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今年股票怎麼投?瑞銀策略:買龍頭,基金抱團行情短期不會瓦解

2021-01-18 騰訊網

基金抱團何時會瓦解?「如果貨幣政策出現明顯的緊縮會是比較大的風險。另外從更長線的角度看,是有新的板塊和公司取代原有的龍頭股,例如2020年異軍突起的新能源板塊。但這個取代過程並不是很快能發生。

來源 | 騰訊新聞稜鏡

作者 | 肖望

1月11日,瑞銀集團在上海舉辦第二十一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在談及中國證券市場展望及投資機會時,瑞銀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表示,在投資行業中最低配金融,其次是網際網路,最看好的行業一是材料,一個是電信。

「低配網際網路有一定的時間因素,很多投資人希望能看到這些企業有穩定的收益和經營模式。在第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出爐後會更清晰。」劉鳴鏑解釋,看好電信行業在於其在港股被過分低估,但由於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不同的結構特點,因此仍需要觀察和等待。

「長期來看,網際網路一定是最好的賽道之一,低配網際網路是戰術上的調整。」瑞銀證券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一方面,個別網際網路公司在指數中的權重過高,另一方面,反壟斷帶來的政策壓力對企業盈利有一定壓力。

展望2021年的投資趨勢,瑞銀認為有四大主題:一是周期性的復甦;二是中國居民家庭提高股票、基金的配置,有望助力股市上行;三是行業龍頭強者愈強;四是全面創新,更側重在黑科技層面的突破。

劉鳴鏑判斷,今年指數有可能階段性突破多年來的歷史高點。

01

基金抱團短期不會瓦解

龍頭公司在2020年的股價表現遠遠跑贏大盤及指數。劉鳴鏑表示,在可選消費、必需消費、通信服務行業,外資與內資的投資邏輯差別不大。有業績、有成長、有品牌、有規模的企業,其估值就會提升。

近期,公募基金抱團不斷推高龍頭企業股價的現象引發爭議。

劉鳴鏑介紹,根據2020年6月末的基金數據反饋,92隻股票佔據了內地公募基金約50%的倉位。機構倉位明顯向龍頭股聚集。

「過去外資機構也會挑選一些成長性較好的中票,但最後發現,龍頭股企業的執行能力更強,成長可持續性更高。」劉鳴鏑認為,當前內地還有許多子行業未被充分整合,而在經濟增速放緩時,龍頭股最能有效提高市場佔有率。

基金抱團帶來的龍頭股行情是否能持續?又有何風險隱憂?劉鳴鏑介紹,龍頭股行情要有業績支撐,但也有其估值上限。此外,龍頭股行情隨宏觀經濟走勢、疫情防控等因素出現行業輪動。例如,在疫情不易控制的秋冬季節,資金流向必選消費行業的龍頭,當這一段達到短期估值上限後,資金又會輪動到材料、工業領域的龍頭。

「抱團行情短期內不太可能瓦解,但是部分板塊龍頭股的估值會面臨一定的盤整壓力。」孟磊表示。

孟磊也指出,過去幾年龍頭公司股票表現都非常好,主要原因在於盈利驅動。在過去幾年,無論是中上遊材料行業、中下遊消費乃至科技行業,都是龍頭公司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其盈利增速也比整個行業快很多。「我們相信這個趨勢會延續下去。」

此外,隨著「房住不炒」定調以及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居民資產更多轉向股票等投資。但這一轉變不是居民直接炒股,而主要通過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

孟磊指出,2020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髮行約1.9萬億創歷史新高,過去一周新發近800億偏股型基金。「機構投資者都喜歡增長較快但盈利沒有特別大風險的股票。大票或者龍頭公司符合機構投資者的邏輯,基金抱團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商量抱團的過程。」

基金抱團何時會瓦解?「如果貨幣政策出現明顯的緊縮會是比較大的風險。另外從更長線的角度看,是有新的板塊和公司取代原有的龍頭股,例如2020年異軍突起的新能源板塊。但這個取代過程並不是很快能發生。

02

銀行股估值上升動力不足

相較於白酒、醫藥等行業板塊的輪番上漲,銀行板塊在2020年大幅跑輸指數行情,表現最為失落。上市銀行平均市淨率(每股股價/每股淨資產,PB)僅為0.5倍,低於過去六七年間的平均PB水平。

「今年銀行業的表現會比去年(2020年)總體表現好一些,MSCI中國銀行業指數有望總體漲百分之十幾。」瑞銀大中華區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認為。

