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5億的馬桶被送上天,背後是一部辛酸「太空屎」

2020-12-06 虎嗅APP


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人的一生約有 3 年時間花在廁所裡度過,此刻或許你就在馬桶上看著這篇文章。


你可能也曾在便秘時吐槽地心引力太小了,可你是否想過身處零重力的太空中的太空人。


在太空中上廁所一直困擾無數的太空人,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宇宙「飛翔」。


圖片來自:Vice


為了提升太空人的如廁體驗,最近 NASA 將一個價值 2300 萬美元的太空馬桶送上國際空間站。


毫無疑問,這是史上最貴的一個馬桶。


價值 1.5 億的太空馬桶,到底貴在哪?


NASA 這款新的太空馬桶研發了 6 年之久,全稱是通用廢物管理系統,重 45 公斤,高 71 釐米,比目前空間站使用的廁所體積縮小了 65%,重量減輕了40%,可以集成到不同太空飛行器的生命支持中。


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


在零重力的太空中,人的大腸也處於失重狀態,因此無論怎麼用力也無法像地球一樣排洩,只能通過強力氣流將糞便和尿液從體內抽出,並保存在特定的容器中, UWMS 的氣流則由是一款 3D 列印的鈦合金雙風扇分離器產生。


UWMS 的核心部件


比起老式的太空馬桶,UWMS 還新增了一個新功能,那就是在打開馬桶蓋的同時自動啟動氣流,這能控制氣味擴散。



別小看這個功能,因為在太空不能像地球一樣靠空氣流動自然驅散廁所氣味,因此那些異味就凝固在空氣中,NASA 太空人 Jason Hutt 對這種氣味印象深刻:


「如果你想重現那種氣味,那就拿幾塊髒尿布、用過的微波爐食物包裝紙和幾條被汗液浸透的毛巾,將它們放在老式金屬垃圾桶中,放在烈日中曬上 10 天,然後打開它深吸一口氣。」


同時 UWMS 也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而鈦合金材料大大提升了馬桶的耐腐蝕性和耐用性,以節省更多清理和維護的時間,讓太空人能將更多精力放在科研探索等任務中。


據 NASA 高級探測系統後勤項目經理 Melissa McKinley 介紹,新款太空馬桶另一大特點是對女性太空人更加友好,可以坐在馬桶上排便的同時,利用特殊形狀的漏鬥和軟管吸尿,而老款馬桶只能分開進行。


吸尿的漏鬥和軟管


此外 UWMS 還配備了另一項黑科技,那就是尿液淨化功能,可以將太空人排出的尿液回收進行過濾淨化處理,重新變回可飲用的純淨水。


據悉 UWMS 的尿液淨化功能是通過尿素生物反應器電化學系統實現的,它可以高效地將尿液中尿素轉化為為氨,再將氨分解成水和能量。


NASA 尿液處理工程師 Jennifer Pruitt 認為這樣處理得到的純淨水比地球上任何水都乾淨。


太空人在太空中喝水,圖片來自:YouTube


NASA 太空人 Jessica Meir 表示,目前空間站已經可以回收 90% 包括尿液和汗液在內的水性液體,試圖在空間站中模擬地球自然中的水循環。


「在國際空間站,今年的咖啡或許就是明天的咖啡。」


在遠離地球的太空中,水的循環利用是太空人生存的關鍵。


一來運輸成本高昂,國際空間站每年需要補給的 2200 升飲用水,就要花費高達 2200 萬美元,而空間站用於儲存飲用水的空間也有限。


另外如果人類要離開近地軌道探索更遠的星際空間,物資補給的難度也會進一步加大。UWMS 的設計目標就是在人類前往火星之前達到 98% 的液體回收率,而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唯一可以驗證這套系統的測試地點。



