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數據中心的集成光子學方面取得了進展,已沉浸在矽光子學...

2020-12-06 超能網

日前,在 "Intel Labs Day "上,英特爾介紹了在推動數據中心集成光子學方面的進度,強調了自身在業界領先的技術進展,以及實現公司長期以來將光子學與低成本、大批量的矽集成生產相整合的願景。

這些進展代表了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隨著數據中心中計算密集型數據工作負載越來越多,網絡流量越來越大,光互連解決了圍繞電子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的日益嚴峻的挑戰。英特爾展示了包括小型化在內的關鍵技術構件方面的進展,為更緊密地整合光學和矽技術鋪平了道路。

英特爾實驗室高級首席工程師兼PHY實驗室主任James Jaussi表示:

"我們正在接近I/O電源牆和I/O帶寬缺口,這將極大地阻礙性能擴展。英特爾在集成光子學方面取得的快速進展將使業界能夠全面重塑由光連接的數據中心網絡和架構。我們現在已經在一個矽平臺上展示了所有關鍵的光學技術構件,與CMOS矽緊密集成。我們關於將光子學與CMOS矽緊密集成的研究可以系統性地消除跨越成本、功率和尺寸限制的障礙,為伺服器封裝帶來光互連的變革性力量。"

為什麼它很重要?

新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在數據中心內每天都在增長,不斷增加的數據從一臺伺服器到另一臺伺服器的移動,對當今網絡基礎設施的能力造成了壓力。業界正在迅速接近電氣I/O性能的極限。隨著計算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電氣I/O無法跟上步伐,導致 "I/O電源牆",限制了計算操作的可用功率。通過將光I/O直接引入伺服器和軟體包,可以打破這一障礙,使數據能夠更高效地移動。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英特爾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矽光子學研究了。

關於新技術構件

在今天的英特爾實驗室虛擬活動中,英特爾展示了在關鍵技術構件方面的關鍵進展,這些構件是公司集成光子學研究的基礎。包括了光的產生、放大、檢測、調製、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接口電路和封裝集成。在此次活動中展示的原型機具有光子學和CMOS技術緊密耦合的特點,可作為未來光子學與核心計算矽全面集成的概念驗證。

英特爾還展示了比傳統元件小1000倍的微環調製器。傳統矽調製器的體積大、成本高,一直是將光學技術引入伺服器封裝的障礙,因為伺服器封裝需要集成數百個這樣的器件。這些綜合成果為矽光子學的使用範圍從網絡上層擴展到伺服器內部以及未來的伺服器封裝鋪平了道路。

關鍵技術構件展示

微環調製器。傳統的矽調製器佔用的面積太大,而且放在IC封裝上成本很高。通過開發微環調製器,英特爾將調製器小型化了1000多倍,從而消除了將矽光子學集成到計算封裝上的一個關鍵障礙。

全矽光電探測器。幾十年來,業界一直認為矽在1.3-1.6um波長範圍內幾乎沒有光檢測能力。英特爾展示的研究證明了相反的觀點。更低的成本是這一突破的主要好處之一。

集成半導體光放大器。隨著焦點轉向降低總功耗,集成半導體光學放大器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術,它與集成雷射器使用的材料相同。

集成多波長雷射器。利用一種叫做波分復用的技術,同一臺雷射器可以使用不同的波長,在同一束光中傳遞更多的數據。這樣就可以在單根光纖上傳輸更多的數據,提高帶寬密度。

集成性。通過先進的封裝技術將矽光子學和CMOS矽緊密集成,我們可以獲得三個好處:更低的功率、更高的帶寬和更少的引腳數。英特爾是唯一一家在一個與CMOS矽緊密集成的技術平臺上展示了集成多波長雷射器和半導體光放大器、全矽光電探測器和微環調製器的公司。這一研究突破為擴展集成光子學鋪平了道路。

下一步是什麼?

