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點文化:認識自己,做生命的主人

2020-12-05 攝行之路

一個邀約,一個承諾,一瓶水,一個蘋果,一個紙袋,讓同頻共振者來到了一起。

2020年8月1日—8月3日,師點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平安幸福投資有限公司、蝴蝶森林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回歸文明與健康的無憂生活第五期暨師點文化平安幸福課程傳承初級班第一期」於蝴蝶森林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功舉辦。在輕鬆喜悅的氛圍中,全體學員跟隨馮成平先生一同完成了「因果自了」、「財富之門」、「生命自控」等課程內容的系統學習,效果超出了預期,不僅身心健康狀況得到了明顯提升,對如何正確認識生命也有了全新的感悟。

馮成平先生在本次系統課程中幫助每一位學員激發人體潛能,開啟本自具足的智慧,啟動並提升每個人的自愈系統,同時讓學員們對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與認知。

馮成平先生為學員們系統傳授如何實現幸福平安的智慧方法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明了自己生命的目的,也就是我們為何而來,來到這個世界是要做什麼的?而要能夠實現我們每一個人的目標和價值,就需要我們做到並保持自身與宇宙之間能量的平衡,實現『因果自了』。」馮成平先生講到:「中華文華有兩大智慧,那就是「陰陽平衡」和「因果平等」,它們一直支持著中華文化的發展,也是我們宇宙的法則。像是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自己身體不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病,其實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因果病。如果我們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比如經常熬夜,天天喝酒應酬等等,不斷去透支自己的精氣神,破壞身體陰陽的平衡,又習慣於通過藥物,手術等外力來解決身體問題,種下這樣一個因,那最後就一定會得到失去健康甚至生命的果。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去掉對不良生活習慣和藥物的依賴,擺脫由於環境和食物被汙染給身體健康帶來的幹擾,就像我們這次三天只喝水和吃蘋果,加上課堂上傳授的方法,清理和調整我們身體的狀態,種下一個因,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就一定會得到身心康泰的果。

當我們實現了身心康泰,有了健康的身體,我們的財富之門就已經在打開了。談到財富,相信我們人人都喜歡,可是我們很多人都在把財富單純地理解為金錢。其實金錢只是顯示財富的一種道具,也可以說金錢是一種道具性的財富。因為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導致社會上對財富的認知有很多錯誤,比如為了所謂的事業,沒日沒夜地拼命工作,最後失去了家庭的和諧和身體的健康之後才發現,如果沒有和諧健康的生活,事業也沒有辦法長久。而我們真正的財富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們能夠身心和諧地活著。而要實現這樣的境界與狀態,我們就一定要保持正心、正念、正行。

為什麼「正心、正念、正行」對我們財富之門的開啟如此重要呢?當我們懂得了「陰陽平衡」和「因果平等」的道理之後,再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我們就會發現,如果夫妻之間彼此不珍惜對方,那家庭也一定不會和諧,這就是一種因果,尤其是做先生的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太太,那他的事業做得再大也很難持久,為什麼呢?因為女人是水,是財。我身邊有很多老闆,都是因為不尊重自己的太太,還在外面做了對不起太太的事,結果事業一落千丈,官司纏身。所以我們說貪、嗔、痴都是阻止我們獲得財富的重要原因。

學員們用心聆聽馮成平先生講述生活中真實案例,感悟敬畏因果的重要性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一定不要總想著要在多短的時間內就把企業做到多大,為了追求名與利,以利己之心去欠債。在我們還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生命的目標之前,有時候寧願這個事情先做小一點,慢一點,也不要去欠。大家看看我們的這些身價上億、上百億企業家們,有多少都是在為銀行和債主打工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