NASA 之所以不惜花費 2300 萬美元來研發一款太空馬桶,除了為了未來的星際探索做準備,估計也是受夠了俄羅斯那個時不時故障的廁所。


2007 年 NASA 曾花費 1900 萬從俄羅斯訂購了一款太空馬桶,並表示這比自己研發更划算,沒想到卻成了很多太空人的的噩夢。


從尿褲子到黑科技馬桶,一部辛酸的「太空屎」


「快給我一張手紙,這裡有一坨屎飄在空中。」


這一幕發生在「阿波羅 10 號」的一次載人航天任務中,指令長 Thomas P. Stafford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飛翔」,不得不發出求助。


早年的航天飛船中並沒有配備廁所,而當時紙尿褲也還沒發明出來。太空人只能用一個形似安全套的尿袋來方便。


那女性太空人怎麼辦?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那時只有男性太空人。



但這種方式也並不保險,1961 年艾倫·謝潑德成為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但他同時也創下了另一項尷尬的記錄。


當謝潑德在即將發射的火箭中等待時,突然尿意襲來,便向指揮中心申請在太空衣內解決,上級在經過兩個小時討論後終於予以批准,這讓謝潑德成為了第一位在太空飛行器中尿褲子的太空人。


艾倫·謝潑德


不過如果太空人要「開大」就沒辦法了,只能在發射前灌腸,在飛船進食時選擇低渣食物來避免排便,做過大腸鏡檢查的朋友對此應該不陌生。


直到阿波羅計劃後,太空人才有了專門用戶排便的糞便收集袋,又被稱為「阿波羅袋子」,這是一個可以粘在屁股上袋子,每次方便後還要放入殺菌劑並捏碎。



由於航天飛船空間有限,當時太空人的排洩物不會留在飛船上。尿液會從太空梭的左舷直接排出去,並迅速結成冰晶。阿波羅 9 號的太空人 Russell Schweickart 曾表示:


「太空軌道上最美麗的景象,就是日落時的尿液。」


在阿波羅登月時,為了減輕飛船返航時的重量,太空人直接將用過的「阿波羅袋子」扔在了月球,前不久美國宣布重啟登月計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將留在月球上的 96 袋糞便帶回來。


圖片來自:Wired


到了 80 年代,被稱為「太空服之父」的華裔工程師唐鑫源研發出一種強力吸水性的材料,用這種材料製成的太空紙尿褲,可以吸水 1400 毫升,讓太空人執行 10 小時任務,大大解決了太空人的方便問題。


NASA 為女性太空人研發的可吸收功能內襯褲


深知這種太空紙尿褲強大吸水能力的太空人莎瑪麗·諾瓦,甚至穿上它連續驅車 12 個小時、跨越 1440 公裡追殺橫刀奪愛的情敵。


後來這種材料也被廣泛應用到民用領域,人們今天能用上紙尿褲,都得感謝唐鑫源。


目前國際空間站上共有兩個廁所,分別位於俄羅斯和美國的兩個艙室內,都是採用氣流吸出排洩物,通過旋轉扇葉將固體廢物分散在容器中,比起過去已經有很大進步。


國際空間站上的廁所


不過在太空如廁依舊不容易,因為太空馬桶的開口只有我們日常使用的四分之一,要瞄準並不容易。


因此空間站專門在馬桶旁安裝了一個模擬馬桶供太空人練習,這個模擬馬桶開口內置了一個攝像頭,坐上去後能通過旁邊的顯示器觀察你是否對準。



方便之後,太空人還要拿一塊鏡子照照後面,看看是否還有不應該出現的東西遺留在身後,這畫面想想都有點滑稽。


這些都不算什麼,當廁所在太空中出現故障才是令人絕望的。此前空間站的兩個廁所曾多次出現故障。按照太空人 Peggy Whitson 的說法,有時候她甚至要用手抓住漂浮在空中的糞便。



當太空馬桶失靈,帶來的不只是衛生問題,甚至會威脅到太空人的健康。NASA 科學家就曾在空間站廁所中發現對抗生素具有高耐藥性的細菌菌株,它們有可能會進化成致病細菌,導致太空人患病。


