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1月11日發售的國君資管君得益三個月(FOF),首日募集資金超過33億元。僅第一天的銷量,就「晉級」市場所有公募FOF基金首發總規模第6名。
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總量團隊負責人李少君此次親自掛帥,擔任「君得益」投資經理。
李少君在1月11日的一場直播中預判2021年市場會迎來均值回歸,要去找好資產、去找能夠通過盈利的快速增長來消化估值快速擴張所帶來的影響的資產。
券業首支FOF參公大集合首日募資超33億
據悉,1月11日開始發售的國君資管君得益三個月(FOF),首日募集資金33億元,第一天的銷量,就已經晉級市場上144隻公募FOF基金首發總規模的第6名。
「國君資管君得益」全稱「國泰君安君得益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FOF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是由「君得益二號」改造而來。該產品成立於2011年6月,主要投資於公募基金,2019年8月起參公改造運作。
1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稱,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資管的公募業務資格獲證監會核准。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君得益」是國君資管2021年的開年之作,同時也是該公司取得公募業務資格後發行的第一支產品,國泰君安上下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而「君得益」的火爆銷售也打響了國泰君安2021年財富管理轉型的第一槍。
從賣點來看,「君得益」由國君資管投資研究院院長、組合投資部總經理李少君親自掛帥,負責搭建自上而下的宏觀配置和投資框架;FOF團隊資深經理高琛提供自下而上基金精準配置。
李少君此前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介紹,「國君資管君得益」將重點配置選股能力強、超額Alpha穩定的基金。這支產品從設計到投資策略都基於國君資管的配置、選擇、基金篩選體系和模型,這些均源於全球最前沿的投資理念、方法和體系,希望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優秀的長期回報和投資體驗。
機構抱團有風險,FOF成為更好選擇?
近期市場關注機構抱團效應下,「核心資產」的資本盛宴何時會「停止」,成為市場熱點的重點話題。不過,這一分歧或許也是助推FOF基金熱賣的一大因素。
2021年開年,A股市場迎來指數牛。上周滬指累計上漲2.79%,深成指上漲5.86%,創業板指大漲6.22%,反映中國代表性公司的滬深300指數上漲5.45%一舉突破15年高點、創出了歷史新高,牛市風光無限。
然而個股卻是跌多漲少,Wind數據顯示,上周A股4148家公司中有2983家公司的股價錄得下跌,佔比高達71.91%。
極端行情下,市場出現「買基不買股」的言論。然而,已有不少投資大咖提出,抱團股面臨風險。日前證券時報社刊載的《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一文,聚焦A股抱團現象,引起廣泛關注。文章作者陳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提醒,機構投資者抱團的正循環可能會因為很多因素被打破。
1月11日,過去一段時間抱團較為明顯的新能源車、光伏和太陽能集體殺跌,三大板塊市值單日狂跌3100億元。
「在當前的行情下,基金的選擇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能夠幫忙做風格的選擇和基金挑選的FOF基金或許也成為不錯的選擇。」上海一名券商資管人士說。
李少君:2021年將「均值回歸」作為投資信念
站在當前時點,2021年A股市場究竟會如何,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話題。李少君在1月11日的一場直播中拋出觀點:「2021年要將均值回歸作為我們每個人心中一定要秉承的投資信念。預計可能會在2021年的某一個時點回落,但具體時間很難估計。」
李少君說,2020年賺的不是盈利的錢,也不是業績的錢,而是估值擴張的錢。美聯儲等主要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幅度是50%以上,導致了基礎貨幣的大幅擴張,進而導致利率地快速下行,從而使得估值迅速抬升。
「2021年,我們很難期待估值再次擴張。如何去消化估值?一是盈利漲得特別好,用盈利的增長去消化估值的增長;二是估值自己收斂,這才是大家最擔心的。」李少君說。
李少君用8個字概括這兩年的市場:潮起潮落、穩紮穩打。「我們在2020年經歷了央行的放水、貨幣的寬鬆、估值的擴張。如果我們很難在2021年預期擴張,潮起之後就會潮落。2021年,要去找好資產、去找能夠通過盈利的快速增長來消化估值快速擴張所帶來的影響的資產。」李少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