另外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有恭敬之心,這也是打開財富之門的一個法門。像是我們在2018年做了幾十場公益課,發現來上公益課的人,很多都覺得是自己付出了時間,甚至是給朋友面子來的,對臺上的老師沒有足夠的尊重之心,也沒有升起謙卑之心,所以上課的效果可想而知。但是像我們的傳承班,學員內在首先升起了對老師的恭敬心,並在行動上堅持和努力,全然用心來學,這樣學下來效果就不一樣了,傳授者和學習者一定都是很歡喜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老師和學員之間順利完成了能量的交換,實現了彼此間能量的平衡。所以學員對老師的尊重程度,直接決定了學員學習的效果。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講「尊師重道」的重要性,這是我們完成因果的前提條件。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就要學習好如何「因果自了」的方法,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一定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都會招致相應的結果。所以「因果自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命自控」。

姚禮勤先生於分享後主動要求帶領全體學員行敬師禮,一同踐行「尊師重道」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見到誰都要笑,每天充滿歡喜心,這也是打開財富之門的法門。我們看任何事物都要看他好的一面,萬事萬物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更好,就像最近網絡上流傳的《平安經》,不管外面怎麼批判,如果它能讓每個人心中都種下平安的種子,那也就達到了作用。至於好與不好,相信時間會是最好的檢驗。為什麼我們要時刻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呢?因為我們對待問題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活在怎樣的世界裡。所以我們要時刻明白,獲得財富就要找到財富流動的軌跡,也就是錢要花到哪裡去?那麼錢是用來幹什麼的?錢是用來積德行善的。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享受財富。

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明白呢?因為我們都患了失憶症。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恢復記憶,就會發現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要認識自己,是要做生命的主人。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調生命自控,強調一定要把身體這套房子搞好?因為把這個身體搞好了,我們靈魂才有休息之地,我們的風水才能搞好,我們的財富才能增長。看似無形,實則有形。我們都知道萬物皆有靈,周圍的環境與我們皆為一體。所以只要把我們身體的氣場搞好,外界的財富就自然被吸引而來。自己心中充滿美好,外界也會變得美好,所以我們一定要與自己和解,要相信自己就是光,就是愛,我們是光的使者,是愛的使者。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到自己與萬物同體同在,我們就能夠回歸文明與健康的無憂生活,實現精神與物質的雙重享受,所有的美都凝聚在我們周圍,心中沒有不歡喜的事情,我們的先賢們所嚮往的共產主義和大同世界就自然實現了。」

馮成平先生的闡釋引起了在場學員們的強烈共鳴,學員們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分別做了真情滿滿的分享。

課程即將結束時,學員們圍坐在一起,真情滿滿地分享自己的體會與心得

本次課程中年齡最大的學員代表,勵展·中國禮品協(商)會聯席會主席,重慶禮品行業協會會長姚禮勤先生,今年70歲了,但在課程中忍受住了身體修復時所需出現的各種酸麻脹痛,堅持到了最後,甚至比年輕學員表現得還要優秀,學員們都親切地稱他為「70後」。姚主席分享到,雖然自己70歲了,在社會上擔任著各種職務,但到這裡就是老師的學生,都要有分寸,有原則,也就是課堂上講的,要尊師重道。「馮老師確實是一位高人,這是我現在非常確定的。對郜總也肅然起敬,蝴蝶森林的課不是一般的課」姚禮勤先生談到:「我因為職務關係,又是中國第一批教練技術學員,研究課程和老師很多年了,現在不會隨便聽課。因為兆蘭的強烈推薦,我才一定要來聽聽,聽過之後我確信馮老師的課和國家健康中國戰略是一致的,對中華文明與中國文化是有益的。中國的老闆有的缺錢有的不缺錢,但是我們在健康這個層面上太多人都還缺乏正確的認知,因為錢生命都沒了,這種事歷史上太多太多,中國老闆缺的就是馮老師詮釋和教導的身心康泰。我70歲,身體沒有重大疾病,測試身體狀況比標準還好,但小毛病是有的,找過很多名專家也沒有看好,後來只能認了,自己也很受罪。走進馮老師的課堂之後,才發現我們的身體有這麼多奧秘,讓我對重拾健康充滿了信心。