為了設計出更好的太空馬桶,今年 6 月 NASA 還啟動了一項「月球廁所挑戰賽」的活動。面向全球徵集「月球廁所」的設計方案,用於 2024 年的登月計劃。



NASA 要求這個「月球廁所」必須滿足多項設計要求,比如同時在微重力和月球重力環境下正常運作、兼容男性和女性使用者、可同時排尿和排便等。


再過幾年,太空人們可能又將迎來一個體驗更好、造價更高的新款太空馬桶了。


從地球到太空,科技產品中的「性別偏見」無處不在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已經送往空間站的 UWMS ,還是面向公眾徵集的「月球廁所」,都在強調需要滿足女性太空人的使用要求。


這可以說是一大進步,同時也反映出過去航天設備以男性為中心設計的問題。



就以目前空間站的廁所來說,即便體驗已經提升不少,但女性太空人排尿時對準漏鬥的難度還是比男性要大一些。


無獨有偶,原定去年 3 月進行的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被迫取消,原因居然是沒有合適女性太空人的太空衣尺寸,後來 NASA 才發布了非固定尺寸,男女都能合身的新款太空衣。


NASA 新一代登月太空衣


早年美國將女性排除在太空人候選人之外,原因是懷疑女性在太空中來月經時會失血過多,後來被證明這個問題並不存在。


就像《天堂花:女太空人的故事》作者在書中指出的,女性在航天領域一直面臨萬有引力和世俗偏見的雙重挑戰。


所幸隨著社會觀念的轉變,這樣的性別偏見也正在改變。


在搭載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的神舟九號上,就為劉洋修改了艙內航天服的設計,針對女性手型製作了更適合女性航天員使用的手套。


劉洋


除了在太空,這種產品設計中的「性別偏見」,在地球上依舊隨處可見。


比如汽車安全帶的設計就沒怎麼考慮女性。據統計,在近 10 年的美國機動車事故中,女性受輕傷的可能性要比男性高 71%,受重傷的可能性比男性高 47%,死亡率比男性高 21%。


這是因為汽車碰撞測試中採用的人體模型大多是以男性的平均身材作為標準。


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新車評價規程》中對汽車正面碰撞的要求,也是在駕駛座和副駕駛座放置男性假人,女性假人在默認的測試場景中只充當後排乘客。



醫療領域也這樣不乏「重男輕女」的產品設計。


法國醫療科技公司 Carmat 生產的人造心臟設計之初就是以男性的身材為標準,因此這個關乎人命的產品適用於 86 % 的男性,卻僅適配約 20 % 的女性。


而在今年疫情期間,不少女性醫護人員不得不穿著儘管是最小號,卻依然過大的防護服工作,大大增加了暴露感染的風險。


對女性醫護人員來說過大的防護服


雖然性別平等的話題在網絡上時常會陷入無休止的爭吵中,但在大量科技產品已經成為我們器官延伸的今天,消除產品中的性別偏見,讓每個人都平等體驗科技帶來的便利,依舊是一件有價值的事。