從宏觀政策上看,2021年不會有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信貸增長會有所收縮。社融增長恢復常態,流動性可能會有所收緊,但市場利率會有所提升。此外,銀行三季報顯示利潤有所反彈,並且監管部門不會像2020那樣要求大幅度計提撥備,這都有助於支撐銀行股一定的估值修復。

「(2021年)是周期性的反彈,在一個區間裡上下波動,而不會像過去那樣翻倍地漲。我們沒有看到長期可以讓銀行持續估值上升的動力,除非宏觀經濟結構、金融結構發生巨大的變化,或者產能過剩行業完成去產能的過程或者供給側改革的過程。」顏湄之表示。

自2008年以來,銀行股有兩次較大的估值修復行情:一是2008年至2009年銀行股翻倍上漲,二是2016年至2018年初,銀行股上漲70%左右。其他時間都是上下波動或是下行態勢。

顏湄之解釋,2008年的行情在於國內大規模的經濟刺激;2016年開始的行情在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振了企業利潤,改善了不良貸款以及債務等市場擔憂。此外主動去槓桿抬升了市場利率,這提升了銀行的息差。

「其實中國的銀行股表現在2020年已經跑贏了全球的銀行,只不過跑輸了中國其他行業。」顏湄之指出。相較於歐美的零利率或負利率環境,中國銀行業息差處於較好水平。

不同類型的銀行表現也有所分化。顏湄之表示,銀行業的零售銀行、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表現較好,未來如果能給予投行牌照或經營許可,對一些中型銀行的利潤和經營模式都十分有益。一些零售銀行的估值也達到了1.5-1.6倍。此外一些利用科技手段開展風控和獲客的網際網路銀行也很有吸引力。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瑞銀證券:政策收緊、更好板塊取代龍頭 抱團自然瓦解
    1月11日,瑞銀證券舉辦2021年度第二十一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瑞銀證券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預測,2021年的行情基本上是由EPS的盈利增長引領,指數今年有可能階段性地突破多年來的歷史高點。A股的龍頭個股可能會是最佳選擇,股價有望持續跑贏其他市場。
  • 炒股不如買基金!A股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 哪些選基指標值得重點關注?
    近期,A股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炒股不如買基金」現象凸顯。雖然滬指與創業板指日K線六連陽,滬深300創下10年新高,但是個股卻出現大幅分化,指數六連陽下的一周,有超過一半的個股跌幅超過1.06%。而2286隻權益類基金近一周平均漲幅達到5.6%,僅26隻權益類基金近一周下跌。機構指出,雖然今日高位抱團板塊出現了鬆動,但資金抱團行情還難言結束。
  • 抱團鬆動了嗎?A股歷史上那些「抱團」最終怎麼...
    這種理念也會讓在抱團最後減持的投資者痛苦不已,如果跑會不會又會重新抱回來?如果不跑大家都在跑怎麼辦?招商證券強調,每一次「抱團」切換,都是決勝相對收益的關鍵契機:抱團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出現了業績更好的板塊。找到那個最強業績板塊,並重倉它是唯一的解決方案。03龍頭股抱團要瓦解了嗎?
  • 拿著這個指數,我在「抱團行情」裡很淡定
    截至1月12日,在A股4140隻股票中(2021年1月1日之前上市,下同),3035隻下跌,下跌股票數佔比超過73%。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四分之三的個股是跌的。果然 「拿對了是牛市、拿錯了是熊市」。少數行業龍頭「螺旋式上漲」和眾多小股票的「落葉式下跌」同時上演,被形象地稱作「抱團行情」。今日,還有人感嘆,抱團龍頭欺人太甚。
  • 春季行情正式進入後半場
    來源:雪球《月風投資筆記》(一)關於抱團A股上永遠有一堆偽邏輯在騙人:舉個例子,常有人說,龍頭板塊龍頭個股崩了,最後一定是所有股票都崩盤,大家都要嗝屁,所以一定要買龍頭板塊龍頭個股。——這個邏輯很多人都信奉為真理。當然,這段時間,這個概念已經以「抱團」的新形式,被大家充分討論過了。
  • 機構抱團會瓦解嗎 優質公司或將持續得到資金配置
    2500多隻股票上漲,大市值個股回調後仍在上漲。對於投資者而言,機構抱團會不會瓦解自然是比較在意的。那麼,機構抱團會瓦解嗎?下文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機構抱團會不會瓦解 新年以來,指數攀升,滬指年初至今已經上漲接近4%。時隔5年,上證指數重回3600點,創業板指也站上3180點。
  • 萬字長文復盤A股著名的4次抱團!9點啟示耐人尋味 真正瓦解前都有1...
    來源:金融界網2021年剛開年,A股抱團行情就演繹到了極致,儘管指數和大市值龍頭漲勢如虹,但絕大多數個股慘不忍睹,以致於坊間戲稱「股災牛」。 在連續分化多日後,今日終於有所改觀,A股三大指數也暫停了上攻的步伐。
  • 萬字復盤A股4次抱團:9點啟示耐人尋味 真正瓦解前都有1-2次假摔
