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等在銀心中微子和伽馬光子輻射研究方面獲進展

2020-11-24 光明網

  一個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日本京都大學、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合作團隊對高能立體望遠鏡系統(H.E.S.S.)觀測到的來自銀河系中心的能量約為1TeV1012電子伏特)以上的高能伽馬光子作出理論解釋,並對高能伽馬射線望遠鏡(如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CTA、高海拔宇宙射線探測器LHAASO)和中微子探測器(如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IceCube)對銀河系內恆星形成區及銀心區域的探測作出預言這項工作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TheAstrophysical Journal

  H.E.S.S.觀測到來自銀心的能量高於約10TeV的高能伽馬光子,其輻射與銀心附近的分子雲分布成協,暗示銀心附近可能存在一個PeV1015電子伏特)宇宙射線加速器(PeVatron)。該團隊提出假設,認為銀心處過去形成的極超新星(Hypernova)是可能的加速器,其爆發能量及噴流速度都遠高於普通超新星,產生的極超新星遺蹟能夠加速宇宙射線質子到能量高於1PeV。被加速的高能宇宙射線被注入到中心分子雲區域(Central Molecular Zone)及銀心區域周圍的星系際介質中,在其中傳播並與之反應,產生高能伽馬光子和中微子。

  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賀昊寧等人首先採用流體力學數值模擬結合非線性彌散激波加速模擬了極超新星遺蹟超過1000年的演化,並得到其向銀河系中心注入的高能宇宙射線的演化能譜;估算了極超新星遺蹟注入銀心區域的高能宇宙射線在銀心區域的擴散,進而計算了其與銀心區域分子雲及星系際介質反應產生的伽馬射線與中微子輻射強度。這一模型解釋了H.E.S.S.觀測到的能量約為1TeV以上的伽馬射線輻射(圖1)。將來的高能伽馬射線望遠鏡CTA望遠鏡南站50小時曝光的觀即可對這一模型作出限制。目前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1/2陣列正在運行中,該工作預測LHAASO完全建成後運行一個月即可能觀測到來自銀心方向的高能伽馬光子或對模型作出限制。

  合作團隊計算了冰立方十年積分後可能觀測到的來自銀心方向的中微子數目,並預測了銀心方向的中微子分布模版(圖2),可以幫助冰立方更有效地分辨出來自銀心的中微子信號該工作還預言在約7-20年冰立方探測時間內可以探測到1個高能起始事件(HESE),與觀測相符。目前,雖然冰立方基於6年的觀測報導了離銀心1.2度的一個高能起始事件(HESE),然而由於這一個級聯型事件的重建角度不確定性很大,目前仍不能聲稱發現了銀心方向的中微子源。

    圖1 表示對銀心區域環狀區域(內徑為0.1度,外徑為0.3度,中心為Sgr A*)積分後的伽馬射線流量與H.E.S.S.望遠鏡觀測到的高能光子輻射比較。彩色對應不同的高能宇宙射線注入時間。黑線為總的伽馬射線能譜。藍色數據點為H.E.S.S.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藍虛線為CTA南站50小時曝光時間對應的靈敏度。