都說設計以人為本,本就不應該有男女之分。

相關焦點

  • NASA將價值1.5億的馬桶送上天,背後是部辛酸的「太空屎」
    2300 萬美元(約合 1.5 億)的太空馬桶送上國際空間站。毫無疑問,這是史上最貴的一個馬桶。價值 1.5 億的太空馬桶,到底貴在哪?比起老式的太空馬桶,UWMS 還新增了一個新功能,那就是在打開馬桶蓋的同時自動啟動氣流,這能控制氣味擴散。
  • 價值1.5億馬桶被送上天,背後是一整部辛酸「太空飛「翔」史」
    2300 萬美元(約合 1.5 億人民幣)的太空馬桶送上國際空間站。毫無疑問,這是史上最貴的一個馬桶。價值 1.5 億的太空馬桶,到底貴在哪?據 NASA 高級探測系統後勤項目經理 Melissa McKinley 介紹,新款太空馬桶另一大特點是對女性太空人更加友好,可以坐在馬桶上排便的同時,利用特殊形狀的漏鬥和軟管吸尿,而老款馬桶只能分開進行。
  • 天價馬桶送到空間站 背後是一部航天員的辛酸如廁史
    天價馬桶升空背後 是一部航天員的辛酸如廁史10月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天鵝座貨運飛船將大約3.6噸物資和設備送到國際空間站其中頗受矚目的,是一個新馬桶。沒錯,即使是高大上的航天員,也需要面對「屎尿屁」的「三俗」問題。不過換個角度說,即使是馬桶,要進入到太空,也得變成高精尖的裝備。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這臺名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的新型太空馬桶,耗資2300萬美元、花費6年多時間研製,堪稱史上最貴馬桶。
  • 什麼人在用價值1.5億的馬桶?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有屎以來最貴的馬桶出現了,它現在在天上。主要的工具零件和之前的太空馬桶相近,為了做到糞便和尿液分離,分別有一個排便罐,和一個收集尿液的管道。太空飛船大小有限,這款新型的太空馬桶在體型和重量上進行了縮減,要比目前使用的馬桶小約65% ,輕約40% 。
  • 天價馬桶升空背後 是一部航天員的辛酸如廁史
    其中頗受矚目的,是一個新馬桶。  沒錯,即使是高大上的航天員,也需要面對「屎尿屁」的「三俗」問題。  不過換個角度說,即使是馬桶,要進入到太空,也得變成高精尖的裝備。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這臺名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的新型太空馬桶,耗資2300萬美元、花費6年多時間研製,堪稱史上最貴馬桶。
  •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價值1. 6億元 採用3D列印鈦合金組件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馬桶最新資訊 > 正文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價值1. 6億元 採用3D列印鈦合金組件
  • 新型馬桶1.5億元1座,耗時6年打造
    最後當他們完成任務後,他們的便便會存貯在一個袋子裡,最後送上一艘貨船撞擊地球,直到燃燒蒸發。而第二代廁所,長這樣。NASA還曾經發起過一項挑戰"太空便便",最終其中一個系統通過,並獲得1.5萬美元的獎勵。
  • 價值2300萬美元!美國把史上最貴馬桶送上太空
    除了把人送上太空,NASA還把一個價值不菲的馬桶送到太空。,其中就包括一個新馬桶。,除了用於改進目前太空廁所的運行之外,還將幫助NASA為未來的任務做好準備。>使用的馬桶小65%,輕40%。在太空中上廁所,聽上去簡單,但在失重的情況下,這個簡單的事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與新馬桶相比,舊版馬桶更適合男性使用;為了能更好地適用國際空間站的女性太空人們,新馬桶座位略有傾斜且更高。
  • 在太空如何上廁所?價值1.6億的"太空馬桶",也難解決問題
    "不過這也算是給了科研人員們靈感,他們開始著手設計一款"太空馬桶"。大家別看它簡陋,造價可是高達19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一個多億。大便就比較麻煩了,由於為了節約體積,太空馬桶只有普通馬桶大小的一半不到
  • 一個價值1.5億元的馬桶!詳解新一代太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
    價值 2300 萬美元(約 1.5 億元人民幣)、3D 列印鈦金屬零件、男女通用,這些標籤屬於國際空間站即將裝配的高科技產品:新一代太空馬桶。目前,固體廢物保存在單獨的水密袋中,然後被壓縮在一個可移動的糞便儲存罐裡,少量的糞便壓縮樣本會被送回地球進行評估研究,大多數壓縮便便,則在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燃燒殆盡,UWMS 系統針對糞便排洩物尚沒有深度處理功能,但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究這一能力。
  • 什麼馬桶能值1.5億?看完發現是自己不配