此次活動中展示的集成光子學研究展示了英特爾多年前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目標:將光作為連接技術的基礎。新的研究開啟了各種可能性,包括未來的架構更加細分,計算、內存、加速器和外設等多個功能塊分布在整個網絡中,並在高速和低延遲的鏈路中通過光學和軟體互連。

相關焦點

  • 英特爾在數據中心的集成光子學方面取得了進展
    日前,在 "Intel Labs Day "上,英特爾介紹了在推動數據中心集成光子學方面的進度,強調了自身在業界領先的技術進展,以及實現公司長期以來將光子學與低成本、大批量的矽集成生產相整合的願景。這些進展代表了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隨著數據中心中計算密集型數據工作負載越來越多,網絡流量越來越大,光互連解決了圍繞電子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的日益嚴峻的挑戰。
  • 英特爾推動集成光電的發展,將用於數據中心
    這些進步代表著光互連領域的關鍵進展,它們解決了電氣輸入/輸出(I/O)性能擴展上與日俱增的挑戰——目前需要大量數據計算的工作負載已經讓數據中心的網絡流量不堪重負。英特爾展示了包括微型化在內的關鍵技術構建模塊的多項進展,為光學和矽技術的更緊密集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 英特爾矽光子迎來重要技術突破:將光互連引入伺服器和封裝
    英特爾展示了包括微型化在內的關鍵技術構建模塊的多項進展,為光學和矽技術的更緊密集成奠定了堅實基礎。英特爾在集成光電技術方面所取得的快速進展,將讓業界能夠重新構想通過光來連接的數據中心網絡和架構。目前,我們已經展示了與 CMOS 晶片緊密集成的一個矽晶片平臺上所有關鍵的光學技術構建模塊。
  • 矽光子學的「最後一米」難題
    按照當時工程師們的設想,這些技術將持續發展和融合,直到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並最終取代電子技術。光子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跨國數據傳輸,還可以在數據中心之間甚至是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工程師們認為,通過光纖可以在晶片間傳輸數據,甚至設想出了光子晶片:很多人都期待將來有一天極速邏輯晶片可以利用光子而非電子。但是,這樣的設想並未實現。
  • 矽光子市場加速,數據通信、雷射雷達、光纖陀螺等應用爭奇鬥豔
    潛在應用推動市場持續增長據麥姆斯諮詢介紹,集成光學概念最早由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Stewart E.Miller於1969年提出。集成光學是在光電子學和微電子學基礎上,採用集成方法研究和發展光學器件和混合光學電子學器件系統的一門新的學科。它將複雜的光學功能集成到單個器件中,從而實現器件小型化,改善效率和可靠性,以及更低的成本。
  • 群雄逐鹿矽光子晶片市場
    為什麼關注矽光子?近年來,全球數據流量與正在高速發展。尤其是正在到來的5G引爆的各種引用,將會進一步推動數據中心流量的增長,這就對其內部的傳輸提出了新的需求,矽光子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產生的。另一個矽光子先行者Intel在矽光子方面也有了很深的研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英特爾就開了一個平面光電路公司,這引起業界的頗多關注,但他們在 2004 年卻又將這個業務悄然關閉。
  • 光通信未來方向:矽光子現狀及前景解讀
    而以光為信息載體的光纖通信網絡也承載了全球通信數據容量的90%以上,成為信息社會的「主動脈」。如今,矽光子學開始走進光纖通信行業,正在影響光纖通信產業的走向,改變信息技術的未來。矽光子技術,即利用CMOS微電子工藝實現光子器件的集成製備,該技術結合了CMOS技術的超大規模邏輯、超高精度製造的特性和光子技術超高速率、超低功耗的優勢。
  • 2023年,光子學產業的拐點即將到來?
    並且這種材料有助於與集成/矽光子學領域相結合,在未來可以將新型二維材料集成到光子器件的工藝中,一方面可以減少光子器件的體積,另一方面有望提升光子器件在數字經濟應用中的性能。隨著光子學的廣泛、大規模應用,研究人員對生產工藝的經濟、可持續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而符合可持續光子材料的光子學技術主要表現在光子學的節能製造和材料的再加工、再利用;3)新型功能的光子學集成。
  • 英特爾公布矽光模塊關鍵技術!微型環調製器尺寸縮小了1000倍以上!
    摘要:12月4日,在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英特爾披露了其業界領先的五大前沿創新技術進展,其中就包括將光子與低成本、大容量的矽晶片進行集成的關鍵技術。 12月4日,在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英特爾披露了其業界領先的五大前沿創新技術進展,其中就包括將光子與低成本、大容量的矽晶片進行集成的關鍵技術。
  • 摩爾定律終結之後的展望:光子學取代電子學 PDA取代EDA
    許多人認為這一趨勢是承認光子學時代的到來,以及主要電信供應商需要提供領先的光子學解決方案。那今年呢?光子學會在2020年成為焦點嗎?接下來我們將預測幾種會影響該拐點到來時間的趨勢。在越來越短的距離內,光子學變得越來越重要,然後成為主流,最後成為主導。如今,電信運營商已通過光纖向您的家庭和商務旅行提供了數千米的遠距離通信。現在,光子學已經轉移到數據中心。
  • 光子集成多光子糾纏量子態以及片上光頻梳研究獲重要進展
