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接受自己,找到生命的價值。——路易斯.海
看這本書,我並不是贊成有病的時候不要去醫院治療,相反,我認為,在接受醫院治療的同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給自己的心靈洗洗澡是非常有必要的。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給以我們思想和心靈成長方面的書。作者路易斯.海,是美國最負盛名的心理諮詢專家,傑出的心靈導師,著名作家和演講家。她也是全球「整體健康」觀念的提倡者和「自助運動」的締造者。本書出版於1984年。
當我聽到路易斯.海的故事時,我真的很佩服她。不單單只是因為她能夠從經歷坎坷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更重要的是她能夠戰勝疾病,從而獲得健康。
路易斯.海一歲半的時候父母離異,5歲時遭遇鄰居強暴,15歲因為年少無知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對她好的人,16歲的時候生下一個女嬰。後來她逃到紐約,歷經磨難,成為一名高級時裝模特,並和一個富商結婚,但14年後被丈夫所遺棄。
3年後她被確診為癌症,她開始在自己身上實踐整體康復的思想,6個月後她擺脫癌症,完全康復。
她的經歷告訴我們,要真正的做到愛自己,不單純的只是從物質上滿足自己,更要在精神上認識自己,從而找到自己,接受自己,探尋到生命價值。
而我也因為患有疾病,所以把她的書看了好幾遍。從中,我發現要從三個方面用心來愛自己。
思考方式
首先,我們要從思考方式上愛自己。我們的任何行動最開始都是從思考上開始的。
職場上的思考方式:
有的人在職場上做得很不如意,總覺得老闆太摳,工作時間總是996,薪水太少。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是這樣想:我無法忍受這個工作,我恨我老闆,我掙的錢不夠多,他們不讚賞我的工作,我無法在工作中與人相處,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麼。我很想辭職等等。
還是這樣想:我總是為最好的老闆工作,我的老闆總是對我很尊敬,很欣賞,我的老闆很有雅量,很容易相處。
從上面兩種思考方式來看,同一種情況,前一種人充滿了滿滿的怨恨,你也許要說,這本來就是事實;而後一種充滿了滿滿的滿足,他也許也會告訴你,這是我的想法。
愛自己的人,改變自己的想法,來看既定的事實;而不愛自己的人,固守著常規的思維模式來看待事實。
生活中的思考方式:
路易斯.海同富商結婚14年,本來以為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卻不料,丈夫卻宣布要同另外一個人結婚。
面對此種情況,你會如何做呢?
我身邊的堂姐,全職媽媽多年,有一天她發現老公出軌。她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從而患上了抑鬱症,有一回還差點要跳樓。
但路易斯.海面對這種情況,她也痛苦,也悲傷,但她並沒有過多的把時間放在了悲傷痛苦埋怨之中,而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學習有關心理康復的知識,去教堂工作,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在她看來,與其沉浸在痛苦悲傷之中,還不如愛自己,贊同自己,從怨恨模式中走出來。
自我對待的思考方式:
路易斯.海在學校裡有一段經歷,說是學校裡大都是中產家庭的孩子,除了她之外。當時學校舉行晚會,有好幾個蛋糕可以分享。而她家窮,永遠買不起蛋糕。她每天衣著破舊,髮型可笑,還穿著一雙拖沓的黑色鞋子,渾身上下散發著吃地用於驅蟲的生蒜味兒。
因為對自己地不認可,所以在排隊領蛋糕地時候,她排在了最後。自然,她沒有領到蛋糕。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在最開始,路易斯.海並不愛自己,她對待自己的思考方式,就是覺得她不配得到這些美好的東西。
真的是我們不配嗎?還是我們根本不愛自己呢?如果我們真的愛我們自己,怎麼捨得把這些思想的垃圾一再一再的塞進我們的腦子,讓我們的腦海裡形成一種不好的觀念。我不好,我一切都不好。
從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定自己。這種否定自己,不是愛自己,而是一種自我的慢性自殺。
信念模式
思考方式決定了我們的信念模式。
消極的思考方式產生消極的信念
有次我去領導辦公室,看到同事和領導在交談,隱約聽到了我的名字,還有同事對我的負面的評價,而再看領導,他唇角露出很明顯的微笑。
我沒有再聽下去,心裡頭很是不舒服。我認為同事一定在告我的黑狀,一定在抹黑我,而可惡的是領導居然聽信了他的一面之詞,就判了我的罪。
那幾天,我總是會想這件事,我不知道領導會怎麼處理,是讓我自動辭職,還是當眾批評?而我要不要主動辭職呢?這件事困擾了好幾天。
負面的思考方式讓我產生了負面的信念模式,負面的信念模式讓我自暴自棄,那幾天,我一直被自己這種信念而支撐著,讓我做事總是集中不了精神,本來常做的事情,還頻頻出錯。
結果領導找到我,問我最近是怎麼呢?我說沒什麼。接著領導說,本來是這幾天要提你的職,但你的表現卻不盡人意,所以此事推遲以後再決定吧。
當時的我,真的後悔莫及。消極的思考方式決定我消極的思維模式,從而把我往錯誤的方向引導,讓我錯失了提升的機會。
積極的思考方式成就了積極的信念模式
而我自媒體學習班的同學肖曉就不同。我們一起參加培訓班,第一個月很多小夥伴們早已經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作品,而她一篇也沒有發表過。
她說我這人是慢熱型,要慢慢來。參加培訓班雖然沒有發表文章,但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對我以後寫作有很多作用。而且她說她自己堅信有一天她也會上稿。
而相比肖曉的淡然,其他小夥伴每次看到群裡有誰誰上稿的消息,大家就有種緊迫感,焦慮感,總對自己有種恨鐵不成鋼的錯覺。怪自己怎麼就不行了呢?
