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廖在一家酒店當收銀員,前不久她的親戚來酒店消費,她私自給親戚打了折。經理得知後非常生氣,嚴厲批評了她。可小廖不服,辯解說:「他們都是從小疼愛我的親戚,我只不過給他們打個折扣,這難道不能原諒嗎?」
經理說:「酒店明文規定,不能私自改變食品的價格。」小廖說:「這算什麼規定啊,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大不了我自己補上錢就是了。」經理看她這種態度,更加生氣了:「這不是你補不補錢的問題,而是你違反了規定。可你到現在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我對你非常失望!」
現實生活中,像小廖這樣不懂自省的不乏其人。他們整天對生活、對別人充滿了不滿和抱怨:抱怨別人對不起自己、瞧不起自己,讓自己陷入糟糕的境地;抱怨公司環境不好、工資低、同事關係複雜,自己懷才不遇;抱怨配偶沒本事、孩子不懂事、親戚太摳門……
有句話說得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了;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了。」是否善於自我檢討和反省,不僅是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問題,也是一個人的層次和內心修煉問題。責備別人,容易;反省自己,很難。凡事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種高級的修養。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大學剛畢業的青年找工作面試,一家公司的人事主管看了他的簡歷,與他進行了簡短交流,便許諾給他一份高薪的工作,但他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
同學們都不理解,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能拿到這麼高的薪水可謂求之不得,但他卻說:「正因為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職場經驗,所以我不能拿這麼高的薪水。」
不久,他便從報紙上得知,那確實是一家騙子公司,之所以給剛畢業的大學生開出高薪,正是看上了他們沒有任何職場經驗,容易上鉤。
後來,有同學問這位青年是怎麼知道那是一家騙子公司的,他說:「事實上,我也不清楚他們就是騙子公司,我只不過是認清了自己而已。」
有句俗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就是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一個人只有懂得自省,拋棄自以為是的想法,才能不被假象蒙蔽,看到真實的世界。一個善於自省的人,才能少摔跟頭、少走彎路。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我們做事如果沒有成功,應當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改正,獲得進步。
蘇巖是我一位朋友的同事,是一家公司技術部的骨幹。技術部部長的職位空缺一段時間了,大家都認為蘇巖升職的希望最大,可老闆卻讓他人暫時兼任了技術部部長。同事紛紛為蘇巖抱不平。
蘇巖說:「老闆寧可讓別人兼任,也不肯升我的職,那肯定是因為我還有不能讓他滿意的地方。你們快幫我分析分析,我是哪兒做得不好呢?」有位同事說:「我沒發現你哪兒做得不好。你能力強、資歷深,群眾基礎也好,還處處維護部門的利益……」
蘇巖打斷了同事的話說:「對了,就是這一點。我雖然處處維護部門利益,可有時候卻將部門利益看得太重,甚至凌駕於公司利益之上了。」了解到這一點,蘇巖在以後的工作中便注意以大局為重。老闆很欣喜地看到了他的轉變,不久便升他做了技術部部長。
遇事不抱怨、犯錯不推脫,這樣的人沉得住氣、有擔當,在人生路上自然行穩致遠。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一個人,需要窗戶來看外面的世界,需要鏡子來看自己的內心。窗戶看到外面的明亮,鏡子看到自身的不足。」有了「自省」這面鏡子,一個人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到心明眼亮,也才能不斷成就更好的自己。
—《END》—
來源丨富書(ID:kolfrc)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市教委觀點。
【來源:重慶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