    )之後在光子集成片上量子光學研究上的又一重要進展。  多光子糾纏態是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超越經典極限的超高解析度傳感及成像技術的基石,同時在探索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應用。特別是大規模集成的片上糾纏光子源已成為量子應用技術發展的迫切需求。Brent E.
  • 南開大學在非線性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開大學陳志剛教授、許京軍教授領導的課題組與克羅埃西亞Zagreb大學Hrvoje Buljan教授的課題組合作研究,在非線性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他們基於一維SSH拓撲光子近年來,拓撲光子學是光學中最活躍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拓撲是為了理解量子霍爾效應等基本物理現象而引入的數學概念,成功地解釋了量子霍爾效應,並促進了拓撲絕緣體的發展。當兩種具有不同拓撲不變量的結構拼接在一起時,由於體-邊界的對應原理,會在兩種結構的交界面產生具有魯棒特性單向傳輸的界面態。由於拓撲概念可用來描述能帶結構的性質,這種體-邊界對應關係普遍存在於量子和經典波動系統周期結構中。
  • 南京大學等聯合主辦「自然學術會議-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
    南京大學等聯合主辦「自然學術會議-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等聯合主辦的自然學術會議-納米光子學和集成光子學(anature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 and Integrated Photonics 2018)在南京召開。
  • FOE|光子晶體與拓撲光子學專刊
    基於光子晶體不僅實現了雷射器、邏輯器件等各種集成光子器件,還實現了負折射、光學隱身等多種物理效應。基於光子帶結構的拓撲光子學已成為當今研究的熱點。拓撲光子學提供了兩種新的調控自由度,即拓撲態自由度和能谷自由度。可以預見,拓撲光子學不僅可以促進對物理效應和現象的基礎研究,而且可以促進高性能光子器件的研究。
  • 南開大學平帶光子學領域國際合作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莉勤 記者 喬仁銘)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與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平帶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他們首次在特殊設計的平帶光子晶格中實驗直接觀測到類似三維圓環面上的新型環狀平帶模式,揭示了平帶晶格系統中的實空間拓撲特性。
  • 南開大學在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宋道紅)日前,南開大學陳志剛教授、許京軍教授課題組與克羅埃西亞Zagreb大學Hrvoje Buljan教授課題組的合作研究在拓撲光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首次實驗觀測並理論證明了贗自旋渦旋拓撲荷的轉換與狄拉克點拓撲特性相關,揭示了動量與實空間拓撲轉換的普適規律。
  • 新的研究探索了石墨烯-矽器件在光子學中的應用
    日期:2019年3月27日引源:德拉瓦大學如果你使用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或平板電腦,那麼你就受益於光子學研究,即光學研究
  • 擴大量子晶片規模:MIT工程師將光子學與「人工原子」連接起來
    圖片來源:Noel H Wan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混合工藝,將光子學與「人造原子」連接起來,以生產出同類同類最大的量子晶片。「儘管在這一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迄今為止,製造和材料複雜性使每個光子系統僅產生兩到三個發射器。」使用他們的混合方法,Englund及其同事能夠構建一個128量子位的系統—迄今為止最大的集成人工原子-光子學晶片。
  • 關於矽光晶片,英特爾跨出重要一步
    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數據中心網絡方面的性能提升必然會到達一個天花板,屆時摩爾定律將失效。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很多研發工作正在進行中。例如在交換機和路由器ASIC碰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利用矽光子技術來幫助提高網絡設備的密度和能效,以便我們繼續建立網絡。
  • 「光電通信」未來光器件的主流發展方向:光子集成技術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特地採訪了國內光集成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微電子與光電子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明華教授,希望能對這個幾乎神秘的高新技術領域窺視一二。  我們日常了解的光集成技術無外乎PLC、大規模光子集成電路(代表公司Infinera)、矽光子集成、InP單片集成等技術,但這些對於大多數讀者(尤其是業外人士)來說都是既籠統又模糊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