半年以後,肖曉發表她的第一篇自媒體文,接著第二第三,還出了個十萬加的爆文,並且她的文上稿《讀者》《有書》等各大知名的自媒體平臺,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她當初對自己定下的目標。
路易斯.海說,愛自己,對我來說,是從「不再因為任何事情而責怪自己」開始。批評、責備會鎖住我們,使我們無法發生改變,而理解自己並善待自己,卻會幫助我們改變以往的負面反應模式。
的確,消極的信念模式只會把我們引向錯誤的方向,而積極的信念模式只會讓我們越來越自信。
行動方式
所有的思考,所有的信念,都必須賦予行動才會見到成效。
路易斯.海說,你過去的思想和信念造就了你現在的時刻。你現在所選擇的信念、思想和語言將創造你的下一個時刻、下一天、下一個月、下一年。
所以說,當下行動是最正確的選擇。
1
對著鏡子說話
第一句,我願意改變,我願意放棄抵抗
路易斯.海說:如果你願意改變,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對著鏡子,告訴自己:我願意改變。注意你的感覺。如果你感到猶豫,想拒絕或者不想改變,問問自己為什麼。你仍然持有什麼舊觀念?只是看看那觀念是什麼?請不要責備你自己。然後走到鏡子前面,凝視你的眼睛,觸摸你的喉部,大聲對自己說十遍,我願意放棄所有抵抗。
對於這一點,路易斯.海在書中強調多次。
一句話的力量有多大,我不好說,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試試。我以前特別喜歡吃辣椒,即便在生病了以後,我一邊吃藥一邊還偷偷的吃,明知道吃了以後自己不舒服,可我還是想吃。
當我面對這鏡子說出我願意改變,我願意放棄抵抗的時候,我知道,我已經在心底下了一個決心,有了一個信念,不單純只是吃辣椒,還有其他的不好的生活作息,習慣等等方面的問題。
說出來,對著鏡子的自己說出來,其實就是告訴自己,你要改變了。你應該要改變了。這不僅僅是一種對著自己說話,更是一種自我約束。
第二句,我需要寬恕的人是誰,我寬恕什麼
就好像我前面提到的,我聽到了同事對老闆告狀,我的心中就非常的憎恨他。那麼我如果愛自己,該如何做呢?
路易斯.海說,閉上眼睛安靜地坐著,然後說,我需要寬恕的人是誰,我寬恕你的什麼。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如果你有練習的夥伴,可以讓他回答,謝謝你,現在我讓你自由。
其實,我們自己用心想想,恨一個人,真的是件讓自己勞心煩心的事。
表面上看來,是你恨她,你發洩了心中的不平,而從實質來講,是你在恨你自己,因為你的恨對她一點影響都沒有,反而影響你自己的心情,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的睡眠等,你囚禁了你的心;而寬恕對方,其實是寬恕自己,對你的心情,你的生活,你的睡眠都是一種解脫,你解放了你的心。
2
和自己說話
第一句:我愛你,你真棒
我愛你,你真棒!看到這句的時候,你對自己這樣說過嗎?
我從來都沒有這樣對自己說過,看過這本書以後,我試著對自己說了,我發現,當我說了以後,我的內心燃燒起來,我甚至都為自己而感動。我想到了我也有優點,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時沒有注意到關愛我的人,我想到了一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些溫暖的故事。
有時候,我們花很多時間去愛別人,卻獨獨忘了要告訴自己,我愛自己,我很棒!
第二句:我贊同我自己
路易斯說,不管發生什麼,不管別人對你說什麼,也不管別人對你做什麼,繼續向前走。當別人正在做你所不贊同的事時,如果你能對自己這樣說,這時你就會知道你正在成長著,改變著。
今天早上,我要我老公幫我剪個劉海,以前他也剪個好幾次,每次都還剪得非常地好。結果出乎意料,當我對著鏡子看自己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做了一個歷史上最愚蠢的決定,真的不該要他剪劉海,這叫我怎麼出去見人。
當時的我,很後悔自己的決定。但我想起了路易斯的話,決定贊同自己的決定。劉海雖然不是以前的式樣,卻讓我覺得很時尚。我默默同自己說,我贊同我自己。每說一遍,我就發現劉海也不再那麼討厭,反而越發的時尚。因為這一句話,我不再責備自己,也不在埋怨老公。反而讓我開始欣賞其自己的劉海來。
貶低自己只會讓自己陷入一種憤怒的模式中,而贊同自己則會讓自己的心靈放開來,從而獲得一種啟迪。
原來,真正的愛自己,不是滿足自己物質上的要求,而是讓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成長的洗滌。
愛自己,我們的世界裡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