一瓶水,一個蘋果,一個紙袋,讓同頻共振者來到了一起,大家是太優秀的一個團隊,幸福平安這個定位是正確的,就是要把蝴蝶森林的理念讓全國的人民,特別是企業家朋友們去認識,我們也要帶到重慶開3場,我們祝各位家人相互勉勵,相互支持,在全國各個地方發力,一起走在回歸文明與健康的無憂生活的光明大道上。」真摯而動情的表達讓全場爆發出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本次課程中年齡最小的學員代表,5歲的牛煜博小朋友,是學員張豐舉先生和谷艾嫵女士的外孫,他在課程期間經常與馮成平先生和其他學員們真情互動,經過3天的相處,他與馮成平先生成為了好朋友,活潑的笑容感染了在場所有人,也為課堂帶來了歡樂。馮成平先生對大家說,孩子天真的狀態就是我們實現無憂生活過程中的榜樣,如果我們都能把自己活成孩子,那將是一種非常美好的狀態。

牛煜博小朋友在課間與馮成平先生歡喜互動,親密合影

蝴蝶森林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郜其凱和夫人張愛敏作為夫妻共修的代表,親密互動,恩愛有加的畫面成為了全場學員的榜樣。「非常感謝馮老師為我和夫人一同實現了生命再造,從新的高度認識到了彼此的重要性,感情越來越好,我也要正式跟夫人道個歉,之前很喜歡自己做主,以後一定跟你多商量。」郜其凱先生分享到,自己來自河南鄭州,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下海做生意的,早年跟著父親做過服裝生意,後來看得多了也動了心,開始自己創業,做過白水泥,碳素等等。「35年來做了這麼多實業,天天都是繃緊神經。」郜其凱先生說:「當時陸續花了一百多萬學了很多課程,最後發現如果按照這些思路去做大做強,需要花費的精力和毅力都是巨大的,我心裡明白,這個年齡了,需要的不是錢,是快樂的生活。60歲前風風火火到處跑,沒感覺身體有什麼問題,突然有一天檢查血糖出了問題,住了12天院,讓我感受到身體健康很重要,沒有健康其他的東西真的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就開始往健康上去做,投入了很多,不斷去尋找健康產品,當時的想法只是自己要用真正的好產品,後來看到越來越多跟我一樣真正開始重視健康的人,我就希望人人都能夠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我有這個發心和實力,我相信一定能找到良心產品。當時我的孩子們不理解我真正要做什麼,也比較激動地質疑過我,我又不善言辭,面對家人我不想解釋這麼多…」提起自己對健康發自內心的渴望和家人的誤解,郜其凱先生流下了壓抑許久的淚水。「我內心認為錢真的是身外之物。這話別人可能說得容易做得難,但是我不一樣,年輕時我給老縣長姑娘結婚油了嫁妝,給我500元,我就沒有要,說只要把活做好就好了。80年代初期就捨出去了500元。後來我給自家兄弟和朋友總共擔保了6000多萬,我都替他們還了。還的時候舅舅專門到家問我:『有沒有想過他沒有能力還你?』我說:『誰讓他是兄弟』…所以對於捨得觀,我內心很清楚,從來不是做在表面上的。當決定做蝴蝶森林時,我就跟馮老師說,投入不是問題,只要這個平臺能夠幫助大家有個好身體,這個錢絕對值。」郜其凱先生的故事讓在場所有人為之動容,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

郜其凱先生與張愛敏女士一同演繹恩愛共修,成為大家的真實榜樣

開清波先生、王念遠女士和谷開友先生作為本次課程事業夥伴共修的代表,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感人的故事。開清波先生分享到:「非常感謝上蒼讓我認識到馮老師,老師講的因果規律非常詳細入理,讓我發現之前我對宇宙自然規律的認識還很膚淺,這次課程讓我的認識更上一層。蝴蝶森林倡導的無憂生活讓我很感動,讓每個人都實現身心健康是我喜歡的事業,也是大業。我知道還有很多有著同樣夢想的人,如果大家聚在一起一定成大事。那天馮老師問我是哪個開,我說是開心的開,馮老師說「是盤古開天的開!」,這對我是極大的鼓勵,感覺格局一下打開了,非常感謝馮老師。」