    這種理念也會讓在抱團最後減持的投資者痛苦不已,如果跑會不會又會重新抱回來?如果不跑大家都在跑怎麼辦。抱團問題成為投資者永遠面對的難題。對於率先重倉抱團板塊而成功的基金產品管理人而言,這種兩難體現在,要不要減倉不減倉?會不會前功盡棄?
  • 中國股市:新基金髮行正反饋效應,抱團行情能持續多久?
    牛市「旗手」券商股,發力了一天,為滬指站上3600點大關起到一定的作用,作為行情的發動機,只是「一日遊」,讓大家失望了。如果繼續下跌,則需防範短期形成高點後,真正進入新一輪的調整。面對這樣的局面,未來市場,選擇個股將至關重要,搞不好就是只賺指數不賺錢了。
  • 機構論市:市場延續抱團行情指數短期面臨方向性選擇
    整體看,目前市場資金在幾個高位抱團板塊來回切換,市場依舊延續抱團行情。短期行情分析:本周市場僅有四個交易日就完成了2020年的全部收官,按照市場暫時運行的節奏來看,指數大漲或者大跌的可能性均比較小。一是市場暫時還是抱團的格局,但是這種抱團有鬆動,但是出現持續大跌的概率較小;二是現在市場的支撐和壓力均比較明顯;三是年底,資金很難有比較大的動靜。
  • 一個績優基金經理選股策略:將ROIC與ROE雙修
    來自國投瑞銀基金的孫文龍十分認可芒格的觀點。在長期管理基金的過程中,他致力於挖掘資本回報率(ROIC)+盈利能力雙高的投資機會。這一策略幫助他將投資的勝率顯著提升,取得了十分可觀的超額收益。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11月30日,孫文龍在5.86年的基金經理職業生涯中,取得了175%的回報,年化收益率約19%。
  • 對話券商首席:短期波動是機會不是風險!2021年策略是淡化指數...
    本周以來,「抱團股」出現大幅調整,鬆動端倪初現,關於「抱團現象」的討論日趨激烈。1月15日,證券時報特邀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玉龍做客時報會客廳,為投資者解析12月金融數據,解讀2021年投資機會。
  • A股結構式行情第二波機會來了,別站錯隊了
    很多人總喜歡買一些在低價位的股票,這裡的低價位是指除權後,價格處於歷史低位的股票。而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買完之後放在那,結果一段時間不漲,還跌了不少。然後過兩天又遇新歡,將其割棄,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反覆這種交易模式,導致一直跑輸大盤,甚至大盤大漲情況自己卻還在賠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南方基金史博:A股結構性行情或延續 龍頭行情或向二三線品種擴散
    原標題:南方基金史博:A股結構性行情或延續 龍頭行情或向二三線品種擴散   2020年上半年收官,南方基金
  • 大成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 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
    來源:券商中國大成基金總經理譚曉岡:股票投資避免短期博弈,杜絕基金賺錢基民虧錢編者按: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對於公募基金行業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而大量投資者尚未建立長期投資和理性投資觀念,存在頻繁申贖、高買低賣、贖舊買新等投資習慣,甚至把基金當做股票炒,投資體驗確實不是很好,基金業要做大做強權益基金,要避免基金經理在股票投資上的短期博弈和風格漂移,核心就是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矛盾。
  • 光大保德信基金:看透股票價格虛像,讓你離投資高手更進一步!
    就好比姐之前講過的「豬周期」,豬肉賣出了牛排價,你覺得還會有人買麼?投資市場中,對兩者關係的理解和把握更為重要,因為這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投資判斷。誰都知道「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經濟學定義。可想準確判斷很難,不然就不會出現「低買高賣」的投資期望,卻帶來的「七虧二平一賺」的殘酷現實。
  • ...為何錯判美股行情?|對衝基金|美股|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美聯儲
    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說,這些大牌對衝基金經理之所以錯判行情,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過度關注疫情對美國經濟復甦基本面的衝擊。比如失業率短期內難以大幅下降、企業破產數量持續增加、航空旅遊等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走低等,卻忽略了美聯儲無限量QE措施引發美元流動性泛濫對美股資產抬高的刺激作用,以及散戶們極高的抄底熱情。「不過,最終誰笑到最後,現在還不好說。」