    :新一代太空馬桶。目前,固體廢物保存在單獨的水密袋中,然後被壓縮在一個可移動的糞便儲存罐裡,少量的糞便壓縮樣本會被送回地球進行評估研究,大多數壓縮便便,則在返回地球大氣層時燃燒殆盡,UWMS 系統針對糞便排洩物尚沒有深度處理功能,但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究這一能力。
  • 將1億元的馬桶送上天!美國為何要花這麼多錢來打造一個馬桶?
    2300萬美元的馬桶。據了解這個馬桶是由歷代太空馬桶改進測試得到的,將會解決太空人如廁時面臨的不便問題。 為什麼這個太空馬桶這麼貴?一個太空馬桶價值2300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超過了1億元,這讓網友們驚呼這是什麼馬桶?純金打造的馬桶估計也不用這麼貴吧?實際上這個馬桶之所以這麼昂貴,當然與它的製作材料有關,但它的製作技術價值更高。
  • 價值1.6億的天價馬桶即將上天,既是廁所又是飲水站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即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個新太空廁所供太空人進行試驗,該廁所成熟後將被用於美國未來的登月和火星任務。新廁所名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由NASA從2014年開始研製,耗資達2300萬美元,約合1.6億人民幣。
  • 馬桶衝不下去屎怎麼辦 馬桶怎麼安裝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在用馬桶了,所以,對於這方面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都要搞清楚了,一旦後期出現什麼情況的話也可以及時的解決,因此,在這裡建議大家先看一下馬桶衝不下去屎怎麼辦的方法是什麼,如果長時間衝不下去,很有可能會造成堵塞的情況,此外,馬桶怎麼安裝。
  • 太空人在太空是如何上廁所的?得知真相的你,估計不想上天了
    這是自2011年美國國會和白宮提前取消美國宇航局太空梭以來,美國首次在境內將本國太空人送入太空。這標誌著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商業航空航天公司將人類帶入地球軌道。馬斯克今年1月曾表示,SpaceX有能力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
  • 美國宇航局測試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 價值2300萬美元
    美國宇航局幾十年來第一次革新太空如廁設施,這是一個價值2300萬美元的鈦制馬桶,更適合女性使用。在最終飛往月球之前,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正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途中。它被裝在一艘太空貨船內,將於周四晚些時候從維吉尼亞州的瓦洛普斯島起飛。新型鈦合金太空馬桶只有45公斤,71釐米高,大約只有空間站兩個俄羅斯建造的廁所的一半大。
  • NASA 最新發射的黑科技馬桶造價 1.5 億!這下太空人們如廁體驗更好了
    為了保證太空人們在太空也能優雅地解決內急,NASA 前不久向國際空間站發射的一艘無人駕駛飛船上,搭載了一款重要的設備——一個價值 23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1.5 億元)的天價馬桶。其實,這個全宇宙最昂貴的馬桶代表了 NASA 地外盥洗設備的最新技術進展,而且男女皆可使用。1.5 億,天價馬桶貴在哪?
  • 坐式馬桶堵了不下水怎麼辦 馬桶堵了屎和水滿滿的
    馬桶堵了一般都是由於大便和衛生紙造成的,下面為大家介紹坐式馬桶堵了不下水怎麼辦,馬桶堵了屎和水滿滿的,馬桶被大便堵了小妙招,一起來看看吧。一、坐式馬桶堵了不下水怎麼辦1、如果坐式馬桶堵塞不嚴重的話,只是被泥土、紙巾等雜質堵住,這時往馬桶中多衝衝水,一般是能夠通了的。
  • 約合人民幣1.6億、史上最貴馬桶即將上天,它到底是個啥
    9月29日,美國NASA航天局會有一次發射任務,除了給國際空間站ISS運送補給之外,這次發射還有個重要任務——要將價值1.6億元的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送上天,方便太空人們上廁所。這個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簡單點說就是個馬桶(如上圖)。
  • 史上最貴的馬桶上天,網友:祝太空人們如廁愉快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容易便秘,稍不注意排洩物又會亂飛……太空失重狀態下,上廁所是太空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把一個價值2300萬美元(人民幣約1.6億元)的太空馬桶送上國際空間站,引起了航天迷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