以看出,它和現代大象的外形沒有太大的差別,比較明顯的差別就是乳齒象的體表和猛獁象一樣覆蓋了許多毛髮,而現代大象的體表毛髮較為稀疏。考古研究發現,乳齒象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400萬年前,它們最後一次在地球上出現可能是1萬年前左右。
  • 地球冰期的天文起因和早期的太陽變星說
    通過這些研究,人們發現在第四紀大冰期裡,氣候並不是一直很寒冷的,而是出現過冷熱的交替,人們把夾在寒冷時期中的溫暖期,稱為間冰期,把兩個間冰期之間的寒冷期,稱為冰期。根據現有的地質資料,我們知道在第四紀大冰期中曾有過多次的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而且每一旋迥的間隔時間大致在十萬年左右。即所謂米蘭柯維奇假說。
  • 冰期是指什麼?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寒冷的冰期?有怎樣的假設?
    在這個時期裡,不僅地球的兩極和高山頂上有冰川分布,就是一些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和低矮山嶺上,也分布著許多冰川。地球的歷史告訴我們,全球各地在地質歷史中曾發生過3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冰期和第四紀冰期。而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許多小冰期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萬年前開始的,至今已發生過7次小冰期,每次持續時間為9萬年之久,而兩次冰期之間總是伴隨著大約1萬年的溫暖的間冰期。
  • 是什麼引發了冰期?
    地球曾出現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從而形成冰期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冰期?科學界對此說法不一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而大冰期內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氣候冷暖交替和冰蓋規模的擴展或退縮時期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地球上第一個大冰期冰河期,又叫冰期、冰川期,是地球表面覆蓋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
  • 地球經歷過的五個主要冰期
    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地球經歷過五個主要冰期,「雪球地球只是其中之一。據推測,這五個冰期分別發生在24億到21億年前、8.5億到63億年前(「雪球地球」)4.6億到4.3億年前、3.6億到2.6億年前,以及253萬年到1萬年前。我們之所以能知道這些冰期發生的時間,是因為它們在地球上留下了疤痕。
  • 長難句(2020.7.10)——對間冰期和全新世的研究
    分步解析:✡Based on evidence from tree rings, pollen samples and other records,狀語,譯:基於從年輪、花粉樣本和其他記錄獲得的證據主幹:scientists have for a long time assumed that+賓語從句
  • 美洲乳齒象曾在間冰期向北移動 | 《自然-通訊》論文
    對35頭美洲乳齒象的線粒體基因組分析顯示,為了應對更新世(250萬至1.17萬年前)的間冰期暖期,這種現已滅絕的物種曾不斷向北美洲遙遠的北緯遷徙。美洲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曾居住在北美洲多樹而潮溼的地帶,從中美洲亞熱帶到阿拉斯加洲和育空的北極緯度地區都發現過它們的殘骸。在過去80萬年裡的冰期和間冰期循環讓北美洲約50%的宜居土地上的冰蓋發生了周期性擴張。不過,乳齒象對這些變動的響應一直有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