王念遠女士分享到,自己自幼體弱多病,最嚴重的日子裡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直到有一天,她望著天花板,心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生病太痛苦了,希望這個世界上人人都不生病。「我想著想著,突然就坐起來了,跟我爸說,『我要給人看病!』」,王念遠女士回憶到:「我爸不同意,說沒執照不能幹,我說我不收錢,我爸以為我在開玩笑,說不收錢那可以,我就去了。當時我也沒學過醫,就會刺血,我就幫別人刺血。治好了也不收錢,後來就有好多人來找我看病,都叫我『王大夫』,20年來我沒收過人錢。我給別人治病的願望實現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皮膚經常爛,不僅影響容貌,而且越發疼痛。很幸運在開總的介紹下認識了馮老師,並在老師的邀請下參加了這次課程,讓我找到了新的希望。」真心的話語和感人的故事讓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學員們對馮成平先生的著作《生養之道》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請馮成平先生為自己題字,解讀生命密碼,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生命的目標。

學員們紛紛將學習馮成平先生的著作《生養之道》作為快速實現無憂生活的有效途徑

課程即將的時候,馮成平先生對學員們寄語到:「這次的課程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馬上就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但我們實現生命自控的路程才剛剛開始,希望我們在坐的每一位都能把課堂上的效果鞏固好。為了我們都能夠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們一起堅持打卡49天,等到49天之後,大家帶著各自的成果回到蝴蝶森林的家裡,到時候我再正式向大家頒髮結業證書。願我們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後,都能成為身心康泰、家庭和諧、事業成就、生命自控的真實榜樣,讓我們的家人、親友和我們一同真正過上辛福平安的無憂生活!」

在歡喜的掌聲中,「回歸文明與健康的無憂生活第五期暨師點文化平安幸福課程傳承初級班第一期」圓滿落下了帷幕,學員們即將回到各自的舞臺,開始了自己一步步走向無憂生活的美好實踐。每一位學員家人都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做好每一次選擇,過好每一個當下,認識自己,做生命主人。

