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發了8.0級大地震,無數人因此而喪生,這一天成為萬千中國人永遠無法忘記的一天。面對自然災害,生命是那樣脆弱,但即使脆弱,我們也絕不會放棄,汶川大地震發生36天後,一頭豬向我們證明了生命的頑強。
它就是「豬堅強」,地震前,它原本重達150公斤,但經過36天的掩埋,它驟降到50多公斤,但所幸,它活了下來,創造出奇蹟,鼓舞了萬千深陷困境中的人。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被稱為「魚堅強」,當年它不幸掉到了老百姓砌牆用的淤泥中,被打進泥坯裡,在牆裡待了整整4年,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4年後,房屋坍塌,奇蹟發生。
此魚名叫杜茲肺魚,準確地來說,它應該叫非洲肺魚,這種魚類非常古老,曾在地球上大量存在,不過隨著環境的變化,數量逐漸減少,也從海洋中轉向陸地,最終成為淡水魚,如今分布於非洲東部坦幹伊喀湖,魯道夫湖及贊比西河流域等地。
它的身體結構非常特殊,平時在水裡,用鰓呼吸,但若是遇到乾涸時,則用鰾當作肺來呼吸,這就使得肺魚可以在沒水的情況下,繼續活下去。它的鰾在食道處有一開口,可以當作內鼻孔,背鰭、臀鰭和尾鰭緊緊相連,還有堅硬的板狀齒。
和青蛙一樣,肺魚也有休眠期,通常是在乾旱缺水的季節,每到此時,肺魚會提前潛入水中淤泥層裡,接著分泌出黏液將自己包裹住,只在頭部留下一個小小的呼吸孔,最終形成一個「繭」,杜茲肺魚便可以進入休眠期,等待雨季來臨。一般來說,它們可以在黏液中「半死亡」6個月,若是條件合適,甚至可以存活幾年,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著實令人驚奇。
曾經,就出現過一條「半死亡」長達4年的肺魚,在距離非洲撒哈拉沙漠不遠處的利比亞東部,有一個叫杜茲的偏遠山村,這裡白天的平均氣溫,高達42攝氏度,一年中,也只有秋季會迎來短暫的雨季,用「人間火爐」來形容它,絕不誇張。
在這裡,便生活著一群肺魚,雖然條件如此艱苦,但它們仍然堅強地活著,卻不料當地老百姓盯上了它們,當地人知道,肺魚總是把自己「埋在」淤泥裡,於是三天兩頭就來泥裡挖它們,不過有一條杜茲肺魚,僥倖活了下來。
它雖然沒被吃掉,但卻被村民拿去砌牆了,準確地來說,是對方用淤泥做泥坯,恰好它在裡面「睡覺」,村民沒發現,就直接把它打進了泥坯,牢牢砌在牆裡。
在烈日的炙烤下,泥坯很快就幹透了,裡面的杜茲肺魚也甦醒了,但它很幸運,不久之後就是難得的雨季,它靠著每天拼命從泥坯中吸取水汽,存入肺囊,而活了下來,雨季結束,它又繼續進入休眠期。
日復一日地努力,讓它活了下來,而房子的主人,也搬離了這裡,直到4年後,它才被人發現,看著這條「乾魚」,眾人都很吃驚,於是試著朝它澆水,沒想到,遇到水的「乾魚」竟然慢慢動了起來,當地人大呼奇蹟,便將它放回了大自然。不得不說,大自然真是神奇,生命是那樣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