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從小在農村長大,村人有很善良的一面,如果村裡有人遭遇了不幸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會施以援手,但村人也有並不善良的一面,他們閒暇的時候,很喜歡議論家長裡短,喜歡評論別人,嘲笑別人,也喜歡人云亦云,聽風就是雨。
其實,這樣的人,又何止是我出生長大的農村裡有,可以說,這種人遍布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他們過著自己的生活,卻總是喜歡議論別人,評價別人。
看花深思過人會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大家都要通過別人的不幸來確定自己的幸福,另外一方面,所有人,潛意識裡可能都希望通過評議別人的過失來顯現自己的高尚。
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點都不值得提倡,我們的幸福,確實是一種滿足的感覺,但這種滿足感不應該從與別人的比較之中得來,別人的不幸,不能成為我們幸福的理由。
可能我們對別人的評論和批判是正確的,可能對方身上確實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別人有缺點,並不代表著我們自己就高尚,並不代表著我們就沒有一樣的缺點。
一個人犯了錯,違反了法律,違背了道德,我們可以站在正義的立場去譴責,但如果他什麼都沒有違反,只不過是有自己的缺點,那麼我們沒有什麼立場去評議別人,更不應該用我們的評論去影響別人的生活。
當然,不管一個人怎麼想,怎麼做,怎麼說,只要他沒有違背法律和公德,都是有自由的,但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德行有所要求,我們要明白,不隨便評論別人,是一種很好的修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人在成年之後,都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三觀,有自己的道路,也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受別人阻礙,不受別人掌控的。
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他們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卻不能為這個人做決定,人應該是自己生活的主人,每一個決定都應該由自己做出,並自己負責。
一個人,總會在自己的生活之中犯下一些錯誤,出現一些失誤,他可能會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可能因為種種原因暫時生活得不太如意。但這些都不是我們去評價和嘲笑別人的理由。
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評價,只是,如果一定要評價,我們需要不帶私心,保持客觀,需要帶著一分善良,三分保留去評價別人。
當然,最好的做法是不要去隨意評價別人,因為如果對方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什麼大的交集,對方做什麼事情也不會影響到我們,那麼我們根本沒有立場去評價別人,更不能隨意去嘲笑別人,這是做人的修養。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經營好自己的人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因為,當你看著別人的生活時,你的生活也會呈現在別人的眼前,當你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嘲笑或評價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因為同樣的理由嘲笑和評價你。
所以,不去評價別人這種修養,不僅僅是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努力去借鑑別人做得好的地方,看到別人做得不好的,也沒必要出言嘲諷,而是應該反省自身,避免犯一樣的錯誤。
我們對別人生活的了解是有限的
即使是關係最為親密的兩個人,比如一起生活幾十年的夫妻,彼此之間可以說是相當默契,知道對方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知道對方的所有習慣,也不可能知道對方內心的全部想法。
當我們準備去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了解到的信息,一定都只是十分片面,十分局部的,我們看到的很可能都只是一些表象。
表象之下,往往隱藏著更深層更複雜的原因,我們不在別人的生活之中,不在別人的內心之中,我們對別人的了解當然是有限的。
靠著有限的了解就去評價一個人,往往都帶著私心的判斷,帶著自己的主觀情感,這樣就很難保證不會出錯。
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一個真正智慧的人,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他們當然明白自己不可能完全了解別人,他們更明白,應該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而不是等著去觀察別人,去評價別人。
說實話,評價別人,關心別人的生活,喜歡和別人攀比,這些行為都是沒有智慧,也沒有修養的,是對我們生命的浪費,也是對我們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文:倚馬看花
歡迎閱讀、點讚、收藏、分享。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