「回歸文明與健康的無憂生活第五期暨師點文化平安幸福課程傳承初級班第一期」部分家人合影留念

相關焦點

  • 科學和宗教沒本質區別,都在認識世界—科學是條狗,文化才是主人
    科學那點領地,和上帝比,永遠是無窮小,上帝給你割點地,永遠都不算啥。科學研究,永遠都是在研究信息傳遞,沒了信息傳遞,啥也研究不到,你看到的物體、微粒、場以及能量,全部都是信息系統的一個層面,沒信息的東西,你怎麼可能觀測到?
  • 誦讀科學經典 弘揚科學精神丨劉東生:做科學的主人
    周口店這座山和洞是世界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科學家的聖山。它培養了幾代第四紀地質古生物學家和古人類學家。雖然我們對它的研究還未結束,但長眠在那裡的賈蘭坡院士可以為自己滿懷榮譽和人們的愛戴回到了他開始奮鬥一生的地方而得到更好的安息吧 !1989年賈蘭坡院士在他第一次大病住院回來後曾和我說過他住院時的心情,他說「我回想過整個這一生所經歷的事情,一件件地回想了一遍,我覺得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這樣,我心裡十分坦然,所以也就沒有什麼牽掛和擔心了」。這是一位仁者的睿智,令人無限的懷念。
  • 怎麼樣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
    而向內認識自己則不一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標準的自己讓你去「認識」。所以,認識自己只有路徑,沒有終點。這些路徑裡,最常用,歷史也最悠久的那就是問問題。有人會覺得這不是很簡單麼?問問題誰不會?其實問問題比起回答問題難的多了,回答問題反而簡單,會?不會?就兩個答案,不會你還可以去找答案。
  • 疫情中新職業——呼吸治療師,一呼一吸 守護生命
    原創 張丹妮 湖南民生網2020年2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其中包括呼吸治療師。呼吸治療師是什麼?在援鄂一線做什麼呢?
  • 狗狗喜歡舔自己的爪子,原因有6點,主人還是早點知道為好!
    我們知道貓咪喜歡舔自己的小爪子,那你知道狗狗也喜歡自我舔爪嗎?一些愛乾淨的狗狗也會舔自己的爪子,達到清潔的目的。但是,如果你的狗狗一天到晚都在舔,那你的狗狗可能出現了以下問題。
  • 研究生應做自己課題的「主人」
    這又使我想起自己曾跟隨「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先生工作幾個月,他總是諄諄教導我,做科研不要老計較某個題目有多麼偉大深遠的科學意義,抓住一個問題深入做下去,總會出成果的。能引領科學大步前進的「好」課題是十分稀少的,能提出問題就好。我常常遇到很負責任的研究生導師為其弟子的研究課題發愁——做什麼問題好?
  • 如何認識真正的自己?
    讀,改寫你的思維模式,做自己的主人,他舉出的例子:「我使得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這與你毫無關係」;「我曾經愛過你。當初我是真心愛你,但現在我已經改變了注意」;「我是自己非常不快,因為我對自己說了一些有關你的話」「我是我生活中的陽光,而有了你,我的生活會更加明媚」;「我可以不再愛你,然而目前我不打算這樣做」;不知道你讀完上面的話,會有什麼感覺。我想告訴你,當我閱讀著上面的內容時,我引申出了一個道理:今後我說話時,我要對自己的思想負責,我要對自己的語言負責。
  • 如何控制情緒,做自己大腦的主人?我是這樣理解的
    假如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產生不利於自己的反應?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它有一個大前提,即我有權利思考,並選擇讓什麼事物進入我的腦中,就算有什麼事物強行闖進你的大腦,你也有權力把它放到一邊不管,因為這可以表明是你在主導著你的大腦,你的精神,你的意識。
  • 哲學:認識論之所以成立,乃是因為自己認識自己
    自性之所以能認識事物,乃是因為「同體大悲」,心與周圍的事物本來一體,世界存在於心靈當中。事物能夠被感知,是因為自己認識自己。普羅泰戈拉(Protagoras,約公元前490-421年)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32頁)人類共同創造、影響、塑造、豐富了這個世界,人類是世界的主宰,人類是萬物的標準。
  • 【GET2017】Knovva Academy首席學習官:雙師課堂增進跨文化溝通
    以下是Ross Weissman的演講實錄(芥末堆有刪減):我們今天討論的雙師課堂,主要是指線上老師與線下老師互相輔助的一種模式。我的分享不是關於科技和商業模式的,而是關於價值觀和教育理論的。 我們通過雙師課堂把美國的老師帶到中國的教室裡,這樣做可以增加怎樣的價值?讓我先用一些教育理論框架進行說明。