圖2 銀心區域附近的繆子中微子分布模版,分別對應不同參數。綠色圓圈對應以銀心為中心半徑為1.8度的區域。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伽馬光子對撞機,中國要不要搶先建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在粒子物理前沿研究的驅動下,人類建造了各種類型的對撞機。8月30日至31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上,科學家呼籲在中國建設一種全新的對撞機——世界首臺伽馬光子對撞機。    一方面,雷射技術發展水平不成熟,這種技術直到近幾年才得以滿足伽馬光子對撞機的要求。另一方面,伽馬光子對撞機的概念提出後,科學家首先想到建設高能伽馬光子對撞機,而這種對撞機的建設基礎是能區在80—120GeV(10億電子伏特)的高能電子加速器,後者哪怕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預計依然需要20年才能實現。
  • 紫金山天文臺等在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月15日,《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Acta)正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關於高精度鉀同位素研究的最新成果。該項研究發現,玻璃隕石在形成過程中即上陸殼在轉變成玻璃隕石的撞擊蒸發熔融冷卻過程中,沒有發生鉀同位素的分異,這對於揭示內太陽系天體的普遍揮發性元素虧損機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 紫金山天文臺等在日冕物質拋射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日冕物質拋射(CME)是太陽上的大尺度爆發現象,伴隨著大量的物質和能量釋放,是空間天氣預報的一個研究重點。自1995年SOHO衛星上天以來,日冕物質拋射的研究都局限在二維。對於朝向地球傳播的暈狀日冕物質拋射,投影效應對真實地判斷其傳播速度、預測其何時到達地球,有相當大的影響。
  • 南極天文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十大天文科技進展
    新華網南京5月2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中國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首次批量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候選體」近日入選中國天文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研究中心聯合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天文科技進展。這是南極巡天望遠鏡相關進展和成果第三次獲此殊榮。
  • 2018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Ⅰ紫金山天文臺簡介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一些主要天文研究機構和天文儀器研製機構大多由紫金山天文臺開拓和發展起來的,因此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 宇宙「隱身人」中微子在時間中逆行,疑似來自平行宇宙
    (宇宙中的輻射:光子和中微子。)宇宙中有很多奇異的現象,被稱為「鬼粒子」、「宇宙隱身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就是其中之一。中微子,是輕子的一種,組成宇宙的最基本粒子之一。中微子大量地產生於超新星爆發時和宇宙中其它物理過程中,太陽、宇宙線、核電站、加速器等都能產生大量中微子。
  • 超對稱唯象學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河北大學粒子物理團隊日前在超對稱唯象學研究方向取得了若干最新進展,相關論文在《高能物理期刊》和《歐洲物理期刊C》上發表。
  • 光子集成多光子糾纏量子態以及片上光頻梳研究獲重要進展
    )之後在光子集成片上量子光學研究上的又一重要進展。  多光子糾纏態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超越經典極限的超高解析度傳感及成像技術的基石,同時在探索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特別是大規模集成的片上糾纏光子源已成為量子應用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Brent E.
  • 英特爾在數據中心的集成光子學方面取得了進展
    日前,在 "Intel Labs Day "上,英特爾介紹了在推動數據中心集成光子學方面的進度,強調了自身在業界領先的技術進展,以及實現公司長期以來將光子學與低成本、大批量的矽集成生產相整合的願景。這些進展代表了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隨著數據中心中計算密集型數據工作負載越來越多,網絡流量越來越大,光互連解決了圍繞電子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的日益嚴峻的挑戰。
  • 學者:中微子探測為天文學研究開啟新窗口
    南極深處冰層經千百萬年的凍結壓積,其內部少雜質無氣泡像一塊純淨的水晶體,它具有優良的光學特性,這與天文望遠鏡要求高質量的光學透鏡有著某種類似之處。中微子與介質中原子碰撞產生契倫科夫輻射(Cherenkov radiation)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藍色幽光,探測中微子的本質就是對這些蘭色幽光的精準測量,純淨的各向同性的冰介質是這種精準測量的基本保證。「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工作原理示意圖。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020年碩士招生簡章   Ⅰ紫金山天文臺簡介  紫金山天文臺(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3.原則上申請者須來自國內外重點院校,專業須為天文、物理等相關理工科類學科。  4.專業基礎好、學習成績優良、科研能力強,在某一領域或某些方面有特殊學術專長及突出學術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專利、獲獎等,或承擔過科研、技術開發項目,成果或項目至少1項。  5.對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
  • 英特爾在數據中心的集成光子學方面取得了進展,已沉浸在矽光子學...
    日前,在 "Intel Labs Day "上,英特爾介紹了在推動數據中心集成光子學方面的進度,強調了自身在業界領先的技術進展,以及實現公司長期以來將光子學與低成本、大批量的矽集成生產相整合的願景。這些進展代表了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隨著數據中心中計算密集型數據工作負載越來越多,網絡流量越來越大,光互連解決了圍繞電子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的日益嚴峻的挑戰。英特爾展示了包括小型化在內的關鍵技術構件方面的進展,為更緊密地整合光學和矽技術鋪平了道路。
  • 西藏羊八井探測到宇宙最高能光子,相當於一隻蒼蠅飛行的動能
    近日,中國與日本合作的西藏ASγ(AS:天文,γ:伽馬)實驗團隊在位於我國西藏羊八井的ASγ實驗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這是一種高頻電磁波,也可以說是一種高能光子。圖註:宇宙線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流的統稱,包括質子、α粒子(氦原子核)、β粒子(電子)等,還有少量反物質粒子、γ(伽馬)射線和中微子,這些「少數派」正是高能物理研究的熱點領域(來自網絡)
  • 作為天文愛好者而言,紫金山天文臺是一個不可缺席的好地方!
    紫金山天文臺景色不錯,海拔200多米,可以徒步,打車或者乘坐景區索道到達。天文臺有關於天文學方面的介紹,還有各種供遊人參觀的儀器,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玄武湖。天文臺還是需要講解的,古天文儀器最老的是明代的,我們祖宗的鑄造工藝還是值得敬佩的,天文臺的建築也很有特點。
  • 宇宙中微子背景是什麼?中微子為什麼是第二豐富的粒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中微子僅次於光子作為宇宙第二豐富的粒子,也是宇宙大爆炸時遺留下來的古老遺蹟,除了微波背景輻射,宇宙標準模型最後一個未經驗證的預言就是中微子背景,那麼中微子在宇宙早期是怎樣產生的?它們如何能大量的保存下來?我們為什麼探測不到中微子背景?下面我就從宇宙的起源說起。
  • 中微子研究四獲諾貝爾獎,日本科學家「無心插柳」獲重要發現
    中微子研究四獲諾貝爾獎,日本科學家「無心插柳」獲重要發現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5-10-07 14:23 來源
  • 海底的中微子望遠鏡:6000多個玻璃球,將海水變成一臺天文望遠鏡
    在地中海西北部的海底,懸浮著126個足球大小的玻璃球,它們就在法國和義大利的海域附近。這些玻璃球可以利用海水構建出一臺天文望遠鏡,尋來自找暗能量、超新星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信號。瓦爾特·溫特(Walter Winter,未參與該研究)是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German Electron Synchrotron research center)的中微子天體物理學家,他說:「和宇宙射線不同,中微子不受星際空間的磁場作用,這使它可以成為一種獨特的信使。中微子攜帶的信息非常有用,可以與電磁輻射和引力波攜帶的信息互為補充。」
  • 紫金山天文臺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1934年9月建成,其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2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紫金山天文臺設有4個研究部、2個實驗室和六個觀測站。同時也是中科院射電天文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空間目標和碎片觀測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空間目標和碎片觀測研究中心的掛靠單位。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雲天空」暗藏B型信號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找到了一種關鍵的線索,這有利於解答物理學的一個主要問題,科學家似乎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檢測到了光子的偏振現象,由於大爆炸引力波的作用,早期宇宙的背景輻射產生了極化、或偏振輻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