  • 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差役酒醒後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可包袱、雨傘、文書都在,摸摸自己脖子,枷鎖也在,又摸摸自己的頭,是個光頭,說明和尚也沒丟,可他還是覺得少了點啥,念著順口溜一對,他大驚失色:「我哪裡去了,怎麼沒有我了?」這雖然是一則笑話,可笑過之後,讓人深思。亨利曾經說過:「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我的心靈。」做人應該做自己的主人,應該主宰自己的命運,不能把自己交付給別的人。
  • 和貓咪分開一段時間,貓咪還記得自己的主人嗎?
    和貓咪分開一段時間,貓咪還記得自己的主人嗎?肯定會記得主人的,這毋庸置疑,不過在它的心中,可能只是當成了鏟屎的,不不不,是給好吃的鏟屎的,主人這個詞不會存在貓的字典裡…貓咪通過什麼方式記得人類養貓的人有沒有發覺貓咪經常舔你?
  • 做一個好物理治療師的8個現實困境.
    所以物理治療師經常不得不先耐心聽完這些毫無意義,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的陳詞濫調,被迫聽完患者自己對自己的分析以及自己給出的治療措施,這真的感謝那些在線的「神醫」。真正的物理治療師就是幫患者去除這些無用的東西,用儘量簡單易懂,而又實實在在的方法去解決他們的問題。
  • 整理師,收納師,是做什麼的?
    如果我沒有閱讀過相關整理書籍或者沒有參加過專業整理師舉辦的整理活動,同樣會作此等號。家政阿姨的工作是家庭保潔,主要是清潔房間衛生,倒垃圾;在物品被清潔後,只是擺放回原位。而整理師是幫用戶合理規劃空間、物品、人三者之間的關係,讓我們拿取方便好歸位,讓更多客戶住一個有愛有儀式感的家。
  • 90後插畫師金曉婧:能沿著自己的夢想走下去很幸運
    她是一名90後的繪本作者和插畫師,先後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她曾獲得2017美國小棕熊新銳藝術家獎、中國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師獎、2016美國插畫工作室優秀學生獎,其作品獲得了中國金鑰匙優秀繪本獎、中國小涼帽國際繪本大賽未出版組優秀作品、2013信宜圖畫書獎等。
  • 以人骨鑄劍,金庸、李安也要登門拜會的臺灣第一鑄劍師,一生的心願只為將手藝傳承下去
    傳說吳王孫權曾以精鋼煉成六口寶劍自由,皆以其刃面紋理命名,計為[白虹]、[紫電]、[闢邪]、[流呈]、[百裡]、以及[青冥]。其中青冥劍紋理似呈百龍盤旋,精光內斂,色略黯青,倍受其青睞。          「要活著就要努力做,打鐵這行這樣才會有飯吃」這是父親臨終時留給郭常喜唯一的一句話從那天起整個家族的重擔都落到了郭常喜一人肩上
  • 以植物為尺度,對生命做一些沉思
    「以植物為尺度,對生命做一些沉思。」這句話出自2019年的一部中國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一部可以與BBC媲美的紀錄片,也是一部帶給我眾多震撼和感動的紀錄片,該片共10集,分為《植物天堂》《茶樹》《桑樹》《水稻》《大豆 》《本草》《竹子》《水果》《園林》《花卉》,該片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影響世界的故事。
  • 陳旭:做學生的理想之師、學問之師、品行之師|在2020年教師節慶祝...
    做學生的理想之師、學問之師、品行之師——在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清華大學黨委書記 陳旭老師們,同志們:大家好!他們始終把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的選擇,並讓這種精神代代傳承,課題組中走出了9位特獎和8位學術新秀。核研院石磊老師以嚴謹的學術標準要求學生,教育學生「一定要用數據說話」,同時以認真細緻的態度關心學生,把帶好學生作為自己「主導的最宏大的課題」。我們的老師勇擔當、甘奉獻。
  • 囿於一隅或是擁抱世界 鍊金遊戲的傳承與文化發展
    民間故事裡兩晉的葛洪就是著名的煉丹師,他推崇的五石散更是讓當時的士大夫們吃了後飄飄欲仙,風流快活。道教之中的太上老君是煉丹的一把好手,道教八仙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師徒倆會點石成金之術,被民間奉為財神。  「鍾離?財神?」「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 地理學 終究是讓人認識自己
    華夏文化中五行的哲學思想,決定了五嶽的位置。至於是否是形態最雄偉的山峰,中國文化並不太在意。    段義孚先生這本書,強調的是景觀背後的意義,也就是中華文化在景觀上的意義展現。有了這樣的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認識世界,並指導實踐。若我們理解中國文化中哪些是好的,就知道皇家園林是否需要保留,我們未來建